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調整

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調整指1952年7月進行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院校以及組建有關院校相關係科[注 1];保留文理學院,主要併入原私立金陵大學文理學院,遷至原金陵大學鼓樓校址,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當時為了照顧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主持南京大學院系調整的時任南京大學校長潘淑將南京大學原有的四牌樓校區給了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1]。 但是,院系調整後南京大學校名不變、校長不變、校印不變、檔案不變、代表的法人單位不變,南京大學完整保留歷史上所有使用過的校印(如如南京大學校印、國立中央大學校印、國立南京大學校印、國立東南大學校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印、江蘇大學校印、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印、兩江師範學堂校印、三江師範學堂校印等),教務處、圖書館、檔案館等各種校極機構不變,保留歷屆所有院系畢業生的學籍資料、檔案、成績單,有部分檔案由於南大鼓樓校區檔案館場地狹小轉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後來移交南大[2],南京大學甚至保留了絕大部分民國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所在的院系學科。

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調整指1952年7月進行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院校以及組建有關院校相關係科[注1];保留文理學院,主要併入原私立金陵大學文理學院,遷至原金陵大學鼓樓校址,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當時為了照顧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主持南京大學院系調整的時任南京大學校長潘淑將南京大學原有的四牌樓校區給了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1]。但是,院系調整後南京大學校名不變、校長不變、校印不變、檔案不變、代表的法人單位不變,南京大學完整保留歷史上所有使用過的校印(如如南京大學校印、國立中央大學校印、國立南京大學校印、國立東南大學校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印、江蘇大學校印、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印、兩江師範學堂校印、三江師範學堂校印等),教務處、圖書館、檔案館等各種校極機構不變,保留歷屆所有院系畢業生的學籍資料、檔案、成績單,有部分檔案由於南大鼓樓校區檔案館場地狹小轉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後來移交南大[2],南京大學甚至保留了絕大部分民國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所在的院系學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