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培訓教程:從實踐中學習Linux

使用head命令瀏覽檔案中的內容 使用tail命令瀏覽檔案中的內容 使用grep命令搜尋檔案中的內容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8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2238235, 9787302238232
條形碼: 9787302238232
尺寸: 25.8 x 18.8 x 4.2 cm
重量: 1.3 Kg

作者簡介

何明,Oracle高級講師,Linux高級講師,10年Oracle資料庫技術服務與培訓、Linux培訓經驗,曾任北京崑崙瑞通培訓中心、中科院軟體研究所高級培訓中心、中軟培訓中心、傳智播客培訓中心等多家機構兼職講師。先後為西門子、惠普、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信銀行、神州數碼、NEC、殼牌(Shell)、中國民航、北電網路、天津地稅局和財政局、唐山鋼鐵集團、索貝數碼、TOM線上(香港)、北京郵政局等50餘家大中型企業做過Oracle培訓,也為10多家大中型培訓機構做過Linux培訓。
20餘年程式開發和資料庫系統管理經驗,OCP專業證書(Oracle 8,8i,9iDBA),紐西蘭梅西大學商業榮譽碩士,紐西蘭奧克蘭大學信息系統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學工學學士。
1982年起,在國家地震局研究所從事數據處理工作,在PDP11、VAX780等計算機上進行Fortran、Pascal、C語言和彙編的編程工作。1991年開始在國外從事信息管理員和分析員的工作。1999年在紐西蘭公立理工學院任兼職講師,為大學本科生講授資料庫課程。

內容簡介

Linux培訓教程:從實踐中學習Linux》是一本Linux的入門教材,適合於初級到中級的讀者使用。本書使用生動而簡單的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複雜的計算機和Linux作業系統概念,避免用計算機的例子來解釋計算機和Linux作業系統的概念。讀者可以在沒有任何計算機專業知識基礎的情況下從頭閱讀此書。本書是一本Linux作業系統管理和套用的實用教材。雖然覆蓋了RedHat公司官方教程RH033和RH133的幾乎全部內容,但重點是放在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上。為此,每一章都附有大量完整的例子,而且這些例子都在不同Linux作業系統測試過,最後,所有的例子都在RHEL4或RHEL5上運行過。讀者可以通過在Linux系統上運行這些例子來加深對Linux作業系統的理解。另外,《Linux培訓教程:從實踐中學習Linux》還附有大量的圖片和一些視頻來幫助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理解Linux作業系統。為了增加趣味性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商業背景及實際套用,在本書中使用了一個繁育新品種狗的虛擬項目——簡稱狗項目,來幫助讀者了解真正的Linux系統從業人員在商業公司或機構中是如何工作的。

