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都,是日本的首都、也是廣域地方公共團體(都道府縣)之一。它管轄了位於關東地區的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多摩地區(市部、西多摩郡)、島嶼部(大島支庁・三宅支庁・八丈支庁・小笠原支庁)。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都”公認的英語表記為Tokyo Metropolis ()。其他也有以及。 關於東京都管轄區域內的城市東京,請查看東京詞條。 東京都所管轄的區域由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多摩地域(26市和西多摩郡3町1村),以及東京都島嶼部(三島·三宅·八丈·小笠原)的4個支廳(2町7村)組成。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也被單獨作為都市稱作“東京”。由於東京都包含了囊括了沖之鳥礁與南鳥島的小笠原諸島,所以東京都也是位於日本最南端以及最東端的都道府縣。 人口為13,784,212人(2018年4月1日)。是日本人口最多的都道府縣,占日本總人口10%以上。 人口密度也是日本所有都道府縣中最大。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超過3700萬 ,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日本全國人口的34%都集中在首都圈,光首都圈的人口,就可以匹敵波蘭,阿爾及利亞,加拿大各國的全國人口數量。比世界第二大都市圈孟買都市圈的人口要多出1000萬以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名字由來

將江戶改稱為東京的想法,在江戶時代後期經世家的佐藤信淵於文政6年(1823年)創作的《混同秘策》中就已經出現了。佐藤在書中記錄了如下構想:為了讓日本活躍於世界舞台,有必要將都城移到江戶,並命名為東京,將大阪命名為西京,形成東京、西京、京都的三京。

大久保利通受到佐藤的影響,建議將江戶改稱為東京。

1868年9月(慶應4年(明治元年)7月),根據頒布的詔書《江戸ヲ稱シテ東京ト為スノ詔書》,成立了管轄江戶町奉行支配區域的東京府,由此,開始使用東京這個名稱。

雖然有了東京這種表記方法,但是沒有頒布關於讀音的正式法令。雖然將“とうきやう”(吳音)作為正規讀音使用,但是明治20年代前半時期由於殘留著漢音的發音習慣,將其讀作“とうけい”的也不在少數。由於日刊報紙的發展使人們的信息得到廣泛交流,在第1期的國定國語教科書中,將東京的讀法表記為“トーキョー”,避免了混亂使用。並且,關於漢字寫法,到昭和初期為止,也有寫成“東亰”的混亂用法。“亰”是“京”的異體字。使用“亰”字,是為了區別於中國的古代的東京(洛陽或開封等地),後來使用了同樣的京字。

15世紀後半期:江戶城的建成

東京舊名江戶,其名稱來自於1457年築城江戶城。江戶城的建造,是由武藏國川越(埼玉縣)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辦完成的。在選擇地點的時候,太田一眼就看中了這一片雖是潮濕地帶,但四周被山和海所環繞的關東平原,於是就在在今天 (2018年)的皇居一帶建造了江戶城(“江戶”即“河口”之意,起源於隅田川流入當時稱為“江戶灣”的東京灣)。之後歷史進入各地武將間連年征戰的戰國時期。

17世紀初: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開始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1603年,德川家康在這裡建立了德川幕府,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下町”,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小販與手工藝師匠,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山之手”,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江戶城政治、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

1868年(慶應4年)江戶幕府倒台,江戶改稱為東京。自此,天皇由京都遷至東京,施行府制,成立了東京府。

1878年(明治11年),將東京編入伊豆諸島,1880年(明治13年),編入小笠原諸島。

1889年(明治22年),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公布,確立了日本作為近代國家的基本體制。5月1日,東京15區從東京府中分離出來成為了東京市。

1893年(明治26年)4月1日,根據東京府及神奈川縣境域變更的相關法律,將多摩地區從神奈川縣編入到東京府,基本確立了現在(2018年7編)東京都的境域。

20世紀以後

1923年(大正12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與二戰末期美軍戰機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

群的密集轟炸,雖然使得東京都心部兩度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但隨後卻也都迅速進行重建工作。

