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鞍山號驅逐艦

101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英文:Anshan destroyer ,舷號:101),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 該艦艦長112.85米、艦寬10.2米;裝備四門單管130毫米炮塔、八門37毫米防空機炮、兩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滿載排水量2502噸;最高航速39節,最大航程5200公里。 鞍山號驅逐艦交付於1954年10月13日,原舷號為201。1969年5月,改裝成飛彈驅逐艦。1974年改舷號為101 。1992年4月24日該艦退役。鞍山號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驅逐艦,被海軍官兵稱為“四大金剛”之首。它曾是中國海軍最大的水面戰鬥艦,退役後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1950年初,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尚無建造千噸級以上作戰艦隻能力,為了實現當時提出的“建設亞洲最強大海軍,準備解放台灣”的目標,利用英國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軍,大批艦艇急於廉價拋售之際,通過香港購買48艘拆除武器的退役艦船(其中包括護衛艦、登入艦及運輸艦等)進行檢修、改裝,並與英國談妥了以優惠價格和條件定造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及10艘掃雷艦。

1950年5月,解放軍海軍在青島成立訓練大隊,選調優秀人員培訓操作大中型水面艦。不料,韓戰爆發,美國艦隊進駐台灣海峽,聯合國禁運,英國將造好的新艦或廉價轉售或解體拆除,“解放台灣”的計畫也隨之取消 。

中國引進

當年簽字接收鞍山號驅逐艦 當年簽字接收鞍山號驅逐艦

1952年4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蕭勁光率團赴蘇聯莫斯科談判購買驅逐艦、岸炮、水魚雷及教練飛機等海軍裝備,但蘇聯拒絕出售驅逐艦,其他願售裝備也是以遠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賣給中國。為此,毛澤東兩次致電史達林,闡述“中蘇戰略合作”的重要性,請求出售驅逐艦。

1952年9月及1953年初,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先後兩次率團赴蘇商購驅逐艦。談判進行得十分艱苦,1952年3月12日羅舜初電告周恩來和蕭勁光,陳述蘇聯不但出售的都是“廢銅爛鐵”而且要價奇高。3月16日蕭勁光回電:“廢銅爛鐵也要!”

101鞍山號驅逐艦 101鞍山號驅逐艦

1953年6月4日時任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務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重工業部部長的李富春代表中方與蘇聯簽約。這才以每艘相當於當時17噸黃金的高價購得4艘即將退役的07型驅逐艦。中國海軍於1954年3月籌建驅逐艦部隊 。

07型驅逐艦原為蘇聯“憤怒級”(俄文:ГОРДЫ класс,英文:Gnevnyi class)驅逐艦, 又名蘇聯”7號工程“,自1935年開始建造並服役28艘。後經改型命名”前哨級“”7-U工程“1938年開始建造並服役18艘 。

該艦歷程

該艦簡況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為前蘇聯憤怒級07型驅逐艦,1953年6月4日前蘇聯出售中國,1954年10月13日交付。鞍山艦,原名“記錄”號(Рекордный,Rekordny,列考耳特內依),為蘇聯二戰前仿義大利式驅逐艦的設計的一艘以魚雷為主要武器雷擊艦,由蘇聯C-324工廠於1936年開工鋪龍骨,1940年下水,1941年9月4日建成,命名“果敢(Решительны)”號,入役太平洋艦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任蘇太平洋艦隊旗艦 。

鞍山號驅逐艦在中國接收時的原始裝備:四門單管130毫米炮塔(後部敞開式),八門37毫米防空機炮,兩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組深水炸彈導軌搭載100枚水雷;雷達為Cross Bird型,射控雷達為Square Tie型,未裝聲納;編制乘員246人 。

