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c Soft Parade

Electric Soft Parade

《Electric Soft Parade》是一首所屬於專輯《面對黑暗的沉默》的歌曲。

名稱

Electric Soft Parade

相關信息

Electric Soft Parade 樂隊/藝人: Electric Soft Parade
風格: Britpop(英倫搖滾) Neo-psychedelia(Neo-Psychedelia)
溫和,又見溫和
這世界已經改變,改變還是固守隨便你,世界不會因為你而有一點點變化。這便是固執己見者的微小的悲哀。世界永遠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更改它冰冷的軌道,只有那些逃逸的小流星可以激發人們多少的惆悵和幻想。幻想只是因為自己的無力吧。你看湯姆·懷特(Tom White)青蔥稚嫩的臉和略顯滄桑的眼神,你便明白了催人老的已經不是歲月,而是可畏的後生。湯姆·懷特和亞里克斯·懷特(Alex White)的“電氣溫和遊行”(The Electric Soft Parade)樂隊是英倫新樂隊中的又一個佼佼者。湯姆·懷特今年才剛剛18歲而他在隊中的哥哥亞里克斯·懷特的年齡也僅僅剛剛滿20歲而已。又一班早熟的少年!他們在2002年之前已經以多個隊名發行了4張唱片,而在2002年2月發行的《牆上的洞》(Holes In The Wall)算是“電氣溫和遊行”的處子專輯,然而有過一點聽覺經驗的耳朵,乍聽之下便會發現該專輯的大氣和成熟,不僅僅超越了他們的年齡,比很多組隊多年的樂隊的作品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兄弟的過人天賦充盈在他們的臉上,但是這並非他們得以超越其他人的地方,更重要的一點是樂隊強大的凝聚力和二人間的默契和音樂理念上的共通之處。兩兄弟一直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即使處子專輯受到如潮好評後,仍然未驕傲自大口吐狂言。他們低調的作風和音樂上的自信預示出他們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音樂風格的篤信。
兩兄弟之間的氣氛當然不會如他們的音樂那般嚴謹而封閉。“我爸爸過去吹奏黑管,現在他改彈鋼琴了。” 亞里克斯·懷特是兩兄弟中比較善談的,無形中他正式擔當了樂隊的發言人的角色,“他十分喜歡古典音樂,在他的引導下我們開始聽古典音樂,到後來我們也聽流行樂和搖滾樂中的經典,比如‘披頭士’。”兩兄弟早年的聽覺經歷就這樣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音樂——他們選擇了嚴謹的英倫搖滾樂。
在英國的青春里漫步徜徉太久,兩兄弟沒有像其他的少年一樣沉浸在大麻和網際網路中不省世事,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將青春的血液輸導出來的渠道。音樂無疑是上上之選了。亞里克斯總是微笑著說:“這個過程太自然了,以致於我們也是到後來才發現我們和鄰居家的孩子選擇了不同的方式來度過青春期。因為我們一直在聽音樂來著,所以音樂很自然地侵占了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這一切都要感謝我們的父親,如果他是一個酒鬼的話,那么我們兩兄弟十有八九正在橋下醉酒呢。做音樂總比在冰冷的公園裡喝酒好得多吧,這就是我們最初的想法。我們演奏那些我們自己創作的歌曲,最初有各式各樣的風格,都是一些模仿之作罷了,現在不知道都丟到哪裡去了。我們開始舉辦一些小型派對,找一些夥伴和同學來參加。其實我們的真正目的當然是給自己一個表演的機會。”
他們就這樣沿著溫和的道路走來,無意中奏出了清新可人的音樂,成了別人眼中的又一個傳奇。
面對黑暗的沉默
“電氣溫和遊行”永遠不會成為那些最時髦的樂隊中的一員,儘管他們剛出道不久就獲得了幾項“水星”(Mercury)獎提名。他們只是那樣的孩子:他們愛極了那些默默無聞的獨立樂隊,然後在內心的感召下組建了自己的音樂,儘管小有所成,但是依然天真爛漫;做音樂,不為名,不為利,只因為心中有很多對生命和音樂的愛與敬畏要表達。“電氣溫和遊行”讓人想起那些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風光無限的獨立樂隊,他們無意中一直秉承著那一脈幽幽的薪火。
