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點

6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點

《6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點》主要講述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變革,往往離不開那些風雲人物之間偉大思想的碰撞,他們都是站在世界浪潮最頂端的弄潮兒,他們的智商、遠見、謀略和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時代的進程。而他們面對面地交鋒時,則產生了無數重大的決策和新局勢,這些交鋒給世界帶來了影響並不亞於一場自然變更所帶來的生物變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點》

當現實成為歷史後,後人往往會從客觀的角度找尋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這其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三者共同組成了歷史轉折的契機,但是,歷史是由人創造的,人和往往能改變天時、地利。毫無疑問,朝代變更、制度轉變往往凝聚了許多人的力量,但追根溯源,起根本作用的往往是幾個核心人物。

《6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折點》一書正是記錄這些核心人物如何利用或創造天時,地利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個重大的社會變革,往往離不開那些風雲人物之間偉大思想的碰撞,他們都是站在世界浪潮最頂端的弄潮兒,他們的智商、遠見、謀略和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時代的進程。而他們面對面地交鋒時,則產生了無數重大的決策和新局勢,這些交鋒給世界帶來了影響並不亞於一場自然變更所帶來的生物變化。

目錄

中國卷

第一章 弄潮——決定歷史走向的政治會見

姜尚“偶遇”周文王,拉開周族傾商的大幕

齊桓公得遇管仲,成就第一任霸主

秦穆公得遇“五投大夫”,開啟秦國崛起的大端

楚莊王對話眾賢臣,開啟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

秦孝公納賢商鞅,奠定秦國強大的基石

秦始皇與韓非的短暫相見,為秦一統中國確立基調

秦始皇與李斯定策,焚書坑儒

漢武帝對董仲舒的策試,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統治地位

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會,為三分天下定調

李世民勸反李淵,推倒隋朝大廈

唐明皇與楊玉環相遇,大唐走向衰敗

宋太祖與禁軍宿將的曠古之宴,兩宋積弱的肇始

南宋開國的定都之議,奠定偏安的宿命

忽必烈得遇劉秉忠,蒙古由一個部族變成一個國家

朱棣得遇姚廣孝,促成靖難之役

清政府與西方的八次遺憾交流。痛失機遇

耆英與英國侵略者簽訂《南京條約》,中國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加劇中國半殖民地化

李鴻章與外國侵略者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孫中山與黃興的會見,建立中國同盟會

陳獨秀與李大釗的“馬車之旅”,中國共產黨成立

孫中山與李大釗的“握手”,國共第一次合作

井岡山會師,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遵義會議,生死攸關的大轉折

重慶談判,國共鬥爭中的關鍵過招

決定抗美援朝的幾次會議,初顯國威

周恩來赴日內瓦會議,全面打開外交新局面

周恩來與萬隆會議,中國與亞非國家交流的重大契機

周恩來與基辛格的秘密會見,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的肇始

尼克森訪華,改變世界的一周

周恩來與田中角榮的會見,中日邦交正常化

毛澤東會見卡翁達,提出劃時代的“三個世界”理論

“鐵蝴蝶”與毛澤東的曲折相見,消解西方阻擋社會主義的天然屏障

鄧小平接見布熱津斯基,給美國政府的一個關鍵台階

十一屆三中全會,新中國建立後的偉大轉折

鄧小乎訪美,揭開了中美關係史的新篇章

法拉奇的“考試”,鄧小平讓世界再次認識了中國

“鋼鐵公司”與“鐵娘子”的交鋒,香港回歸祖國

鄧小平南巡,掃除了改革開放的思想障礙

第二章 烽煙——決定性的戰場交鋒

牧野之戰,周興商亡

泓水之戰,將春秋爭霸引入了新階段

巨鹿之戰,把秦王朝送入了墳墓

成皋之戰,劉邦重新一統中國的奠基之戰

馬踏大漠,封建王朝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

黃巾農民起義,加速了東漢王朝的崩潰

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足之勢

淝永之戰,東晉王朝得以再續

唐軍對東突厥之戰,封建王朝進入第二個鼎盛時期

李闖王起義。明王朝的終結之戰

山海關大戰,清朝入關的奠基之戰

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武昌起義,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護國戰爭,共和制的恢復

