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天鷹攻擊機

A-4(“天鷹”)攻擊機是美國海軍及其陸戰隊裝備的一種單座艦載型攻擊機。1952年設計,1956年6月首次試飛,1956年開始加入現役,有17個型別,總計生產了2966架。主要用於對海上和沿岸目標進行常規轟炸,執行近距支援和淺縱深遮斷任務。

A-4“天鷹”(Skyhawk)是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現已被兼併)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攻擊機,主要用於對海上和近岸目標實施核或常規打擊,執行近距離和淺縱深遮斷攻擊任務。美國海軍原本想開發一種全新的主力型艦載攻擊機(可兼戰術核攻擊),道格拉斯飛機公司提儀將招標要求中的重量指標減半,發展一種飛行性能好的輕小型噴氣攻擊機。1952年6月獲海軍同意,於是誕生了A-4型飛機。1954年6月原型機試飛,1955年10月26日,一架早期生產型A-4A在愛德華空軍基地上空500千米圓周航線上飛出了時速1118.67千米的世界速度紀錄。1956年10月,海軍第72艦載攻擊中隊(VA-72)最早裝備A-4攻擊機。每個美國航母艦載機聯隊配備15-20架。
A-4的機動性較好,曾被美國海軍作為假想俄國的敵機與F-14進行模擬空戰,以提高美國海軍飛行員的空戰水平。另外A-4的載彈量大、維護簡單、出勤率高,也被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科威特、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國家採用,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輕型攻擊機。在1981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的飛行員駕駛A-4攻擊勇敢地突破英國海軍艦艇的防空火力對英國軍艦進行炸彈攻擊,並取得了不凡的戰果。現在A-4已經從大部分國家退役,但新加坡、紐西蘭等國還打算繼續對其進行改進,以延長其使用壽命。下圖為A4D-1。

首架原型機試飛的結果不僅證明其達到了性能要求,更創下了世界的速度記錄,成為航空界的傳奇。在A-4的作戰任務中,曾有平均每月飛行90小時的記錄。它能攜帶各式武器進行攻擊任務,即使受到嚴重損傷也能安全返回基地,連負責維修A-4的地勤人員都不得不稱讚它的高生存能力。甚至在攻擊機所不擅長的空戰中,A-4亦博得了盛譽,它的機動性能比MiG-15優良,更曾經擊落MiG-17。其生產長達1/4世紀,有多達17種的不同機型,A-4成為外銷廣大的型號,最後1架A-4M在1979年2月出廠,總共製造了2,960架。
A-4是由3個主要結構所組成的:前機身、後機身及主翼。主翼有3個翼梁是由一端的翼梢連續到另一端的翼梢,最後那對翼梁是直的,去除了後掠翼上常見的載荷集中點。在機身及主翼中均有密封的油箱,機身的油箱裝有潤滑機油槽,可供飛機倒飛30秒。A-4簡單的結構材料,使得許多維修工作用1箇中隊配備標準的人力和工具即可達成。
A-4的三角翼設計使得它不需要摺疊即可用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上,不致占太大的空間。其前緣有全翼展的前縫翼條導流板,A-4F則在主翼上添加升力擾流器。機身採用半硬體式結構,分成前、後機身2部分。後機身可拆卸以便於維修發動機,同時兩旁均有減速板。部分A-4則在機身中段有一隆起的“駝峰”,以便放置新添的航空電子設備儀器。
A-4A、B、C這些早期機型均裝置著J65W-16A渦噴發動機,推力為34.2千牛,此型發動機的可靠性不佳,於是後來的型式均使用普通J52雙軸渦輪噴氣發動機。A-4E、TA-4J使用的J52-6A,推力38.6千牛,使得飛機有較大的外掛能力。而A-4F、G、H和K則裝置了改進推力達42.2千牛的J52P-8A發動機,A-4M、N和Y使用的是推力49.8千牛級的J52P-40A。下圖分別為A-4A/B/C。

