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設計

CIS設計

CIS設計結合較多經典CIS案例以及最新成功案例,集中闡述了CIS發展歷程和相關基礎理論,可較快地幫助讀者獲得對CIS這一實踐性學科的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本書充分考慮到CIS設計的實踐特徵,通過案例賞析和課程實訓等篇章內容,總結概括了現今CIS設計的發展情況與前沿趨勢,並嘗試提出了多元化傳播環境下的動態ClS創新模式。

基本信息

目錄

第1章 ClS概述
第一節 CIS的定義
第二節 CIS的功能
第三節 CIS的構成要素
第四節 CIS的歷史與發展
第2章 視覺識別系統
第一節 Vl的基礎要素系統
第二節 Vl的套用系統
第三節 Vl手冊概覽
第3章 ClS的導入
第一節 CIS導入的時機
第二節 CIS導入的流程
第三節 CIS規範手冊的制定
第4章 現象與趨勢
第一節 CIS的新趨勢
第二節 CIS新模式探討
第5章 ClS案例賞析與實訓
第一節 CIS案例賞析
第二節 CIS實訓案例
參考文獻

序言

CIS是發端於二十世紀中期的商業利器,在企業的行銷傳播過程中起到標識自身和強化形象的重要作用。
企業行銷傳播有著明確的目的指向,而CIS作為企業自身形象的基礎識別系統,構建了其所有行銷傳播活動的目標平台,其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標誌和維繫消費者與企業關係的品牌。相較於具體產品而言,品牌是典型的“軟實力”,企業的一舉一動,和消費者的一顰一笑,都會展現出品牌的實質內涵和精神性魅力價值。
新世紀以來,社會和商業行銷傳播環境呈現出多元動態的全球化特徵,網際網路以及手機等新媒體形態獲得快速發展,傳統媒體開始面臨格局重組。商業環境和媒體平台的變化使得企業進行內外傳播時需要根據媒體傳播效益的權重來重新計畫考量並作出選擇。本世紀初以來眾多企業相繼更新或重塑形象,以適應磅礴而來的立體化多媒體資訊時代。媒體的立體化多維跨度特徵影響到很多企業不再以相對固定的標誌為形象核心,而是更寬泛的實施符碼式傳播,在保證形象傳達的基礎上給予設計者和傳播者更大更靈活的發揮空間。傳統CIS模式也相應在標誌(核心識別元素)、視覺識別系統以及整體傳播等方面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思路。
本書主要分五個部分來講述CIS的基礎概念、導入流程及新的發展趨勢等內容。第一章結合實際案例,講述CIS的定義,功能,構成要素及歷史淵源等內容;第二章講述視覺識別系統,包括基本要素系統、套用系統等;第三章講述導入CIS的時機、流程以及制定CIS手冊的流程與規範;第四章通過典型的CIS案例,分析講述CIS最新的動態和趨勢,並提出新的CIS模式初步構想;第五章是優秀案例賞析和部分學生實訓作品分享。全書涉及較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案例,以求能儘可能客觀的勾勒出CIS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商業套用學科的整體面貌。
在本書編撰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鼓勵和支持,在此要特別感謝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感謝設計學院創造的良好環境以及劉境奇教授、沈卓婭教授、符遠教授、王汀教授等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與寶貴建議,同時也要對參與前期版式編排的劉志峰同學,廣東輕院設計學院廣告03級、05級和06級的部分同學表示謝意。
本書引用了一些來自國內外設計師或設計公司的案例圖片,因為時間倉促未能與創作者取得聯繫並確認,在此表示歉意並衷心感謝。另由於編著者學識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在此敬請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書摘(片段)

CIS設計與傳播的背景
20世紀末至今,由於網際網路這一新興媒體形態的出現,以及移動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相對集中的媒體格局出現分散重組的趨勢,藉助網際網路跨時空聚合的特點,媒體與客群的關係呈現出個體參與傳播、連鎖鏈式傳播等有機分散集中的特徵。這種特徵的媒體環境對CIS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如能巧妙利用網際網路與傳統媒體的集成優勢,通過適合媒體性質的形象傳播方案,可以用相對較少的推廣成本獲得較好的形象傳達,其中最為常用的網路行銷手法是病毒性行銷(viral marketing,是指類似於病毒一樣快速蔓延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行銷模式)。網際網路媒體的互動性特徵,需要企業在形象傳播時更多去關注其CIS模式精彩的多維度互動演繹。從這個角度再去打量倫敦2012奧運會的造型基調簡單但可以相對自由組合表現的會徽,也許可以獲得一些新的啟示。
媒體在變,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客群也出現了新的細分和聚合特徵,其中部落格(名稱來自英文單詞“blog”, 指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鬆地與他人進行交流,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和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服務,指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路的網際網路套用服務)是目前最為突出的網路消費者行為模式。消費者在這樣的平台架構上表現出分散與集中的有機聚合模式,主動參與和主動傳播成為普遍的消費者行為特徵。企業形象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注意互動參與、個性細節和快速反應,比如CASA(見本書40頁CASA案例中的“標識生成器”界面抓手軟體),信息滯後或反應滯後很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形象滯後或損害。
CIS設計新模式的探討
基於前面篇幅中對CIS原理、歷史與發展過程中的人物與案例的橫縱向比較分析,編著者謹在此依據於不同於以往的CIS新現象,提出新的時代環境下的CIS設計與傳播策略模式。
在新的CIS傳播策略模式中,制約整個系統運行的核心思維是“動態平衡”,在這個思維原則上,系統內所有元素表現為互相制約的動態化關係。不同於傳統的極權化的CIS模式的核心標誌的是,新CIS傳播策略模式只需確立企業形象的“識別基因”,這個基因可以表現為一個符號,一個造型,甚至是一個關鍵字,假如礦泉水品牌的識別基因可以設定為“水滴圖形單元”,而幼稚園的識別基因可以只是“成長”這樣一個詞。落實到具體套用時,“水滴圖形單元”可以根據視覺傳達的場景和性質要求,依照品牌的傳播原理機制進行生動化的演繹。這種靈活而生動的動態模式同樣可以讓企業品牌形象獲得清晰而一致的傳達,而在傳播的執行層面則增加了更多發揮空間。
以下是對該傳播策略模式各個構成元素的詮釋:
識別基因gene:
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的“商號”“票號”,基因的形態特徵取決於企業核心理念和品牌精神或產品特徵,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提供各方向延展的核心素材,比如反映某種精神的視覺風格,比如可以體現出“硬朗而理性”的“框架結構的視覺形式”等。
企業精神spirit:
屬於傳統模式中理念識別的範疇,指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願景和品牌精神,相對而言更為強調企業出身、歷史淵源等,在具體操作中決定著整個形象的基本氣質,擯棄模式化的理念表述。
示範風格style
指的CIS傳播的風格趨勢,實際操作中,主要體現在行業識別、視覺語言風格等CIS傳播套用方面,比如在不同媒體平台上的表現,在不同時機的表現等,這些對於整個CIS傳播起到啟示。

參考文獻

企業形象戰略,八卷俊雄,藝風堂編譯,1988
標誌與VI設計,符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設計解碼-標誌篇,王旭瑋,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
企業與品牌形象設計,過宏雷,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Band ID:The Ultimate Book of Band Logos,Chronicle Books,Bodhi,2008
Brand Vision 2007,Architecture journalism,Jacky liuzhanhui,2007
Global orporate Identity 3,COLLINS DESIGN,David E. Carter,2007
Advertising Now! Online,Julius Wiedemann,taschen出版公司,2007
Logolunge,Bill Garder,Rockport Publishers,2006-200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