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bo

Columbo

《Columbo》是一個有名的經典美國電視電影,由彼得·福克(Peter Falk)主演。自1968年2月20日~2003年1月30日期間,包括2集試播片、本章以及之後陸續推出的特別篇,共69集。

基本信息

簡介

columbocolumbo

本片敘述一名總是穿著一件皺巴巴的棕色風衣,頂著一頭亂髮,嘴裡叼雪茄,開著一輛老爺車的洛杉磯重案組的刑警主角法蘭克·哥倫坡(Frank Columbo)。看似不修邊幅的他,總是以敏銳的推理能力偵破各種案件,並讓犯人無從抵賴。

香港曾由麗的RTV電台於1971年開始先後以哥倫布督察哥倫布探長哥倫布探案等譯名播出。

台灣也於70年代在中視電台播出過。

其他非正式的譯名都包括神探科倫坡神探哥倫坡刑事科倫坡等。

播放

該劇的類型是電視電影(而非電視連續劇),每集約70-100分鐘(不含廣告),由環球影業製作,於1968至1978年在美國NBC國家廣播公司電視台的NBC神秘之夜節目中與《麥高探長》 、《麥美倫探長》等警匪片循環輪流播出。本片曾隨著1977年NBC神秘之夜節目的結束,於第7季停播。然後從第8季,1989年開始改由ABC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接手在ABC神秘之夜中循環輪流播出至第9季。1990年8月ABC神秘之夜節目的結束後,本片開始不定期播放,而這期間的特別篇通常歸類到第10季。由於循環輪流播出的關係,本片通常每個月只播放一集,因此30多年也只拍了69集。不過,也正因為拍了69集,本片通常被歸類到電視劇中。

特色

本片一大特點是每集中客串演出犯人角色的全為名演員與名人。另一特點是劇情採用固定的倒敘推理形式;先描述犯人作案的情形,而後描寫可倫坡從與嫌疑犯的交談及證據中確定其嫌疑,逼得犯人不得不自白。犯人原以為天衣無縫的殺人計畫,都逃不過他的銳眼。他的一句名言是:『世上沒有完美犯罪

本片特別之處就是使用較少見的倒敘推理形態,著重如何抓住犯人,而不是常見的查證誰是兇手,犯罪手法或動機。這種劇情鋪陳手法,與三谷幸喜編劇的日劇《古畑任三郎》相似。

人物形象與創建過程

該故事和人物由William Link 和Richard Levinson創建,但他們只負責過2集完整的劇本和5集故事的構思,並由第二季後完全退出了創作。69集的劇本構思幾乎都是由不同的推理小說家和編劇寫成的。同時本片每集的導演和配樂也不相同,是個標準的電視電影。為保持水準,主角彼得·福克常充當製作人的身份,另外電台也常請William Link 和Richard Levinson充當製作人

名偵探柯南偵探圖鑑第七位名偵探柯南偵探圖鑑第七位

第一代

早在1960年,NBC國家廣播公司電視台的周日晚間劇場“The Chevy Mystery Show”中,可倫坡這個人物首次出現在“Enough Rope”這集中,由Bert Freed飾演。“Enough Rope”是由Link 和Levinson 從自己的短篇故事“May I Come In”改編而成。而在原故事中,可倫坡這個人物並未出現。該集播出後,2位作者對此成果並不滿意,但他們發現這個故事可以改編成一個舞台劇。

第二代

接著在1961年,“Enough Rope”被改編成舞台劇“Prescription: Murder”,由得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Thomas Mitchell飾演可倫坡。該主角在舞台劇的巡迴演出時癌症身亡。。

第三代

最初,作者想讓Bing Crosby或是Lee J. Cobb飾演該角色,但是Lee J. Cobb當時檔期衝突,Bing Crosby則又拒絕出演哥倫博。於是找來了比作者想像中年輕許多的彼得·福克。

1968年2月20日,彼得·福克在試播片“Prescription: Murder”中初次飾演可倫坡,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因此NBC提出第二集試播片的計畫,看該片是否有可能成為固定劇集。最初作者和主演都因各種原因對24集60分鐘電視劇沒興趣,並不打算接下這個包袱。所以電視台讓步,提議拍6集90分鐘的電影並與其它的警匪片循環輪流播出一年。

隨著第二集試播片“Ransom For a Dead Man”的成功,1971年9月15號《神探科倫坡》正式開始在NBC神秘之夜節目中與其它警匪片循環輪流播出,後來更是成為NBC神秘之夜的壓軸戲。第一季約花了5個月的時間製作,並由最初的6集增至7集。

