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內硬護體功

龍吟虎嘯內硬護體功乃武當派鎮山之絕技,其中內含內丹功、鐵砂掌、鐵拳、鐵頭功、鐵指、鷹爪手以及金鐘罩鐵布衫等絕技之精華。此功內外合煉,氣力雙修,出功極快。

概述

龍吟虎嘯內硬護體功內外合煉,氣力雙修,二十日基本功成,內勁膨脹飽滿,肌肉迅速結實凸出,體形健美,力量猛增數倍,潛能激發大腦、內臟,神經功能能急速提高,精神旺盛,體力劇增,構成內勁支撐,發力強勁,打擊力象電一樣穿透速猛,震盪強烈,足以頃刻摧毀對手內部器官,致敵人傷殘或昏迷,從根本上瓦解對手的戰鬥力。並可表演二指斷石,鋼槍刺喉、汽車過身、拉斷石條等功夫。

功法

預備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微曲,使身體重量垂直落到兩足心,保持足平、掖胯、收臀、松腰、直脊,保持身體正直;收頦直頸、鼻對臍,做到頭正;眼皮放鬆,口眼輕閉,舌抵上齶,自然呼吸;松肩,兩臂自然下垂,小指靠在褲縫前,手背斜向前,手心空,中指舒,意達足心,兩臂有圓滿舒展之感,意守丹田一分鐘。(圖1)

一、陰陽運球

接預備式,兩手向前徐徐提起與肩平,微微屈膝坐身、松肩垂肘,兩臂各成半圓形,兩手勞宮穴遙遙相對,體松意靜,意念兩手之間抱著一個由天地之間精華凝聚而成的金光閃閃的氣團。待兩手心有麻脹感時,兩手徐徐內合,兩手有合不攏之感覺,兩手再徐徐拉開,拉至略比肩寬,拉時兩手心似有吸力相連,有拉不開之感。如此內合外拉,反覆練習,氣感會逐漸增強,有時會產生自動開合,可任其自然。此時的你,即使以前總不相信氣功或練功多年從無感覺,這時也會獲得得氣的感覺。事實證明,此式一練便可感覺確實有得氣感,一試便給人帶來練功的樂趣。(圖2、3、4)

二、金光耀輝

待兩手開合至氣感較強時,可隨既停止開合,兩臂略微伸直,兩手翻轉向上,捧氣團貫入頭頂,然後經前身正中,手心向下,十指相對,徐徐下降,降至小腹丹田處,輕輕捂在丹田處,意念氣球從頭頂沿任脈被引至丹田穴,並在丹田穴放出萬丈金光,照的全身晶瑩透亮,如此觀想五至十分鐘。(圖5、6、7)

三、純陽煉丹

接上式,兩腿屈膝緩下蹲,隨下蹲之勢鼻子慢慢吸氣進入腹腔,同時收腹提肛使丹田氣團上升,從而形成外氣向內下壓,而丹田氣團由於收腹提肛形成上擠之勢,造成腹腔得氣慢慢隆起,隨著站起之式,鼻子慢慢呼氣,同時小腹放鬆,氣團下至丹田穴,使小腹自然鼓起。如此反覆練習。(圖8、9)

四、混元罩體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兩手從兩體側向上抬起,然後平伸出呈一字與肩同高,掌心向前。吸氣時,意守丹田,雙手向身體中線合攏,呈雙掌相對狀,並提起腳跟;然後忽然噴氣,噴氣時身體重心突然下沉成高馬步,雙腳跟震地,雙掌以掌跟內側往回摟擊腹部,全身繃緊,咬牙怒目,意想內氣將雙掌崩彈出去。然後摟擊心窩與肋部,要領同上,只是吸氣時意念丹田之氣至心窩與肋部而已。如此為一組,反覆練習36次。(圖10、11、12、13、14)

五、金剛撥鼓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吸氣時,意守丹田,兩手虛握拳放在體側,然後以腰為軸向左轉動,成左弓步,帶動雙臂,雙拳,右拳往上擊打左胸部,左拳向下擊打腰部,同時噴氣,意念內氣將雙拳崩彈出去。然後再吸氣,握拳,向右轉動,成右弓步,以左拳向上擊打右胸部,右拳向下擊打腰部。如此為一組,反覆練習36次。(圖15、16、17)

