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T.]

E.T.[E.T.]
E.T.[E.T.]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E.T.》是由好萊塢導演史蒂文·史匹柏所執導的溫馨科幻電影,於1982年6月11日在美國首映,而這一天也成為劇中主角E.T.的官方生日。E.T.是“the Extra-Terrestrial”的縮寫。影片描述一位十歲男孩艾里奧特與外星造訪者E.T.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的故事。這部影片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熱愛,成為婦孺皆知的電影經典。為紀念這部影片上映20周年,環球公司和史匹柏自組的“安培林”娛樂公司重新推出了這部電影的特別版,包括未曾公映的片斷、加入了極富藝術感的電腦特技和杜比音效。

基本信息

電影劇情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艾里奧特,一個充滿著幻想的小男孩,有個老想作弄他的哥哥麥克和一個還不太會講話的小妹妹葛蒂,兄妹三個和不久前離異的母親住在一起。由於工作忙碌加上心情糟糕,母親時常會忽視對孩子們的關愛和溝通。
E.T.,一個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差點被掛著一串鑰匙的男子帶領的一群人抓住,卻幸運地被善良的小艾里奧特Elliott發現,小男孩將朱古力豆放在地上誘引小外星人來到了自己的房間,他瞞著媽媽偷偷收留下了孤獨無助的E.T.,還把它介紹給自己的狗狗哈維、哥哥和妹妹。妹妹拿了盆花送給外星人。之後他們開始猜測小外星人是從何而來,便依次指著美國地圖、地球儀、銀河系地圖給他看,但E.T.只是邊吃著食物邊指著夜空,E.T.擺起了球,突然在桌上的球飛到半空開始高速旋轉,孩子們嚇了一跳,E.T.也被孩子的叫聲嚇到了,球頓時摔落在地。E.T.獨自坐在燈下看起了''ABC”兒童讀物,抬頭看到了妹妹送的衰敗的小花,便用力量使小花開始快速蓬勃生長,長成了一盆茂盛的花。
雖然語言上E.T.和艾里奧特還無法溝通,但是他們的感情卻跨越了一切外在的障礙而聯繫在一起。雖然他們的外型有如此大的差異,但卻都有著一顆善良敏感、渴望著愛和呵護的童心。
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心靈感應,E.T.難過的時候,艾里奧特也會感覺憂鬱,E.T.病了,艾里奧特也會跟著不舒服。孤獨的E.T.和孤獨的艾里奧特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於是他們都不再孤獨。家中的人都出門了E.T.打開冰櫃,喝了一聽聽的啤酒,在學校的小艾里奧特也開始醉了起來。E.T.看到漫畫上寫著“HELP!HELP!",在學校小男孩艾里奧特要開始做青蛙解剖實驗了,他感應到了”救救他“的信號,便打開了罐子放走了青蛙,也拚命的開始奪走同學的罐子,放走青蛙。滿地的青蛙跳來跳去,造成了混亂。另一邊E.T.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對情侶,在學校的艾里奧特也跟他喜歡的女孩上演了電視中的一幕,並最後站在同學背上親吻了女孩。
回家的小妹妹一邊跟著電視學說話,一邊教E.T.說話.小妹妹領著Elliott說E.T.在自己房間,Ellitt發現E.T.還被打扮成女孩子還會說英語了,E.T.不停地喊著”phone“又指著日空說‘’E.T.phonehome''(E.T.打電話回家)。於是孩子們開始尋找材料。Elliott和哥哥在車庫中的談話被那個掛著一串鑰匙的男子竊聽。Elliott拿著找到的大齒輪,卻劃了個小口子喊“Ouch”,只見E.T.手指尖發出紅光,一邊說“Ouch"一邊用手指間點了一下受傷的手指,手指便恢復了原樣。
第二天是萬聖節,孩子們都換了裝,哥哥扮作嬉皮樣式頭上插了把刀,E.T.被蓋上了大白布扮成了鬼充當妹妹,看見哥哥的模樣說著”Ouch",媽媽要過來了,哥哥連忙止住E.T.說“fake”(假的),媽媽過來拍了張照,E.T.被閃光燈照到暈倒了,哥哥和Elliot趕忙拉起他上街,妹妹則騎著車到了山頂。E.T.從鬼服的眼睛洞中看見了各式各樣化裝了的人,看到辦成《星球大戰》尤達的還大喊“home",終於載著E.T.,哥哥和Elliott騎著車到達了山頂與妹妹會合,Elliot便載著E.T.到森林深處,E.T.用意念使腳踏車飛了起來,很快到達目的地開始建通訊器。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另一邊焦急的媽媽發現孩子們都沒回家,急得要開車到墨西哥找分居的爸爸。而Elliott陪著E.T.直到天亮,卻發現E.T.不見了。早上警察詢問Elliot失蹤的原因,焦急中卻發現河邊憔悴的Elliot傻傻地站在了一旁。Elliott問哥哥E.T.在嗎,並拜託哥哥找到E.T.。於是哥哥飛速騎著腳踏車向森林出發,有山腳直接騎上了一個坡,甩掉了跟著他的汽車。哥哥發現了掛在樹枝上的鬼服,看見了摔在河邊膚色變白的E.T.,連忙拿毛巾裹住了他。