1932年(昭和7年)東京市將周邊區域合併,成為35區。市區與現在的(2018年7編)東京都區域基本相同。

1938年(昭和13年)6月,內務省發布了《東京都制案綱要》。

1943年(昭和18年)1月,政府向帝國議會提出《東京都制案》並得到通過,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東京都制,廢除東京府和東京市的形式,統合為東京都。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協定,戰爭結束。變為荒野的東京,人口驟減,1945年10月人口為349萬人,僅為1940年的一半。

1947年(昭和22年)3月15日,將35區再編為22區,同年5月3日,由於地方自治法的實施,成為特別區。同年8月1日,舊練馬町及其他4村的區域從板橋區中分離出來,合併為練馬區,使東京形成了23區,延續至今(2018年7月編)。

一方面,日本經濟因韓戰(1950年)的特需刺激得到振興,並於1960年代進入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這期間,隨著技術革新與新產業、新技術的導入,化纖、電視、冰櫃、洗衣機等家電產品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都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1962年,東京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

196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東京舉辦,也是亞洲城市首次舉辦。為了迎接奧運的到來,除了體育場館等奧運所需設施外,其他多項重大公共建設(像是首都高速道路)也同時展開興建,整個城市進入大興土木的階段。自此以後,東京正式躋身國際代表性都市的行列。

1970年後,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的負面影響產生了大氣污染、河流污染、噪音等公害問題。1973年,受石油危機影響,持續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終於劃上了句號。

1980年代,東京通過國際化和信息化實現了經濟的飛躍,成為一個社會安全、科技領先、具有文化與時尚棲息、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全球屈指可數的大都市之一。1986年之後,受“泡沫經濟”影響土地價格與股票指數高升。

進入1990年代之後,隨著泡沫經濟崩潰,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但臨海副都心的大規模開發,新宿副都心隨著都廳移轉進一步發展,交通系統的持續整備,以及多項都市更新與大型複合地帶改造計畫的執行,使得東京的發展腳步依舊不斷前進。

1997年東京與地方的人口移動數據顯示,時隔12年,轉入東京的人口首次多於轉出的人口。東京人口由2001年的1200萬人不斷增加,在2010年突破了1300萬人。

2010年,東京分為23個特別區、26市、5町、8村的基礎自治體。人口為1316萬。同年,據聯合國統計,東京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城市,與川崎,橫濱等地共同形成了全球人口數量最大的都市圈(約3500萬人)。城市單位的GDP超過了紐約,成為全球第一。

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震災,東京經濟受到輕微影響卻也快速復甦;之後東京積極申辦了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成功取得主辦權,成為第一個兩次主辦奧運會的亞洲城市。

2013年9月,東京第二次被選為奧運會舉辦城市。  

行政區劃

基礎自治體(區市町村)

東京都下轄23區,26市,5町,8村。  

東京都區部 足立區、荒川區、板橋區、江戸川區、大田區、葛飾區、 北區、江東區、品川區、渋谷區、新宿區、杉並區、 墨田區、世田谷區、台東區、中央區、千代田區、 豊島區、中野區、練馬區、文京區、港區、目黒區
多摩地域市部 昭島市、あきる野市、稲城市、青梅市、清瀬市、國立市、 小金井市、國分寺市、小平市、狛江市、立川市、多摩市、 調布市、西東京市、八王子市、羽村市、東久留米市、 東村山市、東大和市、日野市、府中市、福生市、 町田市、三鷹市、武蔵野市、武蔵村山市
西多摩郡奧多摩町、日の出町、瑞穂町、檜原村
東京都島嶼部大島支庁大島町、利島村、新島村、神津島村
三宅支庁三宅村、御蔵島村
八丈支庁八丈町、青ヶ島村
小笠原支庁小笠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 東京都位於關東平原,面向東京灣,與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相鄰,西部山區與山梨縣相鄰。除了日本本土上的區域之外,在正式行政區劃上還得再加上小笠原諸島與伊豆諸島等離島。

