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設計專家門診

AutoCAD設計專家門診

《AutoCAD設計專家門診》是一本張帆編寫,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AutoCAD設計專家門診AutoCAD設計專家門診
本書重點介紹如何使用AutoCAD處理在開發製作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包括AutoCAD的對象特性和繪圖環境、圖形顯示控制、二維繪圖和編輯、塊、精確繪圖工具、文字和尺寸標註、圖案填充、布局和列印設計中心和信息共享、數據交換、定製、三維建模和渲染輸出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開發工具的可操作性,採用面向問題的講述方式,詳細講解了大量開發實例。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以典型的疑難問題為線索,輔之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聯繫,向讀者展示了AutoCAD套用和定製多個層次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讓讀者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獲得舉一反三的設計能力。本書所給出的問題在論壇中也經常出現,都是AutoCAD設計人員比較關心的問題,可以提供很強的參考作用。本書配套光碟提供所有例子的源程式。

本書內容豐富,語言通俗易懂,實用性非常強,適用於建築,機械、電子等多個領域的工程設計人員,同時也可供對於計算機輔助設計有興趣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各工程單位相關技術人員等使用。

圖書前言

謝謝您閱讀本書.為了能更好地學習本書的知識,請您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

讀者對象

本書主要針對在學習或實際套用AutoCAD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並迫切需要提高工作效率的讀者。

如果您從沒有學習過AutoCAD,建議您先閱讀相關的基礎教程,再閱讀本書,當然您也可以先閱讀本書了解套用AutoCAD進行設計的使用技巧,再回頭補學基礎知識。

寫作環境

本書以AutoCAD 2004中文版為平台進行介紹,由於時間緊迫,並未提供所有問題在其他平台上的解決方法。由於從AutoCAD 2000到AutoCAD 2004期間幾個版本的變化並不太大,絕大部分的問題解決方法適用於AutoCAD 2000和AutoCAD 2002的中英文版本。

本書作者並不保證書中所有的解決方案適用於AutoCAD 2004之外的其他版本。如果需要若干問題在其他版本中的解決方案,請來信索取。

本書內容

本書主要的內容為:在論壇和讀者來信中出現頻率高的問題;使用AutoCAD的經驗和技巧;解決一些AutoCAD不能直接處理但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例如多個檔案中文字的替換),提供自行開發的應用程式。

第1章介紹AutoCAD 2004界面相關的基本操作,包括透明命令的使用、重複執行命令、命令提示的解析、恢復錯誤保存的圖形、找回丟失的命令行和恢復顯示"選擇檔案"對話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 第2章是關於二維圖形坐標系使用的專題,詳細介紹直接坐標和極坐標的特點、相對坐標簡化坐標的換算、狀態欄中坐標的顯示,以及輸入角度等內容。

第3章介紹圖形的顯示控制,包括縮放和平移在快速調整視圖中的套用,修改對象的顯示順序、設定圖形視窗背景色、提高圓和圓弧的顯示平滑度,以及如何在運行ZOOM命令時關閉對象捕捉等問題。

第4章關注於圖形環境和對象特性的設定,涉及圖形界限的作用、線型比例的設定、圖層控制對象特性、繪圖比例的選擇、樣板檔案的創建和刪除頑固的圖層等。

第5章介紹了創建二維對象的多個技巧,包括等分直線和曲線、創建直線的垂線、創建角平分線、創建實心箭頭、創建牆體、創建三角函式曲線、創建多段線橢圓、創建橢圓上任一點的切線和使用Excel或記事本數據創建曲線和展點等。

第6章介紹二維圖形對象編輯的方法,詳細說明快速選擇對象的技巧、旋轉操作參照功能、任意縱橫比例縮放對象、加快修剪操作的技巧、沿直線或曲線進行陣列操作、在修剪和延伸兩個命令之間自由切換、控制鏡像時文字的反射特性等。

第7章以塊和外部參照的使用為主題,介紹了屬性的創建、提取屬性、塊定義中透明層的套用、清除不用的塊定義和將圖框創建為帶屬性的塊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8章介紹精確繪圖工具對繪圖和編輯工作的輔助作用,其中提高捕捉對象的精確性和捕捉矩形中心點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非常具有實際意義。

第9章是關於文字使用的專題,解決了字型設定、漢字顯示為問號或亂碼、輸入m2符號;創建豎向文字、使用符合國標要求的文字樣式等問題,並介紹了創建圖形文字表格、分解文字為多段線、創建三維文字和使用外部檔案中文宇等技巧。

第10章解決了圖案填充中常見的幾個小問題,並且給出近似確定填充比例的程式。

第11章介紹尺寸標註中的相關問題解決方法,除了剖析尺寸標註的組成之外,主要聚焦在使用標註樣式、創建符合國標要求的標註樣式等方面。

第12章介紹了視區和工作空間的相關問題,其中滲透了AutoCAD所極為推崇的模型空間和布局合作解決方案,由於這一問題在廣大的設計人員中並未引起注意,因此本章花費較大的篇幅來討論布局的使用,請讀者朋友一定要用心去體會。

