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俄國的改革與貴族

18世紀俄國的改革與貴族

目前蘇俄史研究中一直有“厚兩頭,薄中間”,重當代,輕近古的趨勢,以至於多年以來,世界歷史研究中仍然沿襲蘇聯時期“五種社會形態”理論框架下隨意拼湊、剪裁歷史的老調子,很少突破。該書從18世紀改革與貴族制度建立入手,閱讀了大量相關的俄文書籍和檔案,在最新研究成果和詳實的資料基礎上,實現了歷史方法與邏輯方法的內在統一,不拘泥於原有的結論,既不贊成把從彼得一世開端的18世紀改革看作是俄國現代化的關鍵步驟,也反對那種把該時期改革歸罪於脫離了“俄國天然固有發展軌跡”的說法,而認為是封建體制內部的自我調整,是現代結構與中世紀奇怪的混合物,正是由於這種強國政策是通過地理擴張、農奴制制強化而達到的,延誤了本該早點到來的19世紀的社會轉型。該書全面、系統地考察了俄國18世紀改革運動以及與貴族等級產生、發展、結果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有一定創新意義,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宗華編著的《18世紀俄國的改革與貴族》從18世紀改革與貴族制度建立入手,閱讀了大量相關的俄文書籍和檔案,在最新研究成果和詳實的資料基礎上,實現了歷史方法與邏輯方法的內在統一,不拘泥於原有的結論,既不贊成把從彼得一世開端的18世紀改革看作是俄國現代化的關鍵步驟,也反對那種把該時期改革歸罪於脫離了“俄國天然固有發展軌跡”的說法,而認為是封建體制內部的自我調整,是現代結構與中世紀奇怪的混合物,正是由於這種強國政策是通過地理擴張、農奴制制強化而達到的,延誤了本該早點到來的19世紀的社會轉型。該書全面、系統地考察了俄國18世紀改革運動以及與貴族等級產生、發展、結果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有一定創新意義,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作者簡介

張宗華,女,1962年出生,甘肅蘭州人,史學博士,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烏克蘭基輔大學。主要從事世界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西方史學史、世界現代化進程和俄國史等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獨立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博士後項目,發表相關論文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俄國貴族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基輔羅斯時期:王公的親兵(862—1240年)
第二節 蒙古羅斯時期:王公的廷臣(1240—1462年)
第三節 莫斯科羅斯時期:服役人員(1462—1689年)
第二章 18世紀的改革進程(1689一1796年)
第一節 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二節 宮廷政變時期
第三節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改革
第三章 18世紀的政治改革與貴族
第一節 《官秩表》與貴族官僚體制的建立
一、《官秩表》的任職原則及其演變
二、俄國官員複雜多樣的社會成分和民族地區成分
三、俄國政府對貴族的強制教育
四、貴族團體組織
五、俄國專制主義官僚體制的特徵
第二節 1762年《御賜全俄羅斯貴族特權與自由詔書》與貴族退役浪潮
一、18世紀前半期政府對貴族的服役政策
二、社會出身、財產資格——中小貴族軍官退役的根本原因
三、18世紀中期《御賜全俄羅斯貴族特權與自由詔書》頒布的
必然性及結果
四、戰爭頻繁、政治黑暗——部分大貴族提前退役的原因
第四章 18世紀的經濟改革與貴族
第一節 18世紀政府的經濟改革政策
一、1714年《一子繼承法》
二、教產世俗化及政府對貴族的土地賞賜
三、稅制改革——身份證制
四、貨幣賞賜取代領地賞賜
第二節 俄國貴族的經濟活動
一、18世紀貴族占有土地的狀況
二、貴族創辦企業和進行高利貸盤剝
三、貴族與農奴制的強化
四、俄國企業家的貴族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官秩表》
二、1785年《貴族特權敕書》
三、羅斯國家的起源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