• 東京都屬於關東地方的一角。

• 日本的最東端(南鳥島)亦隸屬於東京都管轄。

• 今日的東京都在令制國時代,位置相當於武藏國(現埼玉縣域與神奈川縣川崎市域除外)、下總國(江戶川以西除外)兩國的範圍。

特別區

• 東京都特別區(東京23區)東部是隅田川、荒川、江戶川流域,為廣闊的低地。

• 特別區西側為武藏野台地末端部的舌狀高原延伸,稱為山之手。

• 特別區南部屬多摩川流域,亦為低地。

• 臨海部是填海而成的土地。

• 以皇居(舊江戶城)為基準,分別稱為城北、城東、城南、城西。

地形

• 河流:隅田川、荒川、江戶川、中川

多摩地方

• 沿多摩川沿的低地,北側是武藏野台地、南側是廣闊的多摩丘陵。

• 多摩西部(西多摩地域)是包含關東山地的山地。

• 東多摩郡以外的多摩地域(南多摩郡、北多摩郡、西多摩郡)稱為三多摩。現在多用多摩地方或多摩地域來稱呼。

地形

• 河流:多摩川

• 山:高尾山、御嶽山、雲取山、三頭山

島嶼

伊豆諸島

• 八丈島

• 青島

• 鳥島

小笠原諸島

• 聟島列島:聟島-媒島-嫁島

• 父島列島:父島-兄島-弟島

• 母島列島:母島-姊島-妹島

• 火山列島:北硫黃島-硫黃島-南硫黃島

• 南鳥島、沖之鳥島、西之島

氣候

東京都及關東地區多屬於溫帶季風氣候,與日本本州多數地方一樣5月、6月上旬前半,以及日本學生放暑假期間的7月底~8月底是全年之中陽光最多、天氣最晴的時候,其次是4月,至於6月、9月、10月的日照時數為全年最少。春季前半天氣周期變化,也可能因寒冷旋渦的影響出現雷雨,不過放晴的日子比陰雨天還要多一點。春季後半~6月上旬前半仍舊是天氣周期變化,不過鋒面通過速度非常快,陰雨天的日子不僅打散分配均勻,且不會維持太久,整體而言以晴天、薄云為主,偶爾才是陰雨天。在梅雨季時容易受滯留鋒面影響長期降雨,偶爾還是會有空檔放晴的時候。 梅雨季過後即進入夏季,此時因太平洋高壓籠罩而高溫晴朗炎熱,並時常有颱風侵襲。此外,也可能因鄂霍次克海高氣壓的影響成為陰和雨磨蹭的天氣。 秋季受颱風、秋雨鋒面的影響變得容易下雨。 於冬季前後,發達的低氣壓通過,易發生強風和強雨。 冬天時,南岸的低氣壓變得容易通過,幸好東京位於背風面,雨或雪的日子比較少,大多是晴朗乾燥的日子,同時是全年之中雲量最少的季節,下雪日子交通容易受到影響。

東京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歷史最高溫℃22.624.925.329.231.936.239.539.138.132.627.324.839.5
平均高溫℃9.610.413.619.022.925.529.230.826.921.516.311.919.8
每日平均氣溫℃5.25.78.713.918.221.425.026.422.817.512.17.615.4
平均低溫℃0.91.74.49.414.018.021.823.019.714.28.33.511.6
歷史最低溫℃−9.2−7.9−5.6−3.12.28.513.015.410.5−0.5−3.1−6.8−9.2
平均降水量㎜52.356.1117.5124.5137.8167.7153.5168.2209.9197.892.551.01,528.8
平均降雪量㎝55100000000011
平均降水日數(≥ 0.5 mm)5.36.211.011.011.412.711.89.012.210.87.64.9113.9
平均降雪日數(≥ 0 cm)1.62.00.80.10.00.00.00.00.00.00.00.44.9
平均相對濕度(%)52535662697577737568645665
每月平均日照時數187.9167.3163.1175.4172.5123.2143.9175.3117.8133.4146.6175.01,881.3
気象庁(平均値:1981年-2010年、極値:1875年-現在)

人口

2015年(平成27年)10月1日,根據平成27年的國勢調查結果顯示為1351萬人。與之前平成22年的國勢調查相結果的1316萬人相比,大概增加了35萬人,增加了2.7%。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都與日本全國的按年齡分人口分布(2005年) 紫色 ― 東京都 綠色 ― 日本全國 東京都的年齢・按男女分人口分布(2005年) 藍色 ― 男性 紅色 ― 女性