目錄

第0章 Linux的安裝及相關配置 1
0.1 計算機的主要部件 1
0.2 計算機作業系統簡介 2
0.3 虛擬機及安裝的準備工作 3
0.4 安裝VMware Server 5
0.5 創建新虛擬機 7
0.6 安裝Linux系統的準備工作 12
0.7 在PC機上直接安裝Linux作業系統 14
0.8 安裝Linux作業系統 14
0.9 telnet和ftp服務的啟動與連線 26
0.10 在Windows 7上啟動telnet服務 29
第1章 UNIX和Linux作業系統概述 32
1.1 什麼是UNIX 32
1.2 UNIX的簡要發展史 32
1.3 UNIX的設計理念 34
1.4 GNU項目與自由軟體 34
1.5 Linux簡介 35
1.6 Oracle Linux的特點 36
1.7 啟動和關閉Linux系統 37
1.8 登錄和退出Linux 38
1.9 安裝VMware Tools和調整
顯示器解析度 42
第2章 運行Linux命令及獲取幫助 46
2.1 Linux(UNIX)命令的格式 46
2.2 whoami命令 47
2.3 who、w、users和tty命令 49
2.4 uname命令及帶有選項的命令 51
2.5 date、cal和clear命令及帶有參數的命令 53
2.6 su和passwd命令 55
2.7 whatis命令與命令的--help選項 60
2.8 怎樣閱讀命令的使用摘要 61
2.9 利用man命令來獲取幫助信息 62
2.10 瀏覽Man Pages 64
2.11 利用關鍵字搜尋Man Pages 66
2.12 利用info命令來獲取幫助 68
2.13 其他獲取幫助的方法 72
2.14 在Windows系統上設定主機名 73
2.15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74
第3章 目錄和檔案的瀏覽、管理及維護 75
3.1 Linux檔案系統的層次結構 75
3.2 Linux系統中一些重要的目錄 76
3.3 目錄和檔案的命名以及絕對和相對路徑 78
3.4 使用pwd和cd命令來確定和切換目錄 79
3.5 使用ls命令列出目錄中的內容 84
3.6 使用cp命令複製檔案和目錄 88
3.7 使用mv命令移動及修改檔案和目錄名 95
3.8 使用mkdir命令創建目錄 99
3.9 使用touch命令創建檔案 101
3.10 使用rm命令刪除檔案 103
3.11 使用rmdir或rm-r命令刪除目錄 105
3.12 Linux系統圖形界面操作簡介 108
3.13 使用nautilus移動和複製檔案 111
3.14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113
第4章 不同系統之間傳輸檔案及檔案的瀏覽 115
4.1 ftp簡介 115
4.2 利用ftp將檔案從本地傳送到遠程系統 119
4.3 利用ftp將檔案從遠程系統傳輸到本地 122
4.4 在虛擬機上添加一個USB控制器 126
4.5 使用file命令確定檔案中數據的類型 129
4.6 使用cat命令瀏覽正文檔案的內容 131
4.7 使用head命令瀏覽檔案中的內容 135
4.8 使用tail命令瀏覽檔案中的內容 137
4.9 使用wc命令顯示檔案行、單詞和字元數 140
4.10 使用more命令瀏覽檔案 142
4.11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146
第5章 Bash Shell簡介 147
5.1 shell的工作原理 147
5.2 bash的成長曆程 148
5.3 使用type識別bash的內置命令 151
5.4 利用通配符操作檔案 154
5.5 利用Tab鍵補齊命令行 157
5.6 命令行中~符號的使用 158
5.7 history命令與操作曾經使用過的命令 160
5.8 bash變數簡介及大括弧{}的用法 164
5.9 將一個命令的輸出作為另一個命令的參數 168
5.10 使用Linux命令進行數學運算 169
5.11 命令行中反斜線(\)的用法 172
5.12 Linux命令中引號的用法 173
5.13 gnome終端的一些快捷操作 176
5.14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180
第6章 輸入輸出和管道(|)及相關的命令 182
6.1 檔案描述符與標準輸入輸出 182
6.2 使用find命令搜尋檔案和目錄 184
6.3 將輸出重定向到檔案中 189
6.4 重定向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信息) 192
6.5 輸入重定向及tr命令 196
6.6 cut(剪下)命令 198
6.7 paste(貼上)命令 201
6.8 使用col命令將Tab轉換成空格 203
6.9 使用sort命令進行排序 204
6.10 使用uniq命令去掉檔案中相鄰的重複行 208
6.11 管道(|)操作 211
6.12 使用tee命令分流輸出 215
6.13 傳送電子郵件 216
6.14 閱讀電子郵件 218
6.15 利用管道傳送郵件 223
6.16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225
第7章 用戶、群組和許可權 227
7.1 Linux系統的安全模型 227
7.2 用戶(Users)及passwd檔案 227
7.3 shadow檔案 230
7.4 groups(群組)及group和gshadow檔案 234
7.5 root用戶及檔案的安全控制 238
7.6 怎樣查看檔案的許可權 240
7.7 Linux系統的安全檢測流程 242
7.8 使用符號表示法設定檔案或目錄上的許可權 243
7.9 使用數字表示法設定檔案或目錄上的許可權 246
7.10 nautilus界面的漢化和許可權設定 251
7.11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254
第8章 用戶、群組及許可權的
深入討論 255
8.1 passwd、shadow和group檔案及系統用戶和群組 255
8.2 使用passwd修改密碼和檢查用戶密碼的狀態 256
8.3 使用su命令進行用戶的切換 259
8.4 發現與用戶相關信息的命令 265
8.5 Linux系統的默認許可權設定 268
8.6 特殊許可權(第4組許可權) 272
