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貝

黑貝

黑貝(中文名:德國牧羊犬;俗名別名:阿爾薩斯狼犬、黑背、狼犬;英文名:German Shepherd Dog),是現在最受歡迎的狗種之一。雖然現在被確認為是最好的軍犬,但是它的飼養與選種工作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的。有關德國牧羊犬的祖先說法不一,據說是青銅器時代狼的後代。可以確認的是此犬在1880年已經在德國地區固定下來。此犬一向被用來牧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隨德軍作戰,表現突出,後來士兵到達美國及英國,於1920年及1950年因為相繼在電影中出現而名聲大振。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德國牧羊犬(俗稱的黑背)

黑貝黑貝

俗名別名:阿爾薩斯狼犬、黑背、狼犬

英文名:GermanShepherdDog黑貝

歷史起源:德國牧羊犬或稱阿爾薩斯狼狗,即人們常說的“德國黑背”。為了選育此狗種,動用了好幾種歐洲牧羊犬。兩次大戰中這種寶貴的軍犬為德國作出了不少貢獻,戰後歸國的英美等士兵將它們帶回了自己的國家,也使得德國牧羊犬成為了世界名犬。

有關德國牧羊犬的祖先說法不一,據說是青銅器時代狼的後代。可以確認的是此犬在1880年已經在德國地區固定下來.此犬一向被用來牧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隨德軍作戰,表現突出.後來士兵到達美國及英國,於1920年及1950年因為相繼在電影中出現而名聲大振。

分布範圍

分布

黑貝黑貝

德國牧羊犬曾叫狼犬。體型發達,為最具有才能的工作犬種。

在世界各地擔任各種不同的工作,曾任警衛犬,搜查犬,導盲犬,農夫的牧羊犬等.同時還是極受歡迎的家庭犬,對飼養者忠誠,可與其建立親密關係。

原產地 :德國

分布範圍:全世界

種群現狀

黑背——德國牧羊犬的驕傲

德國牧羊犬自從19世紀90年代末由德國人施特凡尼茨確定獨立種性並加以人工繁育以來,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演化。作為一個深受愛犬者歡迎的犬種,它的進化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物種的發展是人類選擇的過程,人們幾乎充當了“上帝”的角色。這種人為的選擇使德國牧羊犬的整體形狀、毛色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逐步達到了愛犬者對這一犬種的審美要求。

讓我們把1899年德國犬協第一屆德國牧羊犬大賽的獲勝者到1999年評選的德國牧羊犬成年組冠軍(VA1)來比一比。1899年協會評選出了德國牧羊犬的全國冠軍,這時僅是施特凡尼茨正式確定這一物種的第二年,施氏最初選擇的公犬名叫Horand von Grafrath“霍蘭德”,它的樣子更像是一隻狼。我們可以注意到它與現代德國牧羊犬差異很大:它的頭部相對較小;嘴部太尖,狼的特徵明顯;雙耳的間距過大;面部色素沉著太淺等等。特別是它的後肢曲度和背臀部的坡度幾乎沒有,仍然保存著狼和一般犬的後肢特性——長長的後肢,高高的臀部。在毛色方面,黑色的背部特徵一點也沒有。

1911年和1912年,Nobert von Kohlwald連續兩年獲得冠軍,確定了德國牧羊犬的基本顏色是以黑色為主。

到了1920年,人們開始注意並改造德國牧羊犬的後肢,特別是後肢大腿的曲度開始加大,但是臀部的高度並沒有顯著的改善。因為這樣的結構更符合物理學的規則,適合犬的奔跑和跳躍,同時也更美觀。

最早出現典型黑色背部的獲獎德國牧羊犬是在1929年,Uts von Hausschutting獲得了冠軍,它明顯黑色的背部贏得了德國牧羊犬專家和愛好者的廣泛認可,並且在以後得到了全面的繼承。而繁育這隻犬的(uts)家族在以後的歲月里也為德國牧羊犬的“繁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另一個有名的家族是odin家族,它們有兩次獲得了全國冠軍,odin von stolzenfels(1933年)和odin von busecker schloss(1937年)。它們已經基本符合現代德國牧羊犬的基本標準。特別是後者,其“進化”相當明顯,尤其是背部和臀部的曲線,後腿的彎曲度已經相當具有典型意義。

進入50年代,經過了半個世紀的人工繁育和選擇,人們對它的要求變得更加清晰。德國牧羊犬協會修改了繁育規則,使德國牧羊犬的生理指標更加符合人類的標準。

60年代,人們對德國牧羊犬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對它後半部分的改造上,主要集中在背線的坡度和後肢的彎度,同時對它的身高和體重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各個部分解剖結構的比例關係更加明確。對德國牧羊犬的毛色,人們更加傾向於黑、黃、淺黃的搭配,而不喜歡純黑,只是強調德國牧羊犬的背部和頭部的黑度。這與40年代或更早的時期明顯有所變化,因為一隻叫cralo von haunstetten的全黑德國牧羊犬自1946年起連續四年獲得全國冠軍,這在德國牧羊犬發展的100年間是絕無僅有的,儘管現在看來它的體態並不十分優美,但它創造了一個百年的奇蹟,今後也很難再有犬能打破這個紀錄了。

70年代以後,德國牧羊犬的繁育更加迅速,新技術的採用使得品種的改造進度加快,此後的30年間,德國牧羊犬的生理結構幾乎再沒有發生過重大的變化,但是這種趨同性是以近親繁殖為代價的,而近親繁殖對物種進化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犬種的變異(長毛犬、白毛犬的出現),犬對疾病抵抗力降低,壽命的縮短,神經類型改變,生育能力降低等等一系列問題。

