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P輕型偵察坦克

三十年代初期,波蘭只能製造一些可憐的小豆子坦克〔從卡登-洛埃德的超輕型坦克發展〕。 不過,波蘭的武器發展計畫要求開發一種帶有鏇轉炮塔、火力足夠強勁的輕型偵察坦克,波軍準備在不久的未來用這種新坦克替換現有的超輕型車輛。 於是,一九三二年九月,卡登和洛埃德的四噸坦克、水陸坦克和履帶式拖車到波蘭進行演示。

波蘭輕型偵察坦克4TP的工廠名稱是“PZIn?.140”,此種坦克與英國維克斯公司的著名設計師卡登〔J.V.Carden〕和洛埃德〔V.Loyd〕頗有淵源。卡登和洛埃德曾設計出多種成功的輕型坦克,有些設計被銷往世界各國並且對他國的坦克設計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比如維克斯的E型六噸坦克〕。自一九二八年起,兩人為英國軍隊設計了一系列輕型坦克〔Mk.Ⅰ型~Mk.Ⅳ型〕,而且也產出了相應的出口型。這些車型的基本特徵是每兩個負重輪成一組,使用板彈簧或螺鏇彈簧懸掛,引擎位於車體右側,坦克只有兩個乘組員,多數型號僅僅擁有機槍作為武裝。其中的出口型被稱為維克斯卡登-洛埃德四噸輕坦克,分為M1933、M1934、M1935、M1936、M1937型。這種出口型在比利時以T-15的編號製造,荷蘭購買的用於武裝荷屬東印度殖民軍,此外,拉脫維亞、立陶宛、暹羅〔泰國〕、阿根廷和瑞士都曾購買過,為拉脫維亞製造的後期型裝備著四十毫米火炮。這些小車亦被發展為水路兩用型,或為炮兵提供拖曳服務。卡登和洛埃德設計的最後兩種英國坦克Mk.Ⅴ和Mk.Ⅵ則有三名乘組員。
三十年代初期,波蘭只能製造一些可憐的小豆子坦克〔從卡登-洛埃德的超輕型坦克發展〕。不過,波蘭的武器發展計畫要求開發一種帶有鏇轉炮塔、火力足夠強勁的輕型偵察坦克,波軍準備在不久的未來用這種新坦克替換現有的超輕型車輛。於是,一九三二年九月,卡登和洛埃德的四噸坦克、水陸坦克和履帶式拖車到波蘭進行演示。作為反饋,波蘭工程部門的負責人科薩科夫斯基上校〔Col.TadeuszKossakowski〕在一九三三年五月決定購買五輛四噸坦克和一輛水陸坦克用作進一步論證,不過,由於缺乏經費,這項契約最後泡湯了。但波蘭政府確實需要而且決定要擁有這樣一種新型坦克。波蘭裝甲武器測試中心〔BBTBP〕在一九三五年命波蘭工程部〔PZIn?〕設計這種四噸偵察坦克和一種水陸坦克。工程部負責人何比奇〔EdwardHabich〕負責設計這兩種坦克的工作.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偵察坦克的設計圖紙完成,基於卡登-洛埃德構思而產生出的波蘭版全新設計煥發出超前的活力,這些先進設計包括扭桿式懸掛系統和可以收放的潛望鏡,引擎也是完全的波蘭產品。一九三七年一月波蘭啟動了一九三七~四二年度的裝甲兵武器發展計畫,波軍按計畫準備用新型偵察坦克替代超輕型坦克,並且給予其“4TP”的軍方編號。波蘭計畫製造四百八十輛4TP坦克,用於裝備步兵師中的十八個裝甲偵察連和四個獨立摩托化部隊〔類似早先的摩托化旅〕,後者計畫擁有一個4TP裝甲連和一個10TP裝甲連。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偵察坦克的一輛原型車“PZIn?.140”交付給波蘭軍方,這輛原型車使用PZIn?.425汽油引擎驅動〔六缸,九十五馬力〕、車體後部安有三百升的油箱,採用乾式復盤離合器和機械變速,有四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主動輪前置,誘導輪位於後部,車體每側有四個掛膠負重輪、每兩個一組安裝在一個扭桿上並且有液壓減震器〔見注〕,每側兩個托帶輪支撐二百六十毫米寬之單銷履帶〔每條履帶有八十七節履帶板〕。原型車的車體由裝甲板鉚接而成,乘組員位於左側戰鬥室內,引擎位於車體右側,其中駕駛員坐席安置在戰鬥室前部、他的右側就是傳動機構,駕駛員面前開設有一扇單頁艙門、可以打開向前下方放低到前裝甲上,這個艙門上亦安置一個觀察口,駕駛員通過其上的一條細縫進行觀測。除此之外,駕駛員還可利用一項先進設計-可收縮式潛望鏡進行觀察〔由昆德拉「R.Gundlach」設計〕。戰鬥室上安置單人鏇轉炮塔〔位於車體中軸線左側〕,車長坐席位於炮塔中,而炮塔後部開有雙頁活門、頂部也開有艙口。車長必須手動鏇轉炮塔,而他也擁有一具可收縮式潛望鏡。設計組還計畫在量產型中安裝電台,以便車輛聯絡之用。車體使用軋制裝甲鉚接,車體厚度:前部八~十七毫米、側面十三毫米、後部十~十三毫米、底部四~八毫米、頂部五毫米;炮塔厚度:前部、側面十三毫米、頂部五~六毫米。這個防護在當時同級坦克中亦屬於良好,而且據信樣車使用的是正規的裝甲鋼而非低碳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