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規劃模型

國際展館區建造在黃浦江岸邊周圍的場地上,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可容納近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 國際企業館分設在浦江兩岸,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可以容納40餘個國際機構和企業參展。 中國館和中國地區的展館總建築面積約8.8萬平方米。

該規劃是在徵集評審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等8家知名設計公司方案後,對中選的法國Architecture Studilo公司方案深化最佳化而成。該規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選址在盧浦大橋和南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陸地控制範圍約5.4平方公里。會展場地分設在浦江兩岸,以一條橢圓形的運河將世博會場地連為一體,運河範圍內是主要展館區,運河外安排部分企業館區、中國地區館區和後勤保障區等,總占地面積約為3.1平方公里。場外的世博村和停車場等設施用地約0.9平方公里。展區內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其中展館建築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國際展館區建造在黃浦江岸邊周圍的場地上,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可容納近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國際企業館分設在浦江兩岸,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可以容納40餘個國際機構和企業參展。中國館和中國地區的展館總建築面積約8.8萬平方米。花橋位於展區中央,是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標誌性建築。規劃世博會選址範圍及周邊地區建成3條捷運和6個車站、18條公交線,停車場可以停放1000輛大客車、1.5萬輛小汽車和1萬輛腳踏車。世博會之後,綠色走廊、運河、花橋將保留,企業館、世博村等將改造後利用,中國館則作為世博會博物館。規劃的上海世博會展館突破國際展覽局對世博會展館的一般慣例,將鼓勵和支持各國建造永久性展館,並使這些展館在世博會之後成為各國展示其文化、科技、歷史和經濟的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