經濟

綜述

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中心,不僅在日本,在全球經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度的都內生成總值約為93兆日元,占據了日本全國生成總值的20%左右   。以東京都為中心的首都圈超過美國紐約都市圈,為世界經濟規模最大的都市圈。根據2017年的調查結果,東京都為世界第五名的金融中心,在亞洲範圍內的城市中,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為第三名   。

產業結構

2016年,東京都生產總值的產業結構比例為:第一產業占0.4%,第二產業占18.1%,第三產業占81.5%。第一產業占比極低,第三產業占比極高,服務業,販賣業的占比很高,特別是媒體機構,日本國內主要的企業大半都集中在東京都。

大牌企業的總部及外資企業的日本法人總部等多數設立在東京都。被稱為日本經濟界的主要經濟3大團體(日本経済団體連合會、経済同友會、日本商工會議所)的總部也設在東京都。從這點來看,東京都可以看成是由各個總部的存在所成立的“總部經濟都市”。另外,東京都區部也是關東地區的中心都市,設立在東京都的各個公司總部,以關東範圍為區域同時設定關東分公司,關東分店的情況也很多,因此,東京都也有著“分公司經濟都市”的一面。

農林水產業

東京都的耕地面積為8460公頃(2003年農林水產省公布),為全日本最低。但是耕地率高於高知縣和大阪府。農地集中在多摩地區,東京都區部的農地在年年縮小。也有完全沒有農地的地區。由於東京都有著大消費地的地理特性,因此主要生產蔬菜、果樹、花卉,其中,小松菜和菠菜為主要生產品。特別是小松菜,在東京都中央販賣市場的總購入量中,占到了32.5%(2000年)。以前練馬蘿蔔是特產,後來被大頭菜取代了,就不怎么再生產了。栗子的生產量占全日本第8名(2009年)。

製造業

東京都的千代田區、中央區、港區、新宿區,在所謂的辦公樓街區中,有著大量的大牌製造企業的總部。因為屬於京濱工業地帶的一角,以東京灣沿岸部為中心聚集了很多工廠。特別是大田區,有很多工廠。在多摩地區的日野市、府中市、八王子市、羽村市、瑞穂町、青梅市等也有很多大型工廠,這些地區的商品銷售額也很高。

交通運輸

航空

東京都內擁有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   、調布飛行場、大島機場、三宅島機場、八丈島機場、新島機場、神津島機場等各類民用機場。

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位於東京都南部的大田區,是日本國內最大的機場,與日本國內26個府縣有定期航班。其與東京都心地區通過東京單軌電車羽田機場線,和京急空港線相連。多摩地區的調布飛行場有新中央航空公司的航班與伊豆諸島間有定期航班直航。伊豆大島的大島空港和羽田空港、調布飛行場、八丈島空港間亦有定期航班運行。

除了以國內航線為主、區域國際航線為輔的羽田機場之外,東京都真正的國際機場是位在鄰縣千葉縣成田市的成田國際機場(舊名“新東京國際機場”)。成田機場與東京都之間的距離超過50公里,縱使搭乘專門的機場鐵路線特快車也需要約40分的車程,因此是以國際越洋航線的起降為主。

鐵路

東京是全日本乃至全亞洲最早擁有地下鐵路線的城市,最早營運的路線——銀座線上野—淺草段在1927年12月30日通車。目前共有13條路線(東京地下鐵共9線、都營地下鐵共4線),285個車站(東京地下鐵共179個、都營地下鐵共106個,當中多線共用的車站重複計算),路線總長304.1公里(東京地下鐵共195.1公里、都營地下鐵共109公里;不含與私營鐵路連通的路段),每日平均運量約850萬人次(東京地下鐵約622萬、都營地下鐵約228萬),人流繁忙程度居全球捷運系統第一位,亦為美國最繁忙的紐約捷運每日平均運量之兩倍。若將東京捷運、JR及私鐵運量加再一起,每日運量逼近2000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的每一條地下鐵路線,皆與環狀運行的山手線鐵路上之車站交會,其中包括幾個JR、私營鐵路與地下鐵路線共同匯集的大型轉運車站(像是池袋站、新宿站與澀谷站),增加了轉乘上的可選擇性。不過有時轉乘所需步行的距離略長,而且部分車站構造如迷宮般複雜。許多路線並與部分JR線及其他私營鐵路線互相直通運行,整體服務範圍涵蓋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與茨城縣。

