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宗旨

黨的宗旨

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也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取向。實現人民的利益,得到廣大人民民眾的擁護,是衡量我們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否正確的最高標準。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奮鬥歷程的基本經驗之一,就是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緊地依靠人民民眾,誠心誠意地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民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全體黨員在改革開放中自覺地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一切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色,保證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基本信息

解釋

黨的宗旨黨的宗旨

黨的宗旨即一個政黨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圖。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除了忠實地代表工人階級和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這就決定了黨的根本立場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階級政黨的重要標誌,也是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最高原則和根本內容。

發展歷程

黨的宗旨黨的宗旨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27年8月南昌起義誕生之日,就宣告為中國工農大眾而戰。1927年9月湘贛邊界起義的部隊,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1929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布告,宣告紅軍以幫助工人、農民及一切被壓迫階級得到解放為宗旨。

同年12月,古田會議決議更加明確地規定了紅軍的宗旨和任務,指明中國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除了打仗之外,還要擔負宣傳、組織、武裝民眾,幫助民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1945年4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宗旨概括為“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持不渝地信守這一宗旨,把它作為全軍團結戰鬥的政治思想基礎和行動準則。

軍隊的宗旨是由它的階級性質決定的,是為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實現本階級的政治目的服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它來自人民,屬於人民,為了人民,時刻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各族人民的利益而戰鬥。中國人民解放軍無條件地執行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實行有領導的民主,建立自覺的紀律;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團結,官兵一致、上下一致、軍民一致、軍政一致,並有正確的爭取敵軍官兵和寬待俘虜的政策;有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戰略戰術和政治工作。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它在軍隊中的政治工作,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最初由農民武裝和起義的舊軍隊組成的。農民曾是這支軍隊的主要成分。為了堅持人民軍隊的宗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中國共產黨以無產階級思想和黨的正確路線對部隊進行教育,同軍閥主義殘餘以及農民小生產者的保守落後意識,進行了反覆的思想鬥爭,不斷克服單純軍事觀點、僱傭觀點、流寇思想、個人主義、極端民主化、絕對平均主義等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一切違背人民軍隊宗旨的錯誤傾向。

從而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同一切剝削階級的軍隊從根本上區別開來,也同歷代農民起義軍區別開來,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擁護和支持。在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同全國人民一道,奪取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在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事業中作出卓越貢獻,成為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堅強柱石。

歷史意義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共產黨員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當首先想到黨和人民民眾的整體利益。中國共產黨從她誕生之日起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唯一宗旨。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意義更為重大。必須加強黨的宗旨教育,使全體黨員在改革開放中自覺地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一切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做人民的勤務員,同時清除那些經不起考驗的腐化變質分子,只有這樣,才能密切黨與人民民眾的聯繫,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色,保證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