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全國足球甲級隊聯賽

1984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採用主客場制和賽區制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參加比賽的有17支甲級隊和國家二隊。

簡介

1984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採用主客場制和賽區制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參加比賽的有17支甲級隊和國家二隊。這18個隊分為南、北兩個區,南區為:廣東隊、上海隊、四川隊、山東隊、湖北隊、安徽隊、南京部隊隊、昆明部隊隊、國家二隊。北區為:北京隊、天津隊、八一隊、遼寧隊、吉林隊、河北隊、天津二隊、北京部隊隊、瀋陽部隊隊。整個聯賽分三個階段打完雙循環。
第一階段2月24日至3月23日,分別在廣州、昆明、重慶三市進行。將南區各隊分配在以上三個城市,就地不動。北區各隊分批輪流前往三市,與南區各隊進行比賽(每隊進行9場比賽)。
第二階段5月2日至7月底,南、北兩區內各自採取主客場制辦法進行比賽。在除昆明、四川以外的各隊所在地省會迎戰本區的各個隊,各隊也要到本區其它隊的所在地去進行一場比賽(每隊進行16場比賽),國家二隊、四川隊、昆明部隊主場分別設在上海、武漢、南京。第二階段的比賽一般都安排在每周三、周日進行。
第三階段8月19日至9月12日,分別在北京、天津、瀋陽、大連四個城市進行。將北區各隊分配在以上四個城市,就地不動。南區隊分批輪流前往四個城市,與北區隊比賽(每隊進行9場比賽)。
競賽規程規定,每場比賽90分鐘如踢成平局,則延長30分鐘,如果仍然平局,兩隊互踢點球決定勝負。每隊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0分。隊伍間積分相同,按年度總淨勝球數、總進球數先後排列名次。(只計算90分鐘內的進球數)
1984年的全國甲級隊聯賽,國家隊隊員不參加比賽,也不對各隊實行升降級。每隊報名人數:每隊領隊1人,教練員2人,醫生1人,運動員24人。(國家隊、國家二隊隊員不回原單位參加聯賽)賽區報到人數:每隊領隊1人,教練員2人,醫生1人,運動員18人。一個運動員不得在同一年度內代表2支隊伍出戰甲、乙級聯賽。 吉林隊5月23日在同瀋陽部隊隊的比賽中,一些隊員不服從裁判員判決,辱罵追打裁判員,該隊被取消繼續比賽資格;國家二隊也因出訪等任務未參加完全部比賽。吉林隊、國家二隊同其他隊已比賽成績亦同時取消。

賽程

第一階段(1984年2月24日-3月23日昆明、廣州、重慶);
第二階段(1984年5月2日-7月底互訪賽);
第三階段(1984年8月19日-9月12日天津、北京、瀋陽、大連)。

賽制

全年雙循環,兩分制。每場均決出勝負。1984年聯賽和1985年聯賽間沒有升降級關係,而是取決於1984年舉辦的首屆中國足協杯。足協杯的參賽資格為:1984年的17個甲級隊、全國乙級聯賽的前4名和全國青年聯賽的第1名,及向國家隊輸送球員較多的兩個隊,共24個隊,凡獲前16名者,定為1985年甲級隊。

聯賽之最

隊員最高的是天津隊1號李紀明,身高為1.92米;最矮的是廣東隊26號葉忠泉,身高為1.61米。
隊員體重最重的是天津隊1號李紀明,有90公斤;最輕的是廣東隊7號吳育華,才60公斤。
進球最快的一場比賽是北京部隊在主場對廣東隊一役,北京部隊在開次僅23秒就破門得分。
90分鐘內進球最遲的一場比賽是天津二隊對廣東隊,在鳴哨的同時,由天津二隊17號孫金波遠射破網。
在16支甲級隊中,進球最多的是北京部隊,共射入了45球。
失球最多的是安徽隊,共失球56球。
最早開始比賽的是昆明部隊對天津隊,這一戰是在今年2月24日下午在昆明舉行。
最遲結束比賽的隊是天津一隊對天津二隊的比賽,推遲至9月23日進行。
最遲報名參加聯賽的隊員是北京部隊9號劉承德、8號侯寶華,他們均是在5月份才報名參加聯賽的。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是北京隊對遼寧隊一仗,總共才賣出37張門票。
觀眾最為踴躍的是瀋陽和天津這兩個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