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花都區政府工作報告

(二)加強城鄉建管,建設宜居城市。 (四)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城市品位。 強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012年3月7日在廣州市花都區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
區長 林中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幸福花都”的發展主題,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勵精圖治,攻堅克難,經濟社會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綜合實力穩步提高。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55.89億元,增長12.0%,總量居全市第7;工業總產值1811.52億元,增長16.0%,總量居全市第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70.36億元,增長16.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0.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9.39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8.5%,總量、增量、增速分別居全市第3、第2、第4;稅收總收入239.07億元(含海關代徵稅),增長6.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28億元,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16億元,增長18.0%;進出口貿易總額59.03億美元,契約利用外資3.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2億美元,分別增長14.5%、57.8%、7.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65.83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466.97億元,分別增長12.5%、15.4%;實現農業總產值48.76億元,增長2.7%。
(二)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努力構建多元支撐的經濟體系,產業發展布局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為3.6:64.9:31.5,第三產業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汽車產業繼續領跑全市。汽車製造業產值1232.35億元,增長15.6%,其中整車產值941.24億元、零部件產值291.11億元,分別增長13.2%、23.6%,產值比由2010年的1:0.28提高為1:0.31;東風日產躍升全國乘用車企業四強,整車產銷量分別為81.41萬輛和80.86萬輛,增長20.8%和22.3%,成為國內單一品牌銷量亞軍;東風日產花都第二工廠提前竣工投產,96萬台發動機產能擴建項目加快推進,第三工廠成功簽約,汽車產業基地申報省級開發區工作全面推進。空港、機車產業提速發展。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啟動二期建設,廣州新科宇航科技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空港綜合保稅區獲批並大力推進一期圍網建設,臨空總部商務區已有多家總部經濟項目簽訂投資意向書;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新造機車廠房竣工,成功爭取到機車檢修訂單,兩家配套企業簽約落戶機車配套產業園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獅嶺國際皮革電子交易中心揭牌成立,“獅嶺皮革皮具產業聚集區”被列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省首批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廣州宏昌膠粘帶廠商標入選中國馳名商標;國光電器獲評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企業,飛達音響等3家企業躋身省100家轉型升級龍頭企業行列,我區榮獲“中國音響之都”稱號。新興產業集聚勢頭良好。鴻利光電公司被認定為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並成為全市第一家上市的光電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第四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2199件和1383件,增長44.6%和35.3%;4個博士後工作站、2個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基地共取得發明專利12項,5項科研成果順利轉化為生產力;新引進高層次人才投資的項目1個、科技領軍團隊2個、博士後5名。商貿、旅遊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廣百花都鳳凰廣場、麥德龍優品匯相繼開業;王子山森林公園二期工程加快推進;首家村鎮銀行廣州花都稠州村鎮銀行掛牌成立。經濟發展後勁增強。共簽約投資項目24個,總投資額523.67億元;“三個重大突破”①工作深入推進,廣州北站等3個項目列入市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表,東風日產發動機96萬台產能擴建等14個項目列入市戰略性主導產業重大項目表,空港經濟區列入市級戰略性發展平台。
(三)城鄉建設紮實推進。完成38箇舊城社區綜合整治工程,新赤公路等重點工程積極推進,廣樂、廣清、肇花高速公路花都段順利交地,捷運九號線全線開工,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突顯。最佳化城市生態景觀建設,啟動以城市中軸線、花都湖為核心的新城開發前期工作。成功爭取西江水20萬噸專項供水工程,新建集益、茶塘、步雲、塘星、白坭等5座110千伏變電站,供電網路不斷完善。“水浸街”、“水浸村”整治工作、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中心和舊區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改造工程等加緊推進。嚴厲打擊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查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558宗,清拆面積達40.53萬平方米。完成歷史遺留農村自留地24宗3045畝的用地選址。通過“三舊”改造完善歷史用地手續,批量報批取得突破,一批歷史用地手續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出色完成創文迎“省檢”、“國檢”工作任務,被評為“廣州市文明城區”。扶貧“雙到”②和區內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紮實推進,名鎮名村建設實現“一年見成效”的目標,梯面鎮、紅山村分別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示範鎮”、“國家級生態村”。“村村通路燈”工程全面推進,花東、花山等5個鎮691.56公里村道新建LED路燈17485盞。45公里綠道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城區公共綠化面積達30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9.6%。青山、碧水、藍天、綠地、花之都的現代花園城市魅力進一步顯現。
