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好獵

齊人好獵

齊人好獵出自《呂氏春秋》里的一個成語,用於說明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辦事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

原文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愧其家室,出則愧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則狗惡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從。人曰:“君宜致力於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致力於耕作有獲而後市良犬乎?於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於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齊人好獵 齊人好獵

譯文

版本①

齊國有個人,喜歡打獵,但空費時日,持續很久,什麼野獸也沒打到。一到家裡,就感到對不起妻室兒女。 走出家門,就感到對不起朋友鄉鄰。仔細想來,那打不到野獸的原因,就是餵的獵狗太不中用。 想買一隻好狗,家裡又十分貧困,買不起。於是,他立即拚命種田。拚命種田,家裡就富裕起來。家裡富裕起來,也就有錢挑選好狗;獵狗的本領高強,於是每次都能捕獲到野獸:從此,他收穫的獵物,經常超過了別人。

版本②

齊國有個愛好打獵的人,荒廢了很長時日也沒有獵到野獸。在家羞對其家室,在外愧對鄰里朋友。他考慮打不到獵物的原因,是因為狗不好。想弄條好狗,但家裡窮沒有錢。於是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裡就富了,家裡富了就有錢來買好狗,有了好狗,就屢屢打到野獸。收穫的獵物,常常超過別人。不只是打獵如此,任何事都是這樣。

字詞注釋

1、好獵:喜好打獵。好,喜好。

2、無以:沒有用來買狗的錢。

3、愧:愧對。

4、還:回歸。

5、故:原因。

6、非:不是。

7、急耕:努力耕田。

8、知友州里:相識的朋友和鄉鄰。

成語

曠日持久

kuàng rì chí jiǔ

【解釋】:曠:荒廢,耽誤。荒廢時間,拖得很久

【出處】:《戰國策·趙策四》:“今得強趙之兵,以杜燕將,曠日持久,數歲,令士大夫餘子之力,盡於溝壘。”

【示例】:這廝們死守不出,便要~。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八回

【近義詞】:經年累月、長此以往、長年累月

【反義詞】:曇花一現、彈指之間、電光石火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出處

選自《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是雜家的代表著作,由戰國末期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

編成,其內容以儒、道為主,也吸取了墨、兵、法、農等各家學說,涉及範圍很廣。

道理

在辦任何事情時,不要一味蠻幹,要考慮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找出關鍵所在,再想方設法加以解決。關鍵問題解決了,事情就可以辦好。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問題,不考慮問題的癥結,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情也就無法辦好。

這篇寓言說明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辦事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

題目及答案

題目

1.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帶點詞。(4分)

(1) 入則羞對其家室( ) (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3) 君宜致力於耕作( ) (4) 於是退而疾耕( )

2、 “曠日持久而不得獸”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A、於是退而疾耕 B、環而攻之而不勝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

3.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得無欲吾致力於耕作有獲而後市良犬乎?

4.讀了這則故事,你受到了什麼啟發?(2分)

答案

(1)家室:一家老小

(2)故:……的原因

(3)宜:應該

(4)疾:努力

2、A

3、如果我致力耕作來獲得收穫,再去買一條好狗這樣也可以吧

4、其實不止打獵如此,任何事都是這樣的: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辦事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