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參丸

黑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二一二。主治白痢。

基本信息

組成

苦參(炒焦)不拘多少。

用法用量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九,米飲送下。一方治熱痢有血,水煎服。

主治

白痢。

附方

名稱:黑參丸

組成:黑參、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炒)各一兩(30g)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以綿裹,噙化咽津

主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十冊

名稱:黑參丸

組成:玄參、天冬、麥冬各100g

用法:每粒10g,每服1粒

主治:復發性口瘡,反覆發作,多年不愈者

出處:《百病良方·中醫辨病與辨證論治》

製法:研極細末,煉蜜為丸

名稱:黑參丸

組成:玄參、生地黃、寸冬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同時加用麻油加蜜清汁點患鼻,日3次

主治:萎縮性鼻炎

出處:《民間秘方治百病》

功用:養肺潤燥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普濟方》:“治血痢。右用苦參不以多少。炒焦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飲下。一方治熱痢有血。煎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