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裝備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在007系列電影裡,特工詹姆斯·邦德是幾乎無所不能的英雄。然而,他的無所不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Q博士”,也就是英國軍情六處專為他研製各類奇思異想裝備的技術人員。據一本新書披露,美國中情局內部有一群“Q博士”——技術服務辦公室的開發人員。
007之類的間諜片中總是少不了像口紅槍、輪轂罩雷射器、渦輪氣墊船、氰化物香菸、可發射飛彈的腿部石膏和可發射火箭彈的無線電之類的道具。在這些令人稱奇的裝備中,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是虛構的呢?答案可能會讓您大吃一驚。在本文中,我們將向您介紹007使用過的各種裝備,並帶您了解現實世界中的特工用來收集信息、消滅敵人以及躲避偵查的道具。

軍需處

(圖)007裝備《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中的場面

儘管在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的邦德系列小說中沒有太多表現,但在每部邦德電影中,我們都會看到特工007的各種武器裝備(包括機巧裝置和汽車等)均來自專為軍情六處(MI6)研發武器的Q Branch,即軍需處。軍情六處是小說中半虛構的英國情治單位,也是邦德的直屬部門。Q是英文“quartermaster(軍需官)”的縮寫,“Q Branch”主管的代號就是“Q”,第一任Q的真實身份是布思羅伊德少校(Major Boothroyd)。在多部邦德電影中,Q一直由德斯蒙德•盧埃林(Desmond Llewelyn)飾演。1999年盧埃林去世後,Q的前助理R被提升為軍需處主管。

在幾乎所有007電影的開場部分,邦德總會先和Q碰面,由Q給他演示如何使用最新研製的武器裝備。電影中,這些裝備都非常古怪,有雷射器、火箭彈、無人駕駛飛機和功能奇特的汽車等。但在弗萊明小說中,Q的露面都比較簡短,他一般負責根據邦德的任務為他提供適當的輕武器,很少為他提供像電影中那樣的裝備——比較而言,小說對特工活動的描寫要更加真實。

這些機巧裝備後來逐漸成為007電影中公式化的情節元素。它們在電影裡的作用就好像“契訶夫的槍(Chekhov's Gun),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這個術語最初出現在俄國作家和劇作家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有關戲劇布景的文章里,他曾寫道“如果牆上掛著一支槍,那么這支槍在後面的場景中就必須起到作用,否則就不必掛在那。” 007電影中曾出現的“Wet Nellie”就是這樣一個道具。“Wet Nellie”是一款可以變成潛艇的蓮花Esprit跑車,這輛跑車是在《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一片中由Q提供給邦德的。後來,邦德利用其潛水功能一舉搗毀了敵人的海底巢穴。這類起關鍵作用的裝備幾乎在每部007電影中都能找到。

邦德裝備

(圖)007裝備007裝備

以下是邦德的部分經典裝備:

1.裝有酸液和無線電發射機的鋼筆——《八爪女(Octopussy)》
2.內有夾層的公文包,裡面藏有彈藥、刀、金幣和可以釋放催淚瓦斯的爽身粉瓶——《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
3.可以發射小型火箭彈的香菸——《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4.掛有萬能鑰匙和觸發裝置的鑰匙圈,在邦德的操控下,這個觸發裝置可以制釋放麻醉氣或者引爆炸藥——《黎明生機(The Living Daylights)》

5.內設特殊軟體的手機,不僅可以破解電子鎖,還可以釋放12,000伏電壓——《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6.藏有隱秘開鎖器透視眼鏡的信用卡——《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
可當作手雷的鋼筆——《黃金眼(Goldeneye)》

