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奧洛夫

俄羅斯皇室專屬67.50 carats的夜光鑽石-黑色奧洛夫(Black Orlov),這顆67.50 carats的車工鑽石,因為十八世紀的一位俄羅斯公主擁有,而獲其名。根據傳說,這顆黑鑽石來自印度朋迪榭里處的一座聖殿,在當地被稱為「梵天之眼」(Eyes of Braham)。此鑽石以前屬於美國商人Charles F. Winson所有,價值為0,000USD,在1969年,此鑽石價值為0,000USD,到1990年賣價為0,000USD。1995年在紐約富士比拍賣行以150萬美元賣出。“黑色奧洛夫” (Black Orlov)的出名,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著優良的質地和精湛的切割工藝,更因為它那冥冥中不可知的力量。

邪惡的死亡寶石

在過去它的持有者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用跳樓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其中包括18世紀俄國公主(Leonila Galitzine-Bariatinsky)還有將這顆鑽石進口到美國的紐約珠寶商帕里斯。如果說納迪亞公主和李奧妮拉公主跳樓自盡或許可能參雜皇室的種種,那么珠寶商帕里斯在將“黑色奧洛夫”賣出後,仍難逃此惡運,足可以說明詛咒的力量之百世不爽!
這塊黑鑽石的歷史始終是謎,傳說它以前的名字叫“布拉馬之眼”(Eye of Brahma),有195克拉,不可切割,鑲嵌在古印度朋迪榭里(Pondicherry)地區的一座印度教神像“梵天”的眼睛上。“梵天”也就是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首的“創世神”,所以也被稱作"創世者之眼"(The Eye of Brahma) 。黑鑽"創世者之眼"展轉於世界各地,於18世紀來到俄羅斯,成為了奧洛夫公主珠寶盒內的一件珍品而被命名為“奧洛夫”。
經過後來一系列的自殺事件和它本身的顏色,最終它被人們稱為“黑色奧洛夫”。
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印度朋迪榭里地區,有一座宏大的“梵天廟”。廟內供奉著印度教中的創世之神“梵天”的神像。由於人們十分敬畏“梵天”,於是用最精良的材料來鑄造“梵天”神像。希望大神能賜福給他們,保佑一方百姓。
其中“梵天”的眼睛是用全印度最為珍貴的寶石來鑲嵌。
如此名貴的神像難免會招來一些見財起意之人,其中廟內的一名僧人就動了凡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這名僧人盜走了神像的一隻眼睛。於是“梵天”大怒,降大災難於人間,並詛咒此後所有擁有這顆黑鑽的人……

黑色 奧洛夫黑色 奧洛夫

新生

“布拉馬之眼”從神像上摘除時原重195克拉,為了破除傳說中“梵天”的詛咒,被分割成三塊,輾轉被民間收藏家收藏。從這以後它的有擁有者再沒有發生過意外。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紐約珠寶商溫斯頓(Charles Winson)第一次展示了“黑色奧洛夫”。 1969年,溫斯頓以3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它,以後它又被多次轉手,最後兩次是1990年紐約富士比拍賣行以99萬美元成交,1995年紐約富士比拍賣行以150萬美元成交。
目前“黑色奧洛夫”其中最大一塊重量為 67.5克拉的擁有者佩帝梅薩斯說,“20世紀中期,媒體稱它是‘邪惡死亡寶石’,但是我從不覺得擁有‘黑色奧洛夫’有什麼好緊張的。”他說,過去一年他盡力找出有關這顆寶石的歷史和傳說,“我很有信心,詛咒已經被破除了。”
關於傳說
有人質疑說,黑色在印度教是不吉祥的顏色,他們不會把一塊黑鑽石鑲在神像上;還有傳說“黑色奧洛夫”是俄國公主娜蒂奧洛夫(Nadia Orlov)的首飾,不過許多人說那時根本就沒有公主叫這個名字;再說,這顆鑽石的墊形切割法,其歷史不會超過一百年!總之,這顆目前67.50克拉重的鑽石在被鑲成項鍊,並轉賣多次後,如今由紐約鑽石商溫斯頓當作珍品在全世界巡迴展覽。最後一次的交易紀錄是在紐約富士比拍賣會上。
不過據研究說,印度教信仰3隻眼,日眼、月眼分別在腦袋的前後。太陽代表光明,月亮代表黑暗,所以這顆黑鑽石是月眼;而俄國確實有一位叫娜傑日達派特夫納奧洛夫(Nadezhda Petrovna Orlov)的公主,現在我們熟悉的娜蒂(Nadia)經常和比較正式的娜傑日達(Nadezhda)聯繫在一起,所以,這個傳說也有可能是真的。俄國革命時許多貴族用珠寶換旅費,沒準這位奧洛夫公主也這么做了。
它那槍管般的顏色與其產地一樣,始終成迷。

出身背景

“印度人沒有歷史。”這是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印度是文明古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馬克思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是指印度歷史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記載的可信的歷史,它的歷史是同神話攪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第三,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印度古代有發達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但史書奇少,根本沒有像中國的《史記》和西方希羅多德的《歷史》那樣的歷史典籍。印度人喜歡講故事,提到歷史,他們喜歡說:“從前有個國王……”,至於該國王的真實姓名、籍貫、生卒年月、在位時間等基本材料,幾乎全無。倖存的極少的史書,幾乎每一頁都摻雜著大量的空想和傳說,使人無法判斷究竟是歷史還是神話故事。被認為正宗的史書有兩部,一部叫《諸王世系》,一部叫《大史》,但這兩部書又都不可靠。
而且印度的歷史記載沒有統一的紀年,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採用不同的紀年。印度使用紀年多達20種以上。搞不清楚每個紀年的準確年代,以及各紀年的前後聯繫 。
所以“黑色奧洛夫”的經歷無從查證。我們唯一可以知道的就只有它那灰暗而充滿神話色彩的過去。真實的歷史也許會被遺忘,但是每個傳奇都有真機,圍繞著“黑色奧洛夫”的傳奇可能終歸是真的。
“黑色奧洛夫”帶來的傳說,突顯了千年來鑽石吸引人們想像力的力量,這顆寶石的美麗和邪惡都增添它本身的魅力與傳奇色彩,讓它成為珠寶界中一顆名鑽,同時也向我們述說著它的黑色神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