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是一種輕型專用武裝直升機,綽號“貓鼬”(Mangusta)。義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製的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是歐洲第一型武裝直升機,也是第一種經歷過實戰考驗的歐洲國家的武裝直升機。在2001年北京航展和2004年珠海航展上,阿古斯塔公司都特意帶來了貓鼬的模型,引起了國內軍事愛好者濃厚的興趣。

基本簡介

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A-129“貓鼬”是義大利陸軍專用的武裝直升機,也是歐洲研製的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該機於1978年開始研製,1983年9月首次試飛,1987年開始服役。它具有全天候反坦克和火力支援能力,也可用來執行偵察和其它多種任務。這是一種令義大利陸軍引以為榮的直升機

設計背景

A-129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20世紀60到70年代,美軍在越南的作戰已經顯示出直升機的重要作用。1972年8月,美國陸軍對先進攻擊直升機AAH計畫進行招標,該計畫最終造就了日後大名鼎鼎的“坦克殺手”AH-64阿帕奇。同時,歐洲作為抵禦蘇軍裝甲洪流的第一線出也在醞釀一些類似的計畫。不過當義大利總台謀部在1972年試探性表示需要一種專職反坦克直升機進,這還是歐洲第一家。當時義大利有兩個選技:購買現成的直升機(例如AH-1)或者改進一種本國現在直升機。為義大利進行了AB-205直升機掛載陶式飛彈的試驗,但是試驗的結果卻並不能讓義大利陸軍滿意。而如果購買AH-1又價格不菲,且這也令義大利航空工業難以接受。

權衡之下,義大利陸軍航空兵(ALE)決定聯合阿古斯塔公司,轉向A-109直升機進行大幅度改型,項目名稱為ELECC輕型巡邏、反坦克直升機。義大利陸航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個計畫是研製中型多用途直升機家族,包括戰場支援、運輸、C3和偵察搜尋型直升機。結果,由於資金問題,最終只有第一個反坦克型直升機項目得以繼續。

出於多方面考慮,義大利在此項目上並未排斥與其他國家的合作。1975年,阿古斯塔公司同德國MBB公司達成協定,開始A—MBB115輕型攻擊直升機的設計工作,但是由於各自的作戰需要不同,並且在設計分工上無法達成一致,合作計畫最後還是夭折了。德國轉為發展由本國MBBBO-105直升機改進的裝甲增強型PAH—l(德文“反坦克直升機”縮寫)。後來,PAH一1成為法國一德國聯合研製一種新型重型反坦克武裝直升機PAH一2(或稱HAC,即“反坦克直升機”的法文縮寫)的跳板。經過長時間艱難的醞釀,PAH一2最終發展成為虎式武裝直升機。

在與德國合作發展計畫落空後,阿古斯塔公司單獨發展了一種過渡型輕型反坦克直升機,當時歐洲其他國家都研製類似的由直升機和反坦克飛彈組合而成的武器系統,例如英國的山貓/陶、法國的小羚羊/霍特和德國的PAH—l/霍特。義大利的類似型號是在A—109A/陶的基礎上改進的。與歐洲盟國不同的是,義大利的這種直升機僅僅是一個過渡機型。此時其它國家尚無進一步的發展計畫。

A-129武裝直升機1978年3月,阿古斯塔公司同義大利陸軍分別以60%~U30%的股份共同投資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即A一129。阿古斯塔重新進行了慨念論證。4/4.5噸級的PAH一2對義大利當時的需求來說顯得大了些。同樣,基於A一109的設計觀念也不合適。陸軍基本要求是採用陶式飛彈的直升機最大任務重量小能超過3800公斤(不過後來的貓鼬還是超出了這個重量),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時,海平面爬升率10米/秒,無地效懸停高度2000米,續航時間2小時30分鐘。根據這個指標,阿古斯塔公司進行了全新的概念設計。

