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點銀紋夜蛾

黑點銀紋夜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夜蛾科。分布在東北、華北、寧夏、內蒙古等。主要危害大豆、豌豆、甘藍、白菜、萵苣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黑點銀紋夜蛾 幼蟲圖黑點銀紋夜蛾 幼蟲圖
約17mm,翅展34mm,黑褐色,後胸及第1、3腹節背面有褐色毛塊。前翅中央具顯著的銀色斑點及U形銀紋;後翅淡褐色,外緣黑褐色。卵半球形,黃綠色,表面具縱橫格線。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32mm。頭部褐色,兩頰具黑斑;胴部黃綠色,背面具8條淡色縱紋,氣門線淡黃色;胸足3對,黑色;腹足2對;尾足1對,黃綠色。

長15~20mm,褐色,臀棘具分叉鉤刺,其周圍有4個小鉤。繭薄,由外面可見到蛹形。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2~3代。成蟲在6~8月出現。有趨光性,卵散產或成塊產於葉背,幼蟲6~8月間為害大豆、豌豆、甘藍、白菜、萵苣、向日葵葉片,吃成孔洞。老熟幼蟲在植株上結薄繭化蛹。

防治方法

(1)在成蟲發生期利用黑光燈等誘捕成蟲。
(2)防治棉鈴蟲時,注意兼防兼治。
(3)大發生時,噴灑90%萬靈水劑4500倍液或75%拉維因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000倍液、5.7%百樹菊脂乳油3000倍液。
(4)提倡施用每g含100億以上孢子的青蟲菌粉劑500倍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