(四)社會管理創新提升。出台《花都區加強和創新城鄉社會管理服務的實施意見》,加快完善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服務站“三位一體”、交叉任職、合署辦公的新格局。整合新華街現有資源,建立“一隊三中心”③;新華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城西服務站建成運營,新中服務站、桂花服務站、獅嶺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進。駿威等12個社區先後被評為省“六好”平安和諧、宜居、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紅棉和梅花社區分別入選廣州十大幸福和最具辦事便捷度社區。以獅嶺鎮為試點的鎮村管理服務工作有新突破,規範了“日薪制”市場,建成獅嶺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並投入運營,全面清理整頓村社13項管理收費,組織異地務工人員綜合教育培訓5000多人次,有效解決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問題。積極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48個村申報為省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全力維護民族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受到省、市表彰。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受理信訪案件3055宗,下降2.15%。各類安全事故起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27.64%、40.65%、50.96%;盜竊案件下降1.1%,但刑事案件、“兩搶”案件分別上升9.4%、16%,治安形勢依然嚴峻。
(五)民生事業全面發展。2011年提出的十件惠民實事,3件要求年內完成的實事已全面落實,7件跨年度的實事也基本按時間節點完成年度任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8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530元,分別增長12.3%和17.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上調城鎮低保、農村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擴大長壽保健金髮放範圍,發放城鄉低保救助金和五保金共2910萬元;徵收社保費16.96億元,增長32.03%,16周歲以上農村居民參保人數達260936人,35周歲以上人員參保率達100%,獲“廣東省新農保全覆蓋縣區”通報表揚;在全省率先制定實施《廣州市花都區戶籍人員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試行辦法》;率先對農村無勞動能力低保戶家庭在低保補差的基礎上,給予每人每月50元的資助;完成市下達的1800套保障性住房任務。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高,成功創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面完成,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初步實現市、區、鎮、村四級基層衛生管理模式,全年共有130萬人次村民享受農村衛生站免費治病服務,新農合參合率達99.99%。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380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核發“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和轉移就業資助資金”補貼約550萬元,列全市各區之首;全面開通239個村(居)就業網路信息平台,新建網際網路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發放職業培訓券15380張,培訓農村勞動力13128人,轉移就業8283人。教育水平持續提高,建成92.86%的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我區成功通過市的終期驗收,5個鎮順利通過省教育強鎮複評,公辦普通高中全部以優秀等級通過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黃岡中學廣州學校一期建成開學,普通高考本科以上上線人數再創新高;“關心教育,情系花都”教育捐款共8264萬元。文化體育亮點紛呈,區文化館評為國家一級館,廣州民俗博物館揭牌,全市首家區級少兒圖書館建成使用,新華街、赤坭鎮、花東鎮的省特級文化站和其他5個鎮的省一級文化站接受了省評估,紀念太平天國起義160周年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區合唱團參加新加坡華文國際合唱節獲金獎,《油菜花盛開的地方》等多個文藝精品分獲國家、省級大獎;廣州亞運會花都賽區領導小組被評為國家級亞運先進集體,在市第十五屆運動會上獲163枚金牌。圓滿完成省、市下達的人口計生各項任務。公益法律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對口援疆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第五次被評為省“雙擁模範區”,第七次被評為市“雙擁標兵區”。人事編制、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工會、共青團、武裝、口岸、僑務、對台、外事、審計、統計、檔案、保密、地方志、人防、法制、氣象、地震等各項事業都取得長足進步。