回到家後,哥哥麥克對媽媽一定要保密,並給媽媽看了生病的Elliot和E.T.,媽媽看到活的ET喊mom,嚇得趕忙催孩子下樓,在E.T.的嘶鳴中拽走了哭喊的Elliot.但背著妹妹的麥克打開大門看到了穿著太空衣的人,媽媽帶著麥克從別的出口走,卻發現四面八方來了穿太空衣的人,而在遠處恢宏的穿著防護服的人員和警車趕來,Elliot的家也被封鎖了。一邊E.T.和Elliot開始治療,一邊醫護人員詢問Elliot和E.T.的狀況,經過化驗發現E.T.蛋白質與人類不同,二者腦電波同步。不幸的是二者體溫持續下降,生命跡象減弱,血壓下降,但Elliott的情況突然穩定了,二者這生物分離了,而E.T.卻快要死了,同時哥哥也發現妹妹送給E.T.的花在快速衰敗著。最終經過人工呼吸、強心劑、電擊也沒搶救過來,E.T.被裝入了冰袋,那個曾經竊聽小男孩談話、對外星人感興趣的工作人員善意地讓小男孩與E.T.獨處了一會。傷心的小男孩看著E.T.,說著”我什麼都感覺不到“,絕望的承認E.T.死了,這時卻突然發現妹妹送給一體的那盆花又奇蹟的恢復了生機,匆匆忙忙打開了冰袋,發現E.T.的心臟又發出了橘紅色的光芒,E.T.又在不停的叫”E.T.phonehome",小男孩高興的ahha大叫起來,“這表示他們要到了嗎?”男孩問,“是的”ET睜大著眼睛回答說,男孩ah的一聲叫了出來,用衣服擋住了E.T.胸前的光芒,要E.T.安靜,不要亂動,又假裝哭了起來,被工作人員拉走後,發現妹妹送給E.T.的那盆花更茂盛了,興奮大叫著將E.T.活著的訊息給告訴哥哥麥克。另一邊年幼的妹妹把哥哥寫的信給了媽媽。
Elliot跑過透明管道跑上運送E.T.的車,與哥哥聯手開走了車,衝過圍觀的人群,哥哥跟人群中的同學說:“騎著車!到山頂的廣場去!”,朋友們帶著車和他們在遊樂場會合,孩子們騎著車載著E.T.向山頂出發了,汽車在孩子後面瘋狂猛追,孩子們分頭行動,但會合後發現了等待著他們的長槍,這時Elliot與E.T.又一次有了感應,E.T.也又用了意念讓孩子們的車都飛向了天空,Elliott找到了通訊器,在森林的一片黑暗中,順著光亮也意識到飛船著落了。E.T.跟大家告別,對妹妹說了妹妹教過他的話”begood“(乖乖的),對哥哥說了謝謝,Elliott緩慢走到E.T.面前,ET:"come"(跟我走),Elliott:“stay"(別走),"Ouch”ET在面前比劃,Elliott也在面前比劃,之後他們久久的擁抱著。媽媽和那個對外星人好奇的男子也目睹了這一切。
終於E.T.抱起了妹妹送給他的一盆花,茂盛的花和他的身影走上斜梯,消失在一片光芒中,飛船緩慢上空,突然飛船在高空停滯一下,化作更亮的光點,忽的飛速向宇宙飛去,只遺下劃破天際的彩虹,映襯著暗藍色的天空。地上的人表情各異,複雜、痛苦、傷心、欣慰、驚異、震撼。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Elliott 亨利·托馬斯Henry Thomas 狄菲菲 ----
Gertie 德魯·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 ---- ----
Michael(as Robert Macnaughton) 羅伯特·麥克納夫頓Robert MacNaughton 金峰 ----
Keys 彼德·考約特Peter Coyote ---- ----
Pretty Young Girl 埃麗卡·埃倫尼克Erika Eleniak 詹佳 ----
Tyler(as Tom Howell) C·托馬斯·豪威爾/C. Thomas Howell ---- ----
Greg K.C. Martel ---- ----
Steve Sean Frye ---- ----
Schoolboy(as David O'Dell) David M. O'Dell ---- ----
Science Teacher Richard Swingler 胡平智 ----
Policeman Frank Toth ---- ----
Ultrasound Man Robert Barton ---- ----
Van Man Michael Darrell ---- ----
Medic David Berkson;Susan Cameron;David Carlberg;Will Fowler Jr.;Barbara Hartnett;Milt Kogan;Alexander Lampone;Diane Lampone;Rhoda Makoff;Robert Murphy;Richard Pesavento;Tom Sherry;Mary Stein ---- ----
Government Agent(uncredited) Ted Grossman ---- ----
Nurse(uncredited) 安妮·洛克哈特Anne Lockhart ---- ----
E.T.(uncredited) ---- 帕特·威爾斯Pat Welsh,劉風(國語) ----
Mary 迪·沃倫斯-斯通Dee Wallace-Stone ---- ----

