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鐵

黃香鐵(1787~1853),原名黃釗,廣東蕉嶺縣陂角霞黃村人。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甲申科舉人。 黃香鐵博學多才,在京充國史館繕書多年,日以古體詩自課。

黃香鐵(1787~1853),原名黃釗,廣東蕉嶺縣陂角霞黃村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生於江蘇黃麗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甲申科舉人。黃香鐵博學多才,在京充國史館繕書多年,日以古體詩自課。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著有《讀白花草堂詩集》九卷,流行於世的詩有1062首。在京師他與番禺張維屏、香山黃香石、吳川吳辛山、陽春譚敬昭、順德吳秋航、黃小舟稱為“粵東七才子”,盛大士輯《粵東七子詩》行世。在嘉應州,他與宋湘、李甫平齊名,被譽為“梅詩三家”。
黃香鐵又是一位傑出的方誌學家,他以自己淵博的學識編修《石窟一征》,全書分為九卷:卷一為方域、征撫,卷二、卷三為教養,卷四為禮俗,卷五為天時、日用,卷六為地誌,卷七、卷八為方言,卷九為人物、藝文、雜記,共8萬8千多字,是一部客家文化的重要文獻。對了解清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對研究客家源流、文化、民俗都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