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神廟

龍神廟

龍神廟,同治六年(1867年),曾國藩在無量殿東側建了一座龍神廟。光緒年間又陸續重修了寶公塔、金剛殿和天王殿,但已不能和原來的靈谷寺相比了。

龍神廟的故事

相傳在很古以前,流經燕洞的這條河有兩條龍,一條是小青龍,一條是老黃龍。老黃龍盤居著泉水噴出來的大岩洞。這洞既寬敝,水又清。小青龍住在河水流經的洞穴,洞窄水濁。 老黃龍很可惜農民的苦情,每年它都把農民種田的水安排得很周到,旱澇都有收成。所以老黃龍得到人民的愛戴。小青龍性情野蠻,經常興風做浪。小青龍見老黃龍很受人們的愛戴,便心懷妒嫉,時時都想把老黃龍趕出大穴洞,好得自己獨霸,做洞穴的主人。 有一天,小青龍約定老黃龍決鬥,以分勝負:分清誰是洞穴的主人。老黃龍想:如果自己不赴會決鬥。恐怕小青龍會取笑;去嗎?自己年歲已大,看來鬥不過它。當晚,老黃龍給全村的老人託夢,把小青龍約斗和自己的心思都告訴人們,希望大家在決鬥的那天到場助威。結果,全村幾百戶人都在它們決鬥的那天到河邊為老黃龍搖旗吶喊。兩條龍起伏翻滾,互不相讓,傷口流出來的血,把河水染紅了。老黃龍在人們的幫助下,終於獲勝了。小青龍只好奪路逃回小洞穴,再也不敢惹事生非了。 後來,人們為了調和老黃龍和小青龍的恩怨,便在它們各自的洞口建起龍神廟,世代沿襲,香火不斷。龍神廟的故事也一代代地流傳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