(六)政府建設有效加強。認真貫徹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定期向區人大、政協報告、通報工作,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民主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3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387件,辦復率達100%。依法完成區、鎮、村(居)換屆選舉,基層政權建設穩步發展。加快推進依法治區進程,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政務公開、重大事項公示等制度,推進行政問責、審計工作,政務環境不斷最佳化。加強政府反腐倡廉建設,紮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公務用車、“小金庫”問題等專項治理工作,黨政機關及參公單位的公務用車全部安裝車輛信息管理系統。認真開展“清廉花都”活動,出台《關於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廉政建設取得實效。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就。這是全區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進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鼎力支持、大力配合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中央、省、市駐花都單位和駐花都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參與、關心和支持花都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任務艱巨,新興產業培育、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待提高。二是統籌城鄉發展任務仍然繁重,宜居城鄉建設、民生福祉改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有待提升,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社會建設相對滯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還存在較大差距。四是政府廉政建設、政風行風建設有待加強,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我們要高度重視上述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十分複雜,預計今年的形勢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還要嚴峻。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在“敢為”上動真格,在“能為”上下功夫,在“有為”上見成效,推動花都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最佳化發展、創新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圍繞“加快轉型升級、推進城鄉一體、建設幸福花都”核心任務,始終堅持把民生幸福作為最高追求,堅定不移走低碳經濟、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體的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大力推進戰略性基礎設施、戰略性主導產業、戰略性發展平台三個重大突破,率先推進經濟發展、城市發展和社會建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社會管理服務創新示範區、美麗城鄉示範區。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工業總產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36%,完成廣州市下達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年度減排任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強化多元支撐,加快轉型升級。
最佳化產業結構。一是做大先進制造業。加快推進215平方公里先進制造業功能區的規劃建設,積極申報省級開發區。全力推動東風日產第三工廠、96萬台發動機產能擴建項目建設,密切跟進電動車項目,實施汽車產業“倍增計畫”④和“雙百行動”,即率先實現年產整車超100萬輛、年產發動機超100萬台的目標,努力打造廣州北部汽車產業集群。認真謀劃好143平方公里的臨空產業功能區,加快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建設,推動新科宇航、大新華航空飛機維修廣州公司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努力把空港經濟做大做強,成為推動全市空港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大力發展新造電力機車和電力機車大修、中修等機車製造維修業,圍繞產業鏈條的完善和延伸,大力吸納相關的零部件、機車電子、研發試驗、配套服務等企業集聚發展。二是做優時尚產業。積極推動皮革皮具、金銀珠寶、紡織服裝等產業時尚化發展,實現研發設計藝術化、生產製造品牌化、標準檢測低碳化、行銷網路終端化、人才培育高端化,全面提升產業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支持紅穀皮具等總部企業擴大行銷,開拓國內市場,做大自主品牌;加快海布聖地城等商貿平台建設,打造獅嶺品牌皮具升級示範區。推動廣州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雲峰翡翠博物館加快建設,積極完善交易、展示等功能,打造珠寶小鎮,促進我區從珠寶生產加工基地向珠寶文化創意之都轉型。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聚發展,引導加工貿易企業由貼牌生產、委託設計向自有品牌行銷等轉型提升。三是做好現代服務業。積極抓好“兩圈一線一帶”的建設。以迎賓大道兩邊的空港商務圈和廣州北站商貿圈為重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金融、貿易、保險、酒店、會展等,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推進501畝臨空商務區總部經濟企業的落地建設,著力引入航空公司總部、金融信息技術總部、國際品牌總部匯集發展。以捷運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動捷運站場沿線和周邊地上、地下空間的商業綜合開發和利用。推進廣州國際名店城、法國歐尚花都超市、獅嶺國際皮革電子交易中心、國際採購中心等採購平台建設。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帶,積極推進王子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丫髻山休閒度假區建設,支持石頭記礦物園、廣州花卉之都做大做強,引導芙蓉度假區、香草世界、盤古王公園等傳統景點改造提升;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游,推動特色農產品向旅遊產品的轉化,助農增收。四是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聲光電、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以國光電器、飛達音響和科達電器等龍頭企業為依託,抓住國際音響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吸引一批國際高端音響企業和國家級電子產品公共檢測服務機構落戶,引導“中國音響之都”產業轉型升級。以鴻利光電、雅江光電、亮美集燈飾等為依託,大力發展LED半導體照明封裝及套用產品,積極推進道路及樓宇LED套用示範工程,推動LED產業大發展。以廣州航空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等園區為載體,積極引進航空電子類企業。把握新能源及低碳經濟興起的契機,培育和引進低碳型企業,抓好新能源汽車項目的落戶、投產,推動以風能、太陽能產品及裝備為主體的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做大。