五四運動,中國民主革命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西安事變,國內革命戰爭走向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的首次交鋒

台兒莊戰役,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畫之粉碎

百團大戰,中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頁

三大戰役,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礎

第三章 階梯——促進文明發展的人文交流

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

玄奘西行,中國佛教界的劃時代壯舉

黃道婆與海南人民的交流,開創了紡織業的新局面

鄭和下西洋,中外交流史上的壯舉

“東方小個子”與美國石油大亨的握手,中國改革開放的破冰之舉

楊利偉的“飛天”之旅,中國科技發展的里程碑

世界卷

第一章 洪流——影響歷史的政治會見

世界篇

黑人與貪婪的葡萄牙人販子的“會見”,非洲人民的巨大災難

查理一世與斷頭台的對峙,資產階級革命的劃時代成果

塞拉耶佛槍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巴黎和會,播下了二戰浩劫的種子

希特勒與魯道夫在獄中的會見,《我的奮鬥》的誕生

東方會議,日本法西斯密謀侵華的內閣會議

德、意、日在柏林的會面,軸心國軍事同盟的形成

慕尼黑會議,綏靖主義引發世界大戰

邱吉爾與羅斯福的大西洋會晤,二戰局勢扭轉的前奏

羅斯福與薩克斯的會見,核子彈的誕生

德黑蘭會議,反法西斯聯盟國的合作

布雷頓森林的44國會談,決定戰後經濟體系的會議

雅爾達會晤,影響世界格局45年

波茨坦聚首,對德日法西斯的制裁

1945年舊金山多國會談,聯合國的誕生

華約對抗北約,維持刺刀下的和平

萬隆會議,第三世界的盛會

“9·11”前的恐怖分子秘密會議,恐怖分子的報復

局部篇

費城聚會,美國獨立的前奏

多洛雷斯呼聲,墨西哥的獨立

聖馬丁和玻利瓦爾的會見,南美洲獨立戰爭的交接

里昂工人大罷工,無產階級崛起的豐碑

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協同作戰,掀起亞洲反殖民的革命風暴

明治天皇與倒幕先鋒的會面,明治維新的開端

巴黎公社起義,唱響無產者的《國際歌》

塔洞公園的自由聚會,朝鮮半島人民的覺醒

蒙巴頓方案的曲折談判,英屬印度走向分裂

曼德拉與德克勒克的談判和妥協,開創了南非新紀元

金大中與金正曰的會見,打破朝韓關係僵局的突破口

邁勒,哈拉齊與塔拉巴尼的會見。兩伊的歷史性握手

第二章 烽煙——決定歷史進程的戰場交鋒

亞歷山大遠征亞洲,東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歐洲十字軍東征,推動歐洲走向開放的現代世界

玫瑰戰爭,英國封建農業向資本主義農業的轉變

荷蘭獨立戰爭,創建了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型”

英國與西班牙的海上爭霸,日不落帝,國的崛起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亞非人民災難的開端

義大利統一戰爭,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維吉尼亞大會戰,美國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普法戰爭,為一戰埋下了伏筆

曰俄旅順爭奪戰、沙皇俄國的沒落

凡爾登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珍珠港事件,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途島海空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

