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8日


1998年5月28日,著名物理學家、我國核物理研究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堯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6歲。
趙忠堯教授是浙江省諸暨縣人。1925年他從東南大學畢業後任清華大學助教,1927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1930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31年趙忠堯回國後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在我國首次開設核物理課程,並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繼續開展科學研究。抗日戰爭爆發後,趙忠堯教授先後在雲南大學、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任教,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培養了一批以後為我國原子能事業作出貢獻的人才。
抗戰勝利後,趙忠堯教授感到非常有必要在國內建立設備較好的核物理實驗室。1946年,他赴比基尼群島參觀美國的核子彈試驗、之後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處進行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研究。
1950年趙忠堯衝破重重困難,毅然回到新中國,參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創建。利用回國時帶回的加速器部件和實驗設備,他先後於1955年和1958年建成了我國最早的70萬伏和200萬伏高氣壓型質子靜電加速器,為我國核物理、加速器和真空技術、離子源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基礎。以靜電加速器為基礎,趙忠堯教授又主持建立了核物理實驗室,具體領導和參加了核反應研究,為開創我國原子核科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1972年他參與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籌建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趙忠堯教授為發展我國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業,為培養我國原子能事業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和實驗研究人才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線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