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蟻

黑翅土白蟻

昆蟲名,為等翅目,白蟻科(Termitidae)。分布在中國黃河、長江以南各省市地區。主要危害櫻花、梅花,亦可危害桂花、桃花、廣玉蘭、紅葉李、月季、梔子花、海棠、薔薇、蠟梅、麻葉繡球等花木。是一種土棲性害蟲。主要以工蟻危害樹皮及淺木質層,以及根部。造成被害樹幹外形成大塊蟻路,長勢衰退。當侵入木質部後,則樹幹枯萎;尤其對幼苗,極易造成死亡。採食危害時做泥被和泥線,嚴重時泥被環繞整個乾體周圍而形成泥套,其特徵很明顯。

基本信息

種類

一般有蟻后、雄蟻和工蟻3級。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餵養。如Wheeleriella santschii寄生於Monomorium salomonis(北非最常見的蟻)巢中。蟻巢多數在地下、石下或地上,由細枝、沙或礫石築成。北美常見的大型黑色木工蟻(Camponotus屬)生活在舊木材中。熱帶非洲的裁縫蟻(Tetramorium屬)的幼蟲吐絲把葉縫成巢。南美的臭蟻(Dolichoderus屬)把動物糞便黏起來作巢。分布廣的法老蟻(Monomarium pharaonis)是室內淡黃色小蟻,只在溫暖地帶才在室外築巢。矛蟻亞科(Dorylinae)的軍蟻(Eciton屬)見於熱帶美洲,不築巢,遊蕩生活,列隊行進,沿路取食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當軍蟻蟻后周期性產卵時,蟻群休整幾天。遷移時,帶著幼蟲。非洲的Dorylus屬習性相似。火蟻(Solenopsis saevissima)從南美引入阿拉巴馬,1970年代中期遍布美國南部;叮咬甚痛,築大型丘冢為巢,被視為害蟲;有效而經濟的防治法正在研究中。

猛蟻(ponerine)首先是由Jerdon在1851年描述,他描述的種是Harpegnathos Saltalor,他指出,這種螞蟻有四分之三英寸長,在受到驚嚇或打擾時會跳躍逃走。它們上顎強壯有力,並且有厲害的尾刺。它們在地下築巢,特別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蟲。

編號: 21856
拉丁目名: ISOPTERA
中文目名: 等翅目
中文科名: 白蟻科
拉丁科名: Termitidae
中文屬名: 土白蟻屬
拉丁屬名: Odontotermes
拉丁種名: formosanus
定名人: (Shiraki)
年代: 1909
中文名: 黑翅土白蟻
原始文獻: Trans. Ent. Soc. Japan, 3(2):234
生境: 常棲於生有雜草的背水坡壩心內
國內分布: 河南(洛陽, 雞公山), 安徽( 巢縣 , 蕪湖 ), 陝西, 甘肅, 江蘇( 南江 , 鎮江), 浙江(杭州, 奉化 , 溫州, 龍泉 ), 湖北(武漢, 江陵 , 宜昌 , 巴東), 湖南(衡陽, 東安), 貴州, 四川( 德昌 , 西昌, 雅安, 萬縣, 涪陵), 重慶, 江西, 福建(漳浦, 廈門, 南靖 , 雲霄, 平和, 漳州, 浦田,
國外分布: 緬甸, 泰國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七卷 等翅目 :566-568

形態特徵

成蟻

黑翅土白蟻黑翅土白蟻

有翅繁殖蟻,發育共需要7齡,體長12~1 6毫米,全體呈棕褐色;翅展23~25毫米,黑褐色;觸角11節;

