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禱

拼音

mòdǎo

 注音

ㄇㄛˋㄉㄠˇ

引證解釋

不出聲地祈禱;心中禱告。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宋何薳《春渚紀聞·李右轄抑神致雨二異》:“飯罷,烈日如焚,公再率郡寮詣僧伽前炷香默禱者久之。”靳以《泥路》:“她常默禱著,求神的法力,把他的病痛移到她的身上來吧。”

事由

《聖經》撒母耳記上1:12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她的嘴。13 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她喝醉了。 14 以利對她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 15 哈拿回答說,主阿,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 16 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17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準你向他所求的。 18 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19 次日清早,他們起來,在耶和華面前敬拜,就回拉瑪。到了家裡,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華顧念哈拿, 1:20 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註:哈拿心中默禱,祭司以利卻不知道,默禱的理由十分明顯。

詞性

動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