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4節氣歌

2十4節氣歌

此歌是為便於記憶以名稱規律編成,前四句是從每個節氣中各取一個字按次序組成的歌訣,是整個節氣歌的主體,後四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時間規律。

經典例子

此歌是為便於記憶以名稱規律編成,前四句是從每個節氣中各取一個字按次序組成的歌訣,是整個節氣歌的主體,後四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時間規律。

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的劃定是我國古代天文和氣候科學的偉大成就。兩千多年來,它在安排和指導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風格各異的《節氣歌》。

七言節氣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表征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地皮乾。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 小滿雀(音:qiǎo)來全。

芒種開了鏟,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 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 秋分不養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河碴上。

大雪地封嚴, 冬至不航船。

小寒近臘月, 大寒整一年。

節氣介紹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曆法獨到之處,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它表示了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刻劃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規律。地球繞太陽旋轉視運動一周為360度,分成24等份(最開始的時候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大約半月時間)就有一個節氣。一年四季共有24節氣,依次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濕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3.驚蟄: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6.穀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8.小滿: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9.芒種: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14.處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開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數九嚴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相關歌訣

百子節氣歌

在巴蜀地區,還流傳著一首《節氣百子歌》,每句以"子"結尾,描述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和樂:

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

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

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

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

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去躲帳主子。

明清節氣詞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蘇州著名彈詞藝人馬如飛,新穎別致地用節氣和戲劇名稱編寫一首《節氣歌彈詞》進行演唱,深受廣大聽眾歡迎。這首彈詞可謂匠心獨運,不僅文詞典雅,巧嵌節氣、戲名,而且與當時物候絲絲入扣,渾然一體,聞者無不叫絕。其詞云: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小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北方數九節氣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南方數九節氣歌

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

七九六十三,布衲擔頭擔;

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陽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