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鎮

龍城鎮

龍城鎮東臨郾城區西區,南傍大沙河,北倚吳公渠,洛界公路、孟平鐵路穿境而過,五虎廟灌區席鋪全鎮。龍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龍城鎮是彭澤縣城所在地,以“四山環繞,蜿蜒如龍”而得名,是江南古鎮之一。到2010年,招商引資達3億,年均增長50%,每年引進1-2個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財政收入達2000萬元,每年增加20%,人均純收入力爭每年增加15%,達5000元以上,到2010年把該鎮建設成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富裕,社會更加和諧,家庭更加和睦,財力日益充裕,實力日益強壯的社會主義新龍城。

基本信息

地理優勢

龍城鎮東臨郾城區西區,南傍大沙河,北倚吳公渠,洛界公路、孟平鐵路穿境而過,五虎廟灌區席鋪全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各項基礎設施齊全。鎮域總面積6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803畝,轄26個行政村,總人口58058人。

淵源歷史

龍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孔子、劉秀、岳飛等先賢英豪,留聲留事,婦孺能詳;小王莊東臨的白龍崗,屬龍山文化遺址;李灣村北化身台,名叫興國寺,始建隋代,毀於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寺內500年齡白果樹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台興國寺是漯河市唯一對外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龍城鎮黨委、政府堅持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動搖,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贏得一個又一個發展史上的輝煌成就:工業特色鮮明;農業結構升級;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面積發展到4平方公里,入駐商戶、企業400多家;三產活躍,外出從業人員達18000人;黨建工作成效顯著,基層組織建設逐年加強;文化科技衛生等事業共同進步;社會穩定,百姓富裕幸福;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一個與日俱進的龍城,正變得愈加美麗、現代,魅力四現。

工業主體

工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羽毛加工基地。全鎮羽毛加工村14個,加工農戶5000多家,從業人員逾萬人,產品種類已由單一的雞毛撣子發展到工藝撣、羽毛面具、羽毛服飾、羽毛標本等20多個系列、15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3000多萬元:投資超百萬元的“三益”公司、“恆澳”飲料廠等7家企業,成為帶動民營經濟騰飛新的生力軍。

產業結構

農業、科技富家,結構升級。已建成以十五里店村黃白桃、常李灣村玉黃李為中心的近萬畝林果園地;以冢馬村荷蘭豆種植為主的3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小王莊村為核心的5000畝優質水稻基地。在規模養殖上,建成了漯河市最大的匯達肉牛養殖基地,肉豬、肉羊、肉蛋雞、蛋鴨的養殖成為該鎮東部農戶發展主業,年出欄生豬15萬頭,肉羊2萬多隻、肉雞、鴨蛋百萬枚。

江西省彭澤縣龍城鎮

龍城鎮是彭澤縣城所在地,以“四山環繞,蜿蜒如龍”而得名,是江南古鎮之一。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北臨長江,有10公里的黃金水道,湖牛公路貫穿全鎮,2008年竣工的銅九鐵路經過該鎮愛國、九一、土橋、南陽四個村,已列入“十一五”規劃的沿江高速公路橫穿境內,是投資興業,經商辦企的風水寶地。

全鎮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轄10個村,10個社區,1個林場,耕地總面積1900畝,土地肥沃,是傳統的糧棉油高產生產基地。鎮內水資源豐富,可養殖水面25800畝,其中開發的精養魚池3280畝,是彭澤鯽、蓮藕等水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境內山林可開發面積萬畝以上,具有豐富的江砂、黃砂、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石灰石儲蓄量達35億噸以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縣城規模的擴大,該鎮近半區域已納入縣城總體規模,境內有縣工業園、化工園,坐落在境內的企業有100多家,是彭澤縣主要工業生產基地,工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來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也出現良好勢頭,全鎮皮棉年總產量穩定在1.5萬擔,5000畝優質稻基地,年產量8000噸,油脂產量近500萬斤。鄉鎮企業一年上一個台階,年總產值達2600萬元,種養加工大戶不斷湧出,食用菌培植、養殖彭澤鯽、大棚蔬菜種植、葡萄、藥材種植、生豬養殖大戶已具規模。

今年,我們總體發展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全力以赴招商引資,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社會穩定為目標,全力最佳化投資環境,著力主攻民營經濟,全面推動龍城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主要經濟目標是:招商引資達6000萬元(其中外資150萬美元),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再增加350元。

今後五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五年,是該鎮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到2010年,招商引資達3億,年均增長50%,每年引進1-2個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財政收入達2000萬元,每年增加20%,人均純收入力爭每年增加15%,達5000元以上,到2010年把該鎮建設成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富裕,社會更加和諧,家庭更加和睦,財力日益充裕,實力日益強壯的社會主義新龍城。

行政轄區

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十五里店村、小趙村、徐莊村、幸福村、香陳灣村、常灣村、廟趙村、李灣村、回馬村、黑龍王廟村、前黃村、仲李村、栗莊村、老翟村、寧溝劉村、鈕王村、木梳楊村、後黃村、冢馬村、湖西王村、大軍王村、大李莊村、小王莊村、西劉村、白莊村、孔沈鄧村。

[代碼]411103105:~201十五里店村 ~202小趙村 ~203徐莊村 ~204幸福村 ~205香陳灣村 ~206常灣村 ~207廟趙村 ~208李灣村 ~209回馬村 ~210黑龍王廟村 ~211前黃村 ~212仲李村 ~213栗莊村 ~214老翟村 ~215寧溝劉村 ~216鈕王村 ~217木梳楊村 ~218後黃村 ~219冢馬村 ~220湖西王村 ~221大軍王村 ~222大李莊村 ~223小王莊村 ~224西劉村 ~225白莊村 ~226孔沈鄧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