第13章介紹圖形列印和輸出的相關問題,包括添加印表機、使用列印樣式表、列印著色圖和渲染圖、批量列印、輸出點陣圖和JPG圖像等問題。

第14章介紹了AutoCAD與其他軟體數據交換的幾個問題,其中在Word中使用AutoCAD圖形的多個解決方案,對於撰寫論文的讀者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第15章介紹AutoCAD設計中心的使用,但是沒有介紹常規的使用,而是給出了查找DWG檔案、查找標註樣式和使用外部圖形中的標註樣式等技巧。

第16章是關於查詢圖形信息和網路發布的專題,其中獲得任意區域的面積是熱門的話題,而使用幾何計算器定位點能給讀者一個意外的技巧,將幾何計算器的使用集合到工具列中更是大快人心。

第17章給出了AutoCAD 2004中幾種常用的定製方案,定義快捷鍵、向工具選項板加入內容能夠提高讀者的工作效率,而定義形檔案、創建線型和填充圖案、創建工具列和下拉選單.以及使用選單宏等主題則有些拔高的味道,因為這些知識與AutoCAD的二次開發聯繫非常緊密。

第18章介紹三維建模輔助操作的一些知識,將三維建模的輔助操作分成三維坐標系的使用、用戶坐標系和三維模型的觀察三個部分,並在三維輔助操作雜談中談到這些知識的相互關係。

第19章介紹三維模型的創建,從若干個典型的問題出發,引導讀者在三維建模方面的創造性。其中,三維螺旋線。創建三維殼體、斜圓錐、S形的鋼筋模型和從三維模型獲得二維視圖均是人氣很高的問題。

第20章是三維模型顏色處理的專題,但是忽略了三維模型的消隱和著色,將全部的精力用於渲染的重要步驟:選擇燈光、使用場景、選擇適當的材質、調整貼圖的坐標系和提高渲染對象的平滑度等方面。

第21章是本書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內容,提供了7個應用程式,用於解決一些無法在AutoCAD中直接處理的問題,並在配套光碟中給出所有的源碼。