六、羅漢撞鐘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雙手十指交叉,並抱於腦後。吸氣入丹田,然後閉氣,向前略低頭,雙手配合,下壓後腦,拔動後脊柱骨,從上向下一節節上拔,一直拔到尾椎骨也有感覺時為止。有時骨椎動得咯咯作響,並有較強的酸脹感。意念伴隨酸脹感,氣以丹田貫命門上注脊椎上行至大椎。有氣感時,兩肘內收抱頭,牽動左右背部,肌肉產生酸脹感,意念氣貫兩背,然後抬頭,放鬆全身,輕輕呼氣。如此共練習三次,氣布全背後做下一個式子。(圖18、19)兩腳分開與戶同寬,雙目向前平視,背牆而立。吸氣時,意守丹田,十趾抓地,全身放鬆,兩掌以兩體側抬起與肩同高,掌心向下,兩掌心翻前由兩側向前劃弧成抱球狀,同時內握變拳,兩拳相對,兩腿下蹲成高馬步。氣吸足後,雙腳雙膝由屈到伸猛然發力,以兩肩下至兩腰眼上為撞擊點,用整個後背猛向牆面撞擊,雙手也輔助著向外展開,在背靠擊牆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將牆撞倒。用後背部撞擊點反彈之力將身體推離牆面,站立再吸氣,再撞擊噴氣。如此反覆練習36次。(圖20、21)

七、青龍頸鼎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面牆而立,彎腰成90度,以頭頂牆壁,頸梗直,雙手握拳。吸氣時,意守丹田,雙臂曲肘向上,向身後猛拉,腳跟離地,腳尖立起。氣吸足後,雙拳猛地向下衝擊,腳跟借雙拳衝出之力全力震地,在雙拳向下衝擊的同時,猛然噴氣,意念把牆頂穿。再吸氣曲肘,再噴氣沖拳。如此反覆練習36次,頭頂痛時,可用毛巾墊地頭上,不痛時將毛巾拿掉。練完該式動作,要做按摩眼睛、頭部等動作,以免氣沖眼球。(圖22、23、24)

八、雄鷹覓食

面牆而立,距牆約二至三尺(初習可稍近),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上身前傾,兩臂向前平伸,手成鷹爪,大中食三指指尖垂直觸壁,虎口務須圓撐。初行之時,因練此式者指端之力甚弱,腳部可全掌著地,距牆稍近。十日後,隨著指力的增加,可再漸加力,距牆三尺,再腳跟離地,使大部分體重前移至指端。吸氣時,意守丹田,兩臂慢慢曲肘牽動身體向前仆。氣吸足後,指端用力推牆,兩臂撐直,使身體隨之離開牆,同時猛然噴氣,意念丹田之氣奔瀉至指尖。如此反覆練習36次。(圖25、26)

九、金剛擊石

先將鐵沙袋放於略比肚臍低的木椅或石台上,然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下蹲成高馬步,雙目向前平視,身體距鐵沙袋正中心約35厘米(以感覺打沙袋時手掌發勁順暢為準),兩手握拳置於腰部兩側,拳心向上,全身放鬆重心居中,平心靜氣,意守丹田一分鐘,然後開始行功。(圖27)
1、拍法
吸氣時,意守丹田,右拳變掌,輕鬆得抬至額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如同揮鞭一樣用右掌掌部向下拍擊沙袋,在擊中沙袋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拍擊下落時好象懸持於空中的石塊,當繩索拆斷時,加速度砸擊沙袋之上,但絕不可用力擊打。(圖28、29、30)
2、摔法(鐵拳功)原式不變,拍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於臂放鬆,順時針扭動手臂握拳至拳心向上,以拳背象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甩擊,在擊中沙袋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拳(打下時,拳心要朝上,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五指務要緊握成拳,指腕用力如握破雞蛋狀,以中指、食指指根鼓起的關節部位為主要著力部位打擊)。(圖31、32、33)
3、切法
原式不變,摔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如同揮鞭一樣,用右掌小指側快速向沙袋正中切下,切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小指側。(下擊時,手指要伸直),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掌側要垂直擊向沙袋,掌、腕務必要用力繃緊)。(圖34、35、36)
4、印法
原式不變,切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以掌根象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印出,印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掌根(下擊將觸到沙袋時,掌、指繃緊,手指自然張開,指尖靈活)。(圖37、38、39)
5、點法(鐵指功)
原式不變,印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五指併攏成鉤手,象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點擊,點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五指指尖(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五指要併攏齊,五指與腕臂成90度垂直角,掌指用力繃緊)。(圖40、41、42)
以上五法,合而為一組動作。反覆練習36次後,換左手如上練習36次。
注意:此式練習前後一定要用藥水按摩手掌(如紅花油、正骨水等)。