接艦入役

101鞍山號驅逐艦 101鞍山號驅逐艦

1954年10月13日上午9時,由蘇聯海軍2艘驅逐艦、2艘掃雷艦、2艘潛艇組成的艦艇編隊,在蘇聯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海軍少將彼得洛夫率領下,從海參崴啟航,穿過對馬海峽,徐徐駛進青島港。自14日起,中國艦員便在蘇聯艦員的陪同下登上驅逐艦,航海、觀通、輪機、魚水雷等各專業,開始官對官、兵對兵的對口學習。同時,中蘇雙方進行碼頭停泊交接驗收,展開試航、試炮等工作。

1954年10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成立大會在青島永安大戲院舉行。青島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成立的命令,同時宣布任命蘇軍為驅逐艦大隊大隊長、劉成章為政委,蘇軍、劉成章並分別兼任“鞍山”艦艦長、政委,馬俊、王剛任“撫順”艦艦長、政委。
1954年10月26日,中蘇雙方在軍港碼頭上正式舉行驅逐艦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彼得洛夫代表蘇方、盧仁燦代表中方分別在交接證書上籤字。時任海軍參謀長的周希漢宣讀了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里內依”(意“記錄”)號驅逐艦命名為“鞍山”號,“列齊威”(意“尖銳”)號驅逐艦命名為“撫順”號。自此中國海軍有驅逐艦部隊。

改裝飛彈

鞍山艦改裝後的上游-1號反艦飛彈 鞍山艦改裝後的上游-1號反艦飛彈

1969年5月 ,鞍山級驅逐艦開始進行改裝,拆除原有的魚雷發射系統,裝上兩座雙聯裝“上游-1”反艦飛彈發射架,並裝備了相應的雷達、導航電子設備,成為中國最早飛彈化的主力艦。“鞍山”級驅逐艦一直服役至20世紀90年代,堪稱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驅逐艦 。

性能數據

鞍山號驅逐艦參考數據:

鞍山號驅逐艦 蘇聯前哨級(7-U號工程)
標準排水量(噸) 1855 1990
滿載排水量(噸) 2502 2530
主尺度:全長(米) 112.85米,水線長109米 112.85
艦寬(米) 10.2 10.2
吃水(米) 平均3.8,最大4.1 平均3.9,最大4.25
動力機械 3個鍋爐,雙軸推進, 4個鍋爐,雙軸推進
蒸汽輪機功率2x24000=48000馬力 蒸汽輪機功率54000馬力
航速 最大航速39.4節 最大航速38.2節
經濟航速19節 經濟航速20節
續航力 5200公里(2800海里)/19節 5000公里(2700海里)/19節
(實際不超過1700海里/16節) (最大航速時770海里)
武備:主炮 4門單管130毫米 4門130毫米
B-132C型艦炮 B-132C型艦炮
(彈藥基數600發) (彈藥基數600發)
高炮 2門76.2毫米34-K型高炮 2門76.2毫米34-K型高炮
(彈藥基數600發) (彈藥基數600發)
2門45毫米21-K型高炮 7門37毫米70-K型高炮
1年後換裝4門37毫米70-K型自動高炮
(彈藥基數4000發) (彈藥基數5000發)
2挺12.7毫米DShK機槍 4挺12.7毫米DShK機槍
2挺雙聯12.7毫米白朗寧機槍 2挺雙聯12.7毫米白朗寧機槍
魚雷 2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中國拆除魚類發射管,安裝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飛彈,射程90公里(無再裝填功能) 2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深水炸彈 24~30顆深彈,2個深彈發射器 30顆深彈,2個深彈發射器
水雷 上甲板可攜載約48~56枚錨雷 上甲板可攜載約56枚錨雷
編制艦員(人) 246 267

服役動態

參加演習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1955年11月,“鞍山”和“撫順”兩艦,參加了著名的遼東半島抗登入演習。此次登入是以美軍在遼東半島進行聯合登入為假想前提,“鞍山”、“撫順”兩艦奉命執行藍方登入編隊的警戒和火力支援任務,模擬假想敵護航艦艇。演習中,兩艦及時準確地進行了各種隊形變換和火力支援任務,時間誤差不超過15秒,距離誤差不超過2鏈,初步顯示了海軍官兵的訓練水平 。