最後確定的方案為串列雙座布局,後三點起落架,擁有用於掛載武器的短翼,採用四片旋翼和兩個發動機短艙,觀瞄系統裝於機鼻的轉塔上。在一些方面,它有點像1975年首飛的美國休斯公司YAH一64。到1982年11月A一129的基本設計已經完成。在A一129身上,處處體現著義大利陸軍對反坦克需求的迫切。其最初交付的直升機沒有夜間作戰能力,但在隨後的發展中得到了完善。該機的主要裝備是8枚反坦克飛彈,但沒有裝備機槍或者機炮。另外,作為一種輕型武裝直升機,A—129基本無裝甲防護,其生存主要依靠小巧的外形,高超的飛行性能,低紅外輻射和低噪音(上述特徵均比AH一64小很多)。可以說在計畫初期,部分缺乏遠見的義大利陸軍高官對貓鼬的發展起了消極作用。相對於阿帕奇,它過於脆弱,而且儀僅裝備8枚短射程的陶式飛彈顯得火力不足。

結構設計

A-129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A-129採用了武裝直升機常用的布局,機身,縱列串列式座艙,副駕駛/射手在前,飛行員在較高的後艙內,

A-129武裝直升機均有墜 機能量吸收座椅。機身裝有懸臂式短翼,為複合材料,位於后座艙後的旋翼軸平面內。每個短翼裝有2個外掛架,可外掛1000千克的武器。採用抗墜毀固定式後3點起落架。機身結構設計主要為鋁合金大梁和構架組成的常規半硬殼式結構。中機身和油箱部位由蜂窩板製成。複合材料占整個機身重量(發動機重量除外)的45%,占空重的16.1%,主要用於機頭整流罩、尾梁、尾斜梁、發動機短艙、座艙蓋骨架和維護壁板。

所有機體外露面(除槳葉和槳轂外)面積為50平方米,其中35平方米為複合材料。機頭的翻卷式隔框和前機身的翻卷式梁用於保護乘員。發動機等要害部位都有裝甲保護。全機噴有能吸收紅外線的塗層。機體可抵禦12.7毫米穿甲彈,並能滿足美國軍用標準MIL-STD-1290的抗墜毀標準要求。具體是在以11.2米/秒的垂直下降速度墜毀著陸,和以13.1米/秒縱向速度碰撞硬壁時,必須保持95%的生存力,及所有動部件均不得進入駕駛艙。同時駕駛艙內部容積減小不得超過15%)。 應該說在發展A-129之初,阿古斯塔廣泛吸取了各方的經驗。但是它也擁有自己的技術特點。例如,其輕重量的複合材料占機體總重的45%(不包括發動機),外表面積的70%。採用成熟而簡練的全鉸接式4片主旋翼和半剛性三角鉸接式2片尾槳。主旋翼裝於三維球形彈性軸上(每個葉片一個),這是在攻擊直升機上首次採用,其優點是不必對槳轂和軸承進行潤滑,並減小了旋翼阻力和直升機的震動,哪怕是在進行諸如90度急轉彎這樣的高過載機動時。主旋翼大梁採用碳纖維和凱芙拉製造,複合材料蒙皮,前緣和後緣由蜂窩結構材料製造,旋翼前緣抗磨包條由不鏽鋼製造,槳尖較易更換。所有機械連桿和活動件都裝在旋翼主軸內部,以防外來物損傷和結冰,並可減弱雷達信號。A一129的旋翼可以抵抗23毫米炮彈的直接命中並能夠割斷15厘米粗的樹幹。A一129粗大的旋翼轉動軸為中空結構,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裝桅桿式偵察、瞄準系統。並為主軸控制連結和旋轉傾斜盤提供了空間。另外該系統還可顯著地減少直升機的都卜勒雷達反射。

