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是貴州省委省政府教育移民(扶貧)工程重點項目,是由香港言愛基金會捐資1000萬,黔西縣政府匹配資金3040萬興建,以遷移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到縣城接受優質教育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全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45587平方米,坐落於黔西縣城關鎮水西辦事處水平村。 學校辦學宗旨為: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人,把每一個孩子變成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學校簡介

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是貴州省委省政府教育移民(扶貧)工程重點項目,是由香港言愛基金會捐資1000萬,黔西縣政府匹配資金3040萬興建,以遷移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到縣城接受優質教育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全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45587平方米,坐落於黔西縣城關鎮水西辦事處水平村。
學校辦學宗旨為: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人,把每一個孩子變成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辦學目標為:辦學生喜歡的學校,創高質量有特色的寄宿制學校品牌;學校校訓為:立德樹人、言愛求真。
我校2013年秋季正式開班辦學,設立從四年級到八年級共20個教學班。通過自主招生模式,共招生1120名。在一年多來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加大校園安全管理,著力營造平安和諧校園,並獲得黔西縣2013年學校安全教育及管理先進集體、2014年黔西縣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堅持“素質教育、德育為先”理念,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寄宿制管理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的管理之道,同時不斷推進留守兒童關愛、校園文明建設等工作,並先後獲得黔西縣2014年先進教育單位、貴州省留守兒童之家規範化建設二等獎、貴州省2012-2014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狠抓教學質量這一工作主線,積極在教學常規和教學科研上下功夫,並取得良好成效。在2013年秋季學期全縣教學質量測評中,我校獲得了國中英語學科第二名,數學學科第四名,綜合排名第四名的好成績。在2014年黔西縣小升初質量檢測中,我校考生奪取了全縣第一名和第二名。
2014年春季學期,我校共有學生1216人。2014-2015學年度,我校學生數達1774人,其中90%學生來自農村,大多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下崗返鄉農民工子女。學校現有在崗在職教師85名。
目前,學校教學和管理已經走向規範化,形成了樂業奉獻的教師團隊風貌和勤學奮進的學生學習氛圍,學校辦學成果斐然,在黔西縣農村家長和民眾心中有了較好的社會聲譽。

辦學思想

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香港言愛基金會對思源學校提出的“教育、扶貧、移民”的辦學宗旨,堅持把思源學校辦成“優質化平民學校”的定位。以“培養具有健康體魄、陽光心態、樂觀自信的思源人;具有吃苦耐勞、適應生存、懂得感恩的思源人;具有尊重博愛、合作包容、學習高效的思源人;具有家鄉情結、思源情懷、世界眼光的思源人”為辦學目標,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實現縣域教育均衡。

學校領導



校長許聖龍,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畢節市教育學會思源教育研究會會長。

副校長周鐳,黨支部書記,副校長,畢節市教育學會思源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學高級教師,2014年黔西縣優秀德育工作者。

副校長周祖雲,學校副校長,畢節市教育學會思源教育研究會理事,2014年黔西縣優秀教師。

副校長李世鵬,學校副校長,畢節市教育學會思源教育研究會秘書長,2014年黔西縣先進教育工作者。

校長助理姜雪,學校校長助理,黨支部宣傳委員,畢節市教育學會思源教育研究會理事。

校長寄語

把學校當成我們的家,把老師當成我們的家人,把學生當成我們的孩子,你才會在沉重的工作中用心來承擔創辦思源的責任,才會感到快樂,才會用心思考,盡力把我校辦成有特色的平民化優質學校,辦成學生喜歡、教師敬業、家長滿意、社會認同的好學校。

辦學特色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教育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健康幸福奠基。除大力抓好教學質量外,學校還通過雙語教學和特長輔導來使教育更加優質,創造了學生更加廣闊的未來。
為讓學生英語能力贏在起跑線,學校編訂了校本教材,使學生從國小便開始接受英語教育。同時,學校一切標識和宣傳展板均用英漢雙語,校園廣播還定期播放英語節目,營造了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我校根據藝體組老師各自擅長的方向建立了計算機、音樂、書法、美術、舞蹈等功能教室,設立了古箏、鼓號、民族樂器(葫蘆絲、笛子)、健美操、籃球、桌球等興趣小組,並根據學校安排進行常規性的課外興趣輔導活動。同時,學校積極搭建展示學生才藝的舞台,通過定期舉辦體操比賽、歌詠比賽、書畫展、文藝匯演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展現了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繪畫興趣小組輔導活動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學生書畫作品展,彰顯學校特長輔導成果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音樂興趣小組輔導活動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