A-4攻擊機在左右翼根內部各裝1門固定機炮,不同型別飛機選用的機炮口徑和備彈量不同。新加坡使用的A-4S和以色列使用的A-4N兩種型別裝備的是2門30mm口徑的機炮(“阿頓”或“德發”),每門炮的備彈量是150rds。其他型別裝備的是2門美國20mm口徑的MK12機炮,每門機炮的備彈量為200rds。A、B和C型飛機只有3個外掛架:每個機翼下各1個,每個掛架的最大掛載能力是907kg(2000lb);機身下1個,最大掛載能力為1636kg(3600lb)。但由B型改裝的A-4S在每個機翼下增加1個外側掛架,可掛“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從A-4E開始,每架飛機的外掛架增到5個,每個機翼下兩個,機身下1個。機翼下內側掛架除武器外還可以掛副油箱。各種型別的載彈量如下:A-4F的最大載彈量為3720kg(8200lb);A-4M的最大載彈量為4153kg(9155lb),當外掛1814kg武器時的作戰半徑是444km。OA-4M的最大載彈量為2498kg(6500lb)。A-4攻擊機可以外掛的武器有: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AGM-12“小鬥犬”空對地飛彈、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各種炸彈、LAU-10/A火箭彈發射器(每個裝4枚127mm火箭彈)、LAU-3/A火箭彈發射器(每個裝19枚70mm火箭彈)、深水炸彈、空投魚雷和戰術核彈等。
AGM-12“小鬥犬”是當時美軍裝備中極為重要的一種精確制導空地武器。該彈是美國馬丁公司於5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一種無線電指令制導的空對地(艦)飛彈。該彈有多種改進型,如AGM-12A/B/C/D/E等。其動力裝置除A型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外,其餘各型均採用預包裝液體火箭發動機。各型“小鬥犬”飛彈的尺寸、彈徑、戰鬥部等均有差別,但布局形式一樣,都採用鴨式布局,面積較小的鴨式控制舵裝在頭部,面積較大的十字形彈翼位於彈體尾部。它們的制導與控制方式也相同,均採用目視跟蹤無線電指令制導。這種飛彈可由戰鬥機和攻擊機等掛載,用於攻擊敵方的交通樞紐,海上艦船、防空陣地、橋樑等目標。1964年,美軍首次將這種系列飛彈用於越南戰場,取得了有限的效果。由於各型AGM-12的性能、尺寸存在差異。為此,我們只列出產量較大的AGM-12C的數據作參考。該彈長4.07米,彈徑0.44米,翼展1.18米,發射重量82.2千克,戰鬥部重454千克,最大射程16~17千米,最大速度M數2.4。
A-4使用的拉繩式彈射起飛方式,與目前美軍牽引前輪的彈射方式有很大區別。

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於1964年10月開始服役,到1981年停產時已經發展成包括20多種改進型的大家族,累計生產數量超過1.7萬枚,平均單價約2.65萬美元,除了裝備美國空軍和海軍外還出口到英國、以色列和伊朗,並曾先後在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和美軍1986年空襲利比亞的“黃金峽谷”等作戰行動中實戰使用。“百舌鳥”彈長3.053米,最大射程18千米,飛行馬赫數1.7,殺傷半徑15~20米。“百舌鳥”的主要缺點:一是導引頭覆蓋頻段窄,而為了對付工作在不同頻段的雷達,不得不研製18種導引頭才能覆蓋D~J波段(1~20吉赫),並在出擊前要根據計畫攻擊的雷達頻段臨時選用;二是制導方式單一,只能沿著敵方雷達發出的電磁波飛向目標,一旦對方雷達採用關機等措施,飛彈將失去制導信息而無法命中目標。
A-4天鷹式系列攻擊機是美國海軍從50年代——70年代末期的主力攻擊機,尤其是在越戰和阿以戰爭中表現出了優良的戰鬥性能。越戰期間,A-4出動的架次超過美軍任何一種飛機,僅1966年,A-4的飛行次數即占美國海軍全部轟炸攻擊任務的60%。A-4戰鬥機經常保持95%的飛機數量可供使用,在執行任務時損失率很低,曾經有一架A-4飛機在被4發37毫米高射炮彈擊中後,繼續飛行370公里安全返回基地。在多次的阿以戰爭中A-4更是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A-4的基本設計著重在減輕重量及複雜性,因此早期型均只能配備簡單的任務航空電子設備,日後其缺點漸漸暴露出來,於是後期改進型紛紛加裝各式新型電子設備。