周總理1957年8月4日在鞍山艦上檢閱海軍 周總理1957年8月4日在鞍山艦上檢閱海軍

1959年4月,"四大金剛"編隊南下,趕赴舟山群島,參加了以解放金門為假想背景的三軍合成渡海登入戰役演習。此前,在一江山島戰役中,海軍只能用噸位較小的護衛艦和臨時改裝的火力支援艦執行火力支援任務,而07型的主炮和火控裝置比起此前的艦艇來說,有著質的提高。在5月的正式演習中,擔負直接火力支援的“鞍山”、“長春”兩艦發射130毫米炮彈197發,僅幾分鐘時間便一舉摧毀了一米多厚的鋼筋混凝土碉堡,獲得在場的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將軍的高度評價 。

1959年9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浙江穿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渡海登入戰役實兵演習 。

1964年10月,中國海軍大比武中,“鞍山”艦榮獲滿載布雷、火炮射擊兩項第一 。

對峙美艦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1962年4月13日,美國“狄海文”號驅逐艦進入中 國青島外海,“鞍山”、“長春”、“太原”艦奉命監視驅逐美艦。雙方對峙兩天后,美艦突然轉向,試圖侵入中國領海,“長春”艦立即發出戰鬥警報,進行了戰鬥測繪,炮口瞄準美艦,此時雙方實力基本相當,中方甚至還略占優勢,美艦隻能調頭退入公海。經過8天8夜的對峙,美艦終於退出中國領海一線。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使用與對手水平相近的裝備執行此類任務 。

1962年4月12日,“鞍山”、“長春”、“太原”3艦奉命出航,前往監視從日本佐世堡開中國領海附近進行電子偵聽的美國海軍驅逐艦“狄海文 (De Haven DD 727,Allen M. Sumner級)”號,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派艦到12海里領海線外執行任務 。

1963年9月30日至10月6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布魯(Blue DD 744,Allen M. Sumner級)”號3次逼近長山列島以東24.5海里處,用雷達跟蹤山東半島上空目標,偵察解放軍是否部署新型飛機或飛彈。“鞍山”、“撫順”兩艦奉命前往監視並驅逐,先後向美艦發警告36次,雙方實彈對峙8晝夜,直至美艦撤退 。

視察接訪

周總理視察海軍 周總理視察海軍

在中國海軍服役的38年中,“鞍山”艦多次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接待過9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隊代表團的訪問。曾接受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等黨、國家軍隊領導人的視察。1957年8月4日,在青島膠州灣海面,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毛主席,在“鞍山”艦檢閱海軍艦艇部隊和航空兵部隊 。1962年6月4日,周恩來再度視察“鞍山”艦時,寫下了:“鞍山號全體同志高舉毛主席思想的勝利紅旗奮勇前進”的題詞 。

其它任務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1977年5月1日至7月22日,以“鞍山”號為指揮艦,率撫順號等艦首次到台灣海峽為打撈沉船阿波丸號的作業護航警戒。鞍山艦進行打撈作業,撈出部分物資。“鞍山”、“撫順”兩艦在此次行動中創造了07型驅逐艦海上航行6000多海里、連續航泊56晝夜的記錄 。

1980年5月19日,鞍山艦在四艘獵潛艦的護衛下,在青島舉行了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骨灰的撒放儀式 。

1992年4月24日,“鞍山”艦退出現役,作為重要的歷史文物,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

總體評價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

鞍山號驅逐艦服役38年,總航行10萬多海里,是世界範圍內服役時間最長的驅逐艦之一 。鞍山號驅逐艦等4艦,主要起到了培養中國驅護艦艇使用人材,積累同類艦艇使用經驗的作用,鑒於當時中國尚缺乏驅逐艦獨立生產能力,這4艘艦可以說是中國海軍長遠發展的“家底兒”。但鞍山艦等4艦均沒有參加過海戰,這也是“四大金剛”海軍服役期間的遺憾 。

鞍山號驅逐艦作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驅逐艦,且在當時以飛、潛、快為特點的中國海軍中算是大艦和大殺器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