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良好的校園

文化氛圍能讓全體師生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精神薰陶,對促進師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有著積極作用。我校自建校來,就結合實際積極挖掘校園文化內涵,並制定了《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系統全面地逐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以“感恩思源”為主題的校園文化體系,初步形成了我校校園文化特色,彰顯了學校辦學特色,豐富了學校辦學內涵。
(一)系統完備的制度文化體系
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首要文化,是學校能持續發展的保障。2014年4月,學校由校長擬寫了《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章程》(草案)、《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近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和階段目標,並通過學校行政會議、教職工代表大會、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同時學校一方面成立了學校紀律檢查監事會並擬定《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監事會工作方案》,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監督,並對工作開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另一方面,學校明確了各部門崗位職責、各管理人員和教職工工作職責,並建立了教職工考勤制度、德育工作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完備的制度體系,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激發了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完備的制度體系使學校管理走上了規範化軌道,促進了學校辦學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富有特色的校園廣播文化
學校廣播系統明確兩大主題:一是傳播傳統文化,二是傳播英語口語。每天在課餘時間利用廣播進行宣傳教育,這樣一來為學校營造了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二來也營造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
(三)布局和諧、主題突出的校園綠化文化
由於學校附屬工程尚未完工,學校因地制宜開展教學樓和宿舍生活區的綠化工程,如今工程已基本完工,達到了布局和諧、主題突出的特點。學校在教學樓右側綠化區域建了感恩亭,以此宣揚感恩文化,讓學生了解言愛精神。同時,學校合理移植了學生親自栽種的常青樹木,對樹木掛牌,統一名稱為“感恩樹”,由班級學生統一管理,責任到班到人,這樣以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感恩精神,同時也培養了責任意識,孩子們課後都會來看看自己種下的樹,並進行必要護理。
(四)“三風一訓”文化
展示黨的教育方針與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和校訓。學校校風:尚美德、求真知、常思源、勤學習;教風:學高品正、規範嚴謹;學風:適度寬鬆、嚴格到位;校訓:立德樹人、言愛求真。
(五)以“感恩思源”為主題的主文化區域文化
學校教學樓一樓過道為校園主文化區,主題為“感恩思源”。
①廉政走廊文化
該板塊主題詞為:廉政從育人開始。該文化板塊內容包括學校監事會管理制度、監事會名單、校務公開欄、廉政文化作品展板、廉政詩歌楹聯、積德榜、道德講堂幾部分。通過廉政文化建設,促進了學校管理的公開透明化,展現了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
②紅色黔西,感恩思源
思源,從感知新中國開始,此版塊內容包括:貴州教師誓詞、貴州教育精神、紅軍在黔西、黔西會議、黔西紅軍戰役簡介、黔西革命志士選介等。
③本木水源,言愛簡介
作為思源人,必須了解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來歷。此文化板塊包括對香港言愛基金會和邢李原先生的簡介,對思源辦學定位的介紹,讓學生不忘本,發奮圖強,感恩惜時。
④愛我黔西,感恩思源
此版塊內容主要包括黔西歷史概況、黔西教育史簡介、黔西曆代科舉功名錄、黔西文化尋蹤、黔西曆代詩選等。
⑤黔西多嬌,愛我思源
此版塊主要用繪畫形式展示魅力黔西,鼓勵思源學子感恩惜時,圖為黔西九龍山象祠、黔西文峰塔、黔西烏江百里畫廊、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等。
⑥黔西思源學生一日常規、黔西思源學規、黔西思源文明禮儀常規展板。
⑦黔西思源校歌。
(六)樓道文化
1.彰顯傳統文化特色的樓道主文化區
第一樓道以《陋室銘》起,二樓、三樓為中國小經典古典詩歌。第二樓道為廉政文化,圖書館前牆壁為《弟子規》、《三字經》。第三樓道為勵志宣傳,輔以《勸學》、《師說》、《春江花月夜》。第四樓道為古詩文。第五樓道為學校制度文化展,展出《黔西思源教師一日常規》等。第六樓道為師德文化。第七樓道、第八樓道為師生書畫作品展廊。四樓前文化牆展出《中國小校長承諾》、《貴州教師自律歌》。
2.體現激勵作用的樓柱文化
我校製作了300塊教師學生宣傳名片,展示教師的個人風采及教學寄語,展示優秀學生的個人風采與愛校語錄。
(七)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除學校統一制定各班班級名片、班級制度和班級宣傳標語,學校每期均進行班級文化評比活動,充分發揮班級學生積極性,展現班級學生個性和才情,各班班級布置既和諧統一、又精美獨特。同時,學校定期開展班級主題黑板報評比活動,起到了極好的德育效果。
(八)整潔溫馨的宿舍文化
學校通過學習先進經驗,完善了宿舍各項管理制度,統一了寢室布置、物品擺放、窗簾懸掛樣式等,同時,通過定期開展文明寢室評比,每學期開展一次“最美寢室”布置評比活動,形成了極具特色、統一標準、力求整潔的宿舍文化。
(九)倡導節約文明的食堂文化
牆面文化分為兩大區域:一樓文化以食堂管理制度為主,輔之以節約、文明就餐宣傳語;二樓為傳統文化區域,以教師書畫進行節儉、感恩教育。
同時,學校著力打造乾淨整潔、節約文明的食堂文化氛圍,為此,學校通過文明崗教師和學生會幹部監管就餐紀律,管理亂插隊、亂倒亂扔和剩菜剩飯等現象,並積極提倡“三不留”,即桌面不留殘跡、地面不留垃圾、牆面不留印跡。如今,就餐真正達到了學生行為文明有序、餐廳環境整潔宜人。
(十)陶冶情趣的活動文化區
(1)走廊書吧文化 為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美好情趣,營造書香校園的良好氛圍,真正使學校圖書館藏書能物盡其用,知識財富能充分播撒,學校積極對傳統借閱模式進行改革,建設了走廊書吧。學校將精選圖書館藏書擺放、定期更新於走廊書櫃,並招募學生志願者進行自主管理。這樣一來,極大方便學生借閱圖書,為學生營造了良好舒適的課外閱讀環境,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2)棋藝廊 設定棋藝走廊,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彰顯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文化特色。

文化牆一景:許聖龍校長親擬《黔西思源賦》,憶述建校卓絕歷程,展望辦學美好願景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文化牆一景:學校校歌《夢在這裡起航》 文化牆一景:黔西風景名勝展示棋藝走廊一景

廉政走廊外景

師生廉政作品展

積極向上、和諧溫馨的寢室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