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騎士中隊

黑騎士中隊

黑騎士中隊(Black Knight)曾創造了美國海軍航空中隊的紀錄。VFB-718後備中隊在紐約NAS Floyd Bennet成立,後來更名為VF-68A換裝F-4U。

美國海軍VF-154“黑武士”(Black Knight

1946年7月1日,VFB-718後備中隊在紐約NAS Floyd Bennet成立,後來更名為VF-68A換裝F-4U。

中隊隊徽中隊隊徽
不久再次改名為VF-837,基地遷往加州NAS Moffett Field。VF-837先後搭載於“安提坦”號(CV-36)、“普林斯頓”號航母上參加了韓戰,在此期間正式更名為VF-154。韓戰中,VF-154的F9F投下了470噸炸彈,發射了1500000發炮彈。1953年6月15日,VF-154一天裡連續出動了48次,創造了美國海軍航空中隊的紀錄。1957年,VF-154換裝F-8戰鬥機。此時,中隊開始更換隊名,原本叫做“全勝者”(The Grand Slammers),隊徽是一隻火飛豹。現在更換成由卡通畫家Milton Caniff設計的“黑武士“(The Black Knights),
CW F-14A 黑騎士中隊 VF-154 NF101CW F-14A 黑騎士中隊 VF-154 NF101
他一隻手裡拿著劍,象徵為和平公義而戰,另一隻手手持盾牌,象徵保護弱小。越南戰爭時,VF-154隸屬於“珊瑚海”號上的第15艦載機聯隊。在此期間,VF-154換裝當時艦隊戰鬥機中隊的標準戰機F-4B,並被派到第2艦載機聯隊。1970年,VF-154把F-4B升級為F-4J,然後參加最後一次越戰任務,並在最後的幾次空襲中出擊,憑藉其出色的表現贏得了“Clifton”大獎,成為了海軍中最優秀的中隊。1979年,VF-154接收了海軍最新型的F-4S,但1981年又改裝回F-4N。由於“珊瑚海”號航母體積過小,不能配備F-14中隊,因而VF-154和姊妹中隊VF-21是最晚接收F-14的中隊之一。1983年,VF-154正式列裝F- 14A,並配備TARPS系
VF-154 F-14A 機鼻VF-154 F-14A 機鼻
統。1985年,在“星座”號航母上的第14艦載機聯隊進行首次F-14出海任務,而在執行1987年的任務時,VF-154曾攔截過伊朗的P-3F反潛機(當年也是由美國提供給伊朗巴列維政權的)。後來,第14艦載機聯隊被派到“獨立”號航母上服役,並參加“沙漠風暴”行動。1991年8月,“獨立”號被派到日本橫須賀基地駐守,接替退役的“珊瑚海”號航母,於是VF-154就由第14艦載機聯隊轉到第5艦載機聯隊,基地也轉到厚木基地(NaF Atsugi),成為第一個駐守海外的F-14中隊。同時引入了“炸彈貓”功能。
黑騎士中隊的尾翼標記(志)黑騎士中隊的尾翼標記(志)
當VF-21被解散的時候,VF-154成為了第5艦載機聯隊中唯一的F-14中隊,並對F-14A進行了升級,以支持“藍盾”系統。1996年11月,VF-154開始執行艦上服役測試。1997月4月11日,VF-154參加完“Tandem Thrust"聯合演習之後,由於其部份機體老化就與VF-213交換了6架F-14A,因為VF-213很快便會換裝F- 14D。1998—1999年度,VF-154如它們以前的名字“Grand Slammer”一樣,大獲全勝"Safety S安全獎”、"Battle E效率獎、"Boola Boola空戰獎”、“Golden Wrench”維修獎”以及“Clifton”大獎。2002年底至2003年4月,VF-154隨“小鷹”號航母參與了伊拉克戰爭,2003年5月返回厚木基地。9月底,VF-154所有的F-14開始登船返回美國國內進行轉換訓練,中隊也隨之解散。隨著F-14的退役,VF-154中隊也更名為VFA-154戰鬥攻擊中隊,並開始裝備F/A-18F攻擊機。
CW世紀翼出品 日本限定 F-14A 黑騎士50周年CW世紀翼出品 日本限定 F-14A 黑騎士50周年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VMFA-314 黑騎士中隊

海軍陸戰隊戰鬥機攻擊中隊314(VMFA-314)是一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A-18大黃蜂中隊。這箇中隊,被稱為“黑騎士”,是建立在海軍陸戰隊空氣站研討會、加利福尼亞和落入了這個命令的海軍陸戰隊機群11(MAG-11)和海軍陸戰隊第三飛機機翼(3d),但在敵強我弱體表與艦載飛行聯隊九人。他們的尾翼代碼是 VW。

附註:此中隊的F/A-18A曾在羅蘭·艾默里奇指導的《獨立日》和《哥斯拉》兩部電影裡出現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