A-4C裝有自動駕駛系統、地貌跟蹤雷達及低空轟炸火控系統,成為A-4中首架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型號;APR-43和ALR-45F雷達預警接收器以及ALQ-62電子干擾器,則裝在A-4M和OA-4M上;美國陸戰隊的A-4Y(A-4M的改進型)則有休斯公司的角速度轟炸系統,使其具有1次通過即可獲得目標的能力及增加轟炸的精確度,以色列的A-4N則使用以色列製造的航空電子設備,機身明顯的差別是有一延伸噴管可降低紅外線訊號,以避免紅外製導飛彈的追擊。
A-4B(A4D-2)是A-4A的改進型,1957年開始服役。最大起飛重量略有增加(10206kg),武器掛架數和最大載彈量與A型相同。B型飛機改進了投彈系統,加裝了AN/arw?77“小鬥犬”飛彈控制器,電子設備重68kg。後來,部分A-4B飛機改裝使用英國的ISISD-101瞄準具。共生產了542架。1970年後轉入預備役,部分經過改裝的飛機重新編號,輸出給下列國家使用:A-4P(阿根廷空軍,50架)和A-4Q(阿根廷海軍,16架)共66架;A-4S(新加坡)裝備ISISD-101瞄準具,共40架。此外,使用A-4B的國家還有智利(20架)、黎巴嫩(18架)、泰國(30架)。
A-4B改裝推力3500千克的J65-W-4型噴氣發動機,改裝雙重液壓控制系統,一點式加油口、空中加油桿、新式儀錶板並加強了後機身,從1957年開始,A型停產,全部改產B型。
A-4C試飛於1959年,加裝地形障礙迴避和射擊瞄準雷達,機頭延長,成為有限全天候攻擊機。同時,機上自動駕駛儀、低空用彈射救生椅、氧氣系統及座艙內布局也全面更新,成為“面目一新”的改型,總重增至7850千克,產量居各改型之最,是60年代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的主力攻擊機。這種型別中的部分飛機改裝J52發動機(推力3855kg),最大起飛重量、最大載彈量和武器掛架數與B型相同。火力控制設備裝備有瞄準具、AN/AJB-3姿態參考和轟炸系統、CP-841/A轟炸計算機、AN/APG-53火力控制雷達和AN/ARW-77“小鬥犬”飛彈控制器,電子設備重量增加到179.2kg。到1962年共生產638架。
A-4E(下圖,相當於A4D-5)改裝J52-P-6A噴氣發動機,推力3855千克,全機外掛架增至5個,總掛彈量達3720千克,總重11000千克。1963年12停產,各型A-4總產量超過1500架。1965年,公司自行研製出雙座教練機TA-4E,機頭延伸0.71米。A-4E(A4D-5)飛機的發動機改裝成J52-6(推力沒變),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11113kg。1962年11月裝備部隊。該機的外部掛架增加到5個(每個機下增加一個外側掛架),最大掛載能力增加到4150kg。裝備的火力控制設備有瞄準具、AN/ASB-7轟炸導航系統、CP-741/A轟炸計算機、AN/AJB-3系統、AN/APG-53雷達和AN/ARW-77飛彈控制器。1968年以後,又增加了AGM-26“白星眼”制導炸彈的設備,電子設備重量是238.6kg。E型共生產了500架(有的資料是499架)。

各種不同的A-4機型均有不同的外掛能力。A-4A、B、C均有2270公斤的外掛能力,而後來的型式則有3722公斤的最大外掛能力。A-4M、N及它們的改進型甚至有4156公斤的最大外掛能力。
A-4F(下圖)是E型的改進型(改進了氣動性能和航空電子設備),發動機改裝成J52-8A(推力4220kg),最大起飛重量、最大載彈量和武器掛架數與E型相同。電子設備重量是337.5kg。1967年6月裝備部隊,共生產了146架。

澳大利亞海軍的A-4G。A-4G是澳大利亞空軍使用的F型的改進型,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加裝了“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生產了8架,用A-4F改裝了8架。

A-4H是以色列使用的型別,1967年交付使用,包括TA-4H共生產108架。該機裝備有以色列自己研製的MAHAT武器投放系統。該系統包括LS-51武器投放計算機、控制裝置和加速度計。典型的工作範圍是:真空速175~275m/s;俯衝角20°~60°和投放高度海面~10000m。
A-4K是紐西蘭使用的F型的改進型,生產了10架。A-4KU是科威特空軍使用的A-4M型,生產了30架。
