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青年電影計畫

B20青年電影計畫

徐克:《蝶變》(1979)——28歲 岩井俊二:《鬼湯》(1992)——29歲 陳凱歌:《黃土地》(1984)——32歲

什麼是B20

B20青年電影計畫,簡稱「B20」(Be 20years old),

B20青年電影計畫logoB20青年電影計畫logo
是由團中央直屬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於2011年度正式立項的電影類公益項目。
B20青年電影計畫,致力於推動中國青年影像的開發合作與交流推廣,為有志於進入電影行業的青年創作者提供創作機會,通過建立中國青年電影短片製作、傳播與交流體系,幫助青年電影創作者邁出電影事業的第一步,為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發展輸送後備力量,完成“培育文化創意人才、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與中華文化可持續性發展”的願景。
B20青年電影計畫由青年電影傳播計畫、青年電影創作計畫兩部分組成,以募集社會資金作為運營基礎,與國內外各大藝術機構、院校合作,通過電視、網路新媒體、紙媒等平台進行傳播推廣,幫助青年電影創作者解決所面臨的空有創意,創作資金、傳播渠道匱乏的難題,扶持青年電影創作者實現影片創作、傳播,促進影視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培養青年文化創意人才,推動中國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

目標願景

建立中國青年電影短片製作、傳播與交流體系,扶持青年電影創作,為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發展輸送後備力量,促進中國青年文化傳承與創造。

職能

凡有志於進入電影行業的青年人,遞交自己的電影短片拍攝計畫,通過郵件審核、面試的方式,由B20青年電影計畫負責電影短片融資,幫助青年人完成自己的電影的作品。

組織運作

青年電影傳播計畫:

凡已獨立完成影片製作的青年創作者,遞交所創作電影作品,通過審核、協商,由B20負責優秀影片及其作者通過電視、網路新媒體及紙媒等平台進行傳播推廣。
青年原創影片收集
B20青年電影計畫將面向全社會尤其是各大影視類高校以及相關電影團體收集青年原創電影作品,凡已獨立完成影片製作的青年創作者均可參報,參報作品以故事類短片為主。
※ 優秀影片傳播推廣
通過前期作品收集篩選優秀影片,並將優秀影片通過電視、網路新媒體及紙媒等平台進行傳播推廣。與各大藝術機構、影展合作,定期組織中國青年電影文化交流活動,促進青年電影協作、溝通以及影響力提升。
※ 建立青年電影檔案
通過前期作品收集,建立青年電影創作者資料庫,將所有參報影片作者及其影片歸結入庫,篩選並確立優秀影片創作者為B20受資助候選人。

青年電影創作計畫:

已確立受資助候選人,可向B20遞交電影短片創作提案。經過郵件審核、面試等流程完成立項,由B20負責資金籌募,資助青年創作者完成影片拍攝及後續傳播推廣。
※ 接收候選人電影短片創作提案申請
※ 舉辦影片提案會,經權威進行提案甄選、審核,立項
※ 資金撥放並協助完成立項影片拍攝
※ 影片攝製完成後,通過電視、網路新媒體、社區、影展等平台進行傳播推廣

啟動儀式

2010年1月13日,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光華公益B20青年電影計畫”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基金主任沈軍、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信息網路部主任劉永印、中國教育電視台運營中心主任陳欽等領導,以及首都二十餘家企業代表參加此次儀式。啟動儀式中回顧了項目的發展歷程,確立了用三年發展成為扶持中國青年電影作品創作與傳播機構的目標。同時,還進行了“光華公益B20青年電影計畫”的揭牌儀式。

起源

先來看一個統計,目前部分國內外主流電影導演拍攝銀幕處女作的年齡:
呂克·貝松:《最後決戰》(1983)——24歲
杜琪峯:《碧水寒山奪命金》(1980)——25歲
賈樟柯:《小武》(1997)——27歲
寧浩:《綠草地》(2004)——27歲
彭浩翔:《買兇拍人》(2001)——28歲
徐克:《蝶變》(1979)——28歲
詹姆斯·卡梅隆:《食人魚2》(1982)——28歲
吳宇森:《鐵漢柔情》(1975)——29歲
陳可辛:《雙城故事》(1991)——29歲
岩井俊二:《鬼湯》(1992)——29歲
克里斯托弗·諾蘭:《追蹤》(1999)——29歲
昆汀·塔倫蒂諾:《落水狗》(1992)——29歲
王家衛:《旺角卡門》(1988)——30歲
劉偉強:《朋黨》(1990)——30歲
麥可·貝:《絕地戰警》(1995)——30歲
蓋·里奇《兩桿大煙槍》(1998)——30歲
陸川:《尋槍》(2002)——31歲
奉俊浩:《綁架門口狗》(2000)——31歲
陳英雄:《青木瓜之味》(1993)——31歲
陳凱歌:《黃土地》(1984)——32歲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32歲
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如今活躍在影壇的導演,處女作拍攝年齡大多集中在27——32歲之間,正處在“三十而立”或即將“三十而立”之際,他們的電影才華在這個時期噴薄而出並成為日後支撐電影產業的重要創作力量。如果說他們是座座火山,為了三十而立的猛烈噴發,那么二十歲的年紀正是他們積攢能量的時期,而從短片拍攝中獲取製作經驗正是他們的一項重要手段,沒有人會忘記賈樟柯學生時代的《小山回家》,彭浩翔早期的《暑假作業》,奉俊浩的《白色人》,而筷子兄弟紅遍當下的《十一度青春之老男孩》更是激發了無數謎影青年的拍攝熱情,他們正像當年的昆汀·塔倫蒂諾一樣揮灑著對電影的熱情。諸如此類的短片製作或多或少地奠定了導演日後的拍攝風格,更重要的是為導演日後的創作積累了寶貴的製作經驗。
B20,Be 20 years old,20歲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年紀。我們的二十歲,將是中國電影今後的五十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