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黎塘鎮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黎塘蓮藕是賓陽縣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人文歷史淵源的特色農產品,以其色澤光潔、肉質肥厚、生食質脆微甜、煲湯粉而不渣等特有品質而在廣西區內外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占有率。 2015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2015第143號公告正式批准“黎塘蓮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產品特點

黎塘蓮藕藕身適中,色澤光潔,肉質肥厚;生食質脆微甜,煲湯粉香, 炒食口感鮮嫩、脆甜清新。

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

歷史淵源

黎塘及周邊農戶歷來就有種植蓮藕的傳統,世代相傳,距今 (2015年)已有六七百年歷史。

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賓州知州陶弼時寫的《賓州·閱武堂》中有兩句詩:安城太守知邊計,菡萏花開閱水兵。“安城”指的就是今天的黎塘及周邊地區,而“菡萏”則是荷花的別稱。

清代舉人陸生蘭《鏡湖秋月》有詩句:百畝方塘憶舊遊,荷香橋畔豁雙眸。其描寫的就是黎塘荷花飄香的美景。

產地環境

黎塘鎮境內大部為沖積平原,地形平坦開闊,東北一帶為丘陵,高低相差在10米內;屬南亞熱帶季風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和降雨量分別為20.8℃和1598毫米。

黎塘蓮藕以水田栽培淺水藕品種為主,時間以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最為適宜。 黎塘蓮藕生長的土壤肥力高,土質疏鬆,具有免耕耙、病蟲害少、減少噴藥等優點。

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

生產情況

根據2018年5月中國地理標誌網顯示,黎塘鎮大約有6000戶農戶種植蓮藕,種植面積穩定保持在1.5萬畝左右,全鎮3萬多人依靠蓮藕而致富。 黎塘蓮藕年產量為3.5-4萬噸,2014年度產值達8600萬元,黎塘已成為廣西最大的蓮藕種植生產基地,被譽為“蓮藕之鄉”。

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

黎塘蓮藕產業化進程於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取得長足進展。隨後經過品種改良馴化等措施,創造性地推出蓮藕套種晚稻高效栽培技術, 到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黎塘蓮藕在南寧市及周邊地區已家喻戶曉,並成為市場上熱銷的農產品。進入21世紀後,黎塘蓮藕的市場認可程度更高,在廣西、廣東、海南以及雲貴川等地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黎塘鎮獨創的“稻藕套種”技術得到“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高度評價,被他稱為“奇蹟”並題詞:“稻藕套種很妙,錢糧雙增更好”。2013年4月9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聚焦三農》欄目組到黎塘拍攝蓮藕種植技術。

產品榮譽

2015年12月4日,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黎塘蓮藕”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對黎塘蓮藕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15年12月4日起對黎塘蓮藕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公告2015年第143號)。

地域保護範圍

黎塘蓮藕產地範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黎塘鎮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黎塘蓮藕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黎塘蓮藕的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早、中熟並適於淺水區域種植的品種。

•二、立地條件

選擇壤土、沙壤土田塊。耕作層≥30厘米, PH值5.6至7.5,有機質含量≥3%。

•三、栽培管理

1.種藕要求:3至4節主藕或子藕作種藕。

2.栽植:4月上、中旬栽植。單株種植,密度≥4600株/公頃。種植時田間保持3至5厘米淺水,排藕種時各行相向排列,藕頭入土深5至10厘米,藕梢朝上,藕種與地面傾斜成15至30度角。

3.施肥:每年施入優質有機肥≥15000公斤/公頃。

4.水分管理:種植到封行保持8至15厘米水層,封行到終止葉出現保持25至40厘米,終止葉出現後保持10至15厘米水層。

•四、採收

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採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表皮淺黃或黃白,藕體色澤均勻一致,表面光滑。生食甜中略帶澀,熟食口感粉糯。

2.理化指標:主藕≥60厘米,含5節以上;子藕≥40厘米,含3節以上。澱粉含量8至1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