N+n助學團隊

團隊簡介

團隊意義

“N”=自立自強樂於奉獻的大學生
“+”=幫扶
“n”=品學兼優家境清寒的小學生

團隊文化

我自強,我成長,我奉獻,我快樂

團隊理念

學以致用,盡己所能實現幫扶、關愛助學。 即:通過助學實現自強自立,用愛心傳遞愛,幫扶需要幫助的學生,為社會貢獻力量

團隊精神

學以致用,盡己所能,散發生命的光與熱,充盈自己,照亮別人。

團隊宗旨

雙重助學四層幫扶
雙重助學:1、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幫扶行動。2、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小學生的幫扶行動
四層幫扶:1、對大學生自立自強的助學幫扶。2、對大學生感恩思想、服務意識的思想幫扶。3、對小學生的助學金幫扶。4、對小學生的智力幫扶。

團隊隊歌

《和你一樣》

運行模式

助學團隊負責人無償為到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找家教的家長及校內品學兼
N+n助學團隊
優但家境貧寒的大學生搭建一個平台。
通過“N+n助學團隊”找到家教的同學在經濟可以自給的前提下,自願每月奉獻一個小時家教收入和一個小時時間,用以資助和幫扶吉林市及其周邊品學兼優的貧困小學生。
同時,“N+n助學團隊”號召請家教的學生家長加入助學行動中來:每個月“N+n助學團隊”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與家長溝通家教服務質量,也希望藉此機會能夠得到學生家長對“N+n助學團隊”的理解與支持。並呼籲家長以捐款或其他方式參與其中,家長捐助的善款將和我們同學每個月奉獻的家教費一起積攢起來作為助學金,請家教的初高中同學也可以申請和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起下鄉進行社會實踐。

成員要求

一、家庭經濟困難,希望通過助學活動實現自強自立的大學生
二、品學兼優,專業成績前30%,綜測成績前30%,無任何處分。
三、有家教經驗、無不良嗜好。
四、有服務、奉獻精神,自願為家庭經濟困難小學生每月奉獻一小時家教時間和一小時家教收入
五、服從團隊領導,積極參加公益性活動。

團隊構架

一、資金來源
N+n助學團隊構架

團隊成員每人每月奉獻一個小時家教費,同時呼籲有能力、有愛心的家長以捐助的形式參與助學行動。
二、資金保管
團隊每個月的助學金將由團隊總負責人統一登記註冊後,存到郵政儲蓄卡中,每筆收入、支出詳細登記,定期向學校和社會公布。
三、資金去向
團隊資金將以多種方式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小學生。

團隊榮譽

經過五年歲月的洗禮,團隊的付出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先後獲得了吉林省高校十佳社團、吉林省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志願服務團隊等榮譽。助學團隊構建以來,湧現出李晗等一批大學生自強自立的先進典型,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1人,校自強之星1人,學院自強之星3人,獲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1人,國家勵志獎學金8人,校一等獎學金3人,二等獎學金11人,三等獎學金20人,自強獎學金1人,社會實踐獎學金1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學金。

團隊大事記

2009年蓄勢待發

2009年初,N+n助學團隊發起人李晗了解到吉林市周邊地區國小部分學生的貧困情況,向指導教師說明自己想資助他們的想法後,擬定了資助小學生的計畫。由於團隊建立伊始,助學金有限,李晗便帶著自己的資助計畫到社會各界尋求資助。憑藉自己要幫助貧困小學生的決心及詳盡的助學計畫,最終說服了吉林市一些企業領導,聯合N+n助學團隊共同資助貧困小學生。
經過近六個月的準備與籌劃,於2009年10月30日通過理學院分團委秘書處一次周末文化講壇活動,正式與大家見面,N+n助學計畫在理學院正式啟動,次月,李晗與吉林市中小企業相關領導及企業到貧困山村國小捐資助教,捐助書籍、體育器材教學器具萬餘元。至此,助學團隊的助學活動拉開了序幕。