職員表

▪製作人: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Kennedy;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Ray
▪副導演(助理):丹尼爾·阿提亞斯DanielAttias;KatyEmde;JohnFlynn;GlennRandallJr.;JerramA.Swartz
▪編劇: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
▪攝影:AllenDaviau
▪配樂: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剪輯:CarolLittleton
▪選角導演:JaneFeinberg;MikeFenton;MarciLiroff
▪藝術指導:JamesD.Bissell
▪視覺特效:BillGeorge;丹尼斯·穆倫DennisMuren
▪布景師:JackieCarr
國內譯製: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主配音
艾略奧特——狄菲菲
母親瑪麗——王建新
哥哥麥可——金峰
解剖課老師——胡平智
妹妹格蒂——詹佳
配音演員
劉風、曾丹、徐剛、程玉珠、童自榮、嚴崇德等
譯製職員
翻譯:趙國華
導演:嚴崇德
錄音:俞嘉年
剪輯:陳小魚

角色介紹

E.T.:因為飛船失事而不得不滯留地球的外星人,因為不能回家慢慢變得虛弱。
亨利·托馬斯:發現了E.T.的小男孩,和朋友們一起幫助E.T.回家。

電影評價

史匹柏真的是個很有童真的人,這樣一出外星題材電影裡處處顯露人性善良的一面,雖然天真,卻溫情滿滿。科幻片最容易過時,但正因為史匹柏對科幻場面使用的極度克制,才讓影片在三十幾年後的現在仍維持上佳觀感。特效控肯定會挑骨頭,不過恢弘的配樂和HenryThomas淳樸自然的演技絕對值得加到滿分。
腳踏車飛起來那段已經成為經典中的經典,但ET被小德魯打扮成女孩子也是亮點。必須說DrewBarrymore真是一點都沒變呢,小時候就一副機靈樣,天生美人。而ET雖然醜中帶萌,我也只能說實在太像星戰的尤達大師啦,造型師偷懶喔!