十、玉門鎖喉

取竹筷一根,用光滑的一端頂在咽喉凹陷處,另一端用左手掌抵住,右手復蓋在左手上,兩腿分開與肩同寬並下蹲成高馬步。吸氣時,雙掌帶動筷子順時針轉動,意想把丹田之氣引至咽喉部位。氣吸足後,然後噴氣,噴氣時,雙掌用力向內按,同時伸頸挺喉,意想把竹筷頂斷。此為順式,做完後,接著做逆時針轉動,方法要求同上,唯方向相反。一順一逆為一組,反覆練習36次。(圖43)
此式一般練習七日左右即可抵斷一根筷子,如果能斷一根筷子,即可用兩根筷子捆在一起練習,如能將兩根筷子輕易抵斷,則可改用紅櫻槍練習。方法如下:高馬步站立,將槍根低在牆跟處,槍尖放在咽喉凹陷處。吸氣時,意想丹田內氣提至咽喉練功部位,雙掌放在腰後。接著咽喉練功部位開始運勁低壓槍尖,迫使槍尖向下彎曲。低壓的同時要配合噴氣,如此反覆練習36次。初時槍桿不易壓彎,自此,鋼槍刺喉即告功成。(圖44)
 

十一、白虎臥道

兩拳撐地。拳心相對,兩拳間距與肩同寬,兩手臂彎曲角度120度,以腳尖觸地,身體正直,不可塌腰,頭不可聳拉下去,頭與軀體成一條直線,舌尖輕低上齶,排除一切雜念。保持這個姿勢,力盡而止,時間逐漸增加,在雙掌撐地過程中,意念雙臂如鐵柱一般,丹田內氣貫注於雙拳,直透達地球中心。在撐的力將盡未盡時吸氣,同時兩臂及拳放鬆,意守丹田。然後猛然噴氣,同時拳頭一緊,身子一顫,兩臂一緊。如此反覆練習36次。(圖45)

十二 雙龍盤柱

隨意站立,保持雙拳俯臥樁功態,將眼閉上,然後用自己的拳掌拍打全身個各個部位,輕重以適可承受為度。身體越怕打的部位越要拍打。如頸、頭、胃、兩肋、腹部、前脛等部位要多打、勤打。拍打5分鐘後,停止拍打。放鬆身體後,意念自身大無比,全身肌肉充滿彈性;意念四面八方有人向自己進攻;意念自身如彈簧一樣,一觸即彈,將進攻自己的人、棍棒等一一彈飛、彈斷。如此練習五分鐘。(圖略)

十三、仙人打坐

備一個一寸左右的坐墊進行盤坐墊,自然盤、單盤、雙盤均可,姿勢要正,含胸拔背,百會穴對準會陰穴,雙目微閉,雙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齶,自然呼吸,雙手合指,放於胸前。吸氣時,意念一股真氣自百會穴進入貫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氣時松肛,似守非守丹田,呼吸要均勻,綿綿長長,進氣要緩緩進氣,功中一切其自然,修練十分鐘左右,功中要排除雜念,不要受外界干擾,放鬆入靜,功後要收功。(圖46)