懷特兄弟太靦腆了,他們是“性手槍”樂隊對面的兄弟組合,向人們透露出另一類英倫少年的風情。他們站在人群中,仿佛鄰家男孩,幾乎沒有人能將他們與觀眾區別開來。樂隊翻唱自“貓王”艾爾維斯的《總在我心》(Always on my Mind)顯得青蔥無比,沒有美國人的紙醉金迷般令人顫抖不止的快感,而多出幾分遠歐雨雲的冰涼和濕潤。這首歌是樂隊專門為取悅於聽眾而演唱的,溫和的他們幾乎讓人們相信他們沒有任何的態度和怨氣。而《面對黑暗的沉默》(Silent To The Dark),則真正綻放出樂隊的少年本色,仿佛要將人們帶到少年聚會去一般,讓滿天滿地的少年式的欣喜彌散開來,且時時閃現出平克·弗洛伊德般的神韻。《最終空虛》(Empty at the End)以貌似愚蠢的流行歡樂開幕,直到忍不住爆發出略帶神經質的吉他音效,才宣告了玩笑的終結,青春的開始。
人們可以找到許多證據來表明“電氣溫和遊行”並非泛泛之輩,但是他們從來不需要這些。又有人稱他們為獨立音樂的新的鼓吹者,但是他們偏偏從不言語。他們只是演唱,演唱,為每一個面對黑暗選擇沉默的少年和城市。
尋找來時的路
懷特兄弟曾組建過一支名為“Feltro Media”的樂隊,並以這個名字發表了三張專輯,算起來“Feltro Media”應當算作“電氣溫和遊行”的前身。“Feltro Media”發行的第三張唱片引起了英國新銳獨立廠牌“db Records”的注意,隨後在2001年年初被該廠牌網羅到旗下。
在BBC電台的訪問中,兄弟兩個透露他們是在10歲左右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音樂才華的。在此之前兩人也曾做足了鋼琴方面的功課。兩人更是聲稱古典方面的訓練培養了他們良好的音樂素養。
儘管音樂上羽翼漸豐,少年懷特兄弟卻有不為人知的煩惱——隊名與美國一支樂隊同名,如果不改名字,樂隊將面臨法律上的糾葛,經過一番爭論後,兩人決定將樂隊改名為“電氣溫和遊行”。天不遂人願,正當樂隊蒸蒸日上之時,卻不得不面對失去隊友的尷尬現實——貝斯手在搖滾樂與學業的兩難選擇間,選擇了後者。兩兄弟寧缺毋濫,在找不到理念相同的新貝斯手的情況下,決定自己兩人獨立完成唱片的錄製工作。
任何情況下,亞里克斯總會考慮可能碰到的最艱難的狀況。他說:“事實的情況是,所有的挫折和爭吵都是狗屎,它們令我們迷失前行的路,令我們犬儒地回憶從前的好時光。而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所應當做的永遠是繼續努力。”
總而言之,樂隊感覺自己的經歷已經足夠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成長得很迅速,很多人和事在生命中匆匆而過,都留下了歷久彌新的印象。我們渴望著能將這些生命的經歷寫進我們的唱片中去,那是永久的紀念。” 亞里克斯說。
2001年4月,《面對黑暗的沉默》正式發行了。成功的喜悅將懷特兄弟兩人心中的不快全部沖洗乾淨了。那些聽過這張唱片的人眾口一辭地認定:樂隊將是英倫樂隊新一波中的領軍人物,其成熟大氣的表現令人激賞。
錄製完《面對黑暗的沉默》以後,由於外界的評論相當好,樂隊馬不停蹄地開始了錄製處子專輯的準備工作。這時候樂隊終於找到了新的貝斯手馬特和新加入的鍵盤手斯蒂文,“電氣溫和遊行”的音樂由此更加豐滿和流暢。
如果說《面對黑暗的沉默》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的話,那么《牆上的洞》則是一張繼往開來的唱片。它的出版使得“電氣溫和遊行”在英倫新生代樂隊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得以正式確定。
兩名音樂才俊最興奮的卻是後來在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節上遇到了原“涅槃”樂隊的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戴夫作為90年代風雲一時的“涅槃”樂隊的一員被兩兄弟認為是一個大人物。或許,他們內心裡也在做著同樣的夢吧——有一天成為一代天驕,影響整個世界的音樂流向。
如今,“電氣溫和遊行”已經開始進入一流的國際音樂節進行演出了。在英國,在歐洲,他們已經是年輕一代新的效仿榜樣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