之後

經彼得·福克打響了哥倫坡這個人物後,眾多的同人小說,電影,電視劇,以及連環畫也相繼的出現。

舞台劇也多次的演出,2010年“Prescription: Murder”在倫敦巡迴演出,由Dirk Benedict飾縯哥倫坡。

人物檔案

名字

出示的警察證顯示他的全名為Frank Columbo出示的警察證顯示他的全名為Frank Columbo

整個系列中,主角Columbo都被稱呼為Columbo、Lieutenant(警督)或是Lieutenant Columbo。可倫坡在“Dawn's Early Light”這集中說只有他太太才能叫他全名。

但是在多個案件中在他出示的警察證顯示他的全名為法蘭克·可倫坡(Frank Columbo)。

同時不少國家版本的DVD或電視台都有用過以印刷體寫出Frank Columbo的警察證做為宣傳。

國外的《瑣事百科全書》(The Trivia Encyclopedia)的作者當年為了能保護自己的創作(作者認為若別人抄襲他的著作的話,會把錯誤資料也抄了),所以在書中故意錯說可倫坡的全名是“Philip Columbo”。

荷蘭版的DVD封面多以可倫坡的警察證為背景荷蘭版的DVD封面多以可倫坡的警察證為背景

職業

美國洛杉磯警察局(LAPD)的兇殺科刑警,階級為警督。

從試播片開始到2003年為止,整整35年,主角可倫坡的警銜階級都保持為Lieutenant。由於美國警察沒有全國統一的警銜,單洛杉磯警察局而言,Lieutenant指的是警督。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警部補英譯為Lieutenant。但因為警部“補”的發音問題,日語版稱可倫坡為「科倫坡警部」,同時片名則被譯成「刑事科倫坡」(日語:刑事コロンボ,刑事指的是美國的警監、日本的警部)

特徵

見血頭暈、不帶槍、一頭亂髮、叼著雪茄、穿著一件棕色風衣、開著最喜歡的老爺車到案發現場;擁有極為卓越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及超強記憶力。解決事件時,幾乎都是與嫌疑犯1對1的質問。

標誌的棕色風衣幾乎不離身,他太太曾送他一件新風衣,但因為“不習慣”的關係還是換回來了。

曾幾次試圖戒菸但就是戒不了,只抽雪茄,但並無特定品牌。

義眼

雖然彼得·福克的右眼在他3歲時因惡性腫瘤而被切除,但是劇中可倫坡的人物設定是否如此卻一直無法得知。

直到1997年,第66集,25周年的紀念篇“A Trace of Murder”中, 主角可倫坡自己暗示到自己只有一隻眼睛。

寵物

在第二季第一集,收養了只在拘留所的找到的臘腸犬。可倫坡曾試圖給它取個名字,可就是想不出一個好名字來,最後這隻狗就被直接稱為“Dog”(狗)了。

辦案方式

1、可倫坡在破案過程中,時不時會說出一些虛無縹緲的話,其目的主要是分散嫌疑犯及其關係人的警戒心,來套出一些破綻。 常說的都包括: "Just one more thing..."(還有件事)、 "One more question..."(還有個問題)、 " My wife..."(我太太)、"There's something that bothers me"(有件事困擾著我)。

2、有時還會布局、用假證物讓犯人上鉤。

3、Columbo不帶槍,而且沒有信心通過連射擊測試,甚至叫同事替他代考,因為他說他從來不能打中目標。

老爺車

他的老爺車他的老爺車

Columbo的開的是1959年產的標緻403敞篷車(附帶了個無線電), 而不是洛杉磯警察局(LAPD)的警車辦案。雖然他有蝸牛警示燈,但他從來沒用過。事實上,1959年產的標緻403一共只有504輛,而劇中更稱全美只有3輛稀有車種。

最終篇

早在2007年,彼得·福克選中劇本Hear No Evil(後來改名為Columbo's Last Case),並同意把該劇本當成該系列的第70集,40周年紀念完結篇。雖然該劇本有個非常妙的逆轉(twist)結局,然而之前一直播放可倫坡系列的ABC美國廣播公司卻認為80歲高齡的彼得·福克若擔任主演會沒有收視,因此並沒有購買該集。為此,NBC環球重新推出了可倫坡的DVD集做為宣傳,並希望該最終篇可以被其它國家的電視台買下。同年底,主角Peter Falk因為牙科手術而患上茲海默病,該計畫因而暫停。

演員彼得·福克在2009年時已經記不得Columbo這個角色,他於2011年6月23日去世,享年83歲。至此該計畫徹底告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