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村[安徽省金寨縣響洪甸鎮齊雲村]

齊雲村[安徽省金寨縣響洪甸鎮齊雲村]

地處響洪甸水庫下游的響齊辦事處齊雲村,是典型的庫區村、山區村,400餘戶1520餘人依山而居,29平方公里的山川間無一分可耕田地,由於這裡山高嶺大,全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盛產於此。

簡介

地處響洪甸水庫下游的響齊辦事處齊雲村,是典型的庫區村、山區村,400餘戶1520餘人依山而居,29平方公里的山川間無一分可耕田地,由於這裡山高嶺大,全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盛產於此。幾年前,齊雲村是遠近有名的後進村:鄰里糾紛不止,民眾上訪不斷,幹群關係緊張,發展生產無門,村組幹部無人願當,蹲點幹部無人敢去。如今,依然是這方土地,仍然是那群農民,卻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走出了觀念誤區,邁上了小康之路,既便是在史無前例的特大洪災突然降臨時,村黨支部也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冷靜和沉著,創造了全縣村級損失最重卻無一人員傷亡的奇蹟。在這裡,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來就是村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的真實寫照!

實踐篇——支部築起一道堤
如何帶領民眾走出“靠山吃山”的誤區,甩掉“落後難纏”的帽子,齊雲村黨支部以第二批選派幹部到村任職為契機,以抓班子、帶隊伍、謀發展、樹形象為主線,加強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
抓班子,夯根基。2003年之前,齊雲村不知換過多少名村幹部;台上的幹部不謀事,下台的幹部總“找”事,相互拆台,互相指責,用民眾的話說,沒有一個村幹部“如意”,總是乾不到半年就“下台”了。選派幹部到村任職後,將村班子建設作為工作的突破口,注重把發展能力強、帶領民眾致富能力強、公道正派理念強的“三強”型優秀年輕黨員選拔進村支部班子,把“經濟強人”、“發展能人”作為換屆時村兩委候選人的標準,通過民主選舉,使那些作風正、有本事,真正為民眾辦實事,能帶領民眾致富的幹部選進村班子。致富能手程性全,經營茶廠和代銷店,家庭人均收入超萬元,對集體事業熱心,村黨支部積極引導,不僅使其很快加入了黨組織,而且還在第六屆村委會換屆時高票當選村委會副主任。大埂居民組共產黨員費林志,帶領民眾自辦茶廠增加收入,2005年9月初特大洪災中,他置自家財產於不顧,冒死搶險,災後不等不靠,積極組織抗災自救,被民眾“火線”推選為村文書。齊雲村4名值班幹部平均年齡44歲,家庭年人均收入均在萬元以上,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和號召力,在民眾中具有較高威信。
壯隊伍,強陣地。在加強班子建設的同時,齊雲村黨支部注重黨員隊伍建設,使先進性在優秀青年中得以充分體現,使“共產黨員”在全村成為“政治品牌”,讓青年能人嚮往,讓廣大民眾佩服,讓黨員幹部驕傲。自從2003年以來,村支部通過全程聯名推薦,在12個居民組中推選出先進分子30餘人,經支委和黨員幫帶,17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9名優秀青年被吸收加入黨組織,全村黨員增至51人,平均年齡下降7.8歲,新發展的黨員均為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均在萬元以上。