特工工具的變革

(圖)007裝備007裝備

並非邦德的所有裝備都小到可以藏進香菸盒。邦德喜歡出風頭,因此他無論到哪兒都會開輛漂亮的高性能轎車,車裡配有一般豪華汽車經銷商無法提供的選裝配置。想想也是,一般汽車的標準配置里怎么會有可伸縮機槍和火箭推進器呢?
在弗萊明的前幾部小說中,邦德開的是一輛十分普通的賓利(Bentley)敞篷車,車裡唯一的武器是藏在手套盒裡的左輪手槍。這輛車是邦德自己的,並不是Q提供的。後來,邦德得到了阿斯頓•馬丁DB III型(Aston Martin DB III)轎車,這輛車除了改裝的後保險槓以及可變色大燈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邦德早年的專用車是一輛經大規模改裝的阿斯頓•馬丁DB5,在《金手指(Goldfinger)》中首次亮相。這是一款特工們夢寐以求的汽車,車裡配備的機關和裝備都是特工執行任務時必備的。車前端的隱藏機槍和像攻城槌一樣結實的保險槓具有極強殺傷力,輪轂上的刀片可以扎破並排行駛的車輛的輪胎;車上的防彈玻璃和鋼製護板可以保護車內人員,煙幕發射器和撒釘器可以阻止後面的追車;車載雷達、通信系統和秘密個人武器庫還可以確保駕駛者永遠不會與外界失去聯繫,也不會失去防禦能力;如果出現最糟糕的情況,駕駛者還可以利用彈射座椅脫險。

(圖)007裝備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飾演的邦德和他的BMW Z8——《黑日危機》劇照。

隨著時代的進步,邦德又有了幾款功能更強大、裝備更先進的阿斯頓•馬丁轎車,如他在《黎明生機》中使用的阿斯頓•馬丁V8和在《擇日再死(Die Another Day)》中使用的阿斯頓•馬丁V12。阿斯頓•馬丁V8的武器裝備有所升級,車前部的機槍被換成了飛彈發射器。而在2006年的《皇家賭場》一片中,邦德的座駕又換成了一輛阿斯頓•馬丁DBS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軍情六處似乎和蓮花汽車公司(Lotus)簽署了採購協定,因為後來軍情六處提供給邦德的車都換成了經改裝的蓮花汽車,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被稱為“Wet Nellie”的蓮花Esprit S1跑車。另外,在《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一片中,還曾出現過一輛由Q改裝的蓮花跑車(Esprit Turbo),但後來由於車內的自動安全系統引爆了汽車,Q只好又為邦德換了輛新車。

在最新的007影片中,邦德的座駕換成了寶馬。在《明日帝國》中,邦德駕駛的是寶馬750iL型轎車,這款轎車不僅裝有煙幕發射器、防彈板以及可以扎破敵人輪胎的撒釘器等經典裝備,還有天窗式飛彈架、自動縫合充氣輪胎以及可以讓007在車外遙控駕駛汽車的便攜控制器。此外,邦德還曾有一輛摺疊敞篷寶馬Z8型轎車,這輛車可以發射雷射制導的毒刺防空飛彈(Stinger missile)。它不僅可以遙控,而且還可以定位並自行行駛到邦德所在的位置。不過,這輛車在一次行動中被直升機截成了兩半。

邦德的冒險並不總是在陸地上,有時還會在水中或空中。有一次,在威尼斯運河上,他利用一艘具有氣墊船功能的貢多拉小船圓滿完成了秘密任務。另外,還有一艘Q船也值得一提,這艘船是Q最了不起的發明創造之一,它是全副武裝的噴氣動力船,可以在淺水區快速行駛,也可以在水下潛行。可惜邦德最後把它炸了。

邦德在空中冒險時曾使用過的航空器有“Little Nellie”和“Acrostar”。“Little Nellie”是一架裝有火箭彈和飛彈的鏇翼機,這架飛機還可以拆成小塊裝在四個手提箱裡。“Acrostar”也是一架微型飛機,裝有噴氣式引擎,操控性極強。此外,邦德還乘坐過一艘名為“Moonraker”的宇宙飛船,不過駕駛飛船的另有其人。

現實特工裝備對比

(圖)007裝備007裝備

雖然Q的許多裝備都是虛構的,但是這些裝備和現實中的特工裝備也有相似之處。然而,007完成使命的方式和真正特工所用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在現實世界裡,特工的主要任務是竊取情報和收集情報,他們很少執行暗殺行動,而且即使進行暗殺,他們也會悄悄利用計謀完成任務。因此,在現實世界中,特工們永遠不可能像詹姆斯•邦德那樣使用飛彈、硫酸、隱秘式機槍、極速發射器和炸彈等武器。
不過,邦德的槍是一個例外。他使用的瓦爾特PPK一直以來都是最受秘密特工青睞的手槍。這款槍最初是為東德的便衣警察設計的,後來弗萊明在傑弗里•布思羅伊德(Geoffrey Boothroyd)的要求下將邦德的小口徑伯萊塔手槍(Beretta)換成了一支瓦爾特手槍和一支點38口徑的史密斯威森手槍(Smith & Wesson)。布思羅伊德是一位槍械專家也是邦德小說迷,他在1956年給弗萊明寫了一封信,建議他讓邦德使用更適合的武器。後來,弗萊明以布思羅伊德的名字命名了小說中的角色Q,以感謝他給予的支持。