貓鼬採用了軍用STDl290墜毀生存標準,它是繼UH一60、AH-64後第三種採用該標準的直升機。帶兩極液壓減震支撐桿的主起落架和馬丁一貝克防墜座椅,再加上機身變形設計,能夠保障飛機在以11.2米/秒的垂直速度和13.1米/秒的水平速度落向地面時,乘員具有90%的存活率。其起落架能夠保障機體和蒙皮在4.57米/秒的“硬著陸”時不會造成大的破壞。A一129的機體最大允許過載為+3.5G一2G。

A-129武裝直升機A一129採用兩台英國羅-羅公司的GEM2—21004D渦軸發動機(由義大利本國公司按許可證生產,編號為RRl004),每台額定最大功率772千瓦。兩台發動機工作時的傳動功率為969千瓦(1317軸馬力),一台發動機工作時為704千瓦(957軸馬力),應急功率為772千瓦(1035軸馬力),但只能持續20秒的時間。後來的A一129又換裝了一種更強勁的發動機,即T800。原來裝在貓鼬上的GEM也進行了改進設計,而且其簡單的變速箱可以適應將來T800的裝機。另外,A一129發動機系統的所有傳動軸、部件和接頭都能承受l2.7毫米子彈的打擊。

A一129採用了分開隔離的兩套燃油系統,但兩套供油線路可交叉供油。供油管線和油箱都有自封閉功能,油箱進行了專門的抗墜毀設計。發動機由裝甲防火板隔開。排氣管可安裝紅外抑制裝置,但在平時人們很少看到貓鼬裝備這種裝置。當傳動裝置被擊中,潤滑油外漏時,直升機還能堅持飛行30分鐘。

系統結構

A-129的座艙內配備有紅外夜視系統,即使在夜間,A-129也能貼地飛行。最與眾不同的是 A-129的飛行員配備有頭盔式瞄準系統,前視紅外感測器觀測到的目標可立即傳給駕駛員及副駕駛員的頭盔瞄準系統,並在眼鏡上顯示出數據來,飛行中的一些數據資料也可以傳輸到頭盔瞄準系統上。副駕駛員兼射手可以利用頭盔瞄準系統直接瞄準,並負責操作電視、紅外觀測系統和雷射測距系統。這些設備賦予了A-129全天候及在惡劣天氣下的作戰能力。

A-129的武器也很強,共有4個掛架,每個掛架可掛接300千克,一次最多可掛8枚飛彈,可選掛“響尾蛇”、“標槍”、“毒刺”、“西北風”等飛彈。A-129武裝直升機的機首航炮並非固定武器,而是根據情況加裝。為了使A—129到下個世紀也不落後, 義大利計畫對A-129進行改進, 包括加裝桅桿瞄準具和雷射測距系統等。

作戰能力

全鉸接式的4片槳葉組成了A129的旋翼系統,尾部則為2片槳葉的半剛性三角鉸接式尾槳。旋翼和尾槳都採用彈性軸承和低噪音槳尖,槳葉由碳纖維和凱芙拉(Kevlar)製造的大梁、Nomex蜂窩芯製造的前緣的後,A-129武裝直升機緣、不鏽鋼製造的前緣抗磨包條、易更換槳尖和複合材料蒙皮製成。這種旋翼槳葉振動水平低,能經受住12.7毫米子彈的射擊,估計能經受住23毫米炮彈的射擊(這要比AH-64的生存能力差)。

旋翼槳轂用複合材料製成,包括玻璃纖維板和4個不需要潤滑的彈性軸承,結構簡單,重量僅86~87千克。槳轂也有與槳葉相同的抗彈擊能力。所有機械連桿和活動件都裝在旋翼主軸內部,以防外來物損傷、結冰,並可減弱雷達信號。尾槳槳葉也由複合材料和不鏽鋼前緣製成,能經受12.7毫米子彈的射擊。