影片段預告絮

幕後花絮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在試鏡的時候,亨利·托馬斯為了表示悲傷之情,他想著那天自己死去的狗。導演斯皮爾博格看著哭了起來,當即拍板定下了他。
哈里森·福特扮演學校的校長,他唯一一次被導演喊停,是斯皮爾博格認為他的出場過於引人注目了。福特的妻子梅麗莎·瑪絲森是該片的編劇。
外星人的臉是按照詩人卡爾·桑德博格、艾爾伯特·愛因斯坦和一隻哈巴狗設計而來的。
為了近一步接近艾略特和外星人,斯皮爾博格在影片中拍攝的大部分電影都採取一個孩子的視線高度。
斯皮爾博格是按照時間順序拍攝影片,目的在於調動演員的情緒(主要是孩子們),當結尾外星人離開的時候,最後一幕所有動情的反映都是真實可信的。
電影在美國發行放映時,為了打擊盜版,錄像帶是用綠色塑膠製成的。
外星人在籃子裡艾略特騎著車飛躍月亮,已經成為Amblin娛樂公司的商標圖像。
麥可·傑克遜錄製了主題曲"SomeoneInTheDark"(夜空中的你),但從沒有使用,只能在外星人太空故事紀念專輯中聽到,故事由邁克·傑克遜講述。這張專輯裡面包括一張唱片、還有一本書和一張外星人和傑克遜的海報。與此同時,傑克遜的另一張專輯即將發行,唱片公司不想讓這兩張專輯相互競爭,於是推遲了外星人專輯的發行日期。另一張專輯的名字是"Thriller"(顫慄)。
在1982年,斯皮爾博格同時拍攝外星人和吵鬧鬼(Poltergeist)兩部影片。外星人代表了遙遠的美夢,而吵鬧鬼則象徵了遙遠的噩夢。
除了艾略特的媽媽,直到電影過半,才開始出現了成人的臉。
一直入選在娛樂周刊評選的最偉大的20部電影行列中。
好萊塢著名女演員德魯·巴里莫爾當時年僅6歲,出演該片,因為天真的尖叫給觀眾很深的印象。
2002年,環球公司和史匹柏聯合推出了這部電影20周年重映版,其中包括一些未公映的片段、適當的加入了電腦特技和杜比音效。
由於《E.T.》的成功和廣泛的影響力,E.T.一詞已成為“外星人”的標準辭彙。
雅達利以天價徵得為本片製作同名遊戲的權利,結果成為北美遊戲史上最著名的失敗。
導演史匹柏原來並沒有給影片取“E.T.”這個名字,而是叫“巴剋星球”,其中“巴克”是他此前執導的影片《第三類接觸》中一個外星人的名字。
史匹柏和本片的編劇梅麗莎.麥絲遜一開始是把劇本交給了哥倫比亞公司而非環球公司,但是哥倫比亞公司的審查人員居然認為該片的商業性不足,把史匹柏給“拒”了!
《E.T.外星人》是1982年6月11日首映的,此後它一直占據著電影票房收入總冠軍的寶座,直到1993年6月11日,也就是11年後,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上映,才把《E.T.外星人》的紀錄打破了。
在即將上映的特別版中,孩子們騎著腳踏車飛上天空的鏡頭是重新拍過的。由於原片中,這些鏡頭都是用人偶和腳踏車模型拍攝的,現在看來已經有些不真實了,所以史匹柏特意找來一群跟當年的小演員很像的孩子來補拍這些段落。當然,孩子們的臉是看不到的,補拍的只是類似剪影的地方。
在當年的《綜藝》(Variety)雜誌中,影評人是這樣評價本片的:“它是迪士尼沒有拍出的最好的迪士尼電影。”
哈里森.福特曾在影片中客串過艾里奧特所在學校校長的角色,但是在影片公映之前,這個段落被刪去了,這個大明星是白費功夫了,就像《春光乍泄》里的關淑怡一樣“人間蒸發”了。而且,跟傳言中的相反,這個鏡頭在新的特別版中仍然沒有出現!
與哈里森.福特同樣命苦的還有本片的編劇梅麗莎.麥絲遜女士!當時,麥絲遜是福特的女朋友(後來結婚又離異),也曾在片中客串了學校護士的角色,結果是被刪掉了,而且20年後重映無望!
在紀念特別版中,做了如下一些改動:首先,那些警察手拿武器的鏡頭被換成了手拿步話機。在1982年影片上映之前,許多人———包括史匹柏的教女和小童星德魯.巴里摩爾———都勸史匹柏去掉那些警察持槍的鏡頭,但導演沒有答應,後來他感到非常後悔,這回終於了卻了心愿。其二,艾里奧特媽媽(狄.華萊士.斯通飾演)的台詞“你可不要成為恐怖分子啊!”被改成了“你可不要成為嬉皮士啊!”。其三,原來刪去的艾里奧特和外星人在澡盆中的鏡頭被恢復了。其四,電腦CGI技術已經將外星人的臉部動作和腳踏車上天的鏡頭修飾得更完美了。更有意思的是,原來網上盛傳片中艾里奧特說“小雞雞會喘氣”的段落可能被刪,但實際上這句幽默頑皮的台詞保留著。
在《E.T.》這個簡單的名字被確定之前,它曾經有許多備用的名稱,如《成長》、《放學後》、《著陸》、《從前有顆星》、《E.T.與我》、《外星球來客》、《一個男孩的生活》等等。
1982年,本片在法國坎城電影節上首映,影片結束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許多人都熱淚盈眶。1982年6月,史匹柏親自在白宮為里根總統和夫人專場放映。後來,他又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搞了專場放映.
“城市牛仔明星”德伯拉.溫格曾經為影片中的外星人配過音,據說外星人很有名的台詞“打個電話回家喔”就是他想出來的———不過他否認了。
說起來非常有趣的是,編劇梅麗莎.麥絲遜最欣賞的影片段落,就是艾里奧特向外星人解釋什麼是玩具、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汽車那一部分,可這些恰恰是小演員亨利.湯瑪斯即興演出的!
在開拍前史匹柏挑出了300個備用的小演員,結果卻是在拍片現場瞧中了亨利.湯瑪斯。
影片在拍攝階段保密水平非常之高,以至在上映前史匹柏還不承認“E.T.”是外星人的意思。據說甚至他自己進入片場,胸前掛的名牌都是寫著“威利”而非史蒂芬.史匹柏的大名。
本片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9項提名,最終得到4項,遺憾的是史匹柏沒有獲最佳導演獎。
電影中充滿了史匹柏本人的自傳性段落,包括那個外星人用指頭神奇地一點的動作——它來自史匹柏用手指敲額頭的習慣。
據說,在影片上映後不久,史匹柏的日薪達50萬美元之高。當時,他很聰明地要求在契約中寫明,他擁有影片相關產品的決策權,也就是說同意不同意一件產品的推出就看他一句話了。後來有一首叫《我跟外星人做了愛》的歌曲,就生生被史匹柏給否決了。
在一本新出版的關於E.T.的書里,外星人的物理信息被公布了:他有48英寸高,伸長脖子的時候則是56英寸。
影片中出現了《星球大戰》里的哲學家Yoda,這是要給電影人喬治.盧卡斯一個驚喜。盧卡斯一直是史匹柏的好友。
雖然“E.T.迷”們的請求一直沒斷,但史匹柏始終不同意為影片拍攝續集。

