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列車編號]

K3/4次列車,是中國鐵路的一趟國際聯運快速列車,於中國北京至俄羅斯莫斯科之間,於1959年6月4日起開行運行至今,列車由1960年至2010年共不間斷行程4200多萬公里,往返行走的里程相當於繞地球1000多圈,安全運送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旅客140萬多名,被譽為“中華第一車”。

基本信息

列車簡介

K3/4次列車,是中國鐵路的一趟國際聯運快速列車,運行於中國北京至俄羅斯莫斯科之間,於1959年6月4日起開行,現由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國際聯運車隊負責客運任務。列車使用德國製造的18型及19型客車,運行橫貫歐亞大陸,穿越京包鐵路、集二鐵路、蒙古縱貫鐵路及西伯利亞鐵路,途徑中國、蒙古國、俄羅斯三國,全程7826公里,是中國鐵路開行里程最長的旅客列車。其中北京至莫斯科每星期三在北京站發車,運行130小時41分,於星期一抵達莫斯科雅羅斯拉夫斯基站,使用車次為 K3次(中國境內)、 003次(俄羅斯、蒙古國境內);莫斯科至北京每星期二在莫斯科雅羅斯拉夫站發車,運行133小時31分,於星期一抵達北京站,使用車次為 K4次(中國境內)、 004次(俄羅斯、蒙古國境內)。

歷史

1958年7月28日,鐵路合作組織關於協商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時刻表會議在波蘭華沙舉行,會議商定北京-莫斯科間直通旅客列車自1959年夏季起經由蒙古國每周運行1往返。1959年4月8日,中蘇蒙鐵路代表會議在蘇聯伊爾庫茨克舉行,就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旅客列車的開行簽訂議定書,自1959年6月1日起生效。

1959年6月4日,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車次被確定為 3/4次,由蘇聯鐵路提供車輛並擔任客運乘務,列車在集寧站更換轉向架。1960年5月24日,由中國鐵路提供車輛並擔任客運乘務的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旅客列車開行,蘇聯鐵路擔當的列車停開。同年5月31日,首趟由中方擔任的國際聯運客車抵達莫斯科雅羅斯拉夫火車站月台,以交通部長馬斯維切夫為首的蘇聯各界人士到車站迎接。開行之初,中方主要學習蘇聯的經驗,照抄對方的作業程式、排班制度。早年乘坐這趟列車的大多是因公出差的政府官員、代表團,甚至是省部級以上的高級幹部。車輛在庫內檢修時有公安人員把守。故而不少人把這趟車稱作“神秘的東方列車”。

雖然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蘇交惡,3/4次列車仍然沒有停運,但之間曾發生多次衝突,例如蘇聯扣押列車上的中國駐蘇聯外交官。1963年9月7日,由北京鐵路局擔當乘務的3次列車在蘇聯納烏什基站遭到蘇聯邊防和海關人員的無理檢查,並在8日驅逐全體中國列車乘務員和旅客。事發後中國鐵道部3次致電蘇聯交通部,要求對方採取措施,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1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外交部長陳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列車全體乘務員,譴責蘇方的無理行為。1965年10月12日,集二鐵路由軌距1524毫米的寬軌改為1435毫米的標準軌,列車換裝及換輪由集寧站改在二連站進行。中蘇交惡期間,列車乘務員被要求不得擅自與外國旅客聊天,列車抵達境外車站時,不允許旅客下車拍照留念。中方列車員也怕犯政治錯誤,不敢和旅客合影,出境時除了《人民日報》不能攜帶其他報紙雜誌。

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隨著中俄關係快速發展和邊貿熱的興起,往返於兩國做生意的人員逐漸成為這趟列車的主要乘客,尤其是90年代初,坐車的大多是販賣國際商品的商人,客車變成了“貨車”。1998年10月中國鐵路實現第二次大面積提速,列車車次在中國境內因此變更為K3/4次快速列車。

2000年代後,K3/4次列車的旅客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從莫斯科到北京來的旅客主要是西方旅遊者,為的是欣賞沿途的風光,旺季時常常爆滿,一票難求。

列車編組

K3/4次列車的現行的18型及19型客車車廂為1995年購自德國車輛生產集團(Deutsche Waggonbau AG,簡稱DWA)下屬的阿門多夫車輛廠(Waggonbau Ammendorf),其保留了綠皮車體,車廂內沒有空調,供暖來自燒煤,由於途經蒙古、西伯利亞等特殊氣候地帶,列車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因此往返一趟需要大量的煤,以乘務員添加的煤量來計算,每趟列車上配備27名乘務員,平均每位乘務員往返一次需要消耗4-5噸煤。

列車在中國境內採取16節車廂編組,其中國際聯運硬臥車8輛、高級軟臥車2輛、軟臥車及行李車各1輛,另有3輛硬臥車及1輛餐車為北京至二連間的國內迴轉車。國際聯運列車的餐車為單獨加掛,在入國境時掛上、出國境前卸載,由各國各自負責境內路段。此外列車行經蒙古國及俄羅斯境內也會加掛該國餐車及硬臥車廂。

由於中國鐵路採用軌距為1435毫米的標準鐵軌,而俄羅斯、蒙古兩國寬軌1520毫米,鐵軌寬窄不同,因此列車每次出入境均需要在中國的二連站換輪庫更換轉向架。因為換輪和邊境檢查,所以列車會在二連浩特停3個小時左右。整個過程一般是用起重設備將客車整列抬起,原轉向架推出,再推進另一軌距的備用轉向架。乘客則一直留在列車上

運行區段
北京↔二連北京↔莫斯科
車廂編號0加1-加21-345-67-11
車型 YW18 硬臥車 YW18 硬臥車 CA18 餐車 XL18 行李車 YW18 硬臥車 RW18 軟臥車 RW19 高級軟臥車 YW18 硬臥車
運行區段 扎門烏德↔蘇赫巴托烏蘭巴托↔莫斯科納烏什基↔莫斯科
車廂編號 0加1-加2120加1-加2
車型 MECT 餐車 MECT36 硬臥車 MECT36 硬臥車 MECT36 硬臥車 MECT 餐車 MECT36 硬臥車 MECT36 硬臥車

機車交路

車站區段
北京↔大同大同↔二連
本務機車 配屬 司機更替 和諧3C型電力機車
京局豐段
北京司機
東風4D型柴油機車
呼局集段
大同司機

列車時刻表

K4[列車編號] K4[列車編號]
K4[列車編號] K4[列車編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