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綜合實戰分析

K線綜合實戰分析

《K線綜合實戰分析》是雷冰編著的作品,由中國宇航出版社在2011年9月出版。本書以K線技術為基礎,以各種K線形態為線索,從介紹K線基本知識入手,詳解各種K線形態的基本概念、形態特徵、形成過程及市場含義。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任何一種技術分析工具,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缺陷,K線分析技術也不例外。K線分析以k線形態為單位發出市場交易信號,但K線形態只有在特定趨勢、特定空間位置和成交量配合下,才更具有實戰指導意義。以K線技術為基礎,以各種K線形態為線索,結合成交量、均線以及空間位置等其它技術分析手段,對市場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在實戰中發揮K線分析的指導意義。

基本要點

詳解各種K線形態的基本概念、形態特徵、形成過程及市場含義,識別各種K線形態,了解形態形成的內在原因,跟蹤市場內部多空力量變化的過程,深入理解引起市場變化的本質,從根本上洞察市場變化的規律。

K線分析以K線形態為單位發出市場交易信號,但K線形態只有在特定趨勢、特定空間位置和成交量配合下,才更具有實戰指導意義。K線組合技術形態雖然較K線形態發出的趨勢信號更可靠,但同樣離不開趨勢、成交量和空間的技術支持。K線形態分析與上述分析技術結合起來,既可以預測未來市場,也可以驗證K線形態的真偽,識別K線形態信號的強弱。

股市是主力和散戶博弈的戰場。主力為了達到盈利的目的,會製造各種假象,比如虛假成交量,特殊K線形態,誘多、誘空和假突破等。利用K線綜合分析法可以洞察主力資金的操盤手法和騙線行為,並並可以採取各種防範措施和應對方法。

基本內容

1.概念和形態特徵

K線和K線形態以及K線的技術形態概念是K線分析的基礎,均線、成交量和空間是技術分析的最基本概念。只有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在實戰中才會有實戰意義。

2.形態形成過程

只有了解K線即均線等形態形成的過程,才可以深入洞察市場內因導致的市場演變過程,把握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3.形態市場含義

形態的市場含義是K線形態和均線、成交量等形態反映市場現狀和對未來的預測的信號和說明。準確掌握形態的市場含義才可以對投資有具體的指導作用。

4.實戰注意事項

理論分析而後實戰操作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何用於K線分析,K線綜合實戰分析對每一個K線形態提成了注意事項,避免錯誤的分析方法和特殊情況對分析產生誤導。

5.與均線結合分析

K線形態用於判斷趨勢,重在“點”的轉折,即K線形態告訴投資者市場運行趨勢要改變了,但並沒有告訴投資者趨勢向什麼方向轉變,或者趨勢改變後,市場會向哪個方向運行。投資者只根據K線形態發出的信號交易,會導致操作過於頻繁。均線系統則可以用簡單的曲線勾勒出市場的發展方向,讓投資者對市場未來的漲跌趨勢一目了然。根據均線系統提供的信號,投資者可以在趨勢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採取持倉觀望或空倉等待的操作策略。

6.與空間結合分析

K線形態分析注重的是判斷,告訴分析者的信息是K線形態形成之後,市場是漲還是跌,但對漲跌幅度和目標無法進行預測。空間的分析方法能夠彌補K線分析的這種缺陷,它讓K線分析如虎添翼。

7.與成交量結合分析

股價是股票一段時間內交易價格變化的結果,成交量則反映了股票交易的內在動力和市場活躍程度。股價為什麼會漲,為什麼會跌,如果從供求關係分析,股市漲跌的原因是供求關係失衡。資金是交易的源泉,成交量則是最能反映市場資金的多少和動向的指標。K線分析主要圍繞著“價”,缺乏對“量”的分析,這樣就會存在較大的缺陷。在實戰操作中,結合成交量分析,K線分析才更加有效。

8.K線綜合實戰分析

以K線形態分析為目標,結合均線、成交量和空間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規範化,也就是建立一種綜合分析的常規方法和分析步驟。在實戰分析中,都要按照這種分析步驟一步一步地分析,並對這些分析結果做出綜合判斷,從而確定K線形態的市場意義,再用這種分析判斷結果指導實戰。