桐嶺居民組25歲的優秀青年儲友軍,在常州創業多年,年收入超10萬元,經民眾推薦,支部積極引導,他加入了黨組織,並帶領本村20餘人外出創業。入黨積極分子馮世亮、李勇,在洪水來臨時,找來繩索準備將他們年僅5、6歲的孩子拴到山間樹上,自己去轉移其他民眾,搶救學校財產,退休教育胡國興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硬是把孩子“搶”到自己家中。為了讓每個黨員和先進青年能夠及時交流思想,了解政策,選派幹部想方設法加強村部建設,建起了黨員活動室,運用現代遠程教育定期組織全體黨員和積極分子開展不同內容的培訓班,使每名黨員都能熟練掌握2門以上農村實用技術。真正實現了支部亮起來,黨員紅起來的目標。
辦實事,解民憂。村黨支部時刻將民眾冷暖和所急所盼掛在心頭,變以往的民眾上訪為現在的幹部下訪,村幹部主動同難纏戶、盯子戶正面接觸,消除隔閡。
修路,一直是齊雲村人民世代的夢想,以往,山裡的桐籽、毛竹、雜樹、茶葉等全靠肩挑背扛,費時費事,常常是“肉盤成了豆腐價”。為了圓齊雲村民眾通車夢,選派幹部積極與辦事處黨委和村幹部多方爭取,先後10餘次到省跑縣,爭取項目資金110萬元,僅一年時間,一條寬6米,長15公里,可通貨運卡車的通組柏油路修通了,村部門前的危橋變成了一座寬6米,長80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正當齊雲村民眾齊心奔小康的關鍵時刻,2005年9月的一場洪災給他們帶來了空前浩劫,在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遭受威脅的危急關頭,村黨支部和在家的27名黨員發揮了生力軍作用,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黨員,哪裡最需要,哪裡就有黨員幹部的身影。9月3日,齊雲村洪水肆虐,一時間路毀橋斷、房倒屋塌,在這緊急關頭,在家的27名黨員沒有一人呆在家裡,而是組成一個個突擊隊和搶險組,排險除險、搶救生命。共產黨員趙立發,父母年邁困在家中,房基被洪水洗空,他不顧愛人和孩子、老人的求救和規勸,組織人員就近安置桐嶺組9戶倒房戶34人,82歲高齡的李習珍癱瘓多年,兒子外出打工,房屋前後門被洪水和沙石堵住,趙立發搬來梯子,揭開房頂入室,老人剛背出,房屋就轟然倒塌。
謀發展,樹品牌。齊雲村是個以茶葉為主,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生態示範村,全村沒有一處糧食生產基地,過去由於管理粗放,沒有品牌意識,得天獨厚的資源沒有得到很好利用,茶農多數生產毛峰、黃芽、綠茶等,少量瓜片製作粗放,沒有知名度,價格低,畝產值僅1000餘元,自2001年開始,在縣委及辦事處黨委的關心支持下,由茶葉大戶何明錦帶頭重新開發六安瓜片,邀請安農大教授現場指導,從基礎的茶園管理、採摘技術、製作工藝到銷售包裝進行系列培訓,恢復名茶生產。僅何明錦一戶年銷售瓜片2000斤,產值30萬。前進居民組入黨積極分子鄧克國,從2002年開辦茶廠專制六安瓜片,為擴大生產規模,索性在畈沖組租賃300畝山地,期限20年,全部栽值優質茶苗,建立名茶基地,現年銷售瓜片近7000斤,產值60萬元,純收入10萬元以上。全村規模茶園400餘畝,零星茶園1000餘畝,全村至少60餘戶僅茶葉收入就能超萬元。今年洪災過後,村黨支部和全體黨員一面積極組織民眾開展生產自救,一面帶領民眾將沖毀的茶園進行改造,還是將發展的觀念灌輸給民眾,老黨員何明錦患風濕多年,雙腿行動不便,仍拄著拐杖在田間指導生產。曾成功舉辦過中國·六安瓜片茶文化節的村級茶葉示範園雖被沖毀,但黨員和民眾們正在重新規劃,他們計畫在承辦下一屆中國·六安瓜片茶文化節時,要比上一屆更氣派、更壯觀。

