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式反坦克手榴彈

80式反坦克手榴彈

上世紀70年代,為了防備蘇聯裝甲部隊大規模入侵,軍隊提出需要設計一種威力較大的新型反坦克手榴彈,能大量裝備部隊,作為一種民眾性反坦克武器。1974年,某國營兵工廠接受了“新型反坦克手榴彈”的研製任務,同年年底樣機研製成功。由於“文革”的影響,此後的研製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在樣機研製中出現的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問題,一直得不到完全解決,主要戰術、技術指標始終沒有最後確定。直到1977年5月,新型反坦克手榴彈的主要戰術、技術要求才正式確定,主要指標如下:全彈質量≤1公斤,全彈長≤320毫米,彈徑≤57毫米,破甲威力200毫米/30°,採用萬向碰炸引信,全彈密封防潮,勤務處理安全可靠,宜長期儲存;結構緊湊,便於戰鬥使用;外形美觀、工藝性好,適合動員生產。

基本信息

80式反坦克手榴彈80式反坦克手榴彈

80式反坦克手榴彈
80式反坦克手榴彈於1980年設計定型,主要用於毀傷敵人坦克、裝甲車輛、野戰工事等目標,彈體形狀為圓柱形,殼體材料為薄金屬皮,裝梯恩梯/黑索金炸藥

基本性能數據
全重:1000克
彈徑:75毫米
彈長:330毫米
裝藥:主藥柱390克副藥柱52克
投擲距離:17-35米
破甲厚度:200毫米/30度
該彈全重過重,破甲威力不足,投擲距離近。未大批量裝備部隊。該彈已停止生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