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草花葉病毒屬

黑麥草花葉病毒屬

在感病黑麥草葉片薄壁細胞的細胞質中存在著風輪狀內含體和病毒粒子束,還在細胞核內產生絲狀束樣的內含體。在燕麥壞死斑駁病毒侵染的燕麥及加拿大早熟禾的葉肉細胞和韌皮部組織中發現有線形病毒粒子、風輪狀內含體以及顆粒狀物質聚集體,在細胞壁附近有顆粒狀或絲狀沉積物。

代表種

黑麥草花葉病毒(Ryegrassmosaicvirus)
黑麥草花葉病毒的基因組及其產物黑麥草花葉病毒的基因組及其產物

病毒特性

形態學
病毒粒子為彎曲線狀,無包膜,長690~720nm,直徑1~15nm,螺鏇對稱結構,螺距約3.4nm。

理化特性

標準沉降常數S(20W)=165~166S,在氯化銫中的浮力密度為1.325g/cm^3。

核酸

為單分子線形正義ssRNA,長9~10kb,相對分子質量2.7×10^6,核酸占病毒粒子重量的5%。

蛋白質

外殼蛋白由一種多肽組成,分子質量為29.2kDa。

基因組

單分體基因組,RNA的5'端為VPg,3'端為Poly(A)。基因組編碼一個多聚蛋白,隨後切割產生8~10個產物。黑麥草花葉病毒編碼的多聚蛋白長348kDa,切割後產生10個產物,分別為:29kDa的P1蛋白(推斷為蛋白酶),52kDa的HC-Pro蛋白(推斷為輔助成分蛋白酶),40kDa的P3蛋白(功能未知),6kDa的6K1蛋白(功能未知),71kDa的柱狀內含體解鏇酶,6kDa的6K2蛋白(功能未知),22kDa的VPg,27kDa的NIa蛋白(核內含體蛋白酶),50kDa的NIb蛋白(核內含體複製酶)及44kDa的外殼蛋白。該屬黑麥草花葉病毒等3種病毒的RNA已測序或部分測序。

抗原特性

多數病毒具有中等免疫原性,屬內病毒之間無血清學關係。

細胞病理

在感病黑麥草葉片薄壁細胞的細胞質中存在著風輪狀內含體和病毒粒子束,還在細胞核內產生絲狀束樣的內含體。在燕麥壞死斑駁病毒侵染的燕麥及加拿大早熟禾的葉肉細胞和韌皮部組織中發現有線形病毒粒子、風輪狀內含體以及顆粒狀物質聚集體,在細胞壁附近有顆粒狀或絲狀沉積物。該屬細胞病變特徵與馬鈴薯Y病毒屬相似。

生物學

寄主範圍
該屬病毒只侵染禾本科植物。黑麥草花葉病毒在自然界侵染黑麥草、鴨茅,一些株系侵染多花黑麥草,不侵染小麥。

傳播

在自然界由癭蟎類的蝟草癭蟎(Abacarushystrix)傳播,還可以通過機械接種傳播。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芬蘭等。

分類

該屬共有4個種和1個暫定種,代表種是黑麥草花葉病毒,中國尚無報導。

確定種

共4個種。

中文名 學名 國際基因庫登錄號碼
冰草花葉病毒Agropyronmosaicvirus(AgMV)
大麥花葉病毒Hordeummosaicvirus(HoMV)
燕麥壞死斑駁病毒Oatnecroticmottlevirus(ONMV)
黑麥草花葉病毒Ryegrassmosaicvirus(RGMV)[Y09854,AF035818]

暫定種

共1個種。

中文名 學名
大米草斑駁病毒Spartinamottlevirus(SpMV)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