收功


1、搓手功:練完仙人打坐後,自然呼吸,散步3至5分鐘,然後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雙手提起,掌心相對互搓,使雙手掌心發熱。2、摩面:兩掌手心緊貼於面孔,由耳部下方向上旋弧至鼻按摩36次。3、摩眼眶:用兩手的小魚際穴部位(小指展肌部位),按摩雙眼眼眶,由里向外按摩36次,此功能解除眼睛肌肉的疲勞,從而增強眼的視力。4、捏按晴明: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尖按於兩眼內此“晴明”穴位,按摩36次,按時由淺入深,經功可使眼內此的動靜脈血液通暢,不至於氣沖眼球,造成眼球渾濁。5、摩迎香:使兩手的大拇指內扣於掌心成彎曲形狀,其餘四指並齊伸進用食指按於鼻之兩側“迎香”穴位上按摩36次。此功能夠開通鼻竅,對鼻炎、鼻塞均有良好效果。6、梳頭皮:兩手十指分開呈梳狀,從前向枕骨部位梳按,梳按時刺激大腦正中和兩側,共做36次。7、鳴天鼓:兩手的中指按在後腦的枕骨上,用食指搭在中指上向下彈,有節律下彈36次,此功對高血壓、頭暈都有很好的效果。8、摩耳輪:用兩手的拇指,食指捏在耳垂部,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按摩作為一次,如此按摩36次,此功對全身疾病都有良好效果。9、左右轉頭: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目平視,頭頸放鬆。頭頸向左轉時看左肩頭,向右轉時看右肩頭,左右各轉36次,此功能解除頭頸肌肉及神經的疲勞,可防治頸椎肥大症。10、叩齒咽津:預備式自然放鬆站立,仍然舌抵上齶,上下牙齒輕叩,心中默念“牙齒堅固”,共叩齒36次;然後用舌在口中攪動津液,徐徐咽下丹田,如果津液較多,可分三口咽下。收功後,可適當輔助修練舉重,啞鈴、拉力器、健身器等體育器具,增加力度,與氣結合,功效更好。

功效

實踐證明,當天習練便可獲得強烈的氣感,三天速成丹田之氣,五日頭頂開瓶斷磚,十日拳、掌、肘皆可開磚斷石,全身能承受拳打腳踢,二十日基本功成,內勁膨脹飽滿,肌肉迅速結實凸出,體形健美,力量猛增數倍,潛能激發大腦、內臟,神經功能能急速提高,精神旺盛,體力劇增,構成內勁支撐,發力強勁,打擊力象電一樣穿透速猛,震盪強烈,足以頃刻摧毀對手內部器官,致敵人傷殘或昏迷,從根本上瓦解對手的戰鬥力。並可表演二指斷石,鋼槍刺喉、汽車過身、拉斷石條等功夫。鑒於筆者才疏學淺,功法中疏漏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現將本功十三式功法整理出來,拋磚引玉,敬請武林氣功界各派高師,能人奇士,行家與廣大氣功愛好者,不吝賜教是幸。
 

注意事項

1、練功必須在有新鮮空氣,安靜衛生、平坦開闊的場地進行。不能在靠近河邊、水井、深溝的地方練功。
2、練功時必須情緒穩定,心情愉快。過飢、過飽和飯後一小時內不能練功。練功前必須解淨大小便。
3、練功時必須寬衣松帶,不宜穿中跟或高跟鞋,取掉身上的所有硬物,如手錶、鋼筆、眼鏡等。
4、練功者必須節制房事,遺精,滑精後不能馬上練功,需隔24小時再練。練功期間內禁食生冷和刺激性溫燥的東西,如煙、酒、辣、油炸食品等。
5、練功結束後,一小時內忌飲涼水、冷飲;不能用冷水、冷毛巾擦汗,練功15分鐘後才能洗刷,套用溫熱水。
6、練功必須持之以恆地苦練不懈。練功時,姿勢要準確、自然、鬆緊相隨,動作與呼吸相配合。
7、練功期間,必須適當增加營養,並保證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8、練功者如感到身體各部出現酸、痛、脹、麻、癢、不思飲食,大便緊和稀,貪睡或睡不好,練功中出現放屁、肚響、小便欲滴、眼淚盈眶等現象,均為練功之正常反應,應繼續堅持練功。
9、子、午兩時禁止練功,即白天和晚上,11點至1點。其它時間都可練功。
10、練功結束時,必須認真做好收功,以免火氣上沖頭部。
龍吟虎嘯內硬護體功訓練進度表
功法一至十日訓練十一至二十日訓練
每天訓練次數每次訓練時間每天訓練次數每次訓練時間
陰陽運球2次10分鐘2次5分鐘
金光耀輝2次10分鐘2次5分鐘
純陽煉丹2次10分鐘2次5分鐘
渾元罩體2次練18組2次練36組
金剛撥鼓2次練18組2次練36組
羅漢撞鐘2次練18組2次練36組
青龍頸鼎2次練18組2次練36組
雄鷹覓食2次練18組2次練36組
金剛擊石2次左右手各練18組2次左右手各練36組
玉門鎖喉2次喉頂竹筷練36組2次喉頂鋼槍練36組
白虎臥道2次雙拳俯臥3——5分鐘鬆緊18次2次雙拳俯臥5——10分鐘鬆緊36次仙人打坐2次10分鐘2次10分鐘
收功2次練36組2次練36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