1980年至2000年的二十年間,獲得全國冠軍的德國牧羊犬似乎是如出一轍,當然這裡存在著兩個十分關鍵的因素,一個是近親繁殖,另一個就是標準統一。甚至在90年代,成年組(公犬)的獲勝犬中大部分集中在(Uran,Odin,Feder)三個家族之中,差異只表現在後肢的曲度不十分理想。到了1998年、1999年,隨著Rikkor von BadBoll連續兩年獲得成年公犬的全國冠軍,德國牧羊犬的品質達到了人們理想的極限。可以說這隻犬達到了德國牧羊犬愛好者的理想標準,它的外形近乎完美無瑕。尤其是它後半部的曲線和比例徹底達到了人們夢寐以求的狀態,而正是這後半部分的選擇與追求,整整耗費了繁育者100年的時光。

隨著Rikkor的誕生,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將是人們維持或保護的時代。新世紀德國牧羊犬如何發展,如何適應人類的這種改造和選擇,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人類是繼續扮演“上帝”的角色,還是真正與德國牧羊犬成為平等的夥伴,這也許才是每個德國牧羊犬愛好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因為別忘記,它對你的忠誠是沒有任何條件的。

外形特徵

該犬肌肉發達,雄健矯捷,體態勻稱和諧,體型適中;表情肅穆端莊,胸部厚,背部直,以身後1/4處傾斜下去為佳;被毛豐密,直而光滑;頭呈長形,嘴呈斧形,咬合有力;眼光炯炯有神,微露寒光;耳長直立,頸部強壯,前腿直挺,後腿寬厚有力。

體形 :肩高:公犬61-66cm,母犬56-61cm。重量:34-43kg。理想的身軀長度不是單由背部的長度提供,而是整體長度(勻稱的比例,與高度協調),從側面觀察,身軀長度的組成包括前軀的長度、馬肩隆的長度、後軀長度。

頭部 :頭部高貴,線條簡潔,結實而不粗笨,但是,整體不能太過纖細,要與身軀比例協調。雄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雄壯,而雌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柔美。從前面觀察,前額適度圓拱,腦袋傾斜,且長。

耳朵:略尖,與腦袋比例勻稱,向前,關注時,耳朵直立,理想的姿勢(耳朵姿勢)是,從前面觀察,耳朵的中心線相互平行,且垂直於地面。(失格:剪耳或垂耳)

眼睛 :中等大小,杏仁形, 略微傾斜,不突出。顏色儘可能深。

鼻子:鼻鏡黑色。(如果鼻鏡不是徹底的黑色屬於失格)嘴唇非常合適,頜部非常堅固。牙齒:42顆牙齒,20顆上顎牙齒和22顆下顎牙齒,牙齒堅固,剪狀咬和。上顎突出式咬和或鉗狀咬和不符合需要,下顎突出式咬和屬於失格。齒系完整。除了第一前臼齒外,缺少其他牙齒都屬於嚴重缺陷。

下巴:口吻呈楔形,長而結實,輪廓線與腦袋的輪廓線相互平行。

四肢:前肢直,後肢大腿部寬且有力。

足掌:足爪短,腳趾緊湊且圓拱,腳墊厚實而穩固,趾甲短且為暗黑色。

尾巴:毛髮濃密,尾椎至少延伸到飛節。尾巴平滑的與臀部結合,位置低,不能太高。休息時,尾巴直直地下垂,略微彎曲,呈馬刀狀。呈輕微的鉤子狀,有時歪向身體一側,屬於缺陷(會破壞整體外觀的程度)。當狗在興奮時或運動中,曲線會加強,尾巴突起,但決不會捲曲到超過垂直線。尾巴短,或末端僵硬都屬於嚴重缺陷。失格:斷尾屬於。

披毛 :理想的狗有中等長度的雙層被毛。外層披毛儘可能濃密,毛髮直、粗硬、且平貼著身體。略呈波浪狀的被毛,通常是剛毛質地的毛髮,是允許的。頭部,包括耳朵內,前額,腿和腳掌上都復蓋著較短的毛髮,頸部毛髮長而濃密。前肢和後腿後方,毛髮略長,分別延伸到骹骨和飛節。缺陷:被毛柔軟;絲狀被毛;外層披毛過長;羊毛質地的被毛;捲曲的被毛;敞開的被毛。

毛色 :德國牧羊犬的顏色多變,大多數顏色都是允許的。濃烈的顏色為首選。黯淡的顏色、褪色、蘭色及肝色為嚴重缺陷。白色狗為失格。

生活習性

習性

聰明,值得信賴,幼犬時就開始訓練,可成為全家順從,忠實的伴侶.飼養者必須對德國牧羊犬精心注意,該犬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體力上都屬非常有活動性的動物.

它的智商在所有犬種中是很高的,因此,只要你懂得教,它幾乎都能做到。

黑貝黑貝

它機警敏銳,警惕性高,行動神速威猛,靈活迅捷;常被作為軍犬或警犬,當然,更是極好的家庭犬。此種犬的身價極高,在德國全國性的比賽中,凡進入前40名的名犬身價均在百萬元以上。

繁殖

相當聰明,個性直接、大膽,但無敵意。表情自信、明顯的冷漠,使他不那么容易接近和建立友誼。聰明,值得信賴,如幼犬時就開始訓練,可成為全家順從,忠實的伴侶。飼養者必須對德國牧羊犬精心注意,該犬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體力上都屬非常有活動性的動物。不論哪種工作,他都能勝任。理想的德國牧羊犬應該是一種不易收買的工作犬,其身體構造和步態能使他完成非常艱巨的任務。

繁殖方式:胎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