扶持企業發展。建立健全領導聯繫企業制度,主動上門提供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面臨的土地、資金、人才、政策等問題。繼續利用“三舊”改造政策,加快完善重點產業園區項目的歷史用地手續。貫徹落實省《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增強財政資金引導、落實各項稅收優惠和稅費減免、加大融資支持等諸多方面助力中小微型企業健康發展。大力加強企業上市扶持工作,引導一批優勢企業上市發展。加快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大力引進高新科技人才落戶,支持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等高校加快培養汽車、皮具、珠寶、音響等專業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推動自主創新。扶持企業開展關鍵性技術攻關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支持東風日產乘用車研發中心、擎天科技工業園、中山大學國光通訊技術研究院、皮革皮具產業研究中心、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等創新基地和平台的建設。實施質量強區戰略,支持企業加快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標準的研製推廣,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建立標準聯盟,爭取標準“話語權”。
強化招商引資。最佳化招商環境,採取“倒逼”機制,全力推動占地多、污染大、分布散、效益低的傳統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堅決淘汰電鍍、漂染、製革、小型化工及鑄造等“兩高一低”⑤企業,提升傳統工業園區的承載力和競爭力,穩步推進“退二進三”⑥和“雙轉移”⑦工作。加強招商針對性,找準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重點選擇與支柱產業發展相配套,具有強大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總部經濟企業。提高招商質效,推動項目招商向園區招商轉變,實行項目引入統籌機制,出台工商業項目準入管理辦法和相應退出機制,對引進項目進行嚴格篩選和充分論證,促進產業空間布局的合理化與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
(二)加強城鄉建管,建設宜居城市。
推進新城開發。加快推進城市中軸線開發建設、新街河流域綜合整治。以規劃為先導,在公園建設、河涌整治、水景打造、產業布局、公共配套、土地開發等方面相互銜接補充,實施集城市、產業、文化、公園“四位一體”的城市綜合體規劃。科學統籌全區經營性用地的儲備,多方調動各鎮、街、委的積極性,大力推進工業園區等具有開發優勢地塊的儲備,加快工業用地招拍掛。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加大對閒置土地、低效用地的調查、清理、盤活力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水平。積極處理歷史征地未解決自留地的有關問題。實施啟動舊村連片改造,努力做到改造一片、完善一片。
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路、水、電、氣、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圍繞機場、高鐵,加快制定機場和廣州北站為核心的公共運輸專項規劃,大力加強各種交通方式之間換乘系統的建設,打造廣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推進紅棉立交、迎賓大道東延線及捷運九號線建設,完成紅棉大道、新106國道的前期工作,啟動芙蓉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新赤公路、鳳凰南路建設。繼續做好途經我區的廣清、廣樂、肇花、佛清從四條高速公路的拆遷和建設工作。深化水環境整治,做好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完成15公里配套管網建設和部分村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圍繞“規、拆、通、建、管”五字方針,加快進度解決“水浸街”、“水浸村”問題,爭取年內實現根本性好轉。積極推進重大電網工程建設。擴大天然氣管網建設覆蓋範圍。
打造生態城市。圍繞市建設“花城·綠城·水城”的目標,充分發揮我區“山、水、林、田、花”的生態資源優勢,全面實施“三年提升,綠滿花都”城鄉綠化環境建設計畫。完成迎賓大道、三東大道等城區道路綠化升級改造,高標準打造一批生態化與藝術化結合的景觀新亮點,以及多品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城市進出口景觀帶。繼續推進飛鵝嶺山頂公園、雅寶公園以及區綠道1號線西部田園村落綠道建設。深化污染源整治,全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深化餐飲業和工地揚塵污染控制,將PM2.5⑧納入新的空氣品質評價體系,努力削減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加強再生資源網路建設,促進垃圾分類處理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建設美麗城鄉。從市副中心、中心鎮、鄉村三個層次認真謀劃城鄉建設。一是抓好城市副中心建設。做好新華城區作為市副中心的城市規劃,與廣州主城區實行功能錯位發展,強化對其他鎮和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二是抓好中心鎮建設。統籌產業發展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城鄉公共服務,充分發揮中心鎮城鄉聯動的節點功能。三是抓好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扶貧開發和名鎮建設,打造以梯面片區為樣板的美麗鄉村;充分發揮連片農田集中開發的規模優勢,推動赤坭、獅嶺片區25平方公里的生態農業示範園建設;從全區選擇19個村作為試點,建立完善區黨政領導、相關職能部門掛點包乾負責制,定期深入鎮、村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點帶面推進全區美麗鄉村建設。
