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0“流星”戰機

F-80“流星”戰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噴氣飛機在美國尚處於研製開發階段,她的第一種成功的型號是P-59“彗星”,但還不能真正投入實用。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L-14的基礎上研製出第二種噴氣飛機P-80(1948年6月後,美國戰鬥機一律以F字頭命名,故又改稱F-80),原型機XP-80於1944年1月8日試飛,它暫裝英國的H-1B型噴氣發動機,總重4354千克。三天后,正式安裝國產的J-33-GE-5型噴氣發動機的XP-80A也試飛成功,總重增至5897千克。

簡介

F-80“流星”戰機 研製國家:美國 型號:F-80(Shooting Star,流星,中國稱“油挑子” ) 研製單位:洛克希德公司 造價:93456美元 現狀:退役
F-80戰鬥機就是是美國空軍第一種平飛速度超過500英里(約800公里)/小時的飛機,也是美國第一種大量生產的噴氣式飛機,而且是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F-80的原型是P-80。1943年夏天,由於美國仿製的前幾種噴氣式飛機由於技術原因,飛行實驗一再失敗,研製一種新的噴氣式飛機的計畫就提上了日程,洛克希德公司在這時候得到了一份必須在180天內完成原型機的契約, P-80於1943年6月開始研製,23名工程師和105名工人 僅用143天就造出了第一架原型機,機上裝有一台從英 國引進的H-1B噴氣發動機,但是由於發動機的問題,P-80在1944年1月才進行了首次試飛並去的成功,飛行速度達到806公里/小時,成為當時美國飛得最快的飛機。P-80的出現引起 了美國軍方的注意,為了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中優勢, 一次就訂購了5000架。1945年2月,P-80開始交付軍方使用,成為美空軍裝備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機, 而且僅裝備美空軍。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幾個月後就結 束了,訂購數量銳減到917架。隨之韓戰的爆發, 給了P-80以一展身手的大好機會。1948年P-80改名為F-80。

性能指標

(F-80A):
動力裝置:一台J33-A-5渦噴發動機,推力21.3千牛(2360公斤)。
武器裝備:2挺12.7毫米M3型機槍,射速1200發/分鐘。 尺寸數據:翼展11.85米,機長10.52米,機高3.45米,機翼面積21.8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5753公斤,正常起飛重量6786公斤,最大起飛重量7700公斤,最大載油量2430公斤,最大載彈量908公斤。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932公里/小時,最大爬升率35米/秒(海平面),實用升限13700米,作戰半徑700公里,轉場航程2220分里,起飛滑跑距離1380米,著陸滑跑距離1370米。

結構特點:

F-80是一種單發戰鬥機,他的發動機就安置於緊貼飛行員後面的機身中。進氣口位於機身,緊靠機翼根部前端,尾氣從機身的最後面排出。緊貼機身側面有導流槽,這個導流槽用於防止空氣在進氣口內部分離。早先的原型機沒有這個導流槽,因此進氣口內空氣發生分離,導致發出讓飛行員膽戰心驚的巨大響聲。
從照片中可以明顯看見機身下部有一塊減速板,像P-38一樣,F-80在機翼前緣下表面也有一個“俯衝-恢復”副翼。裂開的機翼後緣用於在低速時提供升力。
F-80量產版的座艙是增壓座艙,並且裝有空調。另外在F-80C中還裝備了彈射座椅。

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特點、改進、發展趨勢等
P-80有A、B、C三種型號。P-80A裝有一 台J33-A-11渦噴發動機,機頭內裝有6挺12.7毫米的機槍,備彈1800發。1947年3月,P-80B開始生產,它採用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提高飛行速度,機翼下安裝了火箭發射器和新型的M3型12.7毫米機槍。1948年3月1日,P-80C首次試飛成功,它也是P-80的最後一種改型機。同年6月,美國決定統一用“F”來代表戰鬥機,於是P-80C改稱F-80C。
另外還有在F-80C基礎上改造成的雙座教練機T-33。
五、 裝備情況及型號演變:(裝備數量、同類型號演變、同類艦舷號表等)
1978年6月,美國決定統一用“F”來代表戰鬥機,於是P-80C改稱F-80C。
到1954年從空軍退出現役為止F-80總共生產了1731架,其中有798架是F-80C。
T-33共有5000架左右,目前仍有大量T-33在美國國內各處基地服役。
六. 作戰使用:(任務、範圍、使用、部署等)
韓戰爆發後被迅速投入朝鮮戰場的機型為F-80C,雖然是作為一種高空攔截機被設計出來的,但是它在韓戰中被當作戰鬥轟炸機使用,首要任務是對地攻擊,主要是在低空利用火箭、炸彈和汽油彈攻擊固定目標。

實戰表現

韓戰前期由於中國和朝鮮一方防空力量不足,F-80C取得了很好的成績。1950年11月8日,由美國空軍中尉拉塞爾.布朗駕駛的 一架F-80C擊落了一架蘇聯製造的米格-15,從而使此次空戰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噴氣機對噴氣機的空戰。雖然如此,F-80C與米格-15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制空權爭奪中表現差強人意,中朝加強防空力量後F-80C損失很大,因此在後來F-80C只是用於對地攻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