A-129有著完善的全晝夜作戰能力,這來源於由2台計算機控制的綜合多功能火控系統。它控制/監控著飛機各項性能、自動駕駛儀、預警/報警系統、通訊、發動機狀態飛行指引儀、電傳操縱、導航、電子戰、武器點火控制系統,以及電子、燃料和液壓系統的狀態。機上裝有霍尼韋爾公司生產的前視紅外探測系統,使得飛行員可在夜間貼地飛行。頭盔顯示瞄準系統使駕駛員和武器操作手均可迅速的發起攻擊。為了夜間執行反坦克任務,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可以增強“陶”式飛彈的目標截獲和制導能力。這種探測系統也可在白天使用。A-129在4個外掛點上可攜帶1200千克外掛物,通常攜帶8枚“陶”反坦克飛彈、兩挺機槍或81mm火箭發射艙。主要反裝甲武器是裝在短翼上的“陶”式飛彈,瞄準具安裝在機頭,但還可安裝旋翼主軸瞄準具。另外A129也有攜帶“毒刺”空空飛彈的能力。

主動和被動自衛系統是A129的標準設備。被動電子戰系統包括雷達告警接收機、雷射告警接收機。積極對抗手段包括雷達干擾機或紅外干擾機或干擾箔條布撒機。

升級狀況

隨著冷戰消失以及反恐作戰的興起,昔日坦克集群突襲的威脅已不復存在,作戰對手及作戰形態發生了變化。A-129的載彈量、火力、作戰半徑、作戰高度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反恐作戰的需要,在國際軍用直升機市場上,人們更看重AH-64等航程遠、續航時間長、作戰範圍大、載彈量大、火力更強一類的大型直升機。所以 A129 銷路不佳,可謂生不逢時。在這種背景下,阿古斯塔公司毅然決定斥資對A129實施升級改型。技術升級改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增大動力;二是改進航空電子設備。

在動力裝置方面,換裝大功率發動機。選用了美國為RAH-66“科曼奇”直升機新研製的CTS-800-OA渦軸發動機,替換原裝的羅?羅公司研製、義大利畢亞交公司仿製的 Gem2MKl004D渦軸發動機。機上2台發動機同時工作最大功率由2×615千瓦提高到2×996千瓦。

旋翼系統由4片槳葉改成5片槳葉,增大了旋翼系統的拉力,使全機最大起飛重量由4100千克提高到5100千克,有地效條件下懸停高度由3750米提高到4206米,以便在4200米以上也能起飛執行任務。

增大了機內燃油量。機內載油能力提了33% .使航程增大到561千米。

頭部安裝的直瞄武器由12.7毫米機槍改為3管20毫米機炮,增強了對地攻擊的火力。具有使用AGM-114“海爾法”反坦克飛彈的能力,相比起“陶”式,反坦克能力大大增強。另外增加了發射北約制式70毫米火箭彈發射器,具備了發射“毒刺”空空飛彈的能力。

此外,為起落架設計了選裝的滑撬,可以在雪天起降執行作戰任務。

改進後,電子設備採用兩個獨立的紅外夜視系統,並採用了頭盔顯示器,使得夜間和惡劣氣象下的戰鬥力得以提高。機上加裝了完善的數字式綜合控制系統,可管理飛行和作戰任務分系統。阿古斯塔公司還改善了A-129的可維護性,並開發了相應的模擬器及軟體。駕駛艙里安裝了新的多功能顯示器。以慣性導航/GPS全球定位系統作為主導航設備。改進目標觀察和瞄準感測器,飛彈發射採用了雷射制導系統,具有進行自主式雷射識別、跟蹤制導和遠離距發射空地飛彈的能力,不僅提高了武器命中精度,同時提高了自身戰場作戰生存力。

升級後的A-129性能有了顯著改善,作戰效能得到全面提升,昔日的A129已不能與之相比了。新的A129於1995年首飛成功後,立刻在國際軍用直升機市場上倍受矚目,土耳其、澳大利亞、斯洛維尼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西班牙和瑞士等國家紛紛表示了對新A129的興趣。阿古斯塔公司趁勢將升級後的A-129命名為A129 International――“貓鼬”國際型。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在進行A129的艦載武器驗證試飛,以滿足義大利海軍陸戰隊的作戰需要並擴大其銷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