8.7 以chmod的字元方式設定特殊(第4組)許可權 274
8.8 以chmod的數字方式或nautilus設定特殊許可權 277
8.9 特殊許可權對執行檔的作用 279
8.10 特殊許可權對目錄的作用 282
8.11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289
第9章 Linux檔案系統及一些命令的深入探討 291
9.1 磁碟分區和檔案系統 291
9.2 i節點 292
9.3 普通檔案和目錄 294
9.4 cp、mv及rm命令如何操作inodes 296
9.5 符號(軟)連線 297
9.6 怎樣發現軟連線斷開問題 299
9.7 軟連線所對應路徑的選擇及軟連線的測試 300
9.8 列出軟連線對應的i節點號及軟連線的工作原理 305
9.9 硬連線 307
9.10 Linux系統中的檔案類型和socket簡介 310
9.11 怎樣檢查磁碟空間 312
9.12 可移除式媒體的工作原理及CD和DVD的使用 315
9.13 可移除式媒體——USB快閃記憶體 318
9.14 在linux虛擬機上安裝虛擬軟碟 321
9.15 可移除式媒體——軟碟 324
9.16 將軟碟格式化為DOS檔案系統及可能產生的問題 329
9.17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331
第10章 正文處理命令及tar命令 333
10.1 使用cat命令進行檔案的縱向合併 333
10.2 unix2dos和dos2unix命令(工具) 335
10.3 使用diff或sdiff命令比較兩個檔案的差別 337
10.4 使用aspell和look命令檢查單詞的拼法 340
10.5 使用expand命令將製表鍵(Tab)轉換成空格 345
10.6 使用fmt和pr命令重新格式化正文 347
10.7 歸檔檔案和歸檔技術 351
10.8 使用tar命令創建、查看及抽取歸檔檔案 354
10.9 檔案的壓縮和解壓縮 357
10.10 在使用tar命令的同時進行壓縮和解壓縮 360
10.11 使用tar命令將檔案打包到軟碟上的步驟及準備工作 363
10.12 低級格式化多張虛擬軟碟 365
10.13 使用tar命令將arch目錄打包備份到軟碟上 368
10.14 使用tar命令利用軟碟上的備份恢復arch目錄 369
10.15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373
第11章 Shell編程(sed、awk、grep的套用) 374
11.1 使用grep命令搜尋檔案中的內容 374
11.2 使用egrep命令搜尋檔案中的內容 384
11.3 使用fgrep命令搜尋檔案中的內容 388
11.4 使用sed命令搜尋和替換字元串 391
11.5 awk命令簡介及位置變數(參數) 400
11.6 在awk命令中指定欄位的分隔設定及相關例子 402
11.7 在awk命令表達式中使用NF、NR和$0變數 404
11.8 利用awk命令計算檔案的大小 406
11.9 簡單shell腳本的開發 410
11.10 在awk命令中條件語句的使用 411
11.11 在awk命令中循環語句的使用 414
11.12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418
第12章 利用vi編輯器創建和編輯正文檔案 420
12.1 vi編輯器簡介 420
12.2 vi編輯器的操作模式 424
12.3 在vi編輯器中游標的移動 424
12.4 進入插入模式 430
12.5 在命令行模式下修改、刪除與複製的操作 433
12.6 貼上命令 436
12.7 復原和重做命令及vi的可視模式 438
12.8 在命令行模式下關鍵字的搜尋 441
12.9 一些編輯命令及編輯技巧 443
12.10 擴展模式與檔案的存儲和退出 447
12.11 快速移動游標在檔案中的位置 452
12.12 快速移動游標在螢幕中的位置 454
12.13 vi編輯器的過濾功能 455
12.14 設定vi編輯器工作方式 457
12.15 搜尋和替代關鍵字 462
12.16 間接(高級)讀寫檔案操作 466
12.17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471
第13章 配置Bash Shell和系統配置檔案 473
13.1 Bash Shell的配置與變數 473
13.2 通過局部變數來設定Shell 474
13.3 局部變數PS1 476
13.4 別名的用法及設定 478
13.5 利用set進行Shell的設定 483
13.6 將局部變數轉換成環境變數 487
13.7 常用的環境變數 491
13.8 Shell啟動腳本和登錄Shell 495
13.9 Login shell執行的啟動腳本和順序 496
13.10 Non-login shell執行的啟動腳本和順序 500
13.11 etcprofile檔案和etc.prpfile.d目錄 502
13.12 ~.bash_profile和~.bashrc及其他的一些系統檔案 505
13.13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509
第14章 系統安裝注意事項及相關的概念 511
14.1 RHEL安裝的硬體需求及相關的概念 511
14.2 硬體設備與檔案的對應關係 514
14.3 安裝RHEL的方法和一些安裝選項 516
14.4 硬碟的結構及硬碟分區 520
14.5 Linux系統中硬碟的分區 522
14.6 配置檔案系統的注意事項 525
14.7 Linux系統安裝時的網路配置 528
14.8 Linux系統安裝時的其他配置 530
14.9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532
第15章 系統的初始化和服務 534
15.1 Linux系統引導的順序 534
15.2 BIOS的初始化和引導載入程式 536
15.3 GRUB程式和grub.conf檔案 539
15.4 在grub開機選單中加入多個系統的實例 546
15.5 修改root和grub的密碼 550
15.6 核心的初始化和init的初始化 553
15.7 run levels(運行級別) 557
15.8 etcrc.drc.sysinit所做的工作 559
15.9 執行對應etcrc.drc*.d目錄中的程式(腳本) 560
15.10 守護進程 562