加強城市管理。在城市管理精細化、信息化和長效化上下功夫,逐步推進城市管理職能向鎮、村延伸。加強智慧城區建設,開展智慧社區、智慧鄉村、智慧樓宇試點。全面推進“數字城管”工作,建立城市智慧型管理指揮平台和綜合巡查服務隊伍。推進城市地下管線、交通出行、醫療衛生、社保就業、社會救助等智慧民生工程,推廣套用社會保障卡(智慧市民卡),建設完善以電子健康檔案和綜合衛生管理為核心的“智慧醫療服務平台”。大力整治“六亂”⑨,做好迎接國家衛生城市複審工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加強牲畜屠宰管理,加強對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全程檢測監控。積極開展“三打兩建”⑩活動,建立打擊傳銷、無證照經營長效監管機制,營造健康的市場秩序。加強“小產權房”整治力度,規範房地產市場。完善三級國土執法監察動態巡查網路,建立健全查控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長效管理機制,長期保持嚴查緊控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高壓態勢。
(三)增進民生福祉,構建幸福花都。
辦好十件實事。一是啟動花都湖公園建設,用兩年時間完成,形成防洪與城市景觀互為聯動的親水型生態休閒長廊,打造一河兩岸的濱河花城。二是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畫。提高村莊規划水平,開展農村綜合整治,重點改善村容村貌,深入推進農村道路、環衛、排污、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每個鎮(街)打造1個美麗鄉村示範點。三是讓市民喝上放心水。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加大對水源地周邊污染企業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設西江引水工程。四是開展城鄉綠化環境建設。今年多方籌集資金,投入約3億元,建成約50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使城鄉綠化生態環境得到初步改善。五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城鄉居民低保標準提高10%至14%,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由按當地低保標準的1.2倍提高至1.5倍,城鎮職工月人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提高8%至10%;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籌集保障性住房500套,加快解決中等偏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確保“雙特困戶”住房問題“當年新增、當年解決”。六是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市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增加至11大項37子項,免費為7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免費為當年政策內懷孕生育的約8000戶家庭提供出生缺陷干預服務。七是促進創業就業。全區新增就業30000人以上,力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及城鄉就業扶持資金500萬元以上,創業帶動就業8000人以上。八是全面完成區內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任務。被幫扶的經濟薄弱村年集體收入兩年內基本達到30萬元以上,80%被幫扶的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基本實現穩定脫貧。九是完善社會福利設施。完成區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的征地等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殘疾人“五個一”工程?的選址和建設工作。十是最佳化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今年啟動秀全中學新校區第一期工程建設。
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教育“兩項工程”?建設,完成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第一階段任務;設立學前教育專項資金,加快鎮(街)公辦中心幼稚園的建設,加大規範化幼稚園和示範性幼稚園建設力度,規範民辦幼稚園的管理;加快耀華國際學校建設;逐步實施涵蓋高中階段的12年免費教育;嚴格規範校車安全管理;逐步解決機場和高速公路周邊學校噪音困擾問題;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力爭通過省教育強區複評。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成區人民醫院新院選址規劃,加快廣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二期建設,推進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逐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站布點,打造城區15分鐘、農村30分鐘衛生服務圈。提高農村合作醫療籌資額,完善農村衛生站免費為農民治病工作。提高全區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推進基層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妥善解決關閉破產等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和職工參保問題。加強區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存放地等殯葬設施建設,加快五保全居村建設,深入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積極開展計生創“兩無”?活動。制定實施我區2011-2020年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探索建立“區、鎮(街)、站、點、企”五級勞動監察格線化管理體系。啟動區體校溫水館建設,基本完成區游泳館改造工程,全面推進農村健身路徑建設,建立普惠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完成區檔案館建設。
創新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按照管理、自治、服務“三位一體”的思路,著力推進“一隊三中心”建設;按“一居一站”模式建立社區服務站,構建街道、居委、小區“民事居辦”三級服務網路,完成新華街、獅嶺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在特大村開展社會服務管理創新試點工作。搭建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建設812345政府服務熱線系統,搭建全區統一的市民信息服務平台,及時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信息。加快構建共建共享機制。嚴格落實居住證積分入戶相關政策,穩妥推進異地務工人員身份轉換;積極探索建立他們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的機制,使其更好地融入當地;完善就業服務平台,加大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力度,促進異地務工人員穩定就業;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辦學,落實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積分入學工作,積極解決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