圖書目錄

第1章 AutoCAD 2004界面及基本操作

1.1 命令的執行方式

1.2 關於系統變數

1.3 巧用透明命令

1.4 滑鼠、鍵盤和命令提示

1.5 重複執行命令

1.6 部分打開圖形

1.7 使用BAK檔案恢復誤操作前的圖形

1.8 對DWG檔案進行口令保護

1.9 個性化滑鼠右鍵的功能

1.10 視窗的透明和自動隱藏

1.11 在全螢幕狀態下工作

1.12 打回丟失的命令行

1.13 恢復顯示“選擇檔案”對話框

1.14 指定“選擇檔案”對話框的實始路徑

第2章 二維圖形中坐標系的使用

2.1 直角坐標和極坐標

2.2 相對坐標

2.3 狀態欄中坐標的顯示

2.4 用戶坐標系的圖示顯示

2.5 輸入角度

第3章 二維圖形顯示控制

3.1 縮放和平移

3.2 比例縮放

3.3 全部窗放和範圍縮放

3.4 快速調整視圖

3.5 運行ZOOM命令時關閉對象捕捉

3.6 重畫和重生成

3.7 對象的顯示順序

3.8 設定圖形視窗背景色

3.9 提高圓和圓弧和顯示平滑度

第4章 圖形及對象特性設定

4.1 圖形界限的作用

4.2 “圖層”工具列的使用

4.3 使用圖層控制對象特性

4.4 線型比例設定

4.5 重命名圖層和線型的規則

4.6 CAD標準的作用

4.7 樣板檔案

4.8 繪圖比例的設定

4.9 刪除頑固的圖層

第5章 創建二維圖形對象

5.1 等分直線和曲線

5.2 創建角平分線

5.3 創建直線的垂線

5.4 實心箭頭

5.5 多線創建牆體

5.6 區別REGION和BOUNDARY命令

5.7 三角函式曲線

5.8 使用Excel或記事本數據創建曲線和展點

5.9 創建多段線橢圓

5.10 創建帶有圓形邊界的文字

5.11 創建帶有寬度的圓

5.12 創建橢圓上任一點的切線

第6章 二維圖形對象的編輯

6.1 選擇某個層上的所有對象

6.2 選擇對象的一般技巧

6.3 旋轉操作的參照功能

6.4 倒角或圓角連線兩條不相併直線

6.5 選擇過濾器

6.6 夾點編輯移動對象

6.7 旋轉源對象而複製對象

6.8 加快修剪的操作

6.9 任意縱橫比例的縮放

6.10 從選擇集中刪除對象

6.11 將圓轉化為多段線

6.12 洞直線或曲線路徑進行陣列

6.13 修改直線長度

6.14 巧用UNDO命令

6.15 在修剪和延伸兩個命令之間自由切換

6.16 處理多段線的交點

6.17 連續繪製直線

6.18 控制鏡像時文字的反射特性

第7章 圖塊和外部參照

7.1 材料數量統計

7.2 創建塊的屬性

7.3 重定義塊

7.4 改變屬性提示順序

7.5 提取塊的屬性

7.6 使用外部圖形的塊

7.7 塊定義的透明層

7.8 顯示圖塊中的夾點

7.9 清除不用的塊定義

7.10 將圖框創建成帶屬性的塊

7.11 鎖定圖形作為外部參照的可編輯性

7.12 重新定位外部參照

第8章 精確繪圖工具的使用

8.1 柵格和捕捉

8.2 單點捕捉和自動捕捉

8.3 使用極軸追蹤簡化坐標的輸入

8.4 提高對象捕捉的精確性

8.5 捕捉矩形的中心

8.6 根據一點確定另一點的位置

8.7 設定柵格和捕捉角度

8.8 等分一個角

第9章 文字標註

9.1 輸入特殊字元

9.2 輸入m2的符號

9.3 在一次單行文字命令中創建“多行”文字

9.4 單行文字和多行文字的區別

9.5 創建圖形表格

9.6 縮放多個文字

9.7 創建文字時調整高度

9.8 解決圖形中中文的亂碼

9.9 輸入特殊字元和帶格式的文字

9.10 創建豎向文字

9.11 將文字限制在兩點之間

9.12 創建與直線平行的文字

9.13 文字分解成多段線

9.14 創建三維文字

9.15 創建行合國標的文字樣式

9.16 使用外部檔案中的文字

第10章 圖案填充

10.1 填充非閉合的區域

10.2 在填充圖案上創建文字

10.3 調整填充圖案的對齊點

10.4 繼承填充圖案的特性

10.5 刪除孤島

10.6 確定填充比例

第11章 尺寸標註

11.1 尺寸標註的組成

11.2 使用尺寸替代

11.3 使用外部圖形的標樣式

11.4 圖形化創建標註樣式

11.5 創建帶有公差的標註

11.6 調整標註樣式中的文字高度

11.7 設定引線標註的樣式

11.8 創建符號合國標要求的標註樣式

11.9 創建符號合國標要求的直徑標註

11.10 自由移動尺寸標註文字

第12章 視區及工作空間管理

12.1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區別

12.2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切換

12.3 在模型空間使用多視口輔助繪釁

12.4 在模型空間進行非1:1列印出圖

12.5 在模型空間進行非1:1比例列印出圖

12.6 創建局部放大的圖形

12.7 在重疊視口之間切換

12.8 防止誤操作改變視口比例

12.9 設定視口的顯示和列印特性

第13章 圖形列印和輸出

13.1 添加印表機

13.2 調整標準圖紙的可列印區域

13.3 使用列印樣式表

13.4 列印著色圖和渲染圖

13.5 進行批量列印

13.6 輸出點陣圖檔案

13.7 輸出JPG檔案

第14章 數據及檔案交換

14.1 導出可在SDS MAX中使用的對象

14.2 創建和查看幻燈片

14.3 使用腳本檔案播放多個幻燈片

14.4 在Word中使用AutoCAD圖形

第15章 AutoCAD 2004設計中心

15.1 查找圖形檔案

15.2 查找一個標註樣式

15.3 複製圖層、標註樣式

第16章 查詢圖形信息和網路發布

16.1 獲得任意區域的面積

16.2 套用設計發布功能

16.3 進行電子傳遞

16.4 向網頁中發布圖形

16.5 使用幾何圖形計算器定位點

16.6 將幾何計算器的套用集合到工具列

第17章 AutoCAD 2004的定製

17.1 定義正方形的形檔案

17.2 自定義線型

17.3 定義填充圖案

17.4 創建工具列

17.5 創建下拉選單

17.6 使用選單宏

17.7 定義快捷鍵

17.8 修改命令別名

17.9 向工具選項板加入內容

第18章 三維建模的輔助操作

18.1 如何使用點過濾器

18.2 使用柱坐標和球面坐標

18.3 使用UCS

18.4 UCS與視口結合使用

18.5 UCS使用要點

18.6 精確指定查看方向

18.7 使用ZOOM和PAN命令

18.8 獲得平面視圖

18.9 三維輔助操作雜談

第19章 三維對象的創建和編輯

19.1 三維螺旋線

19.2 對實體進行倒角

19.3 創建三維殼體

19.4 剖切和截面

19.5 創建S形的鋼筋模型

19.6 創建斜圓錐

19.7 從三維模型獲得二維視圖

19.8 布爾運算和三維建模的綜合運用

19.9 三維對象創建雜談

第20章 三維模型的顏色處理

20.1 修改聚光燈或平行光的照射方向

20.2 合理使用燈光

20.3 使用場景

20.4 查年實體的材質

20.5 選擇適當的材質

20.6 調整木質紋理坐標

20.7 渲染的推薦步驟

20.8 提高渲染模型的平滑度

第21章 明經工具箱

21.1 如何使用二次開發的應用程式

21.2 根據對象的範圍進行縮放

21.3 修改對象的線寬

21.4 自動繪製中心線

21.5 快速切換圖層的工具

21.6 創建圓弧文字

21.7 多個檔案中的文字替換

21.8 樣條曲線轉化為多段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