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特蟋

3支,全部劇烈彎曲成'S',形,第一索脈(ch1)弧形彎曲,第一索脈(ch2)呈鈍角形彎曲,對角線脈(d)與鏡膜(m )聯合處僅稍稍彎曲;對角線脈與後斜脈間從二分之一處顯著擴大,前基部顯著窄,後部幾尖鏡膜橫橢圓形,分脈(di)呈鈍角形彎曲,前翅側部上緣烏褐色,其餘部分乳白色,亞前緣脈(Sc)褐色,稍呈'S',形彎曲,前緣脈(c)白色,5- 6條,規則排列,不形成寬的間隔,前緣脈域乳白色雄性外生殖器後緣中間有窄三角形深切口和圓形葉板,單一的陽莖基背片由三角形深凹分成兩個三角形板,其端部有尾片狀附器(sty1i),陽莖外側突明顯長於陽莖基背片,陽莖基背片上緣平,兩側緣幾平行。

形態描述

雄性

頭部外形呈球狀隆起,額唇基縫全長明顯,中部向上明顯呈弧形彎曲,但頂端明顯在觸角窩以下;觸角窩之間的額寬不小於觸角窩寬的2倍,唇基寬略大於長,顎唇基縫以下乳白色,顎須、唇須也為乳白色顎須第3節稍長於第4節而明顯短於第5節;唇須第3節明顯短於顎須第5節,觸角褐色,第一節呈乳白色,其後各節淺褐色,前胸背板橫列,前緣微凹,後緣平直;背面微突,黑褐色;側片乳白色,邊緣黑褐色,下緣兒呈水平,前角呈鈍角形,后角呈圓弧形中、後胸腹板乳白色;中胸腹板後緣略呈鈍角形凹陷,後胸腹板圓菱形,不明顯橫列,後緣中央微凹。前、中足淺,乳白色,前足脛節內側具鼓膜器孔;後足腿節基部色淺,背面由外到內除基部和端部外有淺色斜紋,後足脛節外側有6-7根刺,內側有5-6根刺,內側上端明顯長於中足距。
雄性前翅略超過尾須基部,上面烏褐色,外緣弧形彎曲;斜脈(o b. ) 3支,全部劇烈彎曲成'S',形,第一索脈(ch1)弧形彎曲,第一索脈(ch2)呈鈍角形彎曲,對角線脈(d)與鏡膜(m i )聯合處僅稍稍彎曲;對角線脈與後斜脈間從二分之一處顯著擴大,前基部顯著窄,後部幾尖鏡膜橫橢圓形,分脈(di)呈鈍角形彎曲,前翅側部上緣烏褐色,其餘部分乳白色,亞前緣脈(Sc)褐色,稍呈'S',形彎曲,前緣脈(c)白色,5- 6條,規則排列,不形成寬的間隔,前緣脈域乳白色

雄性

外生殖器後緣中間有窄三角形深切口和圓形葉板,單一的陽莖基背片由三角形深凹分成兩個三角形板,其端部有尾片狀附器(sty1i),陽莖外側突明顯長於陽莖基背片,陽莖基背片上緣平,兩側緣幾平行。在單一的陽莖基背片下排列一對延長的骨片即陽莖基外側突,分支成兩對突起,上支長,幾呈片狀,並內卷,近端部邊緣具細齒;下支短,不規則,頂端形成3個不規則指狀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