2010年放飛夢想

2010年四月份,在校團委、理學院和N+n助學團隊的大力努力下,團隊和南三道國小的施念、徐詩茵、李正軒、曹贏月四名貧困小學生結成了幫扶關係。團隊會每學期資助四名小學生每人每學期二百元的生活補助,以及一些學習用品,以便幫助他們能順利的完成學業,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有一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童年。學校及學院領導也對他們表達了關切之心,一再表示要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幫助孩子和家庭渡過難關。
2010年5月30日,由N+n助學團隊開展的助學行動正式啟動,本次助學行動面向吉林市船營區越北鎮南三道國小的小學生。上午8點40分,南三道國小20名小學生和10位老師來到了東北電力大學,助學團隊在三教103教室舉行了歡迎儀式。儀式上,N+n助學團隊指導教師高海濤與南三道國小校長於桂雲共同簽署了助學協定。
2010年7月17日,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N+n助學團隊一行13人在領隊李晗的帶領下,來到越北鎮南三道國小進行暑期社會實踐,走訪貧困小學生以及對農村教育現狀進行調研。
2010年9月3日上午8:30,越北鎮南三道國小的於校長以及N+n助學團隊幫扶過的學生代表及其家長來到東北電力大學,對團隊及學校領導表示感謝。直播江城以及相關媒體的記者也來到這裡對N+n助學團隊的事跡進行了報導。受助學生的家長們一共製作了三面錦旗,分別送給東北電力大學校團委、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以及N+n助學團隊。在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的會議室,受助學生的家長們為理學院的領導送上了錦旗以及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在鏡頭面前,他們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各媒體在報導該事跡的同時,也向社會呼籲與N+n助學團隊一同幫扶貧困小學生。
2010年12月17日“冬日送暖”行動當天校團委王延鵬書記、理學院張傑院長、高峰書記、宋小囡老師、高海濤老師與助學團隊5名主要成員到達南三道國小,南三道國小所有小學生、老師以及部分受助學生家長列隊歡迎N+n助學團隊一行人的到來;校方領導介紹N+n助學工程在南三道國小助學的情況以及受助小學生受助以來的變化,對N+n助學工程表示衷心感謝;王延鵬書記、高峰書記進行“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團隊為8名受助小學生發放助學金並為12名貧困小學生送上禦寒衣物。在寒冷的冬日給孩子們送上溫暖。

2011年築夢遠航

2011年3月5日,為了回響團中央號召廣大青年在2011年3月5日
N+n助學團隊
第12箇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期間集中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N+n助學團隊再次邀請船營區越北鎮南三道國小受資助的小學生到東北電力大學開展助學活動。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高峰、院長張傑、院長助理宋小囡、團隊指導老師高海濤參加了這次助學活動。
2011年7月17日,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10人再次來到越北鎮南三道國小,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幫扶鄉村貧困、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歷程756里,其中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步行57里。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回訪了彥沐希、王聰明、李政軒、施念、劉丹丹、徐詩茵等六名受助小學生和郭振等一名特困小學生;以及給貧困小學生郭振送去200元助學金。表達團隊對這些貧困孩子們的關愛之情。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更引起了諸多媒體的關注。
2011年11月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新生聯誼會暨與南三道國小聯誼會在東北電力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一樓開展。孩子們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理學院的同學們精心準備將晚會一次次推向高潮。

2012年逐夢飛翔

2012年5月3日,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辦
N+n助學團隊
“榜樣的力量”助學活動。在活動進行中,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黨支部書記高峰老師為南三道國小八名受資助學生頒發每人200元的愛心助學金及助學物品。隨後,受助學生代表王聰明同學上台發言,他們承諾,以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用行動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同學,用所學到的知識回報社會。
2012年5月31日清晨,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學生代表來到南三道國小,與孩子們共度“六一兒童節”。N+n成員代表分別向先進學生個人,優秀班幹部,進步之星頒發了獎品,勉勵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再接再厲。
2012年7月13日,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13人在校團委戴可書記和理學院分團委高海濤書記的帶領下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幫扶鄉村貧困、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歷程756里,其中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步行57里。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回訪了王聰明、李政軒、施念、曹贏月、徐詩音等五名受助小學生和彥沐希等受助中學生;走進每一個貧困小學生家裡給孩子們補習功課,對他們進行學習上的幫扶。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給八名受助貧困小學生每人送去了思想上幫扶的信、文具、書籍、益智玩具和衣服。

2013年伴愛同行

2013年5月,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再次來到越北鎮南三道國小,開展“七彩課堂”活動。N+n助學團隊以“我的中國夢,我的求學夢”為主題對農民工子女開展七彩課堂,以多媒體教學為載體,結合師生互動的形式來開展。
2013年7月12日,由四個院系共17人組成的東北電力大學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在負責人張栢東的帶領下開始了為期九天的主題為“荷光前行,築夢遠航”的幫扶行動。此次社會實踐歷程756里,其中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步行57里。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回訪了李政軒、施念、徐詩音等四名受助小學生,並走訪了貧困小學生謝天嬌家;走進每一個貧困小學生家裡給孩子們補習功課,對他們進行學習上的幫扶和親情的陪伴。N+n助學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團給四名受助貧困小學生每人送去了思想上幫扶的信、文具、書籍、益智玩具和衣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