穿幫鏡頭

連續性:格蒂手中的漢堡包的大小不斷變化,與她吃的時候的變化不一致,有的時候還突然消失。
事實錯誤:當艾略特睡覺時去外面看外星人,月亮正好在他的後面,幾個小時過去了,他醒來的時候,可以看到月亮還在相同的位置。
連續性:當外星人登上飛船的時候,艾略特的媽媽出來了兩次,並且艾略特抱著(沒有抱著)戴了項圈的狗。
發現錯誤:當艾略特說"Nobodygooutthere"時,其中一個男孩嘴唇運動與他的台詞一致。
連續性:在追逐中男孩們轉進去的街道,還有一個男孩說"我們創造了它",與之前他們改變的那條街道不是同一條。本來是有房子,但這裡只有樹和車。
連續性:追逐中,艾略特穿過新房子時撞倒了,但在幾乎不可能的短時間內,一切又恢復到完整如初的狀態。
事實錯誤:幾乎所有出現在電影中,北半球的的月亮的形狀和相位,都是錯誤的。
發現錯誤:(在20周年版本中)政府部門和警察把他們的手槍換成了無線電話機,但無法解釋的是,他們還是伸出了扣動扳機的手指。
連續性:當孩子們在廚房餐桌旁玩耍的時候,香菸和菸灰缸消失了。