東京還擁有全日本第一條鐵路線“東海道本線”,這條路線從1872年開始提供服務。

新幹線列車可從東京的東京站通往大阪、福岡、金澤、新潟、青森與北海道。

東京堪稱擁有日本最繁忙、歷史最悠久的鐵路網路之一。列車擁擠更成為許多線路司空見慣的事。

公路

機場巴士(LIMOUSINEBUS):成田機場至東京(約1小時10分鐘),新宿、池袋、赤坂、芝、銀座、品川等時間不等。

政治

行政機関、首長

行政機関的集合體也叫東京都。東京都是將舊東京府與東京市作廢,並以將其統合的形式設定起來的行政機關。1943年7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強化首都的行政職能,實施了東京都制度。二戰結束的1947年,隨著地方自治法的施行,東京都的名稱和行政區域沒有改變。根據東京都制度,被東京都直接管轄的舊東京市內設定的各個區,由於地方自治法的施行,被授予等同於特別地方公共團體的特別區名字,並給與市級的許可權,部分事物與徵稅權,交由東京都繼續接管。因此,東京都廳,同時擁有“包括23區在內的市政府的職能”和“作為縣廳的職能”。

東京都的議會機構是東京都議會。

東京都的行政組織分成作為決議機關及執行機關,兩者擁有相互制衡的平衡關係。

東京都的決議機關為東京都議會,依據日本國憲法及地方自治法所設定,是決定東京都團體意見的一個基本決議機關,具有制定、修改和廢除都市條例、確定和批准預算等議決權。議會由東京都民直接選舉產生的議員組成,議會常設議員數127人次,每屆任期4年;議會的議長從議員中選舉產生。第19屆東京都議員選舉於2013年6月23日舉行,同年7月23日就任,任期至2017年7月22日   。

東京都的執行機關是以東京都知事為代表的東京都政府   。東京都政府是具有日本縣政府及市政府兩級行政單位職能的地方自治體,行政區域包括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另外,東京都在東京都區部地區(東京23區)設有隸屬於特別地方自治體的特別區。特別區擁有獨立的區域決議機關及執行機關,原則上與東京都政府不具有從屬關係,因此,地方自治法設定了都區協定會以對雙方自治體進行聯繫和調整   。東京都的行政長官是東京都知事,由東京都民直接選舉產生,每屆任期4年。知事管理並執行東京都的事務,同時具有對政府機關的監督指揮權。此外,執行機關又設有輔助機關、執行組織、行政委員會。輔助機關包括東京都副知事及其他職員,執行組織包括各下屬事務局,輔助機關和執行組織均用於協助知事行使其職權並處理各項事務   。行政委員會則為獨立於知事存在的執行機關,是為防止知事權力集中而設定的委員會組織   。

以下為東京都執行機關及下屬組織列表:

執行機關下屬組織名稱
東京都知事、輔助機關 -
執行組織 政策企畫局、青少年治安對策本部、總務局、財務局、主稅局、生活文化局、奧運會和殘奧會準備局、城市整備局、環境局、福祉保健局、醫院經營本部、產業勞動局、中央批發市場、建設局、港灣局、會計管理局、交通局、水道局、下水道局、東京消防廳
行政委員會 教育委員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人事委員會、監查委員、公安委員會、勞動委員會、收用委員會、海區漁業調整委員會、內水面漁場管理委員會、固定資產評價審查委員會

行政事業

鳥瞰東京都圖3 鳥瞰東京都圖3

按照法律規定,一般屬於“市”的事務,諸如供水系統、排水系統和消防等行政事業由東京都來管理執行。

賦稅項目

東京都政府承擔了部分原本屬於市範圍的行政工作,統一徵收在一般城市屬於基本稅收項目的市町村居民稅中的法人稅部分和固定資產稅等。

財政調整制度

依據日本政府依據法令,東京都與特別行政區之間、或特別行政區之間互相進行財政調整。財政調整是因為東京都政府在23區所在的區域內執行了原屬於市範圍內的行政事務,因此都政府與區政府共同分配稅收。三種都稅(市町村居民稅的法人稅部分、固定資產稅和特殊土地保有稅)的稅收按規定比例劃撥給了區政府。當一個行政區的基本財政需要超過了自身的基本財政收入的時候,東京都政府採取劃撥的形式加以彌補。