保持社會穩定。深化“平安花都”建設,大力完善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積極構建點線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對重大惡性案件、多發案件的打擊工作,強化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加大治安複雜場所整治力度。從抓信訪源頭入手,創新矛盾化解機制,全面加強排查評估和聯動調處機制,著力化解勞資、征地拆遷、醫患等多發矛盾糾紛,最大限度把各種不和諧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強安全監管,著力推進全國安全社區創建,嚴防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四)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城市品位。
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文明城市深化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加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兼容、創新、厚德、奮發”的新花都人精神,廣泛宣揚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等方面的先進典型,樹立踐行新花都人精神的時代標桿。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市民文明素質和花都文明水平整體提升。加強誠實守信宣傳教育,廣泛開展“誠招天下客,促進新發展”主題教育活動,推動誠信花都建設。
促進文化事業繁榮。完善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力爭年內鎮(街)文化站全部達到省一級以上標準,提升城區“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建設水平。實施“四個一文化工程”?,繼續抓好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廣州民俗博物館、花都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爭創全國文化先進區。深入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辦好第二屆鎮(街)文化活動周,推動“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文化社區。拍攝《花都之子》僑務宣傳片。大力開展數位電視整轉工作,完成城區部分用戶的整轉試點。不斷完善和最佳化文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大文化市場執法力度。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傳承,推進資政大夫祠申報國保單位。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實施文化產業“三個一”工程。做好一個文化產業規劃。堅持以傳承促保護,深度挖掘花都的文化底蘊,完成文化產業功能分區、布局規劃;通過整合資源、改善環境、制定標準、引進人才、扶持品牌、塑造特色,推動文化產業大格局、大市場的成型。做大一批特色產業文化。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會展、工業設計和文化旅遊,繼續辦好汽車論壇、皮革皮具節、珠寶文化藝術節及油菜花節、香草文化節、芋頭節、盆景賞石博覽展等品牌節慶活動,積極籌辦首屆中國音響節。做響一系列文化品牌。加強對盤古創世文化、灰塑文化、琺瑯文化、元宵燈會、水口營探花村、花山洛場碉樓以及炭步朗頭、茶塘、藏書院古村落等文化資源的包裝策劃和宣傳推介,提升我區文化軟實力。
(五)突出政府建設,最佳化政務環境。
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堅決克服辦事難、環節多、推諉扯皮、政令不暢等不良風氣,積極營造出實招、重實幹、辦實事、求實效的工作氛圍。深入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走村社、訪企業活動,主動為民眾排憂解難。改進公共服務方式,最佳化提升區投資服務中心功能,加快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完善電子政務服務,延伸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套用,拓展政府信息網上公開,實現90%的政府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和職能部門職權下放。
完善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規範行政行為,嚴格按照法定程式和許可權履行職責、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不斷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和公示聽證等制度,充分利用政府微博等傳播方式,擴寬政民互動渠道,推行網路問政,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力做好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強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狠抓政府廉政建設。建立健全行政決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強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政府採購、公車使用管理等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小金庫”等違法違紀行為,清理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帳戶,實行財政國庫單一帳戶管理,不斷規範財政資金、項目運作,建設“清廉花都”。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使用,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於促進發展和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形勢催人,責任重大。今天的花都人和、業興、心齊、勁足,正是我們幹事創業的好時機。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繼往開來,銳意進取,在更高起點上加快新型城市化發展進程,為加快轉型升級、推進城鄉一體、建設幸福花都而努力奮鬥,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