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防塵口罩

3m防塵口罩

3m防塵口罩的主要防阻對象是顆粒物。防塵口罩通過覆蓋人的口、鼻及下巴部分,形成一個和臉密封的空間,靠人吸氣迫使污染空氣經過過濾。有些還在口罩內鼻夾部位增加密封墊。不同的防塵口罩使用的過濾材料不同。3m防塵口罩通常有兩種式樣,即杯罩式和摺疊式。防塵口罩除工業用外,也有醫用,主要用於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防護口罩的濾料,主要分兩類,即防塵類及防毒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防塵口罩英文名稱:dust mask 定義:防止或減少空氣中粉塵進入人體呼吸器官的個人保護器具。 所屬學科:煤炭科技(一級學科);煤礦安全(二級學科);粉塵(三級學科)

產品簡介

3m防塵口罩的主要防阻對象是顆粒物。“塵”的概念比較狹窄,塵屬於顆粒物這個大的概念,包括粉塵(機械破碎產生)、霧(液態的)、煙(燃燒等產生)和微生物,也稱氣溶膠。能夠進入人體髒深部的顆粒非常微小,粒徑通常在7μm以下,稱作呼吸性粉塵,對健康危害大,是導致各類塵肺病的元兇。所以,防塵口罩通過覆蓋人的口、鼻及下巴部分,形成一個和臉密封的空間,靠人吸氣迫使污染空氣經過過濾。口罩本體通常用防顆粒物的過濾材料製成,靠頭帶或耳帶固定,人臉鼻處的密封通常藉助金屬鼻夾幫助塑造,但也

3M防塵口罩3M防塵口罩
有依靠其他方法實現的,有些還在口罩內鼻夾部位增加密封墊。由於口罩沒有可以更換的部件,所以失效後需要整體廢棄,也稱隨棄式面罩,或免保養口罩。

過濾材料

不同的防塵口罩使用的過濾材料不同。過濾效果一方面和顆粒物粒徑有關,還受顆粒物是否含油的影響。防塵口罩通常要按照過濾效率分級,並按是否適合過濾油性顆粒物分類。不含油的顆粒物如粉塵、水基霧、漆霧、不含油的煙(焊接煙)、微生物等。“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材料雖比較常見,但它們不適合油性顆粒物,如油霧、油煙、瀝青煙、焦爐煙等。而適合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材料也可用於非油性顆粒物。

產品式樣

由於是密合的結構,3m防塵口罩通常有兩種式樣,即杯罩式和摺疊式,杯罩式依靠一個預先模壓成型的結構支撐過濾材料,優點是不容易塌陷,易保持形狀;而摺疊式利於單個包裝,不用時便於攜帶

附加功能

除了防阻顆粒物,有些防塵口罩還有附加功能,滿足不同的使用條件或需求。使用中由於不斷有粉塵等顆粒物沉積在口罩表面,使用一段時間後呼吸阻力會自然增加,使用者會感覺越來越不舒適,因此,有在口罩表面增加一個單向開啟的呼氣閥,降低呼氣阻力,並幫助排出濕熱空氣,所以更適合溫度較高的環境。
焊接這種典型的含塵作業,除了高溫,作業中還存在大量電焊火花,應該選擇具有阻燃性的口罩以避免口罩被燒穿。焊接作業現場還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最常見的是臭氧,另外有些作業環境只單獨存在一些氣體異味,濃度雖沒有達到有害健康的水平(沒有超標),但使人感覺不舒適,一種帶活性炭層的防塵口罩就很適用,不僅適合焊接產生焊煙和臭氧,也很輕便和能有效排除異味。
防塵口罩除工業用外,也有醫用,主要用於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如SARS結核桿菌、炭疽和流感等。雖然微生物屬於非油性的顆粒物,但在醫院使用有其特殊要求。首先不允許有呼氣閥設計,防止手術時醫生呼氣所帶細菌污染手術創面;另外,外層材料必須具有一定壓力液體的穿透,防止傳染性液體對醫護人員的危害。