真正的間諜喜歡使用小口徑手槍,因為它們便於隱藏。然而,在需要大火力、遠射程、高精度的武器時,他們也會使用可摺疊或可拆卸的便於隱藏的特製步槍或機槍。在二戰期間,英國為法國抵抗組織成員和其他盟軍特工提供的英國斯登衝鋒鎗(British Sten submachine gun)就是這樣一款槍械,它可以拆成三塊分裝隱藏。有時,特工們會給槍枝裝上消音器,消音器是一種金屬氣瓶,它可以阻止氣體迅速擴散並有效降低槍械開火時發出的巨響。此外,特工還會使用“”這種無聲武器,它可以讓特工免去偷運彈藥的麻煩,而且發射時也不會出現火光。

真正的特工確實會使用007電影中那些偽裝成普通物品的隱秘式單發武器,比如裝在皮帶扣上的小手槍、單發鋼筆槍、只需牙齒拉動細線即可發射點22口徑子彈的香菸以及只要抬一下胳膊就能開火的護腕皮套等等。有時,他們還會把槍械藏在閃光燈、手套、菸斗、鉛筆、牙膏或者捲起的報紙里。

(圖)007裝備間諜照相機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在現實世界中,曾有特工將暗殺裝置藏在香菸盒和雨傘中。先說說這包香菸。它的巧妙之處在於煙盒內有一個觸發裝置,當執行任務的特工把香菸遞給他的暗殺對象時,他會將煙盒對準對方的臉,表面上是讓對方從煙盒中叼起香菸,實際上他會在這一刻觸動按鈕,將霧狀氰化物噴到對方的臉上。這種武器幾乎可以不留痕跡地快速致人死命。不過,這名執行任務的特工在最後關頭改變了主意,投敵叛變了。

而在另一樁更成功的暗殺陰謀中,特工所使用的道具是一把雨傘。這把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裡面有一個可發射毒丸的氣動發射器。這次暗殺行動的目標是持有不同政見的保加利亞人格奧吉•馬爾科夫(Georgi Markov)。當時,站在橋上的馬爾科夫被刺客用傘尖刺中——就好像被人無意用傘尖頂了一下,整個過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幾天后,馬爾科夫暴病身亡。

(圖)007裝備微點照相機

Q喜歡將有用的裝備(通常是炸藥)藏在日常物品里,這一點的確真實反映了現實世界中的間諜活動,但現實中的間諜裝備更多是一些能滿足任務實際需求的物品,並非秘密武器。特工為了蒐集重要情報通常需要隱藏並偷運照相機,同時他們還要藏好情報以便將其交給上級。拉脫維亞人製造的米諾克斯微型照相機在問世50年後依然深受特工青睞。這款相機小到足以握在掌中。此外,另一款便於隱藏的頂針大小的微點照相機也是特工的常用裝備。這款照相機生成的圖像非常小,通常需要藉助圖像放大設備才能看清上面的文字。特工常常將這樣的照相設備藏在木雕、棋盤或其他日常物品中。

情報本身,尤其是微粒膠捲上的情報,幾乎可以藏在任何地方。膠捲可以藏在假硬幣或中空的假電池中(裡面通常也裝有一塊真電池)、或者剃鬚刷、香菸、鞋跟、菸灰缸、螺栓或指甲里——甚至還可以藏在假眼球里。通常,這些物品都有一個觸發裝置,如果打開的方式不正確,這個觸發裝置就會釋放少量酸液將膠捲銷毀。這樣,當特工引起敵方特工懷疑並被搜身時,就不至於暴露。

不過,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的特工絕不會使用的,那就是時髦轎車。真正的特工最不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們在行動中使用的汽車都是當地最普通的車型,越普通越好。因此,他們的車肯定不會有飛彈架、煙幕發射器之類的機關,也不可能變成潛艇,最多也就是可以用來隱藏情報而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