歸納為以下六個步驟:

通過均線分析,找出K線形態出現時的市場趨勢。這種趨勢包括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確定當前市場多空雙方的平衡性,判斷市場是否存在超買、超賣等現象。

通過成交量分析,判斷該K線形態出現時的市場內在動力強弱程度和活躍程度,市場是否在頂部出現極度活躍或在底部出現極度清淡的現象,從中尋找主力資金的蹤跡和動向。

通過對空間位置的分析,判斷K線形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並確定市場未來上漲或下跌的可能幅度或空間位置。

對K線形態本身進行分析。結合K線形態特徵及注意事項,判斷該K線形態自身的可靠性和信號強弱。

對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結果進行匯總,得出K線形態的市場意義,對後期走勢做出預判和評估。

利用第五步的綜合評價結果,制定實戰操作策略。

9.思考與練習要掌握一種分析方法和技術,需要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練習才可以有更深刻的認識,思考與練習是理解和強化的最好手段。

經典案例分析

乾照光電(300102)

K線綜合實戰分析

2010年9月14日至2011年3月3日的日K線走勢圖。

⑴均線分析。當市場中出現了啟明星形態的時候,均線呈現空頭排列狀態,市場處於下跌趨勢中。短期均線10日均線遠離中期均線,說明市場有超賣現象,股價有回歸需求。根據均線判斷,市場隨時有可能展開反彈。

⑵成交量分析。在啟明星形態形成的前一周,成交量出現過地量現象。形成啟明星前一段時間裡,量價關係出現了底部量價背離現象。從成交量上看,該啟明星形態的底部反轉信號是可信的。

⑶空間分析。形成啟明星形態時,股價受到了前期另一個底部反轉形態十字啟明星形態形成的底部的強力支撐。因此,該形態得到了空間分析的證實。

⑷K線形態分析。該形態是一個標準的啟明星線形態。中間小實體K線帶有長下影線,接近於一條具有較強看漲力度的錘子線,因此,該啟明星形態本身是有著較強底部反轉意義的啟明星形態。啟明星形態之後收出一根上漲陽線,表明該形態得到後續K線的確認。

⑸綜合判斷。該啟明星底部反轉形態是可靠的。

⑹實戰操作。實戰中可以積極買入做多。如果股價以後跌破啟明星中間K線的實體,則止損出局。

四川雙馬(000935)

K線綜合實戰分析

2010年7月23日到2011年1月17日的日K線走勢圖。該圖出現了一個複合型的三山形態。

圖中1、2和3可以組成一個上升三山形態,2、3和4可以組成一個頭肩頂形態。圖中最先出現的一個孤立山峰A,是主力資金第一輪拉升結束的標誌。山峰1至山峰3是典型的高位擴展三角形整理的三個高點。特別是最高峰3,成交量出現天量,換手率達到21.75%,說明主力在瘋狂派發籌碼,接入籌碼的自然是中小散戶。山峰4可以看成是主力的最後一次出貨,通過這次反彈,主力將手中剩餘的籌碼派發完畢。形成山峰4之後,失去主力護盤的市場自然是一盤散沙,股價開始向下墜落。如果能夠正確運用K 線綜合分析方法來指導實戰交易,散戶完全可以從容離場。在股價處於低位時買入的中長線投資者(如9元以下),任何一個山峰都是離場的機會。山峰1中出現了一個看跌的長影星線,山峰2中出現了一根頂部反轉的流星線。山峰3中出現了大陰線和兩根K線組成的烏雲蓋頂頂部反轉形態,而且成交量出現天量,股價遠離均線系統。從K線走勢來看,最好和最明顯的賣點,就是山峰3的位置,這時賣出的價位最高,頂部反轉信號也最明確。出現山峰4後,複合三山形態更加明確,均線也出現了死叉,此時可以說是最後的逃命機會。這個案例告訴大家,股市投資風險非常大,但也並非是不可避免的。莊家雖然狡猾,也逃不過綜合技術分析的法眼。