幕後製作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本片是罕見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學幻想片。敘事技巧單純,處理毫不炫耀,特效不落痕跡,其實處處暗藏著功力,如它對人物刻畫採用的虛實對比,兒童或ET視角的採用,使人在潛意識中返回童年。大量逆光創造了神秘色彩,也增加了影片的象徵意義。影片還帶著淡淡的詼諧,全然沒有成年人居高臨下創作兒童故事的說教味。該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原本以為要讓觀眾掉眼淚的地方卻沒有煽情(如ET死去及復活),而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卻能讓你的淚水衝破感情的閘門(如腳踏車脫離大地的一剎那)。這是一部傳世的童話,而傳世的童話必定具有超越其目標年齡層的深邃。經典台詞“給家裡打電話”(ET,phonehome)濃縮了對被拋棄的恐懼及溝通的重要。
在父母離婚後,14歲的斯蒂文·史匹柏開始想像有一個外星人在陪伴自己,在他眼中,外星人是親人般的朋友,憑藉這種想像,他年幼而脆弱的心靈得到了些許撫慰。1978年,史匹柏宣稱將拍攝一部名為“GrowingUp”的自傳電影,而且拍攝周期僅需28天,雖然該片的拍攝計畫因《一九四一》的拍攝延期而被擱置,但史匹柏始終沒有放棄這一想法。史匹柏還考慮構思出《第三類接觸》的後續之作,並開始與約翰·塞爾斯聯手籌拍一部名為“夜空”(NightSkies)的黑色題材電影,影片將講述邪惡的外星人恐嚇一個家庭的故事。
赴突尼西亞拍攝《奪寶奇兵》期間,史匹柏感到很無聊,於是有關童年的回憶再次占據了他的腦海。史匹柏將《夜空》的想法告訴給編劇梅麗莎·馬西森,又構思出一些次要情節,如巴迪是唯一一個友好的外星人,他和一個孤僻的孩子成了朋友,其中巴迪最終被遺棄在地球的情景激發了《外星人》的創作靈感。馬西森耗時8周完成了名為“E.T.andMe”的劇本初稿,史匹柏大加讚賞,可待劇本第三稿完成之後,與史匹柏會面的哥倫比亞公司卻認為本片不過是低幼的迪斯尼電影,不願投資拍攝。史匹柏隨即找到了MCA(美國唱片公司)總裁西德·謝恩伯格,並與環球影業簽約投拍。
為了物色出演本片的兒童演員,史匹柏面試了300多名孩子,因為之前在《第三類接觸》中與5歲小男孩卡里·加菲合作過,所以史匹柏信心十足,他認為兒童演員比青年演員更好相處。羅伯特·菲斯克(RobertFisk)推薦當時年僅10歲的小演員亨利·托馬斯扮演艾里奧特,不過在常規測試中,托馬斯表現欠佳,在隨後的即興表演環節中,托馬斯想起了剛剛死去的愛犬,於是潸然淚下,主創人員被他的真情實感打動了,隨即敲定由他來扮演艾里奧特。為得到麥可的角色,羅伯特·麥克納夫頓曾先後試鏡8次。扮演格蒂的德魯·巴里摩爾用自己組建朋克搖滾樂隊的故事贏得了史匹柏的青睞。
在片中為E.T.配音的帕特·威爾斯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婦人,每天兩包香菸造就了她的獨特嗓音,是本片音效師本·貝爾特發現了她,威爾斯共錄音9個半小時,報酬僅為380美元。為打造出E.T.豐富多變的音效,伯特又另外錄製了16種聲音,其中包括他妻子的鼾聲、一位南加州大學教授的飽嗝聲以及馬、浣熊和海獺的叫聲。
在片中救治E.T.的醫生全由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生扮演,史匹柏之所以決定招募真正的醫務工作者,是因為他認為演員不可能自然流利的說出高難度的醫學術語。