A-4L是A-4C的改裝型別,1969年12月交付美海軍後備役航空母艦服役。瞄準具改裝成ISISD-101瞄準具。
美國陸戰隊的A-4M“空中之鷹”Ⅱ型與F型類似,除發動機裝備的是J52-408(推力5080kg)外,最大起飛重量、最大載彈量、武器掛架數和電子設備重量均與F型相同。其火力控制設備也與F型基本相同,加裝有AN/APN?153(V)都卜勒雷達。。該型1970年4月首次試飛,1979年2月交付完畢,共生產138架。1978年以後,A-4M飛機重新設計了座艙,採用了新的飛機武器投放系統,重新編號A-4Y。飛機武器投放系統包括的主要設備有:AN/AVQ-24平視顯示器/武器瞄準計算系統、AN/ASB-19(V)角速度轟炸系統和AN/AJB-3系統等。

A-4N“空中之鷹”Ⅱ型是以色列使用的A-4M的出口型,裝備了2門30mm機炮、LS-51火控計算機和新的飛機武器投放系統,共生產110架。
美國海軍的TA-4J。

可掛載的武器有高爆炸彈或集束炸彈、無制導火箭或飛彈,如AGM-12、AIM-9響尾蛇飛彈、AGM-65小牛飛彈,甚至AGM-88HARM。為了增加外掛武器,A-4可配備三重或多重發射架。
大部分飛機在翼根處裝有2門Mk1220毫米機炮,每門裝200發子彈。但一些國家如以色列則改裝2門30毫米德發機炮,並可裝300發炮彈。一小部分的A-4M、S則可掛載20毫米GPU-2機炮吊艙。
天鷹是一種相當容易操縱的飛機,飛行員可隨意操縱以達成作戰要求而不必擔心結構載荷過重,而高推重比及低翼載可提供極佳的操控性能。A-4M在低速或超音速時有100度/秒的滾轉率,在中等速度則有300度/秒。此型飛機唯一的操縱限制是如有1270公斤的外掛在機身中線或817公斤在翼下掛載點時,滾轉率不可超過180度/秒。失速警告也相當良好,只有在故意的情況下飛機才會進入螺鏇。
而其最佳的轉彎性能是在速度0.3~0.4馬赫時(看高度而定)。在低海平面上以此速度飛行且飛機只掛載2枚AIM-9及60%的機內燃油時,有最小520米的轉彎半徑。
美國1967年首次同意提供戰機給以色列,以色列空軍的優選型號是A-4E。天鷹飛機給以色列空軍帶來了重大的改變。1973年10月,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戰鬥,以色列出動了幾百架A-4E、H和N型戰鬥機,執行空中攻擊和地面支援任務。當時以色列的裝甲部隊只能以2個旅來防衛整個北邊防線,對付大量集結的敘利亞軍隊。以色列的空軍A-4戰鬥機低飛掠過目標上空,投下炸彈,用機槍掃射並發射火箭攻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為何A-4飛機能一直生產長達26年?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飛機。因此,新加坡以及紐西蘭空軍,現在還在使用經過改進的A-4飛機。傑出的氣動力和戰鬥特性使得A-4成為70年代最優秀的攻擊機,而電子系統不斷地更新改進,即使服役已40年,如今A-4仍是出色的攻擊機。
2004年12月,RADA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宣布以色列空軍的首架改進型A-4已成功完成首飛。該機目前是是以色列飛行學院使用的高級教練機,作為現代戰鬥機(F-15和F-16)入門的飛行員訓練機。該項目於2004年1月1日啟動,包括用新設計的設備更換過時的機載航電裝置。設備現代化的目的是改進學員在空中的飛行訓練環境,並且使用帶有同步音頻和視頻記錄帶的三維圖像顯示器完全記錄每次飛行狀況,同時極大減少飛機成本。飛行試驗階段計畫在三個月內完成,連續的生產和安裝工作將持續到2005年第三季度。未來以色列將使用和美國聯合研製的“標槍”高級教練機代替這些征戰多年的A-4s。

由於A-4的飛機結構很可靠,且是經過戰火考驗的型號,再加上購買新飛機需要龐大的資金,所以許多國家便進行改進A-4,以低於新飛機的價格而獲得滿足他們需求的飛機。主要進行改進的國家有紐西蘭和新加坡。