內容簡介

K線分析技術擁有其他技術無法替代的優勢,這是因為K線分析技術具有“多、快、準、易、廣”的優點。“多”即K線包含的市場信息豐富,“快”即對市場的變化反應快捷,“準”是指發出的交易信號準確,“易”是指學習和掌握K線分析技術相對容易,“廣”是指K線分析技術運用範圍廣泛。

本書以K線技術為基礎,以各種K線形態為線索,從介紹K線基本知識入手,詳解各種K線形態的基本概念、形態特徵、形成過程及市場含義。讀者學習之後,不但能夠識別各種K線形態,而且還可以知道形態形成的內在原因。跟蹤市場內部多空雙方力量變化的過程,能夠深入理解引起市場變化的本質,從根本上洞察市場變化的規律。

講解K線形態及K線組合技術形態時,對它們的市場意義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以便讀者通過K線形態預測未來市場發展趨勢,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書中還著重列出了每種K線形態的實戰注意事項,以幫助投資者掌握這些形態在不同情況下的市場作用和實戰運用方法,避免誤用形態,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任何一種技術分析工具,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缺陷,K線分析技術也不例外。K線分析以K線形態為單位發出市場交易信號,但K線形態只有在特定趨勢、特定空間位置和成交量配合下,才更具有實戰指導意義。K線組合技術形態雖然較K線形態發出的趨勢信號更可靠,但同樣離不開趨勢、成交量和空間的技術支持。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一定要用綜合分析的眼光看待每一個K線形態。只有這樣,各種分析技術才能夠取長補短,相互驗證,實戰套用才更有把握。

講解K線形態之前,先對均線、成交量和空間分析技術做了系統、簡單的介紹,以便讀者掌握這些分析方法。K線形態與上述分析技術結合起來,既可以預測未來市場,也可以驗證K線形態的真偽,識別K線形態信號的強弱。

配合K線分析知識的講解,本書列舉了大量實戰案例。通過實戰案例分析,讓讀者尋找市場中存在的交易機會,制定交易計畫,包括形態失敗時的止損方法。通過數百個案例分析和練習,讀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綜合技術分析方法。

A股是一個資金推動的市場,主力資金或者莊家機構藏身其中。在股市里,主力和散戶是博弈的雙方。主力為了達到盈利的目的,會製造各種假象,比如虛假成交量,特殊K線形態,誘多、誘空和假突破。本書在講解K線知識,分析實戰案例時,對主力資金的操盤手法和騙線行為進行了剖析,並介紹了各種防範措施和應對方法。

作者簡介

雷冰,畢業於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碩士。在國內外從事證券投資工作多年,基礎理論知識功底紮實,實戰經驗豐富。曾在北美和香港等地多家公司擔任過CFO、首席經濟分析師和投資顧問。

目錄

第一章 線基礎知識

第一節 線的結構和意義

第二節 線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 線實戰綜合運用

第一節 線與均線

第二節 線與成交量

第三節 線與空間

第三章 單線形態

第一節 大陽線

第二節大陰線

第三節 錘子線

第四節上吊線

第五節 流星線

第六節 倒錘子線

第七節 十字線

第八節 缺口

第四章 雙線形態

第一節 吞沒形態

第二節烏雲蓋頂形態

第三節刺透形態

第四節孕線形態

第五節 平頭和平底形態

第六節 其他雙線形態

第五章 三線及多線形態

第一節 啟明星形態

第二節黃昏星形態

第三節紅三兵形態

第四節三隻烏鴉及兩隻烏鴉形態

第五節 跳空並列線

第六節 多方炮(兩陽夾一陰)

第七節空方炮(兩陰夾一陽)

第八節 奇特三川形態

第九節 三法形態和鋪墊形態

第十節 風高浪大線

第六章 線組合技術形態

第一節 雙底和雙頭形態

第二節 三山形態

第三節 三川形態

第四節圓弧頂和圓弧底

第五節 塔形頂和塔形底

第六節 V形形態(長釘形形態)

第七節 矩形整理形態

第八節三角形整理形態

第九節旗形整理形態

第十節楔形整理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