許可權轉移

通過1974年所實施的改革,特別行政區恢復了公選區長制度,並獲得了處理行政事務的許可權。但是,由於特別行政區的特殊性,它們依然被看成是東京都的內部組織,不但造成了都政府和特別行政區的工作分擔和行政責任方面不夠明確,並阻礙了特別行政區發展的自主性,更存在著都政府無法從全方位實施徹底的都政管理等問題。因此,東京都政府和23個特別行政區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改革這種體制,並要求國家政府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為了強化財政自主權,提高特別行政區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將特別行政區定位為基本的地方公共團體。1998年5月8日通過並公布了《修改部分地方自治法等的法律》。新的都區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從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東京都內有12間國立大學,1間公立大學和超過100間私立大學。國立大學包括:

• 東京大學

• 一橋大學

• 東京工業大學

• 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

• 御茶水女子大學

• 東京學藝大學

• 東京醫科牙科大學

• 東京農工大學

• 東京外國語大學

• 東京海洋大學

• 東京藝術大學

• 電氣通信大學

東京都只有一所都立大學:

• 首都大學東京

較著名的私立大學有:

• 早稻田大學

• 慶應義塾大學

• 明治大學

• 法政大學

• 中央大學

• 立教大學

• 上智大學

• 東京理科大學

• 學習院大學

• 拓殖大學

文化事業

櫻花節(東京市):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櫻花節的由來:1912年,東京市贈送給美國首都華盛頓3千株櫻花樹,美國政府以花開滿叢的山茱萸回贈日本。華盛頓一些民間團體發起舉行第一屆櫻花節。東京的賞櫻名所除了上野公園外,還有千鳥淵、隅田川、代代木公園、新宿御園等地方。

黑暗祭(府中區大國魂神社):是東京大國魂神社特有的節日。時間為:5月5日。所謂黑暗祭,就是在在黑暗中進行山車表演、神轎出行等活動。

神田祭(神田明神):與“山王祭”、“深川八幡祭”並稱為江戶三大祭。舉行時間:距5月15日最近的周六和周日。舉行活動的時候,100多座神輿和由300人組成的抬轎隊在街上遊行。

東京三社祭(淺草神社):是東京淺草神社每年的例行大祭,人們抬著100多座神輿,在神社周邊的44個町遊行,從天亮開始一直到深夜。時間為:5月中旬的星期六和星期天。

東京灣焰火會(東京灣):舉行時間為夏季。

東京時代祭(淺草寺):是淺草寺一個熱鬧而有文化意義的節日,人們穿起古代的服裝,展現7世紀淺草寺建寺以來的歷史風情。人們扮演源賴朝、太田道灌、德川家康等古代人物,場面非常壯觀。時間為11月3日。

義士祭(泉岳寺):每年12月14日都在泉岳寺舉辦義士祭,以此憑弔歷史上為主君報仇的四十七義士。

體育事業

東京都曾舉辦兩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分別為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及籌辦中的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球隊

• 日本野球機構

• 讀賣巨人(東京都文京區)

• 東京養樂多燕子(東京都新宿區)

• 日本職業足球聯賽

• FC東京(東京都調布市)

• 東京綠茵(東京都調布市)

醫療衛生

風景名勝

新宿御苑 新宿御苑

東京站:是日本鐵道交通的中心車站。車站建築物被認定為日本國家重要保護文物。

東京國際論壇大廈:是在舊東京都政府大樓所在地建造而成的國際會議場館,由四個大廳樓和一個外觀玻璃樓所構成。

皇居:被叫做江戶城,是德川將軍家所住的地方。天皇從京都搬到東京,就成為了皇居。皇居東御花園對外開放。

日本橋:最早建於1603年,1911年重新修建。

銀座和日比谷:仿照西方城市建造了許多使用磚瓦的建築物。

銀座四丁目交叉路口:是位於銀座街區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在拐角處豎立著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大時鐘塔,是銀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日比谷公園:是日本最早的“西洋風格近代式樣的公園”,1903年開園。公園內設有室外音樂堂及公會堂。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築地市場:是東京都民飲食生活的重要市場,被人們稱為“鮮魚市場”,其水產品交易量是日本之最。

