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應試指南

2011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應試指南

一、醫德醫風 一、發熱 一、醫德醫風

百科名片

作 者: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專家編寫組 編寫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2-1
版次:1 頁數:341
字數:562000印刷時間:2010-12-1
紙張:膠版印次:1I S B N:9787117138321

內容簡要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根據醫師執業的實際需要,國家醫學考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組織醫學教育、醫學考試和教育測量專家研究提出了臨床、口腔、公共衛生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準入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素質、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要求申請醫師資格者不僅要具有較高的醫學專業知識和能力,還要具有必要的人文素養。根據醫師準人基本要求,中心於2008年組織對原《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作了修改和補充,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已於2009年正式頒布並施行。
《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包括實踐技能考試大綱和醫學綜合筆試大綱兩部分。醫學綜合筆試部分將大綱考核的內容整合為基礎綜合、專業綜合和實踐綜合三部分。為幫助考生有效地掌握其執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綜合套用能力,能夠安全有效地從事醫療、預防和保健工作,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和特點,中心組織專家精心編寫了醫師資格考試系列指導叢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職業素質
一、醫德醫風
二、溝通能力
三、人文關懷
第二章 病史採集
一、發熱
二、疼痛
三、咳嗽與咳痰
四、咯血
五、呼吸困難
六、心悸
七、水腫
八、噁心與嘔吐
九、嘔血與便血
十、腹瀉

文章節選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職業素質
執業醫師的職業素質是指與職業要求相應的素質,下面就三個方面的素質提出要求。
一、醫德醫風
醫德醫風是指執業醫師應具有的醫學道德和風尚,它屬於醫學職業道德的範疇。
醫學作為一種特殊職業,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類。執業醫師擔負著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使命,關係到人的健康利益和生命,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又是世界萬物中最寶貴的。因此,執業醫師在職業活動中,不僅在醫療技術上要逐漸達到精良,而且面對一個個的患者還需要有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和高尚的醫學道德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成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和擔負起“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光榮使命,也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民民眾愛戴的醫生。
醫學職業道德是從事醫學職業的人們在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原則和規範的總和。因此,執業醫師要達到醫德醫風的優良,必須接受醫學道德教育和進行自我道德修養,並且要求做到:
1.要提高對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即不傷害原則有利原則、尊重原則和公正原則的認識和理解,並用這些基本原則指導自己的職業活動;同時,要提高對醫療衛生保健實踐中倫理問題的敏感性及運用上述基本原則分析和解決倫理問題,把醫療技術和醫學倫理統一起來。
2.要認真履行衛生部制定的以下醫學道德規範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5)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6)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