造型設計師埃德·沃羅克斯(EdVerreaux)曾耗資70萬美元製作出一個E.T.原型,但史匹柏認為毫無價值,於是請來曾為《第三類接觸》設計外星人的卡洛·蘭鮑迪(CarloRambaldi)操刀設計。外星人獨特的脖頸源於蘭鮑迪的畫作《WomenofDelta》,其面部的設計則借鑑了卡爾·桑德伯格(CarlSandburg)、愛因斯坦和海明威的面孔。本片製作人凱薩琳·甘迺迪認為雙眼的效果至關重要,因此她特地前往朱爾斯·斯坦眼科學會(JulesSteinEyeInstitute)研究人眼和玻璃眼球,並雇用學會的工作人員製作出E.T.的雙眼。劇組共製作出四隻E.T.頭顱,其中一隻用於組成機器外星人,其餘的則負責完成面部表情。另外,劇組還找來兩個侏儒和一個無腿少年輪流穿著E.T.服裝進行表演。最終出現在影片中的E.T.耗時3個月才製作完成,總耗資高達150萬美元。
馬斯食品公司(MarsIncorporated)發現E.T.非常醜陋,認為如此形象注定會嚇壞兒童觀眾,於是不允許該公司產品M&M出現在片中,而嗅覺靈敏的好時食品公司(TheHersheyCompany)則抓住商機,讓E.T.在片中大嚼該公司的里斯糖果,影片上映之後,里斯糖果的銷量驟增3倍。本片於1981年9月開拍,為防止劇情外泄,影片在拍攝期間採用了“ABoy'sLife”(一個男孩的生活)的化名。劇組要求演員必須關上房門才能閱讀劇本,而且出現在片場的所有人都務必佩戴身份卡。為激發出演員們真實可信的情感表現,史匹柏按照劇本故事的時間順序拍攝本片,而且第一次放棄使用情節串連圖板。當片中麥可第一次遇到E.T.時,E.T.的相貌也讓扮演麥可的羅伯特·麥克納夫頓著實嚇了一跳,以致他不由自主的向後躲閃並撞倒了身後的架子。按照時間順序拍攝還讓小演員們同E.T.建立起深厚感情,所以醫院中的場景格外感人。

製作與發行

製作公司
環球影業[美國]
安培林娛樂[美國](uncredited)

發行公司
環球影業[美國](1982)(USA)(theatrical)/(1985)(USA)(theatrical)(re-release)
環球影業(UIP)(1982)(UK)(theatrical)
UnitedInternationalPictures(UIP)[阿根廷](2002)(Argentina)(theatrical)(re-release)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2002)(Argentina)(DVD)/(Argentina)(video)/(2002)(Argentina)(VHS)(re-edited)
UnitedInternationalPictures(UIP)GmbH[德國](1982)(WestGermany)(theatrical)/(2002)(Germany)(theatrical)(re-release)
UnitedInternationalPictures(UIP)[義大利](2002)(Italy)(theatrical)(re-release)
UnitedInternationalPictures(UIP)[荷蘭](2002)(Netherlands)(theatrical)(re-release)
CICVídeo[巴西](Brazil)(VHS)
CBSTelevision[美國](1991)(USA)(TV)(broadcastpremiere)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美國](USA)(DVD)/(USA)(laserdisc)/(USA)(VHS)
ColumbiaTriStar[美國](video)
EastWest[俄羅斯](Russia)
MCA環球家庭娛樂[美國](USA)(VHS)/(USA)(laserdisc)
MCA/UniversalPictures[美國]
Prem'erVideoFil'm[俄羅斯](Russia)(VHS)
UniversalHomeVideo[巴西](Brazil)(DVD)/(Brazil)(VHS)
UniversalPicturesBenelux[荷蘭](2002)(Netherlands)(DVD)(remastered)/(2007)(Netherlands)(DVD)(specialedition)/(2003)(Netherlands)(DVD)/(2002)(Netherlands)(VHS)