新加坡的天鷹(下圖)故事始於1972年,新加坡購買50架封存在戴維斯-蒙山空軍基地的二手A-4B。這些飛機在洛克希德加利福尼亞工廠經過翻新改裝,淘出了40架單座機(型號定為A-4S)和3架雙座高教機(TA-4S),剩下的估計作為配件使用。新加坡的TA-4S外形獨特,第二個座艙是獨立的(俄羅斯風格),可能改裝時較容易並且可以使用單座型的部件。這批的天鷹的裝備包括APQ-145地圖繪製/搜尋雷達,費倫提瞄準具和射控計算機,都普勒儀和新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原先的20毫米機炮被換成兩門英國30毫米阿登機炮,外側掛架經過配線,可以掛載響尾蛇飛彈。1974年在勒摩海軍航空站受訓的首批新加坡飛行員和教官回國,組成了兩個具有核能力的兩個中隊:142和143中隊。

TA-4S,座艙與其他的TA-4不一樣。

1980年,新加坡又購買了70架美國海軍二手A-4C機身,這些飛機在新加坡航宇維修公司(SAMCO)進行改裝。這些飛機沒有安裝老出問題的都普勒儀,機炮保持原狀--Mk1220毫米機炮,並且裝有加油探管,其他方面與第一批的A-4類似。這些飛機被稱為A-4S1,補充到兩個A-4中隊里,並於1984年又組建了第三個A-4中隊:145。
由於A-4逐漸落伍,1984年新加坡開始著手改進A-4機隊,首先考慮的是替換動力不足的普拉特.惠特尼J-65-W-20渦輪噴氣發動機。新飛機使用的發動機是F404-GE-100D非加力型。新加坡航宇維修公司進行了機身結構修改以安裝新型發動機。換裝F404的A-4S1一開始型號定為A-4S1/F404,後來改為A-4SU“超級天鷹”。1986年首飛,1987年143中隊的飛機改裝完畢,1988年是145中隊。超級天鷹的其他改進包括李頓LN-93慣導系統和費倫提4510系列HUD。新發動機使超級天鷹的推重比提高,並減少了燃油消耗,性能有全面提升,成為A-4家族中最先進的型號。90年代初,全部3箇中隊都換裝了超級天鷹。
1998年,新加坡與法國簽訂了的防務契約,新加坡可以運送一個超級天鷹中隊到法國南部進行訓練,有效期25年。1998年中期,20架超級天鷹分兩批船運到法國Cazaux基地。傳聞說新加坡空軍也在Cazaux使用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進行電子戰訓練。
新加坡空軍的超級天鷹現在擔負打擊、地面攻擊、反艦等任務,甚至還作為後備截擊機。它所使用的武器有:Mk80系列常規炸彈、AGM-65小牛空地飛彈,LAU-10和馬特拉無制導火箭、GBU-12雷射制導炸彈。在新加坡購入大量更先進的F-16C/D後,超級天鷹將逐漸退役。
2005年3月,RADA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已成功完成以色列空軍(IAF)首架A-4航空電子系統的升級工作。該系統與地面系統協同工作,可通過視頻和三維圖像方式向飛行員顯示其飛行表現。該公司於2003年1月獲得以色列空軍授予的契約,為A-4裝備用於高級任務報告的ACE-Ⅱ系統。2004年初,RADA公司領導的該項目內容轉變為對A-4的航電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包括為該機設計和安裝基於環形雷射陀螺(RLG)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導航系統、平視顯示器(HUD)、武器管理/控制系統和一套先進的座艙顯示與控制系統。按計畫,IAF使用的全部A-4(單、雙座各占一半)都將進行這種升級。A-4的升級計畫是由RADA公司與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IAI)拉哈夫(LAHAV)分部合作進行的。IAF使用升級型A-4過程中的維護工作也將由IAI公司負責。
巴西的AF-1攻擊機,從巴西航母上彈射起飛

阿根廷的“天鷹”
阿根廷是第一個購買“天鷹”的海外國家。1965年阿根廷與美國簽署協定為其空軍購買75架天鷹A-4B。1966年交付了25架天鷹A-4B,1970年交付了第二批的25架,最後的25架於1971年交付。在1971年,阿根廷購買了額外的16架雙座天鷹A-4BS,主要用於海空軍飛行員的培訓。
阿根廷購買的A-4B分為P和Q兩種小的型號,P型主要裝備Curtiss-WrightJ65-W-16A型發動機,主要裝備阿根廷空軍第1旅和第5旅。Q型裝備的是Curtiss-WrightJ65-W-20型發動機,主要裝備阿根廷海軍第3中隊。兩種型號的“天鷹”均在翼根處裝有2門Mk1220毫米機炮,每門機炮裝彈100發,具有2,270公斤的外掛能力,可掛載的武器有高爆炸彈、集束炸彈、無制導火箭或飛彈,如響尾蛇飛彈、小牛飛彈(但戰爭期間阿根廷的天鷹主要配備mk17型1,000磅的航空炸彈)。阿根廷裝備天鷹屬於早期型號,均只配備簡單的任務航空電子設備,所以在日後的馬島海戰中只能採用相對落後的俯衝攻擊手段。