新橋:是1872年日本最早開通鐵路的起點。新橋車站的附近有許多價格便宜的小酒館和飯店,變成了高雅的街區。坐落在巨大的高樓大廈群旁的浜離宮恩賜庭園和舊芝離宮恩賜庭園,作為名勝地,格外受到人們的青睞。

浜離宮恩賜庭園:曾經是德川將軍家獵鷹的地方,後來又成為將軍家的別墅。明治維新後作為皇室的離宮,被命名為浜離宮。1945年,皇室將離宮下賜給東京都。第2年,作為都立庭院對外開放。潮汐流入池是都內唯一一個引入海水的池塘。其後方就是汐留再開發地區。

六本木、麻布和赤坂:曾經是大名宅邸林立的地方,後成為了公園。六本木新城(RoppongiHills)、東京中城(TokyoMidtown)有商店、酒店、美術館等大規模綜合型設施,為東京最時尚的地區。而且此附近還聚集了許多國家的大使館和領事館,是非常具有國際色彩的街區。

有栖川宮紀念公園:是港區的區立公園。園內地勢起伏,樹林茂密,泉水積成溪流注入池中,曾經是武士的宅邸,到19世紀末期成為有栖川宮家的御用土地。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塔:高達333米的電波塔,建於1958年。從塔上的瞭望台向下俯視,可看到整個東京城,在其左後方可以看到六本木新城。

東京天空樹(TokyoSkyTree):高度達638米,超過了333米高的東京塔,而成為了日本最高的建築。

日枝神社:被奉為江戶城的鎮守神社,受到德川將軍家的極其崇敬。神社的“山王祭”是江戶三大祭典之首,亦被稱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

台場和品川:臨海副都心被開發的台場,通過彩虹橋與都心相連,是填海造地建成的大規模的填築地。

臨海地區:在臨海地區的中心部可以看到一座雙層構造的彩虹橋。彩虹橋開通於1993年開通,上層是首都圈高速公路,下層則有新交通系統臨海線“百合鷗號”通過,為東京的新景點之一。

表參道之丘:表參道的一個新的標誌性建築,由世界著名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而成,於2006年正式開業。

東京[越南古地名] 東京[越南古地名]

明治神宮外苑銀杏樹道:是東京都內有名的觀賞銀杏樹的地方。140多株樹齡有100年的銀杏樹排列在道路兩旁。

新宿西口的高樓群:新宿西口有東京都廳和其周邊的酒店及商務大廈等組成的高樓群,其中特別高的建築當屬東京都廳。從都廳的展望台,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看到富士山,夜晚則可以觀賞到夜景。

新宿御苑:為皇室的庭院,建造於190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向一般老百姓開放,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園內不僅有傳統的日本庭園,還有排立著梧桐樹的法國式整形庭園、高大的百合樹聳立的義大利風景式庭園等。

雜司谷鬼子母神堂:創建於1664年、是豐島區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谷中和根津:谷中是寺廟集聚的地區,而根津是手藝人云集的街市,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院和古蹟。

根津神社:是擁有1900多年歷史的古老神社,是境內有名的觀賞杜鵑花的地方。

淺草寺 淺草寺

湯島聖堂:是由江戶幕府的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於1690年創建的孔子廟。1797年設立了德川幕府直轄的學校。

淺草寺: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表參道入口處安置風神和雷神的雷門成為了淺草的標誌。表參道的兩側是被稱為“仲間世”的商業街,有很多銷售土特產及糕點的商店。