前胸背板後緣中央向前凹人,中央有一淡色“十”字形黃色斑,兩側各有一圓形或橢圓形淡色點,其後有一小而帶分支的淡色點。

蟻王:為雄性有翅繁殖蟻發育而成,體較大,翅異脫落,體壁較硬,體略有收縮。

蟻后:為雌性有翅繁殖蟻發育而成,體長70~80毫米,體寬1 3~15毫米。無翅,色較深.體壁較硬,腹部特別大,白色腹部上呈現褐色斑塊。

黑翅土白蟻黑翅土白蟻

兵蟻:發育共5齡,末齡兵蟻體長5~6毫米;頭部深黃色,胸、腹部淡黃色至灰白色,頭部發達,背面呈卵形,長大於寬;複眼退化;觸角16-17節;上顎鐮刀形,在上顎中部前方,有一明顯的刺。前胸背板元寶狀,前窄後寬,前部斜翹起。前、後緣中央皆有凹刻。兵蟻有雌雄之別,但無生殖能力。

工蟻:發育共5齡,末齡工蟻體長4.6~6.0毫米.頭部黃色,近圓形。胸、腹部灰白色;頭頂中央有一圓形下凹的肉;後唇基顯著隆起,中央有縫。

黑翅土白蟻黑翅土白蟻

長橢圓形,長約0.8毫米。乳白色,一邊較為平直。

發生規律

黑翅土白蟻有翅成蟻一般叫做繁殖蟻。每年3月開始出現在巢內,4~6月份在靠近蟻巢地面出現羽化孔,羽化孔突圓錐狀,數量很多。在悶熱天氣或雨前傍晚7時左右,爬出羽化孔穴,群飛天空,停下後即脫翅求偶,成對鑽入地下建築新巢,成為新的蟻王、蟻后繁殖後代。繁殖蟻從幼蟻初具翅芽至羽化共七齡,同一巢內齡期極不整齊。兵蟻專門保衛蟻巢,工蟻擔負築巢、採食和撫育幼蟻等工作。蟻巢位於地下0.3~2.0米之處,新巢僅是一個小腔,3個月後出現菌圃――草襉菌體組織,狀如麵包。在新巢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發生結構上和位置上的變化,蟻巢腔室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個體數目達200萬以上。黑翅土白蟻具有群棲性,無翅蟻有避光性,有翅蟻有趨光性。

防治方法

園藝防治

黑翅土白蟻黑翅土白蟻

清潔園圃中枯枝落葉。在被害植株基部附近用氯丹乳劑50~100倍液噴施或灌澆,可防治白蟻危害。

人工防治

用松木、甘蔗、蘆草等坑埋於地下,保持濕潤,並施入適量農藥,如施人“滅蟻靈”等,誘殺工蟻。每年從芒種到夏至的季節,如地面發現有草襉菌(雞樅菌、三踏菌、雞樅花),地下必有生活蟻巢,應進行人工挖除之。

藥劑防治

黑翅土白蟻黑翅土白蟻

發現蟻路和分群孔,可選用70%滅蟻靈粉劑噴施蟻體,導致傳播滅蟻的功能。

物理防治

當繁殖蟻羽化分飛盛期時,可懸掛黑光燈誘系有翅成蟻。

生活習性

黑翅土白蟻建巢於地下,有翅繁殖蟻3月份開始出現於巢內,在氣溫達到22 ℃以上,空氣相對濕度達95%以上的悶熱暴雨前夕、傍晚前後從羽化孔(圓錐形高出地面的開口)成群爬出,經外飛、脫翅,雌雄配對鑽入土中建立新巢。兵蟻保衛蟻巢和工蟻外出採食活動。工蟻擔負擴築蟻巢、採食和餵飼幼蟻、蟻王、蟻后。工蟻採食時,在樹幹上做成泥線、泥被或泥套,隱藏其內進行採食樹皮及木纖維。當日平均氣溫達12 ℃時,工蟻開始離巢採食,最高氣溫25 ℃,最低氣溫15 ℃,平均氣溫20 ℃左右,工蟻採食達到高峰,故在整個出土取食期中,4~5月和9~10月(尤其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為全年兩次外出採食為害高峰。進入盛夏後,工蟻一般不進行外出活動。由此可見,黑翅土白蟻取食活動的適宜溫度範圍在25~27 ℃,相對濕度在85%左右,而高溫32 ℃以上和低濕70%以下均不利於黑翅土白蟻的取食活動。11月底後工蟻停止外出採食,回巢越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