馬島上空的鷹
1982年2月26日英阿在紐約談判結束後,雙方關係開始惡化。阿根廷政府決定以武力收復馬島,於是在4月2日和3日,派出由400多人組成的陸、海、空三軍突擊隊先後在斯坦利港和南喬治亞島登入。英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派出包括“無敵”號和“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在內的特混艦隊,不遠萬里,奔赴南大西洋,決心再奪回馬島。震驚世界的馬島海空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英國人在5月1日發動了攻擊,在戰爭的第一天主角是英國空軍的“火神”轟炸機和海軍的“海鷂”戰鬥機,前者在經過三次空中加油完成了萬里大轟炸,後者則顯示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鋒芒。5月2日,英國特混艦隊進入阿根廷海軍“5月25日”號航空母艦的攻擊範圍。“5月25日”號上的“天鷹”進入了一級戰備。
但是天公不作美,天氣異常晴朗無風,通過飛行甲板上的風量不夠,不足以使滿載的“天鷹”起飛!因為天氣的原因攻擊任務不得已一推再推。與此同時,英國艦隊已經慢慢駛出了“天鷹”的攻擊範圍,因此攻擊任務不得不取消。英國艦隊這一天毫髮無損,但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卻被英國海軍的“征服者”號核潛艇擊沉。此後“5月25日”號航空母艦由於英國核潛艇的存在不得不退守軍港。以“5月25日”號為母艦阿海軍3中隊的8架“天鷹”A-4B/Q和12名飛行員包括隊長卡斯楚福克斯(CorbetaCastroFox)在內不得不離艦,進駐GrandeBase海軍基地。
5月4日,主角是阿根廷海軍的“超軍旗”攻擊機和飛魚飛彈,而“謝菲爾德”則成為了犧牲品。先進的武器果然不負眾望,但阿根廷海空軍由於禁運只有少量的“超軍旗”攻擊機和飛魚飛彈,所以對英國艦隊攻擊任務主要由本文的主角阿根廷海空軍的“天鷹”來完成。這種相對老舊的戰機終於要翱翔在英國艦隊的上空,為這場戰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5月12日阿根廷空軍第5旅的“天鷹”A-4B/P攻擊了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GlasgowD88)。當時阿空軍第5旅8架“天鷹”由幻影/短劍式飛機護航,分兩批對“格拉斯哥”號發起攻擊。英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上的“海狼”式防空飛彈在實戰中第一次發射,兩架“天鷹”凌空爆炸,阿根廷飛行員勇敢地發動了第二次進攻:一架由空軍第5旅的飛行員格瓦茲(Gavazzi)駕駛的“天鷹”成功地突破了“格拉斯哥”號的防空火力網。飛行員格瓦茲投下的1,000磅炸彈擊中了“格拉斯哥”號的側舷水線部位,該艦遭到重創不得不撤離戰區。但這位勇敢的英雄很不幸,在返航格瓦茲的“天鷹”被達爾文港的阿根廷高射炮火擊落,飛行員格瓦茲陣亡。就在格瓦茲攻擊的同時,阿根廷空軍第5旅和海軍第3中隊的“天鷹”用20mm航炮和1,000磅炸彈攻擊了英國海軍22型護衛艦“光輝”號(Brilliant),使該艦失去了戰鬥力。5月12日的戰鬥阿根廷空軍雖損失慘重但也戰果顯著,這對於“天鷹”來說只是初露鋒芒。
5月20日聯合國的和平調解宣告失敗,英國特混艦隊當晚下達了登入作戰的命令。英軍成功的迷惑了阿軍,21日拂曉前2小時,約2,500名士兵順利的在聖卡洛斯港登入。雖然英軍成功登入,但在阿根廷空軍的瘋狂攻擊下,英國海軍部隊也遭到了重創,老邁的“天鷹”再一次發揮了它的威力。1977年服役的21型護衛艦“熱心”號,儘管裝備了“飛魚”反艦飛彈和“海貓”防空飛彈,但仍未逃脫被擊沉的命運。當時英國護衛艦“熱心”號正對島上阿根廷陣地進行射擊,全艦並沒有注意到危險的來臨。阿空軍的兩架“幻影”戰機以斜線錯位編隊,低空沖向“熱心”號。雖然雷達兵拉響了攻擊警報,艦長下達了全部火力還擊的命令,但為時已晚“熱心”號的中部輪機艙和發電機組被“幻影”戰機的火箭彈擊中。