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電視文化建構

21世紀中國電視文化建構圖書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有371頁。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4日)
平裝: 371頁
開本: 16
ISBN: 7561453469, 9787561453469
條形碼: 9787561453469
尺寸: 25.6 x 18.2 x 1.4 cm
重量: 699 g

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電視文化建構》,本書包括第一編電視本體與電視文化的探索、第二編電視批評的開拓與現代化建構、第三編電視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等內容。

目錄

第一編 電視本體與電視文化的探索
論中國廣播電視的社會主義特色
鄧小平理論與中國電視新聞傳播
論和諧社會的構建與中國電視
論中國電視的先進文化方向
認知與認同:中國電視的文化身份
社會核心價值建構中電視的責任擔當
傳播先進文化是中國電視的重要責任
電視文化:一種大眾的消費文化
混合與重構:媒介文化的“球土化
“美國信念”的電視傳播及啟示
論電視文化多元化的建構
第二編 電視批評的開拓與現代化建構
中國電視批評的四個階段
論中國電視批評的可持續發展
電視批評:影響比較研究
對中國電視批評的批評
堅持中國電視批評的正確方向
建立中國電視批評的新秩序
論電視批評的功能與作用
論電視批評的性質和任務
電視文本的結構主義批評
21世紀以來中國電視批評內容研究
21世紀以來中國電視批評的若干思考
第三編 電視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
電視理論研究的多元化路徑——2002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現實承擔與積極深入的研究景觀——2003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文化自覺中的電視理論研究——2004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市場化與娛樂化的學理審視——2005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在求實求新中不斷探索——2006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產業經營·電視批評·節目客群——2007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開拓視野推動理論研究的多元創新——2009年中國電視理論研究年度報告
2010年中國電視研究關鍵字解讀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視理論體系的建立
論中國電視文化研究的多重視角
論中國電視文化研究的發展歷程
論電視文化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國電視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視批評的史學建
論電視藝術的學理重構
第四編 電視紀錄片的多重闡述
電視傳播的優勢發揮——2000年中國電視系列片評獎綜述
實現紀錄片創作的可持續發展——2001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電視長紀錄片評獎綜述及思考
紀錄片創作如何尋求突破——從2002年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電視長片評獎說起
中國電視專題片遵循自身創作個性——兼評2003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專題片獲獎作品
社會現實與影像建構——2004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專題片評獎綜述
紀錄片多重價值的實現——2004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紀錄片參評作品綜述
輝煌歷程與當世社會的影像紀實——2009年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年度報告
全球視野與民族審美的多元融合——2010年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年度報告
西部紀錄片:光榮、迷茫與夢想
中西紀錄片審美范型比較研究
用人物的力量展現時間的重量
走出電視紀錄片創作低谷
第五編 節目個案研究與理論闡釋
論江蘇電視台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論重慶電視台品牌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品牌意識:時效性·貼近性·規模效應——從安徽電視台《第一時間》說起
平視與透視:《新聞參考》的媒介觀
主流與多元輝映與互補——2004年中國電視劇創作報告
電視劇藝術的多元化景觀——2005年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
多樣化的題材·多元化的風格——2006年中國電視劇創作報告
日常生活敘事的範式——電視劇本體的回歸與審美嬗變
快樂有度,過猶不及——對當前“電視娛樂化”問題的再思考
第六編 對話、交流與學術碰撞
理論探索:電視事業發展的風向標——訪全國“十佳”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四川大學歐陽宏生教授
影視教育:現狀、問題與出路——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歐陽宏生教授訪談
2008:中國電視新聞的突破——訪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新聞獎評審歐陽宏生教授
中國電視批評:審思與前瞻——與著名電視批評學者歐陽宏生教授的對話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電視批評理論體系——訪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歐陽宏生教授
媒介融合:廣播電視產業創新的路徑——與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會副會長歐陽宏生教授的對話
堅持西部特色媒體經營之路——歐陽宏生教授與王廣群台長的對話
附錄
附錄一:史實的融會與貫通學理的思辨與整合——歐陽宏生教授《中國電視批評史》出版座談研究綜述
附錄二:歐陽宏生主要著作年表
附錄三:歐陽宏生主要論文年表(2001年5月—2011年5月)
附錄四:歐陽宏生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年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