15.11 System V 腳本(程式)的特性 565
15.12 System V服務的管理及etcrc.drc.local腳本 567
15.13 虛擬控制台 569
15.14 管理和維護服務 573
15.15 關閉系統及重啟系統 580
15.16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582
第16章 Linux核心模組及系統監控 584
16.1 Linux系統核心模組以及這些模組的配置 584
16.2 proc虛擬檔案系統 587
16.3 通過sysctl命令永久保存procsys下的配置 591
16.4 檢測和監督Linux系統中的硬體設備 594
16.5 系統匯流排支持和可熱插拔匯流排支持 599
16.6 系統監視和進程控制工具——top和free 602
16.7 系統監視和進程控制工具——vmstatiostat 607
16.8 系統中進程的監控——ps和pgrep 610
16.9 系統中進程的監控——pstree、kill和pkill 613
16.10 同步客戶作業系統與主機的時間 621
16.11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622
第17章 軟體包的管理 624
17.1 RPM的特性和RPM程式的工作方式 624
17.2 使用RPM安裝及移除軟體 626
17.3 查詢RPM軟體包中的信息 630
17.4 驗證RPM軟體包是否修改過 634
17.5 rpm2cpio工具 639
17.6 RPM軟體包的屬性依賴性問題 643
17.7 使用Linux的圖形工具安裝和管理軟體包 647
17.8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649
第18章 硬碟分區、格式化及檔案系統的管理 651
18.1 在VMware虛擬機上添加虛擬硬碟 651
18.2 系統初始化時怎樣識別硬碟設備及硬碟分區 654
18.3 使用fdisk和partprobe命令來管理硬碟分區 656
18.4 創建檔案系統(數據的管理) 663
18.5 使用mke2fs格式命令創建
檔案系統的實例 667
18.6 ext2與ext3檔案系統之間的差別
及轉換 672
18.7 為一個分區設定lable
(分區名) 678
18.8 檔案系統的掛載與卸載 681
18.9 mount和umount命令深入討論 687
18.10 使用mount命令的兩個特殊
實例 693
18.11 利用etcfstab檔案在開機時掛載
檔案系統 698
18.12 虛擬記憶體的概念以及設定與
管理 703
18.13 使用硬碟分區創建和使用系統
交換區的實例 704
18.14 使用檔案創建和使用系統交換區
的實例 708
18.15 在ext3ext2檔案系統中檔案屬性
的設定 710
18.16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716
第19章 Linux網路原理及基礎
設定 718
19.1 在VMware上搭建虛擬網路 718
19.2 Linux作業系統怎樣識別
網路設備 722
19.3 使用ifconfig命令來維護網路 724
19.4 使用ifdown和ifup命令來啟動
和停止網卡 726
19.5 網路配置檔案和使用命令行網路
配置工具配置網路 729
19.6 使用圖形化網路配置工具
配置網路 735
19.7 在一個網卡上綁定多個IP位址 740
19.8 分享其他Linux系統上NFS
的資源 748
19.9 利用Auto-Mounter自動掛載
NFS檔案系統 753
19.10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759
第20章 用戶管理及維護 761
20.1 etcpasswd檔案與finger和chfn
命令 761
20.2 怎樣在Linux系統中添加一個
新的用戶賬戶 767
20.3 使用newusers命令一次創建一批
(多個)用戶 772
20.4 用戶的私有群組以及群組的管理 776
20.5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戶賬戶 778
20.6 使用usermod命令鎖住用戶及
將用戶解鎖 781
20.7 使用userdel命令刪除用戶賬號 783
20.8 用戶賬戶密碼的管理 786
20.9 Login shell與Non-login shell腳本
以及su命令 793
20.10 普通用戶利用sudo命令執行root
用戶許可權的命令 794
20.11 SUID、sgid以及sticky特殊許可權
綜述 798
20.12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802
第21章 Linux高級檔案系統管理 803
21.1 在虛擬機上添加虛擬硬碟 803
21.2 磁碟陣列簡介 804
21.3 RAID 0的工作原理 805
21.4 RAID 1的工作原理 806
21.5 RAID 5的工作原理 808
21.6 配置軟體RAID 1的實例 809
21.7 軟體RAID 1的測試和恢復實例 817
21.8 邏輯卷管理的概念 822
21.9 創建邏輯卷的實例 823
21.10 動態放大邏輯卷 828
21.11 增大Volume Group的大小 830
21.12 刪除邏輯卷、卷組以及物理卷 832
21.13 Linux系統的磁碟配額管理 835
21.14 設定用戶磁碟配額的實例 836
21.15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842
第22章 Linux系統排除故障方法
簡介 843
22.1 排除故障的基本原理 843
22.2 排除圖形界面(X協定)故障
的流程 844
22.3 排除網路故障的實例及流程 847
22.4 開機以及檔案系統故障排除的
流程 852
22.5 某一運行級別的恢復 854
22.6 修復etcfstab設定錯誤而產生的
系統故障 855
22.7 Linux系統的救援模式及如何進入
救援模式 857
22.8 修復根目錄檔案系統損毀
的實例 859
22.9 開機管理程式損壞的實例 861
22.10 您應該掌握的內容 866
結束語 867
參考文獻 86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