“熱心”號立刻失去了動力,全艦的防空系統也陷於癱瘓。雖然該艦受到了重創,但還不至於沉沒,還有修復的可能。但“天鷹”攻擊機卻給其致命一擊。“熱心”號遭受首次攻擊15分鐘後,3架阿根廷海軍第3中隊的“天鷹”攻擊機從福克蘭海峽西岸群峰中沖了出來。3名飛行員分別為馬奎茲中尉(FragataMarquez)、阿卡上尉(FragataJosCuarArca)和擔任長機的菲力皮上尉(CorbetaPhilippi)。海軍3中隊菲力皮上尉駕駛著“天鷹”緊貼著海面向前飛行,成功穿越“海貓”飛彈的防空火力網,突然爬升,直接飛抵“熱心”號上空,投下1枚1,000磅的航空炸彈。這枚炸彈命中了艦尾的直升機平台。隨後阿卡上尉又用1,000磅航空炸彈擊中了同一部位。這兩枚炸彈給了“熱心”號致命一擊,頓時,“熱心”號尾部濃煙滾滾,烈火沖天。這時,艦長只好命令全體官兵棄艦撤離。6小時後,該艦便沉入海底。此後,參加攻擊“熱心”號的海軍第3中隊菲力皮上尉駕駛的“天鷹”3-A-307被英國海軍“海鷂”SeaHarrierFRS.1(XA457)發射的AIM-9L“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擊落,菲力皮上尉在聖卡羅斯海峽南側峽口彈射跳傘(5月30日菲力皮上尉獲救返回阿根廷。菲力皮上尉戰後寫的文章《我率“天鷹”出擊》詳細記錄了這次攻擊的過程)。菲力皮上尉的戰友馬奎茲中尉駕駛的“天鷹”3-A-314和阿卡中尉駕駛的“天鷹”3-A-312也被分別被英國海軍“海鷂”(XZ500)和“海鷂”(XZ457)擊落,馬奎茲中尉陣亡。雖然參加攻擊“熱心”號“天鷹”全部損失,但阿根廷軍人的英勇精神,足以震懾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海軍。
“熱心”號的沉沒只是好戲的開始,英國海軍的噩夢還遠沒有結束。
5月23日阿根廷空軍第5旅的“天鷹”A-4B/P和海軍第3中隊的“天鷹”A-4B/Q攻擊了英國海軍21型護衛艦“羚羊”號。阿根廷海空軍的“天鷹”像“神風敢死隊”一樣沖向英國軍艦。一架“天鷹”在離水面只有15米的高度逼近“羚羊”號,在攻擊的過程中,機身甚至擦到了艦上的雷達天線。就在它投彈的一剎那,“羚羊”號的近程火炮擊中了它。1,000磅的航空炸彈幾乎與飛機同時在“羚羊”號的甲板上爆炸。把軍艦甲板後半部炸開了一個大洞。另一顆炸彈徑直落入機艙,但炸彈並沒有爆炸。雖然“羚羊”號受到了猛烈的攻擊,艦體嚴重受損,並多處起火,但該艦仍然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23日夜裡,英國海軍企圖拆除那枚未爆炸彈。但炸彈突然爆炸,將“羚羊”號炸成兩截,“羚羊”號隨後沉入海底。“天鷹”取得了第二個擊沉的戰果。
5月24日阿根廷空軍第1旅的A-4B/P“天鷹”攻擊了“貝德維爾爵士”號(SirBedivere)登入艦。一枚1,000磅炸彈命中該艦,但未爆炸。同時,阿根廷空軍第1旅的A-4B/P“天鷹”又攻擊了“蘭斯洛特爵士”號(SirLancelot)登入艦。一枚1,000磅炸彈穿過該艦右舷艦體,射入了艦的尾倉,但這枚炸彈也沒有爆炸。不過“貝德維爾爵士”號很不幸,在高速機動過程中,該艦觸礁擱淺,失去了戰鬥力。“加蘭哈德爵士”號(SirGalahad)登入艦和“無畏”號(Fearless)也遭到了“天鷹”的攻擊。24日的戰鬥比較平淡,在“海鷂”戰鬥機和防空飛彈的攔截下“天鷹”被擊落數架,雖然如此但“天鷹”也取得了重創英國海軍三艘登入艦的戰果。
5月25日是阿根廷國家獨立紀念日,民族榮辱的感情在這一天也特彆強烈。
阿根廷幾乎所有的前線作戰飛機都投入了戰鬥,打算以新的戰果給國慶獻禮。“天鷹”則當仁不讓的擔當主攻手的角色。擔任英國艦隊警戒任務的42型“考文垂”號(Coventry)驅逐艦和22型護衛艦“大刀”號(broadsword)首當其衝。9時30分“考文垂”號的雷達在前方首先發現一架執行偵察任務的“天鷹”,立即發射飛彈將其擊落,這已是“考文垂”號擊落的第6架阿根廷飛機。阿根廷人決心報仇,大批“天鷹”在“幻影/短劍”的護航下,發動了最猛烈的攻擊。6架飛機從正面撲向“考文垂”號和“大刀”號。英國軍艦的缺點一下子暴露出來,“考文垂”號只有一座艦空飛彈發射裝置,一次只能攻擊一個目標,雖然有自動裝彈,但要到第一個目標被擊中,才能跟蹤下一個,如果一隊飛機同時進入,必有一架可以突破防空網。“大刀”號雖然裝備了兩座“海狼”防空飛彈系統,但它也同時遭受攻擊,無暇顧及“考文垂”號。空軍5旅的卡巴羅上尉(Carballo)和里克中尉(Rinke)中尉駕駛“天鷹”首先攻擊了“大刀”號。兩名飛行員的Mk17型1,000磅炸彈,命中該艦,但均未爆炸。不過穿過艦體兩枚炸彈還是毀掉了艦上的“山貓”直升機,也使該艦喪失了動力。空軍5旅的瓦拉佐科中尉等(Velazco)駕駛天鷹攻擊了“考文垂”號。2-3枚1,000磅炸彈命中“考文垂”號水線部位,20分鐘後,“考文垂”號沉沒。