高尾山:海拔559米,是世界上登山者數量最多的山峰之一。

奧多摩湖:建造於1957年的人工湖,通過河內堤壩將多摩川中途攔截,是東京都的重要水源。景色美麗,沿湖鋪設有可供人們散步的步游道,附近還有溫泉。

南島:位於太平洋上的小笠原諸島之一,是一個很小、但擁有石灰岩特殊地形的無人島,是海鳥、海龜的產卵地,稀少動物的棲息地。

地方特產

水果、蔬菜
南國果樹父島·母島位於與沖繩同樣的緯度,栽培芒果、百香果等南國果樹。
魚貝類、海產
江戶前的魚漁獲量少,不過在東京灣出產鰻、鰈、花蛤等。
鄉土料理
下町的食文化淺草等江戶情調留存的街道,可品味下町的食文化。
ちゃんこ相撲力士火鍋。
蘭姆酒小笠原的地酒。
雷おこし淺草的名物菓子。
クサヤ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獨特的乾物。
工藝品、民俗藝品
村山大島紬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東京染小紋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東京手描友禪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多摩織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本場黃八丈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東京銀器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戶切子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戶木目込人形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戶和竿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戶指物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戸唐紙國家指定的傳統工藝品。
江戶風鈴

友好城市

城市(州) 國家 締結時間
紐約 美利堅合眾國 1960年2月29日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9年3月14日
巴黎 法蘭西共和國 1982年7月14日
新南威爾斯州 澳大利亞 1984年5月9日
首爾 大韓民國 1988年9月3日
雅加達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89年10月23日
聖保羅州 巴西聯邦共和國 1990年6月13日
開羅省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990年10月23日
莫斯科 俄羅斯聯邦 1991年7月16日
柏林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994年5月14日
羅馬市 義大利共和國 1996年7月5日

此外,2006年5月31日,東京都還在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倫敦市簽署有關政策合作的協定書。

2009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

10日在新加坡公布的一項城市生活成本調查顯示,對於外國僑民而言,非洲石油大國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生活成本最高。世界“最貴”城市排行榜上的第2到第5位都是日本城市。四大“最貴”日本城市依次為東京名古屋、橫濱、神戶東京名古屋在去年排行榜上分列第13位和第20位。 

災難後重生的十座城市

森林大火其實是森林演替重要的推手——使無數不及逃生的動物葬身火海,但在焦土和廢墟之上,新的生態體系將慢慢繁衍生息。 而地震、洪水、海嘯、火山這樣的災難,對於城市和人來說是悲痛的——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也給了這些被毀壞的城市一個自我再生的機會。 

亞洲首都

地區城市名稱及國家
中亞 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 · 比什凱克吉爾吉斯斯坦) · 杜尚別塔吉克斯坦) · 阿什哈巴德土庫曼斯坦) · 塔什乾烏茲別克)  
東亞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 東京日本) · 平壤朝鮮) · 首爾韓國) · 烏蘭巴托蒙古
南亞達卡孟加拉) · 廷布不丹) · 新德里印度) · 馬累馬爾地夫) · 加德滿都尼泊爾) · 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 · 科特1(正式首都)與可倫坡(行政首都)(斯里蘭卡
東南亞  斯里巴加灣市汶萊) · 金邊高棉) · 帝力東帝汶) ·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 · 永珍寮國) · 吉隆坡(正式首都)與布城(行政首都)(馬來西亞) · 內比都緬甸) · 馬尼拉菲律賓) · 新加坡(新加坡) · 曼谷泰國) · 河內越南
 西亞喀布爾阿富汗) · 葉里溫亞美尼亞) · 巴庫亞塞拜然) · 麥納麥巴林) · 尼科西亞賽普勒斯) · 提比里西喬治亞) · 德黑蘭伊朗) · 巴格達伊拉克) · 耶路撒冷2(以色列) · 安曼約旦) · 科威特城科威特) · 貝魯特黎巴嫩) · 馬斯喀特阿曼) · 多哈卡達) · 利雅德沙烏地阿拉伯) · 大馬士革敘利亞) · 安卡拉土耳其) · 阿布達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薩那葉門
未被國際普遍承認國家蘇呼米阿布哈茲) · 斯捷潘納克特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 · 茨欣瓦利南奧塞梯) · 尼科西亞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備註1 全名為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2 以色列國際客觀公認首都為特拉維夫。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