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蘇聯代號:БМ-30,又稱:Bornado,龍捲風)的設計型號為9A52,整個系統的設計局型號為9K58,由位於俄羅斯圖拉市的(Tula)合金精密儀表設計局研製,該設計局也是BM-21、BM-28火箭炮系統的研製者。9K58系統300毫米口徑火箭炮於1983年設計定型,1987年入役,最初為14管,1990年2月在吉隆坡舉辦的亞洲防務展覽會上首次公開展出時變為現在的12管樣式。該炮被北約稱為M1983型,是蘇聯(包括俄羅斯)最大口徑的火箭炮。“龍捲風”多管火箭炮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研製,堪稱是世界上火力最強的多管火箭炮。

發展沿革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

20世紀 60 年代末,曾經研製過“冰雹”和“颶風”的蘇聯專家 Alexandr Ganichev 和他的研發團隊開始著手研製射程達到 70 公里、口徑達到 300 毫米的新型多管火箭炮系統,不僅如此新型火箭炮系統要求在如此遠的射擊距離具有更高精度和更低的射彈散布。

很可惜 1983 年 Ganichev 去世,但他的成就很快就被弟子——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Gennady Denezhkin 和蘇聯英雄 Nikolai Makarovets 所超越。新一代火箭炮系統的威力遠遠超過“颶風”,被命名為9K58“龍捲風”系統,即BM-30自行火箭炮 。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蘇聯代號:БМ-30,又稱: Bornado ,龍捲風)的設計型號為9A52,整個系統的設計局型號為 9K58,由位於俄羅斯圖拉市的(Tula)合金精密儀表設計局研製,該設計局也是BM-21、BM-28火箭炮系統的研製者。9K58系統300毫米口徑火箭炮於1983年設計定型,1987年入役,最初為14管,1990年2月在吉隆坡舉辦的亞洲防務展覽會上首次公開展出時變為現在的12管樣式。該炮被北約稱為M1983型,是蘇聯(包括俄羅斯)最大口徑的火箭炮。“龍捲風”多管火箭炮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研製,堪稱是世界上火力最強的多管火箭炮 。

技術特點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

BM-30自行火箭炮-9K58“龍捲風”系統的主要打擊目標是敵戰術飛彈陣地、陸航集結地、炮兵和摩托化營團陣地、指揮中心、裝甲部隊集結地等,甚至可以進行火箭布雷。“龍捲風”的性能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其火箭彈長 7.6 米,射程 20-70 公里,圓機率誤差(CEP)僅為射程的 0.21%——當射程為 70 公里時圓機率誤差僅為 150 米 。

為了打擊不同種類目標,“龍捲風”火箭彈配有多種類型戰鬥部——爆炸破片戰鬥部、集束破片戰鬥部、錐形裝藥破片和反坦克戰鬥部,甚至還有燃燒空氣戰鬥部。一部“龍捲風”火箭炮發射車一次齊射集束破片戰鬥部火箭彈可以覆蓋 672,000 平方米的面積。

BM-30自行火箭炮出口多國 BM-30自行火箭炮出口多國

9K58“龍捲風”多管火箭炮系統包括 9A52 型 12 管火箭炮、9T234 型彈藥裝填車、9F819 專用武器維護車、9S729M1“Slepok-1”自動火控系統、9F827 訓練系統和 9F840 訓練包、1B44 氣象-定位無線電接收機組成。此外還有7種不同類型火箭彈:9M55K 破片戰鬥部、9M55K1 子母彈、9M55K4 反坦克布雷彈、9M55K5 錐形裝藥破片彈、9M55F 可拆式爆炸破片彈、9M55S 燃燒空氣彈和 9M528 爆炸破片彈 。

該火箭炮能夠一次齊射12枚300毫米火箭彈,且齊射時間不超過1分鐘,射程達90千米。該火箭炮採用卡車底盤,估計單價為1200萬美元 。

性能數據

BM-30 自行火箭炮參考數據:

服役時間 1987年
操作人員 4人
尺寸質量
戰鬥全重 43.7噸
全長 2.4米
底盤長度 12.4米
3.1米
3.1米
武器性能
口徑 300毫米
定向管數 12
齊射時間 38秒
單發發射間隔 3秒
再裝填時間 36分鐘
迴旋角度 60度
俯仰度 0-+55度
火控系統 PG-1M全景瞄準鏡(PANTEL)
瞄準儀 K-1
火控計算機 CBK-400計算機
定位系統 NR-50慣性導航系統+
戰鬥載荷
火箭彈質量 800公斤
最大射程 90公里
最小射程 20公里
機動性
底盤型號 MAZ-543
發動機型號 D12A-525A
發動機功率 525馬力
最大速度 60公里/小時
戰鬥載重行程 850公里
爬坡度 30°
無準備涉水深 1.1米
行軍轉戰鬥時間 3分鐘
戰鬥轉行軍時間 3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