發展趨勢

橡膠面罩相比,防塵口罩的主要優勢是舒適性,除了輕便、通氣面積大所帶來的低阻力外,“免保養”是它另一個明顯的“便利”。任何橡膠面罩使用後都需要清洗、保養、更換和維護,而防塵口罩則不需要。試想,很多年以前幾乎我們每人都使用手帕,而今大家幾乎都使用紙巾,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免維護”帶來的便利。當然,免保養口罩如果每天更換,勢必增加使用成本。在國內不少情況下,使用橡膠面罩更換過濾元件相對會經濟一些,所以目前我國防塵呼吸器的選用,基本還是以橡膠面罩為主,但相信將來會和已開發國家相似,更多的人會選擇使用免保養型口罩。

選擇方法

防塵口罩有各種各樣,選擇時必須針對不同的作業需求和工作條件。首先應根據粉塵的濃度和毒性選擇。根據GB/T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作為半面罩,所有防塵口罩都適合有害物濃度不超過10倍的職業接觸限值的環境,否則就應使用全面罩或防護等級更高的呼吸器。如果顆粒物屬於高毒物質、致癌物和有放射性,應選擇過濾效率最高等級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具有油性,務必選擇適用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為針狀纖維,如礦渣棉、石棉、玻璃纖維等,由於防塵口罩不能水洗,粘上微小纖維的口罩在面部密封部位易造成臉部刺激,也不適合使用。
對高溫、高濕環境,選擇帶呼氣閥的口罩會更舒適,選擇可除臭氧的口罩用於焊接可提供附加防護,但若臭氧濃度高於10倍職業衛生標準可更換面罩,配塵、毒組合過濾元件。對不存在顆粒物,而僅僅存在某些異味的環境,選擇帶活性炭層的防塵口罩比戴防毒面具要輕便得多,如某些實驗室環境,但由於國家標準不對這類口罩進行技術性能規範,選擇時最好先試用,判斷是否真正能夠有效過濾異味
防塵口罩是否真正起到防護作用,除了選擇防護功能外,另一個重要選擇因素是適合性。沒有一個萬能的設計能適合所有人的臉型。目前,防塵口罩的認證檢測並不保證口罩適合每個具體的使用者,如果存在泄漏,空氣中的污染物就會從泄漏處進入呼吸區。選擇適合的口罩的方法是使用適合性檢驗,它利用人的味覺,用專用工具發生苦味或甜味的顆粒物,如果戴口罩後仍然能夠感覺到味道,說明口罩存在泄漏,具體請參考GB/T18664中有關適合性檢驗的介紹。

佩戴方法

防塵口罩結構雖然簡單,但使用並不簡單。選擇適用且適合的口罩只是防護的第一步,要想防護真正起到作用,必須正確使用,這不僅包括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確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確(不泄漏),還必須在接塵作業中堅持佩戴,及時發現口罩的失效跡象,及時更換。不同接塵環境粉塵濃度不同,每個人的使用時間不同,各種防塵口罩的容塵量不同,以及使用維護方法的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所以沒有辦法統一規定具體的更換時間。當防塵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現破損、斷裂和丟失(如鼻夾、鼻夾墊),以及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廢棄整個口罩。

使用誤區

最大的誤區:把紗布口罩當防塵口罩使用。早在2000年原國家經貿委在國經貿安全〔2000〕中就明文規定,紗布口罩不得作為防塵口罩使用,但至今還會經常見到這種錯誤的選擇。紗布口罩在我國職業防護技術落後的年代,確實被普遍用於防塵,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在防護標準、檢測技術及製造技術上的進步,以及社會防護意識的普遍增強,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紗布的低效。2003年SARS期間,由於受錯誤的導向,醫護人員使用紗布口罩防護,導致大量醫護人員因防護不當受到傳染,代價巨大,教訓深刻。現在雖然從標準、法規對紗布口罩有定論,但是長期使用紗布口罩,卻培養了諸多錯誤的防護理念,如更強調便宜、應吸汗、應能水洗和透氣等“好處”,卻不重視密合性、有效的過濾等應有的防護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