特技製作公司
工業光魔公司[美國](specialvisualeffectsproducedat)
上映日期
法國France1982年5月26日......(CannesFilmFestival)
美國USA1982年6月11日
義大利Italy1982年8月......(VeniceFilmFestival)
澳大利亞Australia1982年11月26日
法國France1982年12月1日
荷蘭Netherlands1982年12月2日
西班牙Spain1982年12月6日......(re-release)
義大利Italy1982年12月7日
西德WestGermany1982年12月9日
冰島Iceland1982年12月9日
英國UK1982年12月9日
墨西哥Mexico1982年12月9日
瑞典Sweden1982年12月10日
葡萄牙Portugal1982年12月17日
芬蘭Finland1982年12月17日

音樂原聲

PeopleWhoDied
ComposedandPerformedbyJimCarroll
CourtesyofEarlMcGrathMusic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Awards第55屆(1983)
獲獎
奧斯卡獎-最佳音響RobertKnudson,RobertGlass,DonDigirolamo,GeneS.Cantamessa
奧斯卡獎-最佳音效剪輯CharlesL.Campbell,本·貝爾特BenBurtt
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CarloRambaldi,丹尼斯·穆倫DennisMuren,KennethSmith
奧斯卡獎-最佳配樂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Kennedy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
奧斯卡獎-最佳攝影AllenDaviau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CarolLittleton
美國金球獎GoldenGlobes,USA第40屆(1983)
獲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提名
電影類-最佳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電影類-最佳編劇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
電影類-最佳男新人亨利·托馬斯HenryThomas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Awards第36屆(1983)
獲獎
電影獎-最佳配音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提名
電影獎-最佳影片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Kennedy
電影獎-最佳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電影獎-最佳劇本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
電影獎-最佳攝影AllenDaviau
電影獎-最佳製作設計/藝術指導JamesD.Bissell
電影獎-最佳音效CharlesL.Campbell,GeneS.Cantamessa,RobertKnudson,RobertGlass,DonDigirolamo
電影獎-最佳電影剪輯CarolLittleton
電影獎-最佳特殊視覺效果丹尼斯·穆倫DennisMuren,CarloRambaldi
電影獎-最傑出新人主演德魯·巴里摩爾DrewBarrymore
電影獎-最傑出新人主演亨利·托馬斯HenryThomas
電影獎-最佳化妝師RobertSidell
日本電影學院獎AwardsoftheJapaneseAcademy第6屆(1983)
獲獎
最佳外語片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法國愷撒獎CésarAwards,France第8屆(1983)
提名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土星獎SaturnAward第29屆(2003)
獲獎
土星獎-最佳經典影片DVDFortheUltimateGiftSet.
土星獎SaturnAward第10屆(1983)
獲獎
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
土星獎-最佳編劇梅麗莎·馬西森MelissaMathison
土星獎-最佳特效CarloRambaldi,丹尼斯·穆倫DennisMuren
土星獎-最佳配樂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土星獎-最佳海報設計JohnAlvin
提名
土星獎-最佳男主角亨利·托馬斯HenryThomas
土星獎-最佳女配角迪·沃倫斯-斯通DeeWallace-Stone
土星獎-最佳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