5月25日,“天鷹”取得了第三個擊沉的戰果。而對英國海軍而言5月25日是災難的一天。但這一天裡阿根廷空海軍也損失了幾架“天鷹”。
6月8日,阿根廷空軍5旅的“天鷹”攻擊了運輸第5步兵旅裝備的“狐步舞”號(Foxtrot)登入艇。“狐步舞”號被擊中沉沒。隨後阿根廷空軍5旅的“天鷹”又攻擊了“崔斯塔姆爵士”(SirTristam)登入艦和“加蘭哈德爵士”號(SirGalahad)登入艦。3枚500磅炸彈擊中了“崔斯塔姆爵士”登入艦,“崔斯塔姆爵士”登入艦立刻沉沒。“加蘭哈德爵士”號登入艦,又一次遭到了重創(此前,阿空軍的幻影/短劍攻擊過該艦)。阿根廷空軍5旅的“天鷹”在這一天裡又攻擊了21型護衛艦“復仇者”號(Avenger)。“復仇者”號遭受重創退出戰鬥。“天鷹”在這一天結束了馬島戰爭的全部戰鬥。“天鷹”在這一天裡也損失3~4架。
馬島海空大戰中,“天鷹”取得了擊沉5艘英艦,擊傷若干的輝煌戰果。但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總計19架空軍的“天鷹”A-4B/P,10架空軍“天鷹”A-4BS和6架海軍的“天鷹”A-4B/P被擊落
戰後的天鷹
1983年美國開始對阿根廷實行武器禁運。1986年,阿根廷海軍3中隊解散。海軍3中隊剩餘6架“天鷹”A-4B/Q移交空軍。
1988年阿根廷空軍的“天鷹”A-4B進行了最後一次飛行,隨後退役。1架空軍第5旅的C-231“天鷹”被製成紀念碑陳列於VillaReynolds空軍基地。
1994年美國解除了對阿根廷的軍事制裁,阿根廷空軍隨後訂購了36架美國庫存的A-4M。A-4M是A-4F的發展型,據稱戰鬥力增強了30%,發動機推力增加了860千克,所裝的20mm機炮的彈載量由100發增至200發,還改進了電子對抗設備和攻擊系統。裝配了普拉特.惠特尼的J52-P-408無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阿根廷要求對A-4M進行一系列的技術改進,包括換裝新的發動機和火控系統。改進的A-4M被成為A-4AR“戰鷹”。
2000年所有的A-4AR“戰鷹”完成了新的升級,被部署在VillaReynolds空軍基地。
基本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 17.53米
機長 16.26米
機高 4.47米
機翼面積 47.01平方米
機翼展弦比6.54
主輪距5.25米
前主輪距 5.40米
重量及載荷
出廠空重 9771千克
作戰空重 1132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268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20032千克
前線機場起飛重量(帶4顆Mk82炸彈和750發炮彈) 14395千克
燃油重量(機內)4853千克
最大外掛重量 7250千克
最大翼載荷4.48千牛/米2(457公斤/米2)
性能數據(除註明者外,均指以最大重量起飛時)
限制飛行速度 834千米/小時
作戰飛行速度(高度1500米,帶6顆Mk82炸彈)713千米/小時
(無外掛,海平面) 72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高度1525米)623千米/小時
(海平面)55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9144~11000米
爬升率(海平面,設計重量)30.5米/秒
轉場航程4850千米
近距支援作戰半徑(留空2小時)463千米
作戰半徑(偵察) 750千米
作戰半徑(縱深攻擊) 1000千米
起飛距離(最大總重) 1372米
(前線機場起飛重量) 610米
著陸距離(最大總重) 762米
(前線機場起飛重量) 325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