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藝術空間

21藝術空間

“21 ART SPACE”是上海漢香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設立的藝術空間,以放眼於世界文化交流為宗旨。因此與義大利阿利桑德羅·柯科欽斯基基金會(FONDAZIONE A·KOKOCINSKI)、羅馬國際藝術家協會(ASSOCIAZIONE ARTISTI INTERNAZIONALE ROMA)、羅馬D·普利菲卡多畫廊(D·PURIFICATO GALLERY)聯合策劃和舉辦一系列學術性展覽。

基本信息

舉辦協會

阿利桑德羅·柯科欽斯基基金會是義大利政府批准的由藝術大師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阿利桑德羅·柯科欽斯基是義大利國寶級藝術大師,其作品也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國家博物館。在2006中國義大利年間曾在北京舉行過大型個展。橋·羅馬國際藝術家協會(PONTE·ASSOCIAZIONEDIARTISTIINTERNAZIONALEROMA)成立於2007年,宗旨是推動具象繪畫、雕塑的發展。
D·普利菲卡多畫廊(D·PURIFICATOGALLERY)是家族系列畫廊中的一個位於羅馬,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多梅尼哥·普利菲卡多(DOMENICOPURIFICATO1915—1984)是載入義大利現代美術史的藝術家,曾多年擔任米蘭美術學院院長,其家族畫廊收藏世界名家作品達2000餘件,如:瑪格麗特達利畢卡索米羅庫圖索曼蘇安尼格尼柯科欽斯基等。

藝術家簡介

喬治·德·契里柯GiorgiodeChirico(1888-1978),希臘沃洛斯出生,父母都是義大利人。
畫廊作品畫廊作品
形而上畫派創始人之一。契里柯認為:“形而上的藝術,表面上十分寧靜,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在寧靜中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他的作品旨在發掘主題中居於中心位置的神秘性,將想像和夢幻的形象,與日常生活事物,或古典傳統融合在一起,使現實和虛幻揉而為一。畫面充滿了以誇張的透視法所表現的簡潔神秘建築物、謎一樣的剪影、石膏雕塑等予人一種侷促的寂靜氣氛。這種象徵性的幻覺藝術,後來被稱為“形而上繪畫”,並被公認為是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等20世紀繪畫藝術的先驅。
吉阿科莫·曼蘇GiacomoManzù(1908-1991)義大利貝爾加莫人。在服兵役期間,曼蘇在維羅納的西科尼尼美術學校學習雕塑。曼蘇先後在都靈阿爾貝爾蒂納美術學院和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曼蘇躲在克盧索內的山村避難,同時繼續從事雕塑創作《弗朗索瓦茲像》及大型作品《哀悼基督》。1949年曼蘇被特邀擔任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第五個銅門的浮雕創作,十五年後他才完成作品並把浮雕安裝上去。曼蘇的雕塑具有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獨特風格,曼蘇把紅衣主教或基督塑造成一個世俗的凡人,改變以往把這些人物神化的塑造方式。正是曼蘇這種以人為本的態度使他的作品自成一格。
皮埃特羅·安尼戈尼PietroAnnigoni(1910-1988)義大利米蘭人。是義大利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壁畫繼承和發展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他的作品被佛羅倫斯、梵蒂岡、倫敦、紐約等世界重要博物館收藏。二戰爆發,安尼戈尼捨不得離開佛羅倫斯這座古老美麗的城市。站在廢墟上,目睹著悲慘的景象,他用畫筆描繪了被毀的佛羅倫斯。十二幅組畫現藏於佛羅倫斯的烏菲奇博物館。他到世界各地旅行,英國、法國、印度、南非、墨西哥、美國、埃及等,所到之處受到極高的禮遇。他的最終信念還是潛心於宗教題材的壁畫創作,並且分文不取。他了解義大利人在精神上、心靈上的需求,他堅信自己的藝術能給人們以精神安慰。他在義大利帕多瓦聖.安東尼大教堂創作的大型壁畫,已經成為藝術經典。我們可以從他那爐火純青的技藝中看到畫家內心的激情和對人類的愛。
雷納托·古圖索RenatoGuttuso(1911-1987)義大利巴勒莫人。古圖索的作品很難界定是屬於哪一個風格流派。可以說他是表現主義者,也可以說是充滿現代氣息的現實主義者,他後期的藝術創作,還可以說他是一個立體主義者。但是不管怎么樣,他創作的出發點不變:關注迫切的社會民生,表現非常時刻的社會境況。19歲的古圖索進入巴勒莫大學攻讀法律。古圖索意識到應當告別法律,全身心投入繪畫。20歲的古圖索來到羅馬,很快成為浪漫主義的羅馬學派成員,並參加“米蘭潮流運動”和戰後的“新藝術陣線”。古圖索歷經20世紀藝術與政治動盪,經歷了戰爭的殘酷,人民的疾苦,藝術發展的多變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