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年

1067年

1067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丁未年(羊年);遼鹹雍三年;北宋治平四年;西夏拱化五年,乾道元年;越南龍彰天嗣二年;日本治歷三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日開始。

大事記

夏徒橫山民於興州

(圖)宋神宗宋神宗

西夏連年發動戰爭,作為西夏軍隊中最得力的士兵,橫山(今陝西橫山)地區的吐蕃族、羌族等少數民族往往被徵調去作戰,這就引起了這些少數民族的不滿,因而他們準備歸順宋朝。諒祚了解這一情況後,擔心橫山羌為宋朝所利用,於拱化五年(1067)六月下令將橫山地區各民族全部遷徙到興州(今寧夏銀川),但橫山各部族人民安土重遷,思鄉情緒越來越濃,宋青澗守將種諤知道這一情況後,派人招納橫山之民,於是橫山各部首領朱令凌率領所有居民投降了種諤,宋朝政府立即下令分給橫山各族人民土地、住宅。諒祚急忙向宋方提出交涉,種諤態度十分強硬,提出條件,如果西夏執意要得到朱令凌,就必須將景詢獻出來交換(景詢是宋朝士大夫,頗有才幹,犯罪後逃亡西夏,諒祚對他頗為信任)。於是諒祚不得已才不再向宋朝索取橫山各部族人民。

宋神宗繼位
宋神宗趙頊(1048年-1085年),又名仲針,諡號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後,對北宋積貧積弱深感憂心,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輸、青苗、農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稅、保馬等新法相繼出籠。新法幾乎涵蓋社會的各個方面,惟操之過急,利弊互見。北宋學者陸佃說:“造元豐間,積票塞上,蓋數千萬石,而四方常平之錢,不可勝計”,當時墾田面積大幅度增加,全國高達7億畝,城鎮商品經濟取得了空前發展。但是變法受到守舊派激烈的反對,朝中的司馬光、范鎮、趙瞻紛紛上書陳述對新法的不滿,司馬光與呂惠卿為了青苗法在皇帝面前爭辯,新法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直到司馬光盡罷新法為止。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圖一舉殲滅羌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大破夏軍,占領西夏二千里土地。不過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羌,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抱憾而歿,得年三十八歲。其子宋哲宗親政後,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夏惠宗繼位
西夏惠宗李秉常(1061年—1086年),西夏第三位皇帝(1067年—1086年在位)。夏毅宗子。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英年早逝,年二十一,惠宗以七歲稚齡繼位,其母梁太后及其家族專權,執政期間沒有任何治國良策,西夏國勢積弱,北宋乘機入侵。十六歲時本能親政,但梁氏勢力很大,不能輕易翦滅,因此他仍然不能親政。後來因長期不能親政,憂憤而死,享年僅26歲,諡號康靖皇帝。

逝世

西夏誘殺楊定

(圖)諒祚諒祚

楊定曾奉宋帝之命出使西夏,在參見西夏主時跪地稱臣,並答應歸還沿邊熟戶給西夏(未經朝廷允許)。於是諒祚贈送給楊定許多金銀財寶及寶劍、寶鏡等物。楊定返回宋朝京城匯報情況時,只將諒祚所賜寶劍、寶鏡上交給宋神宗,而將金銀財寶全部據為已有,並大言不慚地向宋神宗說諒祚很容易被暗殺,宋神宗大喜過望,任命他為保全軍(今陝西志丹)知軍,準備暗殺諒祚。恰在此時,宋朝名將種諤在綏州(今陝西綏德縣)築起了一座城堡,並屢次挫敗西夏軍隊的進攻。因而諒祚認為楊定出賣了自己,決心非報這一箭之仇不可。治平四年 (1067)、夏拱化五年十一月,諒祚藉口要召集一次重要會議而誘殺了楊定,保全軍都巡檢侍其臻也被害。宋朝延州(今陝西延安)軍事長官郭逵派人質問西夏,要求西夏將殺人兇手移送到宋朝。此時,諒祚去逝,秉常即位,太后梁氏專權,宋方一再追查殺害楊定的兇手,梁氏被迫將兇手李崇貴、韓道喜押送到宋朝,聽候處置。李崇貴等人將楊定出使西夏的情形敘述了一遍,宋神宗認為楊定乃咎由自取,因而對李崇貴、韓道喜二人進行了寬大處理。

諒祚卒
拱化五年(1067)十二月,諒祚去逝。他在位十九年,為人兇狠、殘暴、淫蕩無恥。諒祚每每外出,凡是經過各地豪族、酋長的家,總要千方百計地與這些酋長家的女人發生暖昧關係,因而他的臣僚們對諒祚極為反感,但僅僅敢怒而不敢言。至此,年僅二十一歲的諒祚一命嗚呼,死後追贈諡號曰昭英皇帝,廟號為毅宗,其子秉常繼位。

蔡襄逝世

(圖)蔡襄蔡襄

蔡襄(1012-1067),漢族,字君謨,原籍仙遊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莆田蔡垞村。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忠惠”。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武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