諾曼第登入,歐洲第二戰場的奠基之戰

越南戰爭,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蘇聯被迫改變全球戰略

第一次海灣戰爭,加速兩極格局終結

南斯拉夫內戰,給歐洲注入了不安定因子

第三章 火種——探索與發現

探索篇

哥倫布偶遇美洲,東西半球的隔離從此打破

達·伽馬兩“訪”印度,開闢了歐洲殖民擴張新時代

麥哲倫環球旅行,世界一下子大了10倍

“阿波羅”11號登入月球,人類與太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科技篇

富蘭克林與雷電的“親密接觸”,人類對自然認識的轉折點

貝爾與電話的會見,翻開人類通信史的新篇章

2000次以後的邂逅,電光時代的到來

倫琴與X光的邂逅,發現借給人類慧眼的射線

居里夫人與鐳元素的會見,敲開了原子世界的大門

弗萊明與青黴素的邂逅,細菌不再無敵

戈德斯坦巧遇馮·諾依曼,讓機器計算不再是夢想

沃森和克里克的會見,破解遺傳密碼

網際網路與人類的會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避孕藥“父”“母”的相遇,一片藥改變世界

思想篇

當柏拉圖遇到蘇格拉底,西方哲學史開始萌芽

“日心說”與“地心說”的較量,撼動宗教神學理論之基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巴黎相會,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書摘

第一章 弄潮——決定歷史走向的政治會見

姜尚“偶遇”周文王,拉開周族傾商的大幕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稍有知識的人都熟悉得不愛聽這段了,但是,只要講中國的歷史就不能繞過這一節。太公這一釣也的確值得記上一筆,他為自己釣來了一位明君,為周室釣來了八百年江山,可謂是曠古之釣。

【實錄】

約公元前11世紀的一天,渭河北岸。

一隊車馬浩浩蕩蕩地向渭河北岸驅馳而來。此時,江邊有一老者正獨自垂釣。這隊車馬的主人是周文王姬昌,而這位老者是姜尚。

古人迷信,凡事總要先占卜吉凶,據說文王本人也是占卜高手,《周易》就是出自他手,周文王這次出獵前也做了占卜,結果是:所獲獵物不是虎豹豺狼,而是可以成就霸業的王佐之才,周文王一路上自然格外留意。此外,據說文王還曾經夢到飛熊入懷,這也是有賢臣的兆頭。

再說這個姜尚,不但對文王車馬置若罔聞,而且口中還念念有詞,文王覺得有些好奇,走近一聽,姜尚念的是。不願意活的魚兒就上鉤吧”。再看魚鉤,竟然是直的,而且沒有魚餌。周文王覺得此人奇特便下車主動與他攀談。文王問道:“你樂於釣魚嗎?”姜尚答道:“臣聞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天,我垂竿而釣,與此十分相似,並非樂於釣魚。”文王又問:“釣魚與志趣有什麼相似之處?”老者再答:。操釣在手,有三種權謀變化:有以厚祿竭人才智的權謀,有以視死如歸精神鼓勵士兵的權謀,有以高官顯位降服能人的權謀。”

姜尚一邊說,一邊觀察文王,見文王正認真傾聽,態度謙虛,便繼續侃侃而談:“凡是河流源頭淵遠者,河水必然奔流不息,於是才有魚群棲息;樹大根深者必定枝繁葉茂,於是才能果實豐碩。同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唯有相互理解,心靈相通,才有發展偉大事業的前提,比如在溪邊垂釣,小魚總是盯著小餌,稍大些的魚兒總是看好塊大味香的餌料,即使是鉤就在身邊,為求得香甜的美食,它也會忘掉危險而冒險一搏。所以,要想釣到大魚,就要安上大塊餌料,釣線也要粗壯結實,否則就會魚餌兩空。魚一旦吞下釣鉤,釣線就會牢牢地牽住它,用人也是如此,人才一旦接受了相應的待遇,便會為施恩者盡心竭力地服務。用網捕魚,會有漏網的;可用餌釣魚,卻可以把水中之魚陸續釣盡。同樣的道理,提供相應的待遇,就可以把天下的人才都招攬而來。釣魚的三大要領是釣點判斷,餌料設計和提竿溜魚,而治國平天下也有三大法寶:提供優厚的待遇,提倡視死如歸的精神,設立高官顯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