成效篇——支部擎起一面旗
躬身實踐,換來了豐厚的回報,如今的齊雲村,政通人和,秩序穩定,既便是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給該村帶來2250萬元的巨大損失,齊雲村的幹部民眾還是表現出了令人振奮的精神面貌,在這裡無論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民眾,他們談的最多的話題是支部的力量,黨員的形象,巨大的變化和美好的明天。言談舉止之間,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盡在其中。
——黨員形象大改變。近年來,齊雲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每名黨員的積極作用,在政治上給榮譽,定期召開黨員會,村級重大事項先由黨員議事會討論,使黨員對村級事務有決策權;對困難黨員,支部則在經濟上予以扶持,技術上給予幫助,使黨員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成為現實,黨員在民眾中的形象得到提升。
水井安組老黨員盧士發家中5人生活,苦於無發展資金而一度陷於貧困,共產黨員、茶葉生產大戶何明錦與其結成幫扶對子後,無償提供茶葉種苗和炳肥,扶持盧士發辦兩畝茶園,在盧士發茶葉銷路無望時,何明錦將其750斤六安瓜片高價收購。盧士發現在不僅自己成了黨員大戶,住上了樓房,用上了手機,買回了機車,還帶領本組2戶困難戶共同發展茶園、促其脫貧。目前的齊雲村,每名黨員都成為所在村民組的致富帶頭人。土嶺居民組60多歲老黨員陶有文,原來只顧自家發展,對公益事業不支持,9月份洪災期間,他被在家黨員的無私無畏所感染,在土嶺村民組組長外出打工未歸情況下,喊出了“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指揮民眾安全轉移,保護財產,洪災一過,陶有文就當起了“編外”村民組長,主動組織民眾開展生產自救。從一個又一個無聲的行動中,民眾真正看到了“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
——幹群關係大改善。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對外宣傳,農民民眾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同村幹部的關係也來了180度大轉彎,由原來的找村幹部“討說法,要救濟”,變成了現在的“要信息,要知識”。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儲修田深有感觸地說:“原來村幹部和民眾相互躲,他怕我們要錢,我們怕民眾難纏;現在不同了,村幹部替民眾辦事,民眾也為村里出主意,相互之間誰也離不開誰了。”前進村民組王生力,原來由於經濟困難,致富無門,是個老上訪戶,想辦個木材加工廠,既缺資金又沒得到林政部門批准,村支部書記儲修田主動同他結成對子,多次幫助協調、辦證,又從庫區資金中幫其聯繫解決扶持資金3000元,終於使他擺脫了貧困,王生力感動地說:“我從此不與村里作對了”。積極支持村里工作,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黨員發展大戶。
——農民收入大提高。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厚的回報。如今的齊雲村,荒山坡成了經濟林,河沙灘成了綠茶園,農民人均收入由3年前的1600元上升到現在的3500元,真正實現了“農民的口袋鼓起來,民眾的生活好起來”的目標。前進村民組81歲的胡秀雲老人激動地說:“沒想到大山里能通汽車,沒想到活老了能看上電視,更沒想到大水將房子衝掉了,我還能照樣過上好日子”。
現在全村402戶農家90%以上住上了樓房,家家用上自來水,機車、彩電、電話基本普及,僅前進村民組不足40戶農家就擁有手機49部,何明錦、鄧克國等茶葉生產大戶還率先裝上了電腦,坐在家裡實行茶葉網上銷售。茶葉真正成為齊雲村民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家家有規模茶園,戶戶有制茶機械,人人會炒茶技術,成為齊雲村的一道亮麗風景。茶葉為齊雲村人民鋪就了小康之路。充分受益的齊雲村民眾風趣地說:在村支部的帶動下,齊雲人民吃上了茶葉糧,住了上茶葉房,依靠茶葉娶新娘。
——社會秩序大穩定。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幹部民眾由對立變為統一,由矛盾變為和諧,昔日的窮爭餓吵變成了現在的共同發展。齊雲村民組楊德明深有感觸地說:是村班子主動接近民眾的結果。
齊雲村黨支部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優勢和村廣播陣地,將黨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傳送到民眾身邊,同時結合各項惠農資金的兌現落實,黨支部一班人及時將溫暖送到民眾心間,民眾怨氣沒有了,乾群間的隔閡消除了,同時,村支部充分發揮黨員議事會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實行村務、黨務定期公開,使全體村民對村組工作有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村里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檔案,集中人力、限時辦結,不使矛盾激化,齊山組楊德明因霍山縣修路占用其山場而與外縣居民發生糾紛,選派幹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顒3次到現場,並與霍山有關方面達成協定,保護了楊德明的利益,民眾從心裡佩服。
良好的風氣使齊雲村民眾整體素質得到提高。2005年9月初洪災期間,村里沒出現一例哄搶行為,桐沖組劉國勝等4戶房子被洪水沖走後,入黨積極分子方兆秀妯娌倆用水桶淘米燒飯給他們吃,並勸受災戶:“有困難,大家攜起手來,我有吃的,你們有吃的;我有穿的,你們有穿的;我有住的,你們有住的!”桐嶺村民組黃秀珍家房屋全倒,村里及時為她家安排住所,送去衣被、大米。第二次送去大米時,黃秀珍說什麼也不要,她哽咽著說:“要是原來連討飯都沒門路,現在有吃有住有穿了,大米分給其他受災戶吧。”

啟示篇——支部撐起一片天
一個貧窮、落後、混亂的後進村,幾年間一躍成為安全文明村、生態示範村,透過齊雲村近年來發展變化的軌跡,我們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支部就是主心骨。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黨組織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所在,齊雲村黨支部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發展經濟時考慮民眾利益,使支部的向心力驟增。“民眾未張口,黨和政府就把溫暖送到心窩頭。”70多歲的王成忠老漢感慨地說。9月2日,村黨支部將招商引資工作會改成抗洪搶險動員會,號召在家黨員分組盯戶,責任到人,逐戶排險。期間,共轉移民眾1200餘人,從“死神”面前“搶”回10餘條人命,組織民眾搭抗災棚5處28頂,騰出村部辦公用房安置7戶倒房戶居住。幹部捐款購買9800斤救災大米,捐贈衣被310餘件(床),及時發放到災民手中。。
啟示之二:幹部就是領頭雁。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幹部,在齊雲村,每名村組幹部都是發展的標兵,為民的楷模。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村幹部敢冒風險,帶頭闖“禁區”,敢於“吃螃蟹”;在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也是村幹部衝鋒在前,無私無畏,他們用行動在民眾中樹立了集體的威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儲修田,在特大洪災襲擊時,3天沒合眼,搶救民眾時左腿陷於泥石坑,靴子丟了,腿上鮮血直流,仍光著腳板戰鬥在一線。選派幹部劉顒連續20餘天沒回家,看到民眾因災傷心,他也跟著落淚;可民眾看到村第一書記掉淚時,他們卻激動得抱著村幹部流下了感激的淚。64歲的前進組鄧思家聲淚俱下:“不給村幹部留負擔,我們自己努力,報答黨的關懷。”
啟示之三:黨員就是排頭兵。齊雲村黨支部從“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為載體,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示範服務基地建設,不僅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提高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平台。在齊雲,“做給民眾看,帶著民眾乾,幫助民眾銷”,是全體黨員共同的實踐,他們分別利用各自的優勢,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化解農民在結構調整中的風險,實現共同富裕。老黨員何明錦,是“六安瓜片”名牌茶葉的形象大使,他號召村民要打綠色牌,施有機肥,每年都是自費購買“蠻好”牌農藥,負責發給茶葉種植戶。洪災過後,全村黨員一合計,變害為利,治理水土,現在的齊雲村,一派繁忙的勞動場景,看不出災後帶來的精神疲憊,村民們感慨地說,是黨員給民眾吃了“定心丸”。
啟示之四:發展就是主旋律。當前民眾的心愿就是“思富”,盼望早日建成小康社會,但在發展上必須要有新思路,齊雲村黨支部一班人就是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資源型”調整為“發展型”,幫助農民算大帳、算遠帳,從實際出發,因村制宜,發揮本地優勢,發展特色經濟,打造出地方特色和規模品牌來,將農民組織起來,進行集中生產經營,將個別優勢轉化集體優勢,從而實現了可持續的高度發展。災後重建戰役中,齊雲村一班人還是念發展經,唱發展戲,他們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極力向外推介,大打綠色環保品牌,將發展的目光定位在“旅遊經濟”上,目前,“農家樂”項目已初具規模,六安瓜片(集團)已投資1500萬元用於項目開發,任勝華團等大型企業已經完成旅遊